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百川匯海?作家大講堂”第六期:王宏甲詮釋“文學的意義”
來源:中國作家網 | 曾金勝  2017年11月16日16:32

百川匯海萬物生姿,返本開新致敬經典。2017年11月11日,“百川匯海?作家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六期在海淀劇院開講。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報告文學作家王宏甲從文學與哲學交融貫通的視野,講述了“文學的意義”。在京多名作家,以及魯迅文學院部分學員、中關村海歸文學社團、海淀小作家協(xié)會、海淀高校文學社團聯(lián)盟和社會文學愛好者300余人現(xiàn)場聆聽。

“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有一顆光明的心”,“文學的意義就是在錢財橫行、權勢霸道、人心流離失所的地方,發(fā)揮拯救人心的作用”,“在國際場合演講,我之所以自信滿滿,因為我心中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積淀,也就是文化自信”,“讀書和寫作可以延長生命的時間和空間,上達2500年,遠達五大洲翱翔”……講座現(xiàn)場,王宏甲充滿哲思的語句博得了現(xiàn)場觀眾陣陣掌聲。

作家王宏甲講述“文學的意義”

現(xiàn)場觀眾認真聆聽并作筆記

王宏甲說,談及文學的意義,首要問題就是明白“文學有什么用”。他以十多年前出版的、以中關村為題材的作品《智慧風暴》為例,表示,文學的意義“不在文學本身”,而在于準確描述社會變化,給讀者以啟示?!拔铱偸窃谙胛膶W到底有什么用,不是要展示有多少寫作能力,也不是展示有多少本事。假如有讀過我作品的人,假如你會感動,你會發(fā)現(xiàn)我每一個字都在試圖使我的讀者對象聰明,而不是每一個字都是展示我自己的聰明。”他表示,文學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文化的學問,在一切工具之上,在人的才華、能力、聰明才智之上,塑造人的靈魂、作用于人的靈魂。

“人要成為自己,其實是需要向很多人學習的。”王宏甲分享了作品《讓自己誕生》里的一句話,“母親已經老了,白發(fā)多了,但母親在滿頭黑發(fā)的日子里,給我講過的故事至今在我心中綠油油的”。他認為,寫作要寫給眼睛、耳朵、鼻子,更要寫給意識,像“綠油油”那樣,賦予心理顏色,“作家采訪好比煉鋼,不是把最好的礦石挑出來交給讀者,而要把礦石粉碎了然后加上自己的生活體驗。作品是作家采訪的對象在作家思維和情感子宮里孕育,生下來的一個新生兒”。

談及自己的創(chuàng)作動力,王宏甲提到,感謝閱讀,感謝生活,自己才能走上文學之路,“在人的一生當中,應該要有喜歡的書,總要有一本書你真正愛它,被它所吸引”,而“生活充滿著智慧。我們越向下,越可以獲得高的東西”。之所以能長期堅持寫作,是因為自己“對生活、對世界充滿著好奇,有很多不懂的事情想去知道、想去鉆研”,“‘不知’是一個導師,吸引我通過讀書和實地考察、琢磨,打開一個陌生的世界”,“每一行向外寫出來的字,都是向內開發(fā)我自己”。

他也提醒,讀書一定要讀好書,創(chuàng)作要寫好第一句話,在第一段就把人抓住,還“要有真情實感,有一顆同情心”。

“百川匯海?作家大講堂”由北京海淀區(qū)委宣傳部、海淀區(qū)文聯(lián)、海淀區(qū)文化委主辦,海淀區(qū)作協(xié)、海淀區(qū)文化館承辦,中國作家網、《中華英才》雜志社、國人書院協(xié)辦,由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文藝理論評論家、首都師范大學張志忠,海淀區(qū)作協(xié)主席石鐘山擔任文學顧問;由中央電視臺新聞主播崔志剛擔任藝術顧問。講座每月一期,邀請活躍在當代文壇上的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港臺作家以“師說”的名義走上講臺,追求內容與形式的創(chuàng)新,強調“師者”與受眾者的互動。自2017年6月創(chuàng)辦以來,謝冕、劉慶邦、肖復興、陸天明、柳建偉、王宏甲等名家陸續(xù)在大講堂擔任主講,反響熱烈。(曾金勝)

王宏甲與現(xiàn)場觀眾熱烈互動

現(xiàn)場觀眾踴躍提問

講座現(xiàn)場,柏荷朗誦王宏甲《讓自己誕生》序言節(jié)選

作家王宏甲與“百川匯海?作家大講堂”主創(chuàng)團隊、嘉賓合影

王宏甲簡介:國家一級作家,當代文學家,著名學者,福建建陽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97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要作品有《塘約道路》《無極之路》《人民觀—一個民族的品質》《智慧風暴》《讓自己誕生》《新教育風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