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給母親洗頭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錢緒彬  2018年04月11日12:19

2005年,我攜妻女回老家過春節(jié),發(fā)生了一件小事,盡管過去了十多年,但是卻經(jīng)常在我腦海中縈繞,讓我記憶猶新,永遠也忘不了。尤其是每年的母親節(jié),更會想起給母親洗頭的情景。

那是除夕之夜,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迫切等待春晚的上演。在離晚會還有10多分鐘的時候,母親突然拿著一個臉盆,我問她:“您想干啥”?她答道“洗頭”。陡然,我嘴里冒出了一句“我來給您洗吧!”母親嘴角掠過一絲默認的微笑。于是,我就細心地忙活起來。先用溫水將頭發(fā)潤濕,將洗發(fā)精倒在手心里揉搓起泡,然后小心翼翼地在發(fā)絲上反復揉搓,并將接二連三的泡沫甩到盆里,濺起一個個彩色小氣泡,樂得女兒咯咯笑。不一會兒,就洗完、吹干、梳理好了。當時,我能窺見母親重新坐下來看電視的神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給母親洗頭時,妻子和女兒都在旁邊,這對妻子是一種觸動,對女兒是一種教育,這并非我刻意在做作。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給母親洗頭,而她究竟為我洗過多少次頭,連她自己也記不清。我時常想,我們作兒女的為父母做得的確太少了,平時忽略了母親,尤其是長年在外工作的我們,基本談不上孝敬二字。

在給母親洗頭時,我發(fā)現(xiàn)她的白頭發(fā)越來越多了,這顯然與常年累月的操心勞累有關。母親雖然只有小學文化,言語不多,但是通情達理,對子女也是疼愛有加。我在子女中排行老四,與父母離多聚少,所以母親更加溺愛。我十八歲離開父母出來工作,自此,一年到頭才回家一兩次,特別是結婚以后,有時兩年才回一次家。我每次回家,母親都會像招待客人一樣,變著花樣做一些諸如餃子、雞蛋皮、臘肉、醬豆等土家菜給我吃。特別使我不好意思的是,她知道我喜歡吃瘦肉,每次吃飯時她都不停地往我碗里夾,很享受這種幸福的感覺。只要我回家,多少都會給母親帶點東西,可她總是舍不得吃穿,這何許是她們這代人窮怕了的原因吧!每次問她需要什么?她總是說:“我有,不用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庭條件逐漸變好,但她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人也閑不住,經(jīng)常讓我們于心不忍,可又愛莫能助。

早在1985年8月,我母親大病了一場,差點失去生命??墒撬秊榱俗屛以谕獍残墓ぷ鳎尤蛔尲胰朔怄i消息,直到后來回家時才知道。當時,我既感動又難免責怪,假若她有個三長兩短,會遺憾終身。每次回想都后怕,可憐天下父母心。

10年前,母親因多年的積勞成疾,病魔纏身,無力回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讓我過早地失去了母愛。每次想到或夢見母親,心里除感謝她的養(yǎng)育之恩外,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安。我一直為擁有這樣一位慈祥可敬、不圖回報的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自從我們?yōu)槿烁改钢螅瑢Ω改傅亩髑楦歉型硎?。因此,對于在外工作的我們,更要盡量抽空?;丶铱纯矗幢阍诠?jié)假日不能回家,打電話報個平安,也是一種孝道。這些都是父母們最期盼的。

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不圖回報的愛,這種愛不可替代。對于母親的大愛,我永遠報答不了。當年總想著,像洗頭、洗腳、打電話之類的舉手之勞,我們應該抽時間多做,這是一種感恩,一種孝道,盡管微不足道,卻能溫暖她們的心,是最好的陪伴。可是每次一忙起來,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該做的事丟到了腦后。對于慈母的回報,我懂事太晚,做得太少,遺憾的是現(xiàn)在想做也沒有機會。每每回想,心中滿是責怪。

如今,值得慶幸的是我八十多歲高齡的父親還精神矍鑠,笑口常開。我們會將對母親未盡的孝道加倍地傾注到父親身上,多些陪伴,哄他開心,愿他長壽,共享天倫之樂。這或許是對母親在天之靈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