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苗族“盛飾”的制作工藝
來源:中國民族報 | 李昕  2017年09月13日14:58

吳水根師傅家中用于制作寶紋的模具。

鏨好紋樣尚未剪形的銀壓領半成品。

施洞苗族銀手鐲上的炸珠工藝。

拉好的銀絲。

填絲外框。

手鐲上的填絲工藝。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吳水根師傅演示傳統(tǒng)吹焊工藝。

如果說,不知凡幾的數(shù)量和應接不暇的紋飾,是貴州施洞苗族銀飾之“盛”的外在體現(xiàn),那么繁復的制作工藝,則是支撐起“盛飾”的內(nèi)在力量。每一套施洞苗族“盛飾”,都是以各種看似平凡無奇的銀絲、銀片為基礎,經(jīng)數(shù)道不同工藝的錘煉,最終組合而成。

鏨花是施洞苗族“盛飾”中使用較多的一種工藝。通過敲打的方式將裝飾紋樣鏨刻在銀片的表面,產(chǎn)生凸起和凹陷的浮雕效果。其制作的大體步驟為:將捶薄的銀片夾在事先制好的錫質花型模具中,敲打出具有凹凸感的基本紋樣;出模后,用鏨子進行細微處的雕琢,加深銀片上的起伏效果。這種“鑄型”的方法,和古代青銅器鑄造的失蠟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常與鏨花工藝并行使用的,還有鏤刻工藝。所謂“鏤刻”,即先用鏨子在銀坯表面鑿出線性紋樣,確定大致的造型后,再將其鑿空。鏤刻工藝適用在體積較薄、表面平展的銀片上,“開窗”后所產(chǎn)生的鏤空效果,通常被作為銀飾的“背景”來襯托鏨花而成的主紋。這樣的組合方式增加了平面裝飾的通透感和立體感,為銀飾營造出更加豐富的視覺層次。

炸珠是金工傳統(tǒng)工藝之一,也稱“點珠”或“吹珠”。傳統(tǒng)的炸珠工藝,需先將銀絲截成小段,用火吹燒至熔化;然后將銀溶液滴入溫水中,使之結成珠粒;再用這些珠粒粘焊成所需造型。在施洞苗族“盛飾”中,炸珠工藝多與其他工藝組合使用。

花絲是施洞苗族銀飾中最具特色的工藝,是將純銀料加工成絲后,再運用盤、掐、填、編、堆等手段進行制作的細絲加工手法。施洞地區(qū)的花絲工藝種類豐富。銀匠通常會使用花絲卷進行掐絲:將搓好的花絲有序地并置在一起,用特制的膠水或白芨汁將其粘連,待干后就形成了花絲組。制作時,先用鑷子把花絲卷掐出所需的紋樣,成形后再將花絲卷逐層分離,這樣就可以一次性獲得數(shù)個完全相同的紋樣,既保證了紋樣的左右對稱,又省時省力。掐好的花絲會被焊接到銀片上,制成各式各樣的銀飾配件。

填絲是以一定形狀的閉合圖形為基準,按照由外至內(nèi)的順序逐層將銀絲填充進圖形內(nèi)部,再通過焊接進行固定的工藝方法。填絲工藝既可以單根銀絲的形式塑造出鏤空的通透感,也可通過多根銀絲的相互貼合,形成繁復、飽滿的裝飾效果。

編絲工藝主要運用在千足蟲配釵、小米手鐲、龍骨手鐲、銀龍骨項圈的制作上。其制作原理是:以木棒為芯,用銀絲包裹著木棒進行有規(guī)律的編織,編成后將其放入火中燒,直至木材化為灰燼,就形成了空心的網(wǎng)狀結構。

焊接是將制作好的各銀飾部件,以加熱的方式連接、固定在一起的工藝。對于銀飾的紋樣而言,焊接工藝起著決定成敗的關鍵作用。吹焊是施洞地區(qū)最為傳統(tǒng)的焊接工藝。當銀飾的各個部件都加工完畢后,銀匠會在需要焊接的部位上灑上焊藥,嘴含吹管,將煤油燈的火焰吹到焊接部位,使之固定。

在“盛飾”的制作方面,施洞苗族銀匠往往不拘泥于某種單一的手法,而是將各種工藝進行疊加、結合使用,應運而生出“盛飾”造型上豐富多采的裝飾效果。疏密有致的布局節(jié)奏,繁簡相宜的材料肌理,裝飾線條間粗細、曲直的對比,點、線、面、體多元素的靈活運用,都是人們感知“盛飾”之“盛”、之“美”的真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