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化創(chuàng)意和文化產業(yè)的核心是文化內涵和文化情懷
來源:文藝報 | 陳履生  2017年04月19日06:00

有些事情本來很平常,比如文化人做文化事,靠的是自覺。非自覺的事情是做不好的,比如當下最時髦的文化創(chuàng)意和文化產業(yè)?,F(xiàn)在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往往忽視了自覺的根本,因此,雷聲大雨點小,看起來好像有了聲勢,也有了響應,但是,產品品質不高和產業(yè)規(guī)模不大,與各級政府想看到的結果有很大的距離。究其問題的根本,是缺文化,缺文化內涵,缺文化情懷。

這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有文化情懷,也不是有了文化情懷就一定能干成大事。而一旦成事,成大事,其文化情懷應該是成事緣由的一個重要方面?,F(xiàn)在各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在搞與文化創(chuàng)意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有的甚至忽視了主業(yè)中的問題。用文創(chuàng)產品連接公眾是博物館拓展公眾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惟一的,也不是必須的。可是用什么樣的產品去連接公眾,卻反映出博物館的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狀態(tài)。對于很多“上面”讓干的博物館來說,其無奈也是可以想象的。這是導致目前狀況的關鍵,有關部門不了解博物館的專業(yè)狀況,不了解博物館開發(fā)文創(chuàng)的實際能力,因此,各個博物館文創(chuàng)成品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大同小異,毫無創(chuàng)意可言,更談不上文化,而有些迎合世俗的賣萌更是對文化的褻瀆。文創(chuàng)產品的核心是文化創(chuàng)意,而我們既缺創(chuàng)意又缺文化,更缺少有文化情懷的主導者。

今天,全國到處有許多不成功的由政府規(guī)劃建設的藝術園區(qū),其不成功正是在于政府行為違背了基本規(guī)律。有情懷的藝術家往往能打破常規(guī);往往會利用不被人重視的建筑和空間,哪怕是荒郊野外;往往需抱團取暖才能獲得社會的關注。如此就有了園區(qū)。也有單干的,比如1940年出生的貴州藝術家宋培倫,曾經是漫畫家,他用20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300畝的石頭王國“夜郎谷”,每塊石頭上都有他的汗水和他的情懷與理想?!耙估晒取彼诘牡胤疆斈晔琴F陽的荒郊野外,一文不值。如果同樣這件事改為政府行為,首先是立項,立項之后還要規(guī)劃和設計,占了老百姓的地,征地就是一大筆投入,設計也是各種利益纏繞,再做預算,有幾個部門說拿不出錢,或者未來不看好,基本上就到此為止了。如果前期全部通過,接著就要設一個機構,管人管錢管事。再經過工程招標,真的不知道會弄出多少事來。如此一兩年的時間和藝術一點關系都沒有。建成之后再搭班子,招人管理,沒準一年賠個大幾十萬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這種四不像的藝術園區(qū)常常是無人問及,徒有存在。

宋培倫的“夜郎谷”沒有圖紙,邊設計邊施工,想到哪里干到哪里。他是當代的愚公,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造就“夜郎谷”。然而,把愚公放在今天來論,愚公是幸福的。現(xiàn)在擋在很多人門前的山多了去了,如果要挖可沒那么容易,盡管現(xiàn)在有很多現(xiàn)代化的設備,挖一座山并不像愚公當年那么費勁,可是,那山是你家的嗎?你挖著試試,找你麻煩的人多了。宋培倫就遇到了很多麻煩,一切可想而知。鍥而不舍、持之以恒、一以貫之,是“夜郎谷”的內在精神魅力,其荒野中的想象與打破園林格局常規(guī)的自然和藝術,是其外在形式的魅力之所在。“夜郎谷”是宋培倫人生中的一件最重要的代表作,力所能及在力所不能及中表現(xiàn)了理想情懷,為文化產業(yè)開拓了一條道路,是當代中國藝術園區(qū)中的奇葩。然而,十幾億中國人都無法預料到二十幾年后的中國發(fā)展,當年的荒蕪之地成為今天的大學城,而大學城的高樓又成了當年荒蕪的“夜郎谷”的背景,由此,“夜郎谷”失去了原來荒野的感覺和味道,此情此景的尷尬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所剩的只是理想的茍延殘喘。

相對于北京而言,宋培倫和他的“夜郎谷”是幸運的。與茍延殘喘相應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拆”字。藝術家都有天生的毛病,感性,一時興起而不管其他,尤其是不懂或不太懂法律,特別是不懂身處的國情,更不懂政策。所以,他們所遇到的幾乎是相似的問題。藝術家自身有責任,但是,社會的責任更大。想想藝術家挺可憐的,把一塊沒人看得起的生地,經營成為熟地;將無名改寫成著名,其中有萬般艱難。因此,當藝術家還沉浸在藝術的亢奮之中的時候,利益集團已經垂涎三尺。這就是北京的一些藝術園區(qū)不斷遭到拆遷的現(xiàn)實。當年提出“放水養(yǎng)魚”的領導不見了,眼瞅著魚死一地。由此來看貴陽還是厚道,至少還是尊重藝術和藝術家,到目前還沒有讓宋培倫走人。如果要論,“夜郎谷”既沒有政府規(guī)劃,也沒有合法用地,更沒有許多應該蓋的印章。說拆就拆也是極有可能的,問題是還沒有人有要動它的念頭。

“夜郎谷”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它的成功在于文化創(chuàng)意和文化情懷,所以,吸引了天南地北的人到這里來參訪來休閑,來看這里不同于其他的獨特風格,其參觀的人數(shù)之多讓許多省市級的博物館、美術館汗顏。當然,門票的收入也令人刮目相看,而在多元產業(yè)化發(fā)展方面的前景更是一片曙光。宋培倫以藝術的理想和情懷,以智慧和汗水來造福一方,將幾乎是無用的資源利用到極致?;蛟S“夜郎谷”只是一個成功的個案,不具有普遍性,可是,那些天天嚷著文化產業(yè)的人還是可以對照反思。沒有文化哪來的產業(yè),沒有文化的內涵怎么可能會有產業(yè)的興旺。只想著賺錢是賺不到錢的,宋培倫的無心插柳卻創(chuàng)造了產業(yè)的“夜郎谷”神話?!耙估晒取钡某晒κ请y以復制的,因為,它是由有藝術情懷的藝術家主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