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追尋紅山玉文化五千年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 劉國祥  2017年08月31日15:24

紅山文化C形碧玉龍(翁牛特旗賽沁塔拉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斜口筒形玉器(牛河梁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玉鳳(牛河梁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牛河梁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牛河梁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巴林左旗尖山子遺址出土)

紅山文化玉豬龍(敖漢旗干飯營子遺址出土)

中華民族愛玉和用玉的傳統(tǒng)始自興隆洼文化時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歷史,并且延續(xù)至今,未曾中斷,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涵之一。

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早期發(fā)展階段,玉器是貫通天地、溝通祖靈和神靈、彰顯禮儀的核心物質載體;秦漢以后至明清,在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進程中,玉器發(fā)揮了延續(xù)文明血脈、凝聚民族的共識等重要功能,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之一。

這也可以說,鑒于距今5300~5000年左右,紅山文明已正式形成,因此,紅山文化玉器的成就亦可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

1935年,日本人發(fā)掘了赤峰紅山后遺址;1954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尹達先生首次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紅山文化研究多年來已成為考古學界中的顯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紅山文化發(fā)現和研究歷程中,牛河梁遺址的發(fā)現和發(fā)掘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20世紀80年代初以前,紅山文化研究的重點是文化內涵特征、源流關系與文化交流等領域,其中紅山文化與中原仰韶文化的交流關系亦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牛河梁遺址的正式考古發(fā)掘工作始自1983年,此前經過調查和試掘,直到今天,田野考古工作仍在繼續(xù)。2012年底,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大型考古發(fā)掘報告——《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fā)掘報告(1983~2003年度)》正式出版,系統(tǒng)刊發(fā)了20余年牛河梁遺址的田野考古發(fā)掘材料,對于深入推動紅山文化與遼西地區(qū)文明化進程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牛河梁遺址分布范圍廣達50平方千米,發(fā)現壇、廟、冢等祭祀和墓葬遺存,出土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時代風格的紅山文化玉器,也使得紅山文化玉器群最終得以科學確認,成為中國史前玉器發(fā)展史上第一個高峰期的代表。

以牛河梁遺址科學考古發(fā)掘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為參照,國內外博物館早年征集、收藏的紅山文化玉器的文化性質與年代得以確認,進一步豐富了對于紅山文化玉器內涵的認識。

由此可見,牛河梁遺址的發(fā)掘和成組玉器的出土,使得學術界廣泛關注紅山文化與遼西地區(qū)文明化進程的關系及其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所發(fā)揮的作用。這也就是說,紅山文化晚期,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能夠深刻反映遼西地區(qū)史前社會的重要變革,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

紅山文化玉雕工藝技術的

飛躍性進步

史前時期玉雕工藝技術的進步是判定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判定當時社會是否擁有高等級技術能力的重要實證之一。紅山文化在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承繼了興隆洼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的傳統(tǒng),在玉雕工藝技術方面具有明顯的傳承軌跡。

興隆洼文化玉器是中國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將我國雕琢和使用玉器的歷史上推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前時期雕琢和使用玉器之先河。玉玦是興隆洼文化最典型的器類之一,通常成對出自墓主人耳部,是目前所知世界范圍內年代最早的耳飾。紅山文化早期資料零散,目前尚未發(fā)現玉器;紅山文化中期玉器發(fā)現數量較少,目前僅知克什克騰旗南臺子遺址的一座墓葬內出土一對玉玦,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判斷,興隆洼文化玉器是紅山文化玉器的直接源頭。

紅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種類和數量顯著增多,玉雕技術取得飛躍性進步。線切割技術始自興隆洼文化,在紅山文化晚期依舊流行,技法更加嫻熟,不僅用于玉料的切割,在制作斜口筒形玉器、曲面牌飾等器類上廣泛使用。

同時,紅山文化晚期的玉雕匠人掌握了鋸片狀切割技術,器體扁薄、形體較大的勾云形玉器、玉鳳等均采用鋸片狀切割技術進行加工。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積石冢27號墓內出土一件勾云形玉器,長28.6厘米、寬9.8厘米,是目前所知形體最大的一件紅山文化玉器,其背面留有一道長達l4.6厘米的鋸片狀切割痕跡。玉器的拋光、施紋、鉆孔等工藝技術更加規(guī)范和成熟。從出土文物來看,幾乎所有玉器表面均經過拋光處理,部分器類的局部或通體雕琢出各種紋樣,如陰刻線紋、瓦溝紋、凸棱紋、網格紋、幾何形紋樣等。陰刻線紋主要用來表現動物形體的各部位器官及外部輪廓特征;瓦溝紋主要雕琢在勾云形玉器的正面和曲面牌飾的正面;凸棱紋主要雕琢在棒形器的一端,龜的背部,鸮、蠶等器體的外側;網格紋和幾何形紋樣分別見于賽沁塔拉、東拐棒溝C形玉龍的額頂、下頜部位和尖山子玉豬龍的背部。

紅山文化玉器上的鉆孔比較普遍,有單面鉆成的圓孔或自兩面相對直鉆而成的長孔,還有自兩側斜鉆而成的洞孔,后者為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鉆孔方式。

從造型題材看,紅山文化玉器可以分為裝飾類、工具或武器類、人物類、動物類、特殊題材類。裝飾類玉器主要有玦、環(huán)、管、珠等。玉玦是興隆洼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的典型器類,至紅山文化中期依然流行;然而至紅山文化晚期,耳部佩戴玉玦的習俗幾乎消失,這是遼西地區(qū)史前用玉制度發(fā)生變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牛河梁上層積石冢遺存共出土145件玉器,其中玉玦僅有1件,出自墓主人右側胸部,未作為耳飾使用。工具或武器類玉器主要有斧、錛、鑿、鉞、棒形器等。興隆洼文化工具類玉器與石質同類器造型相近,但形體明顯偏小。紅山文化工具類玉器與石質同類器造型相近,形體相當,有的明顯偏大。人物類玉器較少,正式發(fā)掘出土的整身玉人僅有l(wèi)件,出自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大型墓內,通高18.5厘米,采用帶有紅褐色皮殼籽料雕琢而成。動物類玉器主要有龍、獸面形器、鳥、鸮、鷹、龜、魚、蠶等。動物類玉器的造型特征突出,氣韻生動,充滿靈性,是紅山文化晚期玉器雕琢工藝取得飛躍性進步的重要體現。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一號積石冢l號大型墓內出土2件玉龜,分別放置在墓主人左、右手部位,一雌一雄,特征鮮明,充分體現出紅山文化先民嫻熟的玉雕工藝技術、精細入微的生活觀察能力及特定的原始宗教觀念。

紅山文化特殊類玉器是為滿足宗教典禮的特殊需求雕琢而成的,造型奇特,工藝復雜,寓意深刻,主要器類有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璧、雙聯(lián)璧、三聯(lián)璧等。動物類和特殊類玉器的大量雕琢和廣泛使用,突破了遼西地區(qū)原有的玉器造型傳統(tǒng),從出土數量和分布地域看,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和玉豬龍應為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三種器類,對夏商周時期的玉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玉人和玉鳳具有獨特的專屬功能,共出在牛河梁遺址上層積石冢階段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墓葬內,屬于紅山文化晚期的王者用器。

紅山文化晚期形成以玉為載體的禮制形態(tài)

紅山文化玉器絕大多數出自積石冢石棺墓內,而積石冢代表一種特殊形式的埋葬制度,在興隆洼文化時期已經出現,規(guī)模偏小,分布零散;至紅山文化時期發(fā)展成熟。冢地多選擇在山梁或土丘的頂部,外觀呈方形、圓形或方圓結合。通常情況下,積石的下面埋有墓葬。

積石冢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有單冢與多冢之分,也有積石冢與祭壇并列分布,應為大型埋葬和祭祀中心。牛河梁遺址第三、五、十六地點均為單冢,第二地點分布有四冢二壇,結構復雜,規(guī)模最大。分布在積石冢內石棺墓的規(guī)模也有大、小型之分,大型石棺墓多位于積石冢內中心部位,壙穴和石棺的規(guī)模較大且深;小型石棺墓主要分布在積石冢內邊緣部位,壙穴和石棺規(guī)模較小且淺。

從隨葬玉器的數量看,大型石棺墓內隨葬的玉器明顯多于小型石棺墓。牛河梁遺址第二、三、五、十六地點共清理上層積石冢階段的石棺墓66座,出土隨葬玉器的有37座,出土玉器總數為145件。大型石棺墓內隨葬玉器的數量為7~20件,小型石棺墓內隨葬玉器的數量為1~5件,此外,還有29座小型石棺墓內未隨葬玉器。因墓主人生前社會等級、地位、身份不同,不僅墓葬的規(guī)模、形制及分布位置有明顯的差異,而且在隨葬玉器的數量、種類及組合關系方面均有相應的變化。勾云形玉器和斜口筒形玉器形成較穩(wěn)定的組合關系,在大型石棺墓內隨葬;小型石棺墓內未見兩種器類共出的現象。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完整,壙穴和石棺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座大型石棺墓,分布在長方形冢體的正中心,隨葬玉人、玉鳳系首次發(fā)現,與斜口筒形玉器形成最高級別的玉器組合關系,成為紅山文化晚期獨尊一人式的王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由此可見,紅山文化晚期,玉器已非一般性隨葬品,也非個別性禮器,而是已經形成了一套能夠標志墓主人級別高低的用玉制度,構成了以玉為載體的禮制形態(tài),充分反映出玉器在紅山文化先民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

禮器和禮制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禮器是相對于實用器而言的,禮制則是以禮器使用數量、種類的多寡及組合關系的變化體現社會等級高低的一套制度,禮器的出現早于禮制。

從遼西地區(qū)史前玉器發(fā)展的進程看,興隆洼文化的某些器類可能已經具有了禮器的功能,但未形成禮制;至紅山文化晚期,以牛河梁上層積石冢內石棺墓出土成組玉器為代表,玉禮制系統(tǒng)真正形成,這是目前能夠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禮制形態(tài),也是牛河梁遺址出土紅山文化玉器的核心價值所在。

紅山文化玉禮制系統(tǒng)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玉禮制系統(tǒng)具有唯一性。從隨葬品的出土狀況看,在紅山文化晚期積石冢內的石棺墓中,以玉禮器為主,也隨葬少量的陶、石質禮器,但唯有玉禮器的使用能夠反映墓主人生前級別高低的變化,并且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制度,陶禮器和石禮器的使用均未形成禮制。二是玉禮器的使用功能具有多重性。現有的研究結果表明,紅山文化玉器不僅僅是專供隨葬用的禮器,同時也是墓主人生前舉行宗教祭祀活動的主要工具。在各種宗教祭祀典禮中,玉器被賦予了神秘的屬性,成為溝通天地、祖靈和神靈的媒介。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玉龍應為三種最典型的通天工具。玉人、玉鳳、玉龜、玉鸮等也應具有獨特的溝通祖靈和神靈的功能。三是玉禮器的使用者具有特殊性。這里需要強調指出,紅山文化積石冢代表一種特殊的埋葬制度,其功能不僅僅是埋葬死者的塋地,同時也是生者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

玉禮器的使用者并非普通社會成員,應是生前主持各種祭祀活動的祭司,也是當時社會統(tǒng)治階層的代表人物,死后成為被祭祀的對象。

玉禮制所體現出的應是祭司之間、社會統(tǒng)治人物之間不同級別的差異。已故著名考古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先生認為:“(商代)是凡國家王室大事,包括生老病死,事事要聽祖先的指示。這從一方面來說,表現了‘鬼神之明智于圣人’??墒菑牧硗庖环矫鎭碚f,占有通達祖神意旨手段的,便有統(tǒng)治的資格。統(tǒng)治階級也可以叫做通天階級,包括有通天本事的巫覡與擁有巫覡亦即擁有通天手段的王帝。事實上,王本身即常是巫?!迸:恿悍e石冢中心大墓內隨葬各類玉器,墓主人應兼具“巫者”和“王者”的身份。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內部產生分化,等級制度確立,這是玉禮制系統(tǒng)形成的先決條件,也應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紅山文化的龍圖騰崇拜

關于中華龍的起源問題,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眾說紛紜。從現有的考古材料和研究結果看,遼西地區(qū)無疑應為中華龍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從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至紅山文化,考古材料相互銜接,見證了龍文化孕育、形成和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對中華文化研究具有獨特價值。

興隆洼遺址發(fā)現118號居室墓葬,埋葬在二期聚落的中心性大型房址內,應為首領式人物,其右側葬有一雌一雄的兩頭整豬,均呈仰臥狀,占據墓穴底部近一半的位置,應為祭祀祖靈和祭祀獵物靈魂合二為一的真實見證,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興隆洼遺址發(fā)現的祭祀坑內埋葬有野豬的頭骨及用石塊和陶片擺放出的“S”形軀體,是遼西地區(qū)所發(fā)現的豬首龍的原始形態(tài);趙寶溝文化小山遺址的尊形陶器上發(fā)現有刻劃完整的鹿、豬、鳥三種動物形象,其中,豬的頭部經過寫實處理,突出表現豬的獠牙,身體呈“S”形蜷曲,不同弧度的勾角組合在一起恰似騰飛的羽翼,充滿靈性,這是中國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豬首龍的形象,距今約7000年。紅山文化玉龍與趙寶溝文化小山尊形器腹部刻劃的豬首龍的形態(tài)具有一脈相承的發(fā)展關系。紅山文化時期,玉龍的出現是紅山文化先民共同崇拜龍圖騰的重要證據。

紅山文化玉龍的造型分為兩類:一類為C形玉龍,有正式出土地點的僅有2件,分別出自翁牛特旗境內的賽沁塔拉和東拐棒溝遺址。玉龍頭部窄長,吻部前伸,雙目呈水滴狀,頸部正中豎起一道恰似飄揚的勾角,以往的研究中,將其稱為鬣,對比趙寶溝文化小山尊形器腹部刻劃的鹿、豬、鳥動物形象,身體飄揚不同弧度的勾角,恰似騰飛的羽翼,我們認為紅山文化C形玉龍頸部豎起的勾角不應為鬣,應為表示飛翔狀態(tài)的羽翼。從C形玉龍的造型特征看,可能屬于紅山文化中期。

另一類為玉豬龍,正式發(fā)掘出土的有4件,分別出自牛河梁遺址和半拉山遺址的積石冢石棺墓內。其中,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積石冢4號墓內出土2件,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14號墓內出土l件;半拉山遺址12號墓內出土1件。另外,敖漢旗博物館收藏有3件、巴林右旗博物館收藏有2件、巴林左旗博物館收藏有1件,均有明確出土地點。遼寧省博物館、旅順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收藏有10余件紅山文化玉豬龍,出土地點不詳。此外,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有2件,其中l(wèi)件器體身部殘缺;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有1件。

玉豬龍的造型特征有強烈的共性,頭部較大,精細雕琢,雙耳豎起,雙目圓睜,吻部前噘,多數褶皺明顯;身體蜷曲如環(huán),中部較大圓孔多自兩面對鉆而成,首尾相連或分開;頸部有1個自兩面對鉆而成的小圓孔,少數頸部有2個小圓孔。盡管玉豬龍在已經發(fā)掘過的紅山文化大型石棺墓中尚未出土過,但從發(fā)現數量之多、分布地域之廣、器物造型特征之鮮明等因素看,無疑應為紅山文化玉器群中最典型的器類之一。遼西地區(qū)以山地丘陵為主,是種植粟、黍等旱作農業(yè)的重要起源區(qū)。紅山文化中期以后,旱作農業(yè)的發(fā)展和成熟助推了文明社會的誕生,但干旱是困擾農業(yè)生產的最主要因素,祈雨、祈求農業(yè)生產的豐收成為紅山文化晚期宗教祭祀典禮的核心內涵,龍文化在遼西地區(qū)的起源和發(fā)展與旱作農業(yè)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如果將遼西地區(qū)崇龍禮俗的形成進行階段劃分,興隆洼文化應屬于孕育期;趙寶溝文化則屬于形成期;紅山文化晚期則進入發(fā)展和成熟期。以龍圖騰崇拜為主的共同精神信仰的產生,是遼西地區(qū)史前社會進入文明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紅山文化玉豬龍對商、西周、東周時期蜷體玉龍的造型產生了直接影響,應為中華龍的本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一文中明確指出:“玉是價值觀念的綜合體現物。而這一文化現象為中國所獨有而且長盛不衰。中國史前史中雖不必另劃出一個玉器時代,但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卻實實在在是在玉器被當成禮器、王權象征物、通神的媒介物、美德的象征物那個遙遠的時代形成的,這個時代確實比‘青銅時代’為早。對玉獨有所鐘這一文化現象,最初可能出現于北部、東部幾個文化大區(qū)之內,后來隨方國間文化的交流、夷夏共同體的逐步形成,傳統(tǒng)美德得到共識,體現美德的玉器遂為中華民族所共同珍視,成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象征?!?/p>

遼西地區(qū)興隆洼文化早期玉器的出現距今8200年左右,此后歷經3000余年的發(fā)展,至紅山文化晚期,開創(chuàng)出中國史前時期雕琢和使用玉器的鼎盛時代。玉器被當成禮器、王權象征物、通神的媒介物使用,玉雕工藝技術取得飛躍性進步;以玉為載體的禮制形態(tài)形成;龍圖騰崇拜成為紅山文化先民共同的精神信仰。

中華民族愛玉和用玉的傳統(tǒng)始自興隆洼文化時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歷史,并且延續(xù)至今,未曾中斷,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涵之一。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早期發(fā)展階段,玉器是貫通天地、溝通祖靈和神靈、彰顯禮儀的核心物質載體;秦漢以后至明清,在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進程中,玉器發(fā)揮了延續(xù)文明的血脈、凝聚民族的共識等重要功能,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鑒于距今5300~5000年左右,紅山文明正式形成,紅山文化玉器的成就亦可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