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龍美術館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大展 當年的美院 只有一本外國畫冊
來源:新聞晨報 | 詹 皓  2018年06月26日10:32

周春芽作品《太湖石》

展覽現(xiàn)場

張曉剛(左)和周春芽

《轉(zhuǎn)折點——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大展6月16日至10月7日在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辦。當代藝術大咖周春芽、張曉剛應邀舉辦講座,跟藝術愛好者們分享他們40年來職業(yè)生涯的心得。周春芽回憶起求學十分感慨,他說,當年一個師范美院里只有一本國外畫冊,全校師生爭著看,每人只能看一頁。巨大的不滿足使得藝術青年渴望出國看原作,由此導致了日后轟轟烈烈的中國當代藝術熱潮。

周春芽跑遍

成都圖書館找畫冊

40年前,在中國,不要說西方藝術展覽極度匱乏,連中國傳統(tǒng)藝術展覽也很少見。周春芽為了看國外畫冊,跑遍了成都市所有圖書館,當時只有俄羅斯的,印象派、畢加索以及現(xiàn)代主義各種流派,都是后來才知道的。周春芽說,所以想出去看看西方原作,在國外學習了三年準備回國時,外國老師都想不通,因為兩邊的落差實在太大,在中國,藝術家根本養(yǎng)不活自己,用的油畫布和顏料也是極差的。

這一點,在龍美術館展出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里得到證實。展覽中有相當一部分是1990年之前的創(chuàng)作,那些作品所用的畫材十分粗糙,色彩暗淡、干澀,而這些年的畫材,已經(jīng)完全跟國際接軌了。

一代中國藝術家

在“誤讀”中成長

談到整個1980年代,張曉剛說,“我當時就是一門心思學習,急于找到能表達自己的工具,幾乎是看到什么就學什么,那時我們主要的信息來源靠閱讀畫冊。后來,有機會去國外看了原作后才發(fā)現(xiàn),當年畫冊由于印刷質(zhì)量問題,跟原作有很大誤差,中國那一代藝術家,幾乎都是在對西方作品的誤讀中成長的,但誤讀本身也是有意思的。

張曉剛是1990年代到國外看原作的,看完一度感到“絕望”,因為什么東西都被人家表現(xiàn)過了,甚至對藝術有一點“反胃”。張曉剛非常迷茫,不知道這樣畫下去會有什么價值,也在那個時候,開始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

周春芽說,當時不但對國外美術不了解,其實對自身的傳統(tǒng)也不了解?!拔?986年出國留學之前,對中國當時的繪畫一點都不喜歡,但其實那也不是我們真正的傳統(tǒng)。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感興趣,還得感謝那段留學經(jīng)歷,出去后,你血脈里的中國傳統(tǒng)因素會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我學的是德國新表現(xiàn)主義,跟中國文化中的單純墨色有巨大反差,豐富的經(jīng)歷給了我們豐富的素材,創(chuàng)作時自然就帶了復雜的意味在里面?!?/p>

如今美院報考者

已是當年50倍

多年后的今天,周春芽、張曉剛等一批當代藝術家已經(jīng)馳名國際畫壇,畫作也早已躋身“千萬元俱樂部”,成為當今無數(shù)藝術青年的楷模。對于如今的藝術生態(tài),這些藝術大咖一方面感到非常滿意,同時也清醒地意識到,藝術的動力在于不滿足。

周春芽說,時代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優(yōu)厚的條件,但藝術青年面對的氛圍也不一樣了?!拔覀儺斈晔峭低档禺?,考四川美院的時候,報考者是2000人,而今天,川美的報考者有10萬人。所以,今天的藝術青年畫得比我們當年好多了,但面臨的競爭也大多了?!?/p>

由此,藝術大咖們對藝術學子給出了忠告:不要辜負這個大時代給予的條件,從事藝術不是為了錢或者要把自己寫進藝術史,藝術家就是要表達這個時代最高端、最有代表性的東西。(制圖:潘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