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出土文物中的漢代西域歌舞藝術
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民豐縣尼雅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一組四件木雕舞蹈人像
新疆有“歌舞之鄉(xiāng)”的美譽,天山南北各族歌舞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充滿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新疆歌舞藝術的輝煌絕非一時之功,而是有著數(shù)千年的深厚積淀,是由新疆歷代先民共同構建的,特別是兩漢時期的摩訶兜勒,漢唐時期的于闐樂、龜茲樂、疏勒樂,都曾盛極一時。
關于漢代的西域歌舞,歷史文獻中有記載,但考古發(fā)現(xiàn)的實物十分少見,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填補了這一空白。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和田地區(qū)民豐縣尼雅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一組4件舞蹈木雕人像。4位舞蹈女子身材高挑,穿著連衣裙,站立作扭胯姿勢,看起來動感十足,再現(xiàn)了漢代西域女子翩翩起舞的情景。
人類早期的樂舞是一種與自然崇拜緊密結合的表演形式。新疆早期居民以游牧狩獵為主,其樂舞充滿了原始、神秘、粗獷的氣息。新疆古代巖畫真實地再現(xiàn)了原始先民在早期社會與自然作斗爭的艱苦歷史過程,以及他們開展勞動生產、宗教祭祀和文化娛樂的情景。
到了漢代,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新疆的歌舞變得更加文明。尼雅出土的舞蹈木雕人像,穿著適體的連衣裙,翩翩起舞,動作雖不及傳說中的漢代美女趙飛燕那樣輕盈,但從她們勻稱的身材和按著節(jié)拍的動作上,無不透露出一種健康、陽光和自然之美。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與中原的經(jīng)濟文化交往更為密切,西域的胡樂、胡舞傳入中原,受到王公貴族和民間百姓的青睞?!逗鬂h書·五行志》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座、胡飯、胡箜、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竟為之。”
“摩訶兜勒”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后帶回京城長安的胡樂舞。公元前126年,張騫回到長安,將“橫吹”的演奏方法及《摩訶兜勒》交給漢樂府主管李延年。李延年根據(jù)《摩訶兜勒》的曲調,將其改編為28首器樂曲,稱為“新聲二十八解”,用于軍樂之中,樂手在馬上演奏。此曲由《黃鵠》《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等28首樂曲聯(lián)綴而成,后人又稱之為《漢橫吹曲二十八解》。它的歌詞在《樂府詩集》中保存有《出塞》一首:
侯旗出甘泉,奔命入居延。
旗作浮云影,陣如明月弦。
歌詞具體描寫了漢武帝為抗擊匈奴貴族的騷擾,派兵急速出征的威武陣容。
張騫將樂曲《摩訶兜勒》帶回中原,可以說是中西音樂交流史上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至此也揭開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音樂發(fā)展新的一頁,胡樂在中原諸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漢代西域各民族的樂器也比較豐富,一般都要用胡笳、琵琶、胡笛、渾不似、箜篌等樂器伴奏。胡笳是匈奴人最喜愛的重要樂器,據(jù)傳它最初是用卷蘆葉制成的,后始用木管代替,聲音哀怨悲壯。《后漢書·竇憲傳》就有“遠兵金山,聽笳龍庭”的贊詞。琵琶也是匈奴人經(jīng)常使用的樂器,漢人劉熙云:“枇杷,本出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卻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睖啿凰朴肿g“火不思”“火撥思”,據(jù)《元史·禮樂志》載,其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赡転樾倥怂鶆?chuàng)造。
1995年,中日尼雅遺跡聯(lián)合考察隊在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了類似琵琶的古琴,琴頸長約70厘米。專家們認為,直頸琵琶在秦朝時已出現(xiàn)在中原地區(qū),而曲頸琵琶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頸琵琶由波斯經(jīng)今新疆傳入我國。中日聯(lián)合考察隊在尼雅采集的這把琴屬于三弦琵琶,年代約在公元3世紀,是目前我國境內出土最早的琵琶標本之一。
漢代匈奴人的民間文學非常豐富,民歌優(yōu)美動人。公元前121年,匈奴為漢膘騎將軍霍去病擊敗,自祁連山和焉支山(今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北撤。此后匈奴人每過此地,便歌道:
失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婦無顏色。
歌詞取材巧妙,寓意深遠,凄切婉轉,扣人心弦,不難從中領略其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