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學聚焦:臺港暨海外華人作家新生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戴瑤琴  2017年04月19日13:53

葛亮

張惠雯

吳明益

 山颯

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是世界華人文學領域應該被正視和重視的新力量。吳明益、山颯、葛亮、張惠雯、周潔茹、李翊云、伍綺詩、李鳳群、陳雪、廖偉棠、黃麗群、柳營等創(chuàng)作者既有文學功力,又推出了有一定國際、國內認知度的作品。這批“70后”新生代作家對中國的文學想象,不是震顫與狂熱,而是平和與冷靜。作品的個性容納歷史性(題材)、時代性(主題)、古典性(審美)、現(xiàn)代性(技巧),其認識價值著陸在兩個層面,即:年輕一代作家如何認識中國?又是如何書寫中國?

主題:中國故事

“70后”華人作家依然在關切西方和理解中國。“中國故事”仍是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它以年代、地域、人物為文學元素,從空間、觀念、文化鍛造其創(chuàng)作個性。創(chuàng)作者書寫的個性化“中國故事”,思想及情感積聚于其在歷史與現(xiàn)實、民間與都市、中國與異域之間行走的體驗。作品中既有能駕馭宏大敘事的《朱雀》(葛亮)、《北鳶》(葛亮)、《裸琴》(山颯)、《大風》(李鳳群);又有能直擊精微心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愛》(張惠雯)、《島上薔薇》(周潔茹)、《小天堂》(柳營)、《海邊的房間》(黃麗群)。

新態(tài)“中國故事”以點(村、鎮(zhèn))帶面(城、國)地補充了20世紀70-90年代的大陸日常生活變遷,與“50后”“60后”華人作家作品,連綴起20世紀50-90年代相對完整時間譜系里的中國圖景。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也表露對傳奇的興趣,但不是描繪都市流光溢彩的外在,而是由創(chuàng)作者擔任全知全能的“旁觀者”,提供對現(xiàn)代都市的整體認知和文化解構。葛亮《浣熊》、周潔茹《到香港去》,對都市的詮釋自帶一份自在與節(jié)制,他們以游歷者的身份去“遇見”都市進而融入其中。但事實上,“70后”華人作家還未創(chuàng)造出有當下中西都市共性的“母題”人物,如過往的“邊緣人”和“闖入者”。

“鄉(xiāng)土”是中國故事的關鍵詞,在“70后”華人作家作品中由農(nóng)村、民間與自然構成。創(chuàng)作者對民間文化的表達也有選擇性,將中國同時有民族特色和世界意義的內容呈現(xiàn)出來,作為中國文化世界化的一個佐證,以民間、自然、文化為載體,表現(xiàn)東西方共同渴求的情感體驗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而不只是中國故事對西方期待視野的單向迎合。張惠雯對鄉(xiāng)土充滿悲憫,《垂老別》《路》《河流》,這三部小說并非是風景畫、風情畫、風俗畫的描摹,而是坦白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斷的遺憾、鄉(xiāng)村被全面“現(xiàn)代化”后的焦慮?!度缁鸬陌嗽隆穼徱曋袊r(nóng)村土地流失的嚴酷事實、留守人群的艱難生存,批判現(xiàn)代文明對農(nóng)耕文明的全面入侵。吳明益、李鳳群對多元、活潑“民間”的持續(xù)消逝持批判立場?!稄脱廴恕肥桥_灣生態(tài)書寫的經(jīng)典文本,探究人類與自然的依存;《大風》跨越60年,以張家四代命運和土地的關系為總體架構,誠懇堅持堅硬民間現(xiàn)狀的寫實。

問題:文化尋根

“尋根”是貫穿于世界華人文學發(fā)展史的重要母題,也是其持續(xù)論題。以大陸現(xiàn)當代文學為參照,世界華人文學的“尋根”意義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失根”造成“懸浮”繼而“尋根”,目的在身份認同與文化認同,從本質上看是一種精神層面回歸。20世紀60年代臺灣“留學生文學”刻畫的集體“失根”,到80年代“新移民文學”揭示的集體“尋根”,都曾引領華文文學的題材主潮?!?0后”在21世紀進行“中國形象”再造,既延續(xù)“50后”“60后”華人作家對“中國故事”題材的創(chuàng)作熱度,推動對現(xiàn)時中國現(xiàn)實狀況的關注;又激發(fā)世界華人文學再次的文化尋根,推進對中國文化普世價值的思考。葛亮小說《朱雀》《北鳶》展現(xiàn)的“尋根”即以家族為核心,根植于民間(民間人物、民間風物)、古典(詩文、水墨、戲曲)、傳統(tǒng)(家風、文脈、國魂),繼而輻射向歷史觀、家國觀、藝術觀三個維度。

“50后”“60后”的“尋根”更重視對鄉(xiāng)土、血緣的追溯,偏重感性解讀,同時從空間交錯、史實并置中實踐民族尋根、文化尋根。而“70后”華人作家更青睞從民間和都市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中衍生對中國當下實情的探討,從藝術元素的具象寫照中暗示對中國文化生態(tài)的反思,進而推演21世紀以來,動態(tài)化的“失根—尋根”所引渡的文化反思、文化接受、文化互通。他們強調的“尋根”,實體是文化尋根,目的是在當下、在海外,以文學的形式堅持、繼承、理解、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解題:詩語畫境

漢語與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一樣,都講究“神”、“氣”,既要求主體精神的投注,又要求情感的變動不居。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有跨文化、跨界的多重學術背景,以詩詞、書畫、音樂、建筑、金石、戲曲等為落點,嘗試將中國藝術精神的詩畫傳統(tǒng)與文學創(chuàng)作對接,確立文學和詩詞、繪畫、音樂的內在聯(lián)系,營造“意在言外”的水墨哲學,顯現(xiàn)質有趣靈、氣韻生動的國學風華與漢語詩意。

創(chuàng)作者推崇中國古典美學,以詩入文、以畫入文、以樂入文,屬意“自然化工”的文學意趣,著意熔聚中國文化的粗糲原始與中國文化的精致典雅,建構起通透的文化景致。同時,作者巧妙地借助樂曲的雋逸飄忽或沉重痛快,傳情表意及抒懷追思。例如山颯作品,歷史是構架,而寫意是筋骨,“沖和淡遠”“清麗超逸”是其文學個性。小說中隨處散落著詩詞引用和詩詞化用,烘托出物我交融、空靈飄逸的美學,旨在傳達天、地、人合一,象、意、思融合?!秶迳倥防?,她借鑒中國畫的虛與實、簡與繁、疏與密的關系構思小說,調動語言音樂性設計敘述節(jié)奏,展示中國藝術的氣之審美與禪之審美?!堵闱佟分幸郧偾僖魹檩d體,從琴情、琴禁、琴的三籟,試圖描繪出“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的景、人、情渾然一體的藝術時空。

對鄉(xiāng)土(母國)、都市(國際大都市)、人(游子、移民)的關懷,是貫穿于世界華文文學中的一條主線。華工史、留學史、移民史的緬懷與記錄都是體現(xiàn)中國文學特殊屬性的文本資源。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居于西方文化場的“文學尋根”訴求和現(xiàn)實中國關懷,對“中國故事”的中外互應、互補、互證具有文史價值。與“留學生文學”、“新移民文學”相比,“70后”華人作家作品兼及嚴肅和通俗,覆蓋儒學、禪道、鄉(xiāng)土、自然、神話、詩畫、戲曲、建筑等,以現(xiàn)代漢語雕琢的個體中國性,是華文文學共性層面中國經(jīng)驗的個性例證。臺港暨海外“70后”華人作家,與不同年代創(chuàng)作者共同結構中國故事的多元形態(tài)、拓展中國經(jīng)驗的世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