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人物 >> 正文

畫家尼瑪澤仁:遙遠記憶與現(xiàn)實凝望

http://134apc.cn 2013年10月21日09:47 來源:北京晚報
尼瑪澤仁,四川巴塘人,藏族,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促進會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班禪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尼瑪澤仁,四川巴塘人,藏族,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六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促進會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班禪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有故事的土地 (國畫) 尼瑪澤仁有故事的土地 (國畫) 尼瑪澤仁
生命的選擇 (國畫) 尼瑪澤仁生命的選擇 (國畫) 尼瑪澤仁
天地間 (國畫) 尼瑪澤仁天地間 (國畫) 尼瑪澤仁

  藏族畫家尼瑪澤仁的繪畫藝術,在總體上洋溢著生命本色的凝重與詩性色彩,他善于在寬闊的時空背景下書寫與表現(xiàn)雪域高原及高原藏民族的生存詩意,而且他多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美感入手,在對生存現(xiàn)實凝望的同時,折射出遙遠的記憶與夢想。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藏族文化的發(fā)展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貢獻,它們的一體化譜寫了一曲蒼遠綿長的詩篇。尼瑪澤仁在對本土文化經(jīng)驗的開掘和梳理中,看到自己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習俗的源遠流長和持久不衰的魅力,因此,他繪畫中的意象、符號,都隱含著記憶,并喚醒著記憶,以使一種共同的傳統(tǒng)和文化經(jīng)驗傳承和沿襲下去,“一切偉大的民族都是保守的,他們緩慢地相信新鮮事物,對于現(xiàn)實當中的錯誤極具耐心,深深地并永遠確信,一度建立起來并長期被認為是公正和終極之物的法則與習俗是偉大的”(卡萊爾:《文明的憂思》),尼瑪澤仁認同了這一觀點,也讓他發(fā)現(xiàn)了本土文化的習俗與不變法則可以為文化中國的價值重建注入活力。

  這份敬畏感情的獲得,得益于畫家生于斯、長于斯的川藏高原,以及清苦而充實的牧區(qū)歲月的磨礪,得益于他融入城市生活,受到高等教育后,不忘自己作為畫家的天職是“返鄉(xiāng)”的呼喚、是構建“精神家園”的擔當,得益于他日復一日對心靈的虔誠和提升,有了這份敬畏,才有了藝術精神的守望,才有了對民族文化的整體觀照,才有了深諳藝術是“人”的藝術、是天地人和諧為一的大美與大境界的表現(xiàn)。而尼瑪澤仁這份敬畏中的守望,一經(jīng)訴諸筆墨、形式,便有如飄動之風和靈逸之水,穿行于作品的意象、符號之間,為他的繪畫藝術增添了“返鄉(xiāng)”的記憶、現(xiàn)實的凝望、前行的憧憬等特殊的韻味——定格了那高原民族特有的習俗純樸、生生不息、粗獷堅韌、渾厚蒼茫的神采與風范,這是畫家的感受,也是他對自己生命體驗的審視。

  尼瑪澤仁的作品,永遠是雪山、草原、奔馬牦牛、風雪、牧人……這些物態(tài)化的意象思考,雖然是感性的抒寫,卻都隱喻著遙遠與現(xiàn)實、記憶與凝望的意義與表現(xiàn),它們成為畫家作品內(nèi)在價值的依托。事實上,畫家作品中選擇的意象,經(jīng)由歲月的書寫,在“返鄉(xiāng)”、“尋根”、“回憶”與“家園”的題旨下,已經(jīng)獲得了形而上的含義,而在這個記憶與凝望的情感領域里,畫家還在用自己的筆墨語言向更遠的維度和更深的自己索取一個獨屬于他的回答。

  在尼瑪澤仁看來,沒有回不去的“鄉(xiāng)土”和“家園”,只有回不去的“人”,所謂的離去與回歸,是相對的,在更多意義上,是生存方式,更是精神走向,這就是他意欲在作品中表達的文化寓意。他作品中的遙遠與現(xiàn)實、記憶與凝望關聯(lián)著太多的維度,而這一切正是尼瑪澤仁特別鐘情的,難以忘懷的精神棲居之所,為此,雪域高原、圣地秘境和人,都成為他永遠的藝術主題。

  以雪域高原和藏民為題旨的尼瑪澤仁作品,在展示為“鄉(xiāng)土家園”與“高原風情”的同時,更強調(diào)原始生命力的渾然沖動和來自曠野大地的自然生活美學。應該說,在由此構成的作品生命力特征里,顯示的則是畫家得天獨厚地把自己的藝術形式、語言深深植根于川藏高原的民族土壤里,吸收的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元氣,才得以使作品中的意象、符號,人與環(huán)境充沛著淋漓的精神氣象。雪域圣地、秘境民族的生態(tài)與生存,成為尼瑪澤仁生命與藝術的豐厚精神資源。

  尼瑪澤仁的繪畫作品,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宗教題材的諸佛畫像,基本依據(jù)藏傳佛教儀軌與型制,以“唐卡”手法進行繪制,色彩艷麗而沉穩(wěn),這些顏色多為自己動手制作的礦物顏色,用線細膩流暢,點、線、色在渾然完整中營造了藏傳佛教莊嚴、圣潔而又神秘的特定氛圍,如水月觀音的溫婉慈祥,體現(xiàn)出女性特有的情懷、意象造型偏于柔美,卻展示為一種終極的人文關懷,慈悲、寬厚、親和,閃耀著母性的偉大與光輝,在特定語境中體現(xiàn)為涵蓋天地的精神厚度;而藏傳佛教中的諸金剛,則在畫家筆下呈現(xiàn)為一種威猛、獰厲的精神風采,色彩夸張,人物寫意,重在形神兼?zhèn)洌瑐鬟_出除邪去惡、匡扶正義的特定情緒,用以表現(xiàn)佛、神的法力無邊與超自然的魅力。

  其次,是近乎工筆重彩的巖彩畫,無一例外的以表現(xiàn)雪域秘境為主題,營造了高原圣地的遙遠、神秘與圣潔。這類作品,構圖縝密、嚴謹有序,在寫實與寫意的意象創(chuàng)造中,不但表現(xiàn)了雪域圣地的奇詭壯麗,還在線條、色彩與塊、面關系間洋溢著記憶、眷顧與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應該說,尼瑪澤仁筆下的雪域高原秘境,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還是一個在歷史巨變和時代轉(zhuǎn)型中變動不居的象征性所指,它們因而被賦予更多內(nèi)涵,事實上畫家要表現(xiàn)的乃是一處永恒的“精神家園”的圣潔圖景。

  在尼瑪澤仁的繪畫作品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便是他的水墨畫。尼瑪澤仁的水墨畫,遵循著傳統(tǒng)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觀念,以“離形得似”、“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表達著中國畫“以神寫形”、“以虛寫實”、“心物相融”的審美理想和藝術風范。

  尼瑪澤仁,有著學院派畫家的學術背景,受過扎實、良好的基本功訓練和基礎學習,嚴謹而程序化的學院教育,培養(yǎng)了他很強的寫實能力和觀察生活的敏銳性,為他今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我們今天檢索畫家的作品時,讓我們深受觸動的是他作品中豐沛而淋漓的元氣、厚積薄發(fā)的資源儲存和靈感迸發(fā),了解了這一點,方能理解他的創(chuàng)作何以如此厚重,何以如此純粹。

  尼瑪澤仁的繪畫,永遠的主題是永恒的雪域高原,圣地秘境,然而,藝術風格與手法是多樣的——唐卡、工筆巖彩、水墨寫意,但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實際上有著內(nèi)在邏輯上的某種一致性,并隱藏在作品表象背后的深層結構之中,這不僅關系到作品文本的結構,更關乎畫家的繪畫美學和人生哲學,關乎他的自然觀、歷史觀、現(xiàn)實感和審美判斷力的強弱,而這種藝術理想、審美憧憬的實現(xiàn)方式與途徑,就是尼瑪澤仁筆下的雪域高原、圣地秘境、人與自然等生存世界的細節(jié)、細部的捕捉、提煉與藝術呈現(xiàn),他的作品說明了一切!⌒於鞔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