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郎拔的秘密
來源:中國民族報 | 張維軍  2017年05月10日09:02


郎城遺址下的水崖景觀,雨后天晴,時現(xiàn)海市蜃樓奇景。

郎城石墻高約2米,每隔一定距離便有一個消水孔洞。

出自星石潭的思州石硯,是八大名硯之一。

白崖上的大小孔洞即為懸棺葬所。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境內,有個叫郎拔的地方。《思州府志》一書中稱郎拔為神境,說境內的洞里有蛇仙,當?shù)厝擞星蟊貞?;雨后初晴時,境內崖下的河塘常常可以見到海市蜃樓的奇觀。

連 “郎拔”這個名字,也是神秘的,沒有人能夠說清它的來歷和意義。我去過郎拔很多次,總想窺探出點什么來。

堅固的石墻:是城墻,防御坉,還是夜郎國遺址?  

郎拔是個寨子,分上郎拔和下郎拔兩個組,居住著楊、周等幾個姓氏的人家,他們的祖上都是明朝初年響應朱元璋的“調北征南”政策,從江西一帶來到貴州的。

村民們只知道寨子的西山上有個叫郎城的地方,郎城下有一堵很大的白崖,崖上有很多洞穴,洞穴里有很多棺材,這些棺材的主人與他們毫無瓜葛。聽老輩說,祖上人來這里的時候,崖上就懸著這些棺材了。

郎城雖然叫城,但其實已無城的影子了,只是山上有一圈很長、很高、很厚的墻。墻體均用巨石和黃泥壘砌,每隔幾米遠就有一處消水孔洞。墻體雖經風吹雨打卻沒有一處垮塌,十分堅固地蜿蜒起伏在山坡的密林之中,將半個山坡圍住。墻外有幾塊很大的荒坪,緊連田土,與建筑遺址相似。

有人說這些石墻不是城墻,是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防御坉。由于它存在的時間很久,以至于我們無法考證它是城還是坉。當年這里究竟發(fā)生過什么,為何要構筑如此龐大的墻體?

也有人說這里就是夜郎國,當時的人從水上來,看到郎拔像一伏地虎,前有游龍、右有奔馬、后有山峰,如眾兵蜂擁而至,此乃虎踞龍盤、兵馬匯集之地,風水卓絕、景色奇美。于是,當時人就在這里定居。還有人說這里曾發(fā)生過激烈的戰(zhàn)斗,郎拔就是一個古戰(zhàn)場。

白崖懸棺:主人究竟是漢人,還是仡佬人?

其實,郎城遺址所在的山坡是一個比較普通的丘陵。南面環(huán)水,龍江河在這里猛然拐出一個約360度的大水灣,劃出一個靜美的潭,叫星石潭,潭水清碧如玉。

潭石為蠻溪石,又稱金星石,可雕為硯,稱蠻溪硯,又叫金星硯,為八大名硯之一。蠻溪硯今稱思州硯,為國之寶,稱名于漢唐,明清時貢奉于宮廷,為康熙皇帝御用,李白、蘇軾、黃庭堅等歷代名家都曾爭相使用、收藏蠻溪硯。

郎城西邊有一堵白色的懸崖,這就是著名的白崖懸棺葬地。上世紀80年代,文物工作者和考古學家前來考察研究,測定白崖高約72米,寬約350米,在90度的絕壁半崖上發(fā)現(xiàn)適宜放置棺材的洞穴18處,清理了2處,實物現(xiàn)存于貴州省博物館。當?shù)乩先苏f,他們見過的崖上可放置懸棺的洞穴遠不止這些。

岑鞏古為思州,自漢至宋,仡佬、苗、侗、土家、布依等少數(shù)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唐代張鷟的《朝野僉載》中記載:“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閣其尸,三年而葬,于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即終身不復祭祀?!?/p>

有專家稱,白崖懸棺系明代產物。而思州文史館的黃透松卻堅持認為,白崖懸棺葬的主人當屬仡佬族的祖先,懸棺葬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歷史煙云,迷霧重重。白崖懸棺究竟產生于何時,系何人所為,為何無后裔認祖歸宗,這已成難解的秘密?;臎鲇七h的遺址,引發(fā)無數(shù)人的幽思。誰能料想,堅固的石墻、神秘的懸棺與國之寶思州石硯,會匯集在一個如此落寞的山村荒野?

我突然想起,距郎拔兩公里處有個叫桑坪的寨子里,安葬著元末明初時期一個叫劉貴的朝廷命官。他成功勸說雄霸西南的大土司田仁厚歸順明朝,為統(tǒng)一西南邊疆立下了赫赫功勞,朱元璋因此授其思州宣慰司副使之職。

劉貴原籍也在江西,受元朝朝廷派遣前來思州平定水西、夜郎之亂。那么,郎拔遺址和思州石硯,難道真是夜郎國所留下的文明嗎?郎拔不知道,目前也無人知道,它成了難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