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的“過剩”與“不足”

http://134apc.cn 2015年10月12日07:00 雷 達

   文學批評文章之所以給人“過!敝校驗橥|(zhì)化、平庸化的東西太多,現(xiàn)在的許多文學論文也可叫“翻論”,在同一研究對象身上不停地“推陳出新”,其可挖掘性、可研究性、可創(chuàng)新性就值得懷疑。這種復制性威脅著每一個具有獨立批評話語能力和藝術(shù)個性的批評家。無效的話語繁殖淹沒了有效的意義闡發(fā),文學批評的“不足”之癥反過來侵蝕了文學本身,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當今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數(shù)量上看是繁榮的,當今的文學批評從數(shù)量上看也很繁榮。如果注意一下每個時段集中評論的話題和作品,我們又可能會產(chǎn)生一種話語自我繁殖和理論過剩的感覺;而富于主體精神和獨特見解的、有個性風采的、敢“剜爛蘋果”風格犀利的、有言語美感的評論卻很少見。這“過!迸c“不足”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文學批評文章之所以給人“過剩”之感,在我看來,首先是因為同質(zhì)化、平庸化的東西太多,它們的角度、思路、思想資源、評價標準、話語風格都大體一樣,既提不出什么尖銳的問題,也不可能作出什么意外的評價。價值立場也許都很“正確”,但價值立場不能代替文學批評本身,它們的審美精神是狹窄的和單一的,沒有顯示出審美的豐富性、多樣性,更談不上觀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人說,紙媒的文章編輯和審閱比較嚴格,顯得規(guī)范、嚴謹,溫吞水,面目相近;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的文章,發(fā)表渠道便捷,反而顯得活潑、生動、接地氣,它們的蕪雜則是另一個問題。這話有一定道理。二是,有些論題相對固化,隔幾年就會轉(zhuǎn)圈兒似的重新討論一回,例如振興文藝評論的問題、市場化與社會效益的問題、深入生活的問題、城市文學問題、底層敘述問題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問題無疑是重要的,值得反復討論,但這樣的討論又往往是平面推進,原地兜圈子,以至討論者也不免疲憊。三是,研究隊伍的龐大與研究對象的單薄之間的不平衡。當代文學的研究者隊伍可謂龐大,高校教師、學生,再加上文聯(lián)、作協(xié)和各科研機構(gòu)的,人數(shù)可想而知。他們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一線作家”身上,像莫言、賈平凹、王蒙或者張愛玲甚至胡蘭成,都變成了“唐僧肉”,研究他們的論文加起來,恐怕比他們本人的著作要長出十倍百倍。影視界有個詞兒叫“翻拍”,現(xiàn)在的許多文學論文也可叫“翻論”,在同一研究對象身上不停地“推陳出新”,其可研究性、可創(chuàng)新性就值得懷疑了。

  此外,功利性和非審美的批評是當今文學批評“過!钡挠忠恢匾Y結(jié)。今天的批評者很難將批評行為當作一種單純的審美過程、一門學問、一種鑒賞藝術(shù),雖然他們也深知文學批評在本質(zhì)上是非功利的,具有獨立的品格,應有一個神圣的空間;但其介入文本的方式卻常常是功利性的、策略性的。從本質(zhì)來看,有效的文學批評是一種表達和闡述的精神活動,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可小覷的引領(lǐng)力,其功能在于對文學對象的介入,簡言之,就是通過批評讓讀者親近文學,而不是成為文學的陌路人,讓讀者樂于體悟自己也樂于了解世界。但是,由于文學批評的實用化、工具化、商業(yè)化及習慣性倫理,有效的批評難以應對“文本之外”的現(xiàn)實,而沉浸于“文本內(nèi)”有見地的聲音往往會被非文本的意義闡釋或過度闡釋所淹沒,文本被肢解,文學批評的功能被異化,文學批評的審美空間受到擠壓。文學評論如何搞已不單是發(fā)揮個人才能的事,批評家在今天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話語場”,他們在人情、資本、前文本和習慣性評價倫理的鏈條上的縮手與尷尬也就在所難免。也許情況比這還要復雜。我們需要的是讀者、批評家對作品介入的單純和熱情,批評者與作品的交流正像哈貝馬斯所說的“公共性交往”,而非“策略性選擇”;一些“粗暴”的批評,在某種意義上仍是法國批評家蒂博代所說的“尋美的批評”或“求疵的批評”,他們大體上也還只是面對作品。

  在這個功利化審美的“話語場”中,最難得一見的是不同立場者的“和而不同”的互動。當批評被“科學化”后,當代文學評論也被納入一種史料式的研究規(guī)范。這種研究自有其理論高深之處,但是大量考據(jù)性的批評遠離了性情與溫度,不再關(guān)涉經(jīng)驗與經(jīng)驗之間的可交流性, 尤其不善解讀諸如悲歡離合、愛恨交集、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等人生的復雜情感狀態(tài)。在批評和研究最為密集、人數(shù)最為龐大的高校,文學批評與作品、人生的脫節(jié)現(xiàn)象令人擔憂。一方面,規(guī)范的批評方式被認為更“科學”、更“學術(shù)”,也更容易得到高校評價體系的認可,而個人化色彩較濃的批評文章很難算作學術(shù)成果;另一方面,其文學的審美判斷在多數(shù)情況下顯得并不鮮活,充斥于其中的多是一種沒有熱度的呆板的“冷批評”。由于文學研究與文學批評被功利化制度的犁鏵掘開了鴻溝,經(jīng)典研究與跟蹤批評也都不能很好地對話,評者自評,讀者自讀,熱者自熱,冷者自冷,互不相涉、漠不相關(guān);一些重要的、先鋒性的創(chuàng)作得不到及時有力的評論,一些帶有典型性的創(chuàng)作難題得不到及時的正視,而一些無關(guān)宏旨的話題卻鋪天蓋地。很多文學研究者復制著似曾相識的論著,炮制著批量的論文,這種“過剩的利益生產(chǎn)”最終淹沒了那些有個性風采的美文批評。這種復制性也許具有不可阻抗性,它威脅著每一個具有獨立批評話語能力和藝術(shù)個性的批評家,也就是說,無效的話語繁殖淹沒了有效的意義闡發(fā),文學批評的“不足”之癥反過來侵蝕了文學本身,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當然,當下批評的“過!迸c“不足”遠不止這些。健康有力的文學批評的出現(xiàn)需要一個個質(zhì)地堅實見解獨具的文本,更需要一個良好的文化語境,而批評家自當具備一種在公正立場“說話”、直面作品的批評倫理。倘若能進一步改善歷史文化語境,能斬斷作品與它后面種種非文學因素的聯(lián)系,大量沒有意義的過剩與復制自然就會減少,一種深入到作品內(nèi)部的有效批評和探究文本奧秘的“美文批評”也才有可能更多地出現(xiàn)。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