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史杰鵬:最愛的唐代詩人是李賀,詩風幽冷險怪
來源:澎湃新聞 | 史杰鵬  2018年05月23日18:05

我最喜歡的唐代詩人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白居易,不是李商隱,而是李賀。估計很多人會覺得奇怪,但我自己不奇怪,因為我就喜歡陰郁清冷的東西。

李賀在中國詩歌史上,是個非常獨特的現(xiàn)象,也是偉大的貢獻。李白和杜甫雖然不可復制,但他們的詩歌情調(diào)畢竟比較大眾,只有李賀是那么獨特。如果沒有李賀,唐詩明顯會少一份異彩。我也說不清楚到底會少什么異彩,且不妨把唐詩想象為一個璀璨的星球,那些天才的詩人,就是這個星球發(fā)出的光,依照他們作品的偉大程度,那些光束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光芒顏色是一樣的,只有大小粗細之分;有的則不同。李賀發(fā)出的光芒,乃是其中顏色最詭異的一束。這個璀璨的星球,也有其他一些詭異的光芒,但都是微小的、纖細的,而李賀這束,卻非常宏大,非常璀璨,奪人目睛,不可逼視。

唐詩中也許還需要其他的異彩,但正像我們剛才所說的,因為沒有出現(xiàn)像李賀這樣的詩人,我們不知道缺了什么。

在唐代詩人中,李賀也是我最為熟悉的。二十年前,我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不久,就曾應一個書商之約,做過一本《李賀詩歌注析》,對他的全部詩歌進行了注釋賞析,花了很多時間,尋找翻閱了當時能

找到的所有李賀的資料。可惜書商那邊發(fā)生了變故,沒有出版,而手寫的稿子也在十二年前的一次搬家中,被人誤做廢紙扔進了垃圾堆?,F(xiàn)在想來,非常遺憾,畢竟每首詩的賞析,我都是苦心斟酌,而且力求不雷同的。

“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李賀的生平。

李賀,字長吉,唐代河南福昌縣人,生于唐德宗貞元六年(790)。他所居的地名叫昌谷。出生時,杜甫已經(jīng)死了二十年,白居易已經(jīng)十八歲,是標準的中唐時代。李賀的遠祖李亮,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所以李賀屬于唐宗室遠支,這點稀薄的宗室血統(tǒng),是他一輩子引以為傲的東西,曾經(jīng)在詩歌里不厭其煩吹噓“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欲雕小說干天官,宗孫不調(diào)為誰憐”“蛾鬟醉眼拜諸宗,為謁皇孫請曹植”。

如果拿現(xiàn)在的眼光去看,在這點上,李賀無疑表現(xiàn)得非常俗氣。你是你,他是他。你遠祖就算是李淵,現(xiàn)在和當朝皇帝都成了遠親,何況你祖先還不是李淵。你自比曹植,但各自和皇室血緣相近度差得十萬八千里呢。從這個例子來看,世上并不是沒品味的人才那么俗氣,天才詩人也一樣,讓人痛心疾首。

李賀的老爸名叫李晉肅,做過幾任小官。李晉肅對孩子應該是非常疼愛的,但他沒想到,自己的名字后來成了兒子仕進的巨大障礙。而他又沒給李賀留下什么像樣家產(chǎn),對李賀來說,這打擊尤為深重。

和許多中小官吏家庭一樣,李賀自小有讀書機會,七歲能寫詩,名聲傳了出去,引得著名文學家韓愈和皇甫湜都來造訪,一探虛實。李賀立刻寫了一首《高軒過》詩,讓兩位客人大驚。但據(jù)學者考證,這首詩其實是李賀青年時的作品。

不過李賀和韓愈確實關系密切,曾經(jīng)寫過著名的《雁門太守行》詩,拜謁韓愈。韓愈當時已經(jīng)是大唐文聯(lián)主席,每天忙得要死,剛剛送走一批客人,困得不行,一邊解褲帶,一邊上床,想倚在枕頭上看兩行催眠,誰知掃了兩行,當即像打了雞血一樣跳起來:“這是誰的詩,李長吉?趕緊把他請進來。”

得到韓愈的賞識,李賀很是風光了一陣。但光靠寫詩謀生也不行啊,李白能靠稿費謀生,因為他的詩到底比較光明,積極向上,所以印數(shù)高(其實是富豪愿意資助他);李賀則是純之又純的純文學,又偏凄苦,一般老百姓欣賞不了,達官貴人也嫌晦氣。所以韓愈勸李賀:“小李,你還是參加高考吧,考上了國家分配工作,有一份旱澇保收的工資,有五險一金,還分一間單人宿舍,業(yè)余時間就可以專心寫詩啦!”

二十歲那年,李賀欣然參加高考預考(府試),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正式高考(進士考試)資格,但由于小人告發(fā),政審時被刷了下來。中國很多事是這樣,領導未必事事躬親,也知道怎么回事,但奴才一告狀,領導就不能不管。當然,領導也不能免責。唐朝講究孝道,讓小人有了可乘之機。很多嫉妒李賀才能的人,說“進士”的“進”犯了李賀老爸的名諱,因為李賀老爸叫“晉肅”嘛,如果李賀執(zhí)意參加高考,便是不孝??忌狭艘膊辉撲浫?,因為我們大唐取士,以品德為上。

韓愈氣得不行,以文聯(lián)主席的身份,寫了一篇論文《諱辯》,為李賀背書。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華,舉了古代很多例子,說同音詞沒有什么可諱的,應該重新給李賀提檔,一時輿情兇猛。韓愈以為招生辦會改正錯誤,誰知人家根本懶得搭理。再煊赫的名氣,也不能無視唐朝的孝道紅線。李賀其實不能怪別人,得怪他所謂的李家大老爺。但李賀是個詩人,他是想不到那么復雜的。他不斷地寫詩發(fā)牢騷,也只是罵罵小人,而從來不會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小人?小人的告狀為什么能夠告準?

高考政審不合格的李賀,只好灰溜溜回到家鄉(xiāng)。好在他的宗室身份還是發(fā)揮了一點作用,后來他參加了朝廷內(nèi)部考試,被授予“奉禮郎”一職,很小,只有從九品。這個屁大的小官,他做了三年。在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詩歌,這些詩歌被認為是他最主要的作品。

元和八年(813)春,李賀自覺身體不好,加之升遷無望,告病回鄉(xiāng)休養(yǎng)。這時人生景況非常悲涼,老婆病逝了,姐姐出嫁了,弟弟也出外謀生了。不久,他又南游吳越,想找找別的機會,結(jié)果也不理想。元和九年(814),他辭去奉禮郎,重回家鄉(xiāng),又待不住,再次出門,去了潞州(今山西長治),在朋友張徹的舉薦下,當了昭義軍節(jié)度使郗士美的幕僚。張徹是韓愈的學生兼侄女婿,看來他的主要社會關系還是離不開韓愈。李賀在潞州工作了三年,這可以視為他的晚年生涯。因為沒過多久,他再次告病還鄉(xiāng),第二年就死于窮愁潦倒之中,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

他的早死,和其他命運多舛的大詩人一樣,都讓人痛心。所以,有關他的死也有傳說。據(jù)李商隱寫的小傳,李賀臨死時,夢見天帝派緋衣使者,召他上天,給天上新落成的白玉樓作記文。這當然一樣是美好的想象。

李賀活得這么短,跟他的身體素質(zhì)不好就有很大關系。他為人纖瘦、長指爪,估計先天就發(fā)育不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寫詩太拼命。李商隱說他:“恒從小奚奴,騎距驉(一種馬),背一古破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他幾乎把寫詩當成生命,如果生在現(xiàn)在,估計也很難辦。他雖然熱衷做官,卻不會寫頌詩,能否被養(yǎng)起來,也是個未知數(shù)。

但好的文章,好的詩歌,都應該這樣用生命才能寫成。那種快餐文學,是不可能傳世的。

幽冷寧靜,楚辭遺風

今天流傳的李賀詩歌有兩百多首,比他自己編訂的,要少一百多首。內(nèi)容有慨嘆現(xiàn)實不公的,但最有名的還是那些抒發(fā)個人情緒和奇幻性質(zhì)的,藝術(shù)性極高。總的來說,就是想象奇譎,辭采瑰麗。雖然有時意思不好索解,但看句子的組合,仿佛就覺得應該是好詩。有人給它專門安了一個名目:長吉體。

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李賀的詩歌,因為他很少寫近體詩,而我們普通人,從小接受的唐詩就是近體詩:平仄和諧,都押平聲韻,四句或者八句一首,講究對仗,逾越了這個藩籬,審美上就難以接受。而李賀的詩,大多是古體,愛押入聲韻,不講究平仄對仗,意象險怪幽冷恐怖,都令兒童難以索解。

但年長后,突然有一天就特別喜歡了,而且覺得那種入聲韻特別有味道,幽冷寧靜的描寫,也非常契合心靈??赡?,我的心靈在生活的磨難中,已經(jīng)潛移默化被洗禮了一回吧。李賀的詩歌不愛用流俗的意象,總是比較尖新。元代人孟昉說:“嘗讀李長吉《十二月樂詞》,其意新而不蹈襲?!薄督廨嫴燃防镎f:“二月送別不言折柳,八月不賦明月,九月不詠登高,皆避俗法。”寫作,就要避開俗濫,就是要給人帶來一種陌生感。不懂得這個,就不懂得怎么寫出好文章。

當然李賀的詩歌,也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杜牧曾經(jīng)指出,他的詩歌有《楚辭》風韻,如果我們想起《山鬼》《招魂》那類楚辭,這么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賀的詩歌并不好學,有人說,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但說實在的,就我個人的看法,不覺得。我倒是覺得,姜夔很受李賀的影響,他們喜歡用同樣幽冷的詞語。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李賀與姜夔》,闡述過這種看法,只不過詞這種文體比較舒緩,掩蓋了李賀詩歌中的峭刻。當然,李賀的詩歌意象更加頹廢,除了幽冷,他還喜歡寫老、死、衰、鬼、枯、頹等意象,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也可見其內(nèi)心的凄苦。

除此之外,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里,有些故事的語言有李賀的影子,現(xiàn)在最記得的,是一首詩:

玄夜凄風卻倒吹,

流螢惹草復沾幃。

幽情苦緒何人見?

翠袖單寒月上時。

詩出自《連瑣》那一篇,是講女鬼連瑣和書生幽會的,前兩句是連瑣吟的,后兩句是書生續(xù)的。我感覺前兩句,有讀李賀詩的感覺。當然,恐怕大家也不覺得。

當然,我個人認為,李賀的詩歌比之李白、杜甫,還是差一點。為什么?因為李白和杜甫不刻意為奇,卻能橫生波瀾,意蘊濃厚;李賀卻必須耽于煉句,汲汲避俗翻新。我一向認為,最上乘的語言,總是寫起來帶三分隨便的。胡適曾說,英文寫得好的,必須有三分隨便。其實用母語寫文章,要寫得好,道理也是一樣的。古人說:“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jīng)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币彩怯幸欢ǖ览淼?。

魯迅和毛澤東也喜歡李賀的詩歌。魯迅曾經(jīng)專門抄過李賀的詩歌送人,還說“年輕時較愛讀唐朝李賀的詩”,雖然他也諷刺過李賀;毛澤東則專門把李賀的詩句嵌入自己的作品,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唱天下白”。他還曾經(jīng)給陳毅寫信推薦:“李賀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