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苗家人的“盛飾”競技場
來源:中國民族報 | 李昕  2017年10月18日11:16

趕赴踩鼓場的盛裝苗女。

穿戴完畢的施洞盛裝苗族少女。

帶著“盛飾”去現(xiàn)場的苗族母親。

忙碌的現(xiàn)場梳妝場面。

說到貴州施洞苗族“盛飾”的佩戴與節(jié)日的聯(lián)系,就不得不提及“姊妹節(jié)”。

從名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屬于苗族女性的節(jié)日。姊妹節(jié)發(fā)源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老屯鄉(xiāng)、施洞鎮(zhèn)楊家寨和偏寨一帶,于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舉行?;顒觾?nèi)容包括討姊妹飯、捉魚吃魚、跳蘆笙木鼓舞,以及邀約情人游方對歌、互贈信物、訂立婚約等。因此,姊妹節(jié)也被喻為“藏在花蕊里的節(jié)日”“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jié)”。

姊妹節(jié)與苗族姑娘的終身大事息息相關,“盛飾”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為了迎接每年一度的姊妹節(jié),家中長輩在節(jié)前的幾個月,甚至提前半年就開始忙著為女兒添銀飾、繡花衣。對于一些經(jīng)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家庭而言,動輒幾萬元的“盛飾”,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是幾代人的時間來積累。姊妹節(jié)前幾天,家中的女性長輩就要拿出各件銀飾進行清潔、整理、組裝,外嫁的女兒也要回到娘家來過節(jié)。

姊妹節(jié)當天,在結(jié)束了上午的捉魚吃魚活動后,苗族姑娘就要在母親的幫助下梳妝打扮、佩戴“盛飾”,去參加下午的踩鼓活動。踩鼓是施洞苗族女性集體參與的社交活動,是姑娘們展示自己的美麗、智慧和吸引異性的最好時機。一套華麗的“盛飾”,相當于參加踩鼓的“入場券”。圍繞“盛飾”展開的群體劃分,無疑給姊妹節(jié)附加上了對女性身份、地位及其家庭條件、面子等各方面的社會評價。與其說當?shù)厝耸窃凇翱礋狒[”,不如說是通過姊妹節(jié)來“比姑娘”。

由于全套苗族“盛飾”飾件繁多、分量十足,姑娘在佩戴時,通常需要在母親或家中其他女性長輩的幫助下才能完成。離踩鼓場較近的姑娘們,會直接穿著盛裝奔赴鼓場,留下一路清脆的銀鈴聲。居住在離鼓場較遠的苗族姑娘,則會先在家中完成一些基本的打扮,如化妝、梳頭等,再由家人把平日里包裹嚴實的“盛飾”挑運到踩鼓場附近進行穿戴。

到了踩鼓場附近,母親就會幫助女兒完成一系列由下至上的“盛飾”穿戴:先在小腿位置上打上綁腿,換上繡花鞋;依次穿上交領的襯衣,系上及膝百褶裙,再套上事先縫好銀片的上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銀飾從箱子里拿出來。

佩戴“盛飾”前,她們會在額頭上包上一塊約10厘米寬的彩色條紋頭帕,然后掛上耳環(huán),雙腕套上手鐲,十指戴上戒指,再依次佩掛上衣片、壓領、銀龍項圈、龍骨項圈,銀頭圍緊隨其后。為了方便佩戴,銀頭圍被提前縫制在一塊兩端系繩的紅色長形布料上。佩戴時,沿彩條頭帕的位置將銀頭圍由前向后地繃緊,在腦后打結(jié)固定。

接下來要進行一系列頭飾的插戴:小銀角佩戴在發(fā)髻背部。佩戴時,先將龍頭發(fā)簪從兩條銀千足蟲上端的圓孔中穿過,再穿過小銀角下方的方形小孔,固定在發(fā)髻的后部。銀鳳釵水平插置于小銀角的下方,發(fā)髻的左右兩邊各插上一支銀花釵。大銀角正面向前,從發(fā)髻頂部插入,最后再戴上2至3只龍骨項圈,拿上四角吊有銀墜的手絹,施洞苗族年輕女子的一次“盛飾”佩戴才算全部完成。

踩鼓時,參與者以鼓為中心向外擴展排成一個個同心圓,未婚青年女性站在內(nèi)圈,最外圈則是已為人母的中年女性。披掛著通身的“盛飾”,施洞苗女早已習慣并樂于接受他人的圍觀和閃光燈的洗禮,這也顯現(xiàn)出“盛飾”為她們帶來的榮耀感。除了年輕姑娘間的直接較量,卸下“盛飾”的老媽媽們也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比較著各自女兒所佩戴的銀飾。鼓場周圍還會擠滿未婚的年輕男子,他們參照“盛飾”標準來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哪個姑娘長得漂亮、舞跳得好、銀飾夠“盛”,就容易成為男士們的追求目標。

由此可見,姊妹節(jié)期間,“盛飾”的佩戴傳達了諸如比較、彰顯、炫耀以及群體認同感、異性吸引力等多重社會意義。作為施洞苗族“盛飾”最主要、最重要的佩戴場合,它構(gòu)成了施洞苗族女性自我展示、相互比較與接受他人評價的平臺。因此,越是在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這種展示、競賽的意味就越加濃烈,每個家庭也力圖通過姑娘在節(jié)日期間的“盛飾”展示,來贏得面子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