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禾刀:回望激情燃燒的歲月 ——讀金宇澄《回望》
來源:齊魯晚報 | 禾刀  2017年01月23日13:00

2015年,一部根據(jù)“二戰(zhàn)”真人真事改編的好萊塢電影《堅不可摧》一經(jīng)上映,立即引起輿論一片好評。相較于反映美國空軍士兵“二戰(zhàn)”時期的枯燥監(jiān)獄生活,茅盾文學獎得主金宇澄父母的經(jīng)歷遠比這部影片的主角更曲折、更具故事性、更精彩,如果有一天能夠搬上銀幕,大抵也不亞于今天的那些好萊塢巨制。

金宇澄寫《回望》這本書,是因為父親常?!胺凇敦ニ氖贰房s字本前,用放大鏡看那些小字。他已經(jīng)八十歲了,他聰敏、沉著、自尊,在漫長的人生中,已無法再一次尋找他年輕時代的神秘未來,只能在放大鏡下,觀看密密麻麻的過去”。而在父親走后,母親也經(jīng)常對著那堆泛黃的照片和書信,冥想抑或發(fā)呆。

在金宇澄看來,父親和母親的整個人生均被其出生地嚴實包裹。從蘇州黎里走出來的父親,年輕時投身中共上海地下組織,因諜戰(zhàn)工作需要化名程維德,至少從思想上始終無法忘掉黎里的一草一木,年邁之時多次回望家鄉(xiāng)。也是在同一時期,迫于日軍追捕,母親差點離開上海,后來離開上海下鄉(xiāng)但最終還是回到了生她養(yǎng)她的地方。

作為抗戰(zhàn)時期中共上海地下諜戰(zhàn)人員的父親,日子遠沒有熒屏上那般光鮮,常常像電視劇《借槍》里那位主角一樣,因生活的拮據(jù)而愁眉不展。既面臨日寇這樣的大敵,也有不堪其擾的生活瑣事,這才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父親曾蹲過汪偽政府的大獄,僥幸得以保全性命。但無論生活多么艱苦,無論工作多么危險,即便是身處牢房,父親依然坦然面對。新中國成立伊始,他更是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哪怕在被隔離審查期間,明明從妻子來信提到的驚雷和街頭小販熟悉的販賣聲中,敏銳地判斷出自己所在之地應該離家不遠,依然一次次熱情洋溢地鼓勵母親:“不要老記掛著等我回來。請想想他們吧:那些遠離家人去戈壁沙漠的地質勘探人員,那些正在享受甜蜜初戀而決然選擇報名去邊陲從事建設的青年們……”

無論是抗戰(zhàn)前從事諜戰(zhàn)工作,還是解放后長期被調查,曾是“文青”的父親一直沒有忘記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以此參透人心,洞悉這個世界。對父親而言,汪偽大牢如同人生的浮世繪,富與貧、生與死均擠進了那個逼仄的空間,各種離奇的故事每天都在那里上演。很多人甚至難以想象,一個囚犯竟可以因為獄卒的不公平而大鬧獄長辦公室。這些自然是那些諜戰(zhàn)劇編劇閉門造車無法設想的橋段,但這就是現(xiàn)實,真實的生活本身就是最深不可測的敘事。父親老年之所以常?!胺凇敦ニ氖贰房s字本前”,興許正是想從歷史中尋找腦海中那些困惑的答案。

作為從小生活在優(yōu)裕環(huán)境里的“大小姐”,母親自打接觸革命知識起,便釋放了她的“小宇宙”。因為執(zhí)意前往延安,被家里關了一個月;在躲避日本憲兵追捕期間,她甚至與日本人比鄰而居;在懷孕的時候,她渾身依然充滿使不完的勁兒,盡管此時丈夫被調查多時、前途未卜,但這并未影響她的熱情。

金宇澄的父母是那個年代無數(shù)知識青年的真實寫照,他們的信仰不摻一點水分。出于對個人信仰的忠誠,原本有望成為作家的父親堅定地投身到抗戰(zhàn)的烽火生涯中。據(jù)統(tǒng)計,從1935年到1947年,大批知識分子(相當一部分人還家境優(yōu)裕)不畏千辛萬苦進入延安。到上世紀40年代初,延安已經(jīng)形成一個約4萬人的知識分子群體,而像金宇澄父親這樣因為信仰留在敵占區(qū)工作的亦不計其數(shù)。

現(xiàn)今的影視作品喜歡通過肉體摧殘來升華主人公對信仰的堅定,而在金宇澄的筆下,信仰里多了許多生活況味。像父親那樣的諜戰(zhàn)工作者,并不像影視作品渲染的那樣刀光劍影、動輒舞槍弄棍。雖然他們的工作非常危險,但許多時候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蛘哒f,在那個組織經(jīng)費異常緊缺的時代,諜戰(zhàn)與工作、生活幾乎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個為生活焦頭爛額者依然活躍在諜戰(zhàn)一線,這樣的信仰故事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