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美術(shù)動態(tài) >> 人物 >> 正文

大器晚將成——朱斌書法藝術(shù)的特色

http://134apc.cn 2014年11月19日10:42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趙文軍

  朱斌住得離我家不遠。晚上散步路過他的小區(qū),我都會想象他在燈下認真寫字的樣子。因為我知道,朱斌是個“書”迷,一有空閑,不是讀帖,就是練字。他白天的繁忙自不必說,而除非有要緊事,下班后他一定會推掉應酬盡早回家——他心里念著字呢。

  書法是一門“磨人”的藝術(shù),沒有捷徑可走。書家們都認同這個說法:一天不練走下坡,三天不練問題多,十天不練手抖活。沒有二三十年扎實臨池的書法,終究是缺了些氣韻,缺了些行道。“王羲之墨池”、“智永退筆!敝惖墓适,反映的不僅是書家逸事,而且還是一種藝術(shù)歷程和藝術(shù)態(tài)度。所以,書法家的“得道”往往比較晚?赡芤灿袀別年輕成名的,但更多書家的境遇是“天際通會,人書俱老”。比如書法大家林散之,就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我曾聽林老的弟子桑作楷說過,他當年跟林老學字時,別人用一只老母雞就能換林老一幅字。一個偶然的機會,郭沫若、啟功等看到他的字并大為景仰后,75歲的林老這才名揚天下,成為大家膜拜的當代“草圣”。

  字好壞其實與名氣無關(guān),我看字就不太看重“知名度”。多少隱在民間的高手,照樣可以把中國字演繹到傳神。其實,很多好的書法都如沙里藏金,既不為名氣大小所累,也不因?qū)I(yè)與否所囿,無論被發(fā)現(xiàn)或不被發(fā)現(xiàn),它就在那里,沉靜、閃光。

  朱斌走的正是這樣的一條書藝道路。他寫字,說得簡單點是愛好,說得深刻點是精神追求。所以他并不急于成為所謂“名家”,他的字也就經(jīng)得起人們冷靜地評價、認真地欣賞。我第一次看朱斌的字是行草,是他臨摹的孫過庭的書譜。顯然,朱斌是沿著孫過庭推崇的“二王”書路走過來的。但這條路很是辛苦,并非所有人都喜歡。朱斌用功殊深,多次臨過“匪無乖互”,知道名家各有所長,該兼收并蓄。在幾十載的月昏晨曉之后,凝神領(lǐng)悟之中,他能沒有自己的收獲嗎?

  朱斌的字溫濡俊雅,與他溫和的為人、俊朗的外貌很吻合,可以說是“字如其人”。其實“字”中之“人”,也不完全是指相貌,個人的生活閱歷、藝術(shù)修養(yǎng)均涵蓋其中。朱斌年輕時拉過一段時間的小提琴,拉完過《開塞》,可見程度還不低。而音樂的韻律與筆尖的流動是相通的,都是心的律動、思的宣泄、情的坦露。事實上,朱斌一直在各種風格的行草法帖中,尋找著最細微最有魅力的筆跡和墨趣。在嚴守法度、習碑臨帖的刻苦中,他對自己書法的間架結(jié)構(gòu)有了心得,對書法藝術(shù)的精髓有了覺悟。盡管他的字還留有所謂正統(tǒng)書家的韻味和筆意,但他畢竟開始“寫”出了自己。

  “寫”出自己,更重要的是寫出格調(diào),而格調(diào)是要靠修養(yǎng)慢慢滋潤的。雖然純粹地寫字也可能把字寫得很好,但要寫出氣象、寫成大器,僅僅拘泥于書法技巧是遠不夠的。其實,一切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都不是技巧之爭,而在于境界。作為一位企業(yè)家,朱斌深諳此理。他知道,即便自己未必會書法,但卻需要有好的修養(yǎng)和大的胸懷。而恰恰是這種開闊大氣的思想境界,讓朱斌的書法超然物外,別具一格;蛘,書法也讓他汲取了中華文化的營養(yǎng),報效著他為之熱愛的工作。他已把自己沉靜扎實的人生當成了書法。欣賞他洋洋灑灑盈盈數(shù)尺間的書法,我不由得頓生感慨:大器雖晚,終將會成啊。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