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珍貴的回文詩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謝志  2018年03月27日23:15

明清時,高州為廣東下四府之首,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墨客輩出。座落于高州城西的觀山,遺下眾多文人墨跡,其中臨江釣魚臺摩崖石刻《游觀山》回文詩尤為珍貴,可惜早已蕩然無存。

這首《游觀山》回文詩,是高州本土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朵奇葩,曾引起海內(nèi)外古詩詞專家學(xué)者的關(guān)注,包括新華通訊社在內(nèi)的眾多媒體,都曾報道介紹過此詩,認(rèn)為此詩是回文詩中的經(jīng)典。

2011年,高城古詩詞愛好者黎國強(qiáng)、鄭鴻乾伉儷,捐資鐫刻回文詩碑,立于觀山寺玉泉井旁。詩碑高及人頭,魏體金字,全詩56個字繞成一個“回”字,寓意回文,頗具創(chuàng)意,現(xiàn)實錄如下:

悠悠綠水傍林偎,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臺。

鷗飛滿浦漁舟泛,鶴伴閑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流溪遠(yuǎn)棹一篷開。

此詩成詩時間無從考究,因摩崖原詩無存,現(xiàn)流傳于世的《游觀山》回文詩,有不同版本,字詞也有多處出入,有的報道甚至說詩作者是誰都已無從考究。為此,不久前筆者專程去到高州市曹江鎮(zhèn)平山管理區(qū)山心村,拜訪詩作者陳天錫第四代侄孫、八十三歲高齡的陳兆榮老先生。他提供的《游觀山》回文詩,是收錄在《陳氏家譜》里的,對照上面碑刻的回文詩,個別字詞,仍有不同。詩曰:

悠悠碧水傍林偎,日落觀山四望回。

幽寺古松孤掛月,冷泉舊井空生苔。

鷗飛遠(yuǎn)浦漁舟泛,鶴伴閑亭仙客來。

游徑踏花煙上走,流溪遠(yuǎn)棹一帆開。

此詩用詞瑰麗,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具有強(qiáng)烈的回環(huán)疊詠藝術(shù)效果,給人意興盎然的美感。全詩順讀用“灰”韻,寫觀山傍晚景色:明月飛鷗,漁舟唱晚,鑒江帆影,美不勝收;倒讀用“尤”韻,雖然韻腳不同,但一樣瑯瑯上口,其意境與順讀無異,同樣有“回望四山觀落日”的感受,讓人回味無窮。筆者以為,上面由陳老先生提供的《游觀山》回文詩,不敢說就是摩崖原詩,但也是最接近摩崖原詩的版本了。

《游觀山》回文詩作者陳天錫(字公純 1841年~1872年),清道光辛丑年生于農(nóng)民家庭,15歲考茂名縣試官封第一名,30歲中舉,同治庚午科舉人,可惜中舉次年便因病去世了,詩人僅有顏回之命。

陳天錫自小聰明,讀書勤奮,詩才敏捷,眼前景象,即可成詩,曾以高城九街十二巷為題,著有《茂名竹枝詞100首》。在《陳氏家譜》中,有一首題為《觀龍舟》的竹枝詞,描繪了高城古時候端午龍舟競渡的熱鬧場景:

爭看龍舟士女忙,鑒江沿岸列紅妝。

誰知屈原千秋恨,今日翻成熱鬧場。

在《陳氏家譜》中,還收錄了陳天錫在病入膏肓?xí)r作的一首回文詩《病臨作詩自嘆》。此詩順讀凄凄戚戚,倒讀戚戚凄凄,“瓜破正憐生命薄”,順讀倒讀意思一樣,都說他31歲卒。這是一首充滿哀嘆的絕筆回文詩,詩曰:

紗窗冷月夜來秋,渺渺鄉(xiāng)懷感客愁。

瓜破正憐生命薄,藥嘗曾記死名留。

花飛澆夢新魂斷,竹染為痕舊淚流。

鴉操遠(yuǎn)山空記恨,霞煙淡沫一荒丘。

從凄戚悲絕的詩行里,我們可以窺見病中的詩人充滿著對故土鄉(xiāng)情的眷戀,對詩友弟子的思念,對生命即將結(jié)束的感嘆。詩人絕唱在秋夜冷月里,花飛竹染斷魂淚,一腔文采沫荒丘,讓人無限感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