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以蕭紅為比照的丁玲
來源:《南方文壇》 | 李美皆  2018年08月08日08:33

1936年6—9月,丁玲正努力從南京國民黨特務的軟禁中逃出,兩度到上海,但與蕭軍、蕭紅在上海未曾相遇過。1936年7月,蕭紅因與蕭軍感情上出現(xiàn)裂痕,離開上海去日本療傷。丁玲1936年11月到達當時的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是第一個從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來的著名作家,受到高規(guī)格的歡迎。她提議成立了中國文藝協(xié)會(簡稱文協(xié)),并擔任主任,是當時蘇區(qū)文學界地位最高的作家。1937年1月,中央機關遷到延安,丁玲也隨之到延安。同月,蕭紅從日本回國,與蕭軍關系略有好轉(zhuǎn)。1937年春天,丁玲從前線調(diào)回延安,擔任中央警衛(wèi)團政治處副主任。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8月,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簡稱西戰(zhàn)團)成立,丁玲擔任主任(有的稱團長)兼黨支部書記。1937年9月,蕭紅和蕭軍等撤往武漢,在武漢形成一個很有影響的東北作家群。同月,丁玲率領西戰(zhàn)團出發(fā)去山西,在山西做抗日宣傳工作五個月。1938年2月,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等由武漢來到山西臨汾的民族大學任教。二蕭與丁玲相識于戰(zhàn)爭中的臨汾。

丁玲當時三十四歲,比蕭紅大七歲,比蕭軍大三歲。丁玲1927年一發(fā)小說就是頭條,一舉成名,而二蕭是1935年成名的。1934年蕭紅和蕭軍的合集《跋涉》出版時,一篇署名小倩的評論文章《哈爾濱文壇拾零》中寫:假如我們拿作者和已成名的文學家來比擬,我想悄吟真有些像丁玲呢!——這也是關于蕭紅最早的評論。所以,二蕭對于丁玲可以說是“久仰”了,這是一次讓他們興奮的相見。蕭軍對于丁玲尤其仰慕,不僅因為她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名作家,更因為她是一位大氣的革命者,領導著一個西戰(zhàn)團,健康向上,充滿力量。西戰(zhàn)團隸屬于十八集團軍,是半軍事化組織,基本實行軍事化管理,對行伍出身的蕭軍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蕭軍是熱切向往革命的勇士與力士,對于丁玲身上的光和熱,自然感受更為強烈。蕭軍和丁玲都是向光性極強的人,很容易被點燃和照亮。從蕭軍1938年8月開始寫、1939年3月完成的紀實作品《側(cè)面》中,可以看出他對于化身為“段女士”的丁玲的仰慕。蕭紅從來只是文小姐,而丁玲是“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有強力的女性更能令蕭軍服膺。

3月,臨汾形勢緊張,民族大學師生撤退,二蕭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產(chǎn)生分歧。蕭軍認為自己不僅是一個拿筆的人,更是一介武夫,國難當頭,更應去拿槍,盡匹夫之力。蕭紅主張各盡所能,作家應該守住作家的崗位。蕭軍一直是有英雄情結(jié)的,何況當時火熱的抗日氛圍裹挾著他,激蕩著他,使他無法后退。就算逞一時之勇,他也要逞過了,心頭那團火才能熄滅。而且,這也是蕭軍長期的夙愿,不要忘了,1935年蕭紅和蕭軍筆名的由來:小小紅軍。

蕭紅以為丁玲能夠幫助她說服蕭軍跟隨民族大學撤退,但她失望了。無論年齡資歷還是當時所處的位置,丁玲的站位都比蕭紅高,比蕭紅有權(quán)威,所以,丁玲的意見對于蕭軍會更有效力。丁玲雖然勸他聽蕭紅的,但同時也能理解他,因為丁玲剛到蘇區(qū)時也是向毛澤東提出:當紅軍,看打仗!她也是先過足了紅軍癮的。

神經(jīng)質(zhì)、稚嫩、軟弱,這是丁玲解讀蕭紅的關鍵詞。蕭紅確實不如丁玲和蕭軍爽氣,看她在旅日期間的信中反復叮嚀蕭軍買一個枕頭,就可以知道那種小女人的瑣碎令蕭軍多么不耐煩,這也婉曲地折射出二蕭分開的緣由之一。從源頭上說,二蕭不是一類人,而丁玲和蕭軍卻是一類人,他們都是有粗壯靈魂的人。蕭軍曾表示:“我愛的是史湘云和尤三姐那樣的人,不愛林黛玉、妙玉或薛寶釵?!?/p>

丁玲與蕭紅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丁玲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歷練,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那個與蕭紅相似的丁玲了,她早已超越了文藝女性的層面。此時的蕭紅與丁玲,成了兩種女性的原型,簡單地說,是“文小姐”與“武將軍”的原型?!岸×帷睙o法回轉(zhuǎn)身去變成“蕭紅”,“蕭紅”也無法向前一步變成“丁玲”。

胡風夫人梅志寫到蕭紅對于丁玲的感覺:“解放的思想和生活,她表示了吃驚和不習慣?!笔堑?,蕭紅當然“吃驚和不習慣”。就算一直向往蘇區(qū)的丁玲,剛來時也有一點不習慣,但經(jīng)過一年多摸爬滾打的歷練,她已經(jīng)融入那種生活了。但丁玲身上那種為蕭紅所“吃驚和不習慣”的,卻恰恰是蕭軍所喜歡和欣賞的。

丁玲曾說自己作蕭軍的政治指導員,說明她很有把握駕馭蕭軍,蕭軍也情愿為她所駕馭,而這是蕭紅辦不到的。丁玲與蕭軍這兩個充滿生命野性的人,簡直就像《呼嘯山莊》中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是天生匹配的靈魂伴侶。蕭紅一定感覺到了:蕭軍跟丁玲更默契。這么短的時間,他們之間的默契程度就超過了自己跟蕭軍的六年,那簡直是一種同類之間的相認。蕭軍不聽蕭紅的,卻聽丁玲的。他們性格相同,理想志趣相通,尤其當時蕭軍對于革命女性充滿神往。在丁玲和蕭軍面前,蕭紅是壓抑的。作為女性,此情此境,蕭紅不可能真心喜歡丁玲,這是可以理解的。

蕭軍對丁玲確實非常尊敬與信任,但這不代表有私情,蕭軍與丁玲此時當無超越友誼層面的男女私情,只是好感而已。蕭軍的不忠對于二蕭婚姻的妨害,應該不包括蕭軍對于丁玲的欣賞這一點。固然,蕭軍對丁玲無所顧忌的欣賞會引起蕭紅對丁玲的隔閡,也可能使丁玲很受用,但基本上,丁玲是無辜的。丁玲對蕭軍也有好感,但不會大于蕭軍對她的好感。好感是不越界的。

丁玲比蕭紅大七歲,她在蕭紅面前自然會有個做姐姐的樣子,絕不會讓蕭紅感覺受欺負。蕭紅沒有寫過丁玲,但在臨終前向陪護她的駱賓基多次談到丁玲,駱賓基的《蕭紅小傳》中轉(zhuǎn)述了蕭紅見到丁玲的感受:“丁玲有些英雄的氣魄,然而她那笑,那明朗的眼睛,仍然是一個女子的柔和。”駱賓基向蕭紅說起馮雪峰未完成的長征小說《盧代之死》,蕭紅表示,勝利之后邀朋友們一同去采訪和續(xù)寫,她第一個想邀請的就是丁玲。

從女性情感本能出發(fā),蕭紅反感丁玲幾乎是必然的。日本反戰(zhàn)作家鹿地亙的妻子池田幸子說,蕭紅從西安回到武漢以后,她詢問過蕭紅為什么沒有去延安,蕭紅答道:“再也受不了同丁玲在一起。”固然存在性格差異,固然纖細的蕭紅難以認同丁玲的粗糙,但二蕭與丁玲的微妙感情因素所起的間離作用,也是不言自明的。

后來,丁玲與蕭軍都去了延安,蕭紅去了香港。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在延安的白朗期待著蕭紅的到來,她相信蕭紅脫險后一定會奔赴延安與他們會合的。但蕭紅那時已病入膏肓。1942年1月22日,三十一歲的蕭紅于香港去世。恰逢香港淪陷,蕭紅的死顯得格外凄愴。蕭紅的命運,竟被蕭軍不幸言中。臨終,她寫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焙门笥押L的夫人梅志分析:“不甘”,是的,她還只活到三十一歲呀!但要說“盡遭白眼冷遇”,那是有點夸大的感傷!其實在舊社會有誰能如她一樣幸運,二十歲出頭,挾著一本《生死場》原稿來到上海,就得到了魯迅先生和許多朋友們的贊揚和愛護。在創(chuàng)作方面,在對她個人的接待方面,我想當時誰也沒有給她白眼和冷遇。我似乎沒有見到過一篇批評她的文章。蕭紅研究專家章海寧也說:如果沒有魯迅,蕭紅能否被上海文學界接納尚未可知。所以,“白眼冷遇”,也許是蕭紅的敏感所致,與淪陷中病重的遭際也有很大關系,所謂亂離人不如太平犬。看看張愛玲寫香港陷落的《燼余錄》中的極度冷漠,就可以想象蕭紅當時能得到什么樣的對待,盡管文化界的朋友們已是盡力在幫她。客觀上說,蕭紅青春期流離失所的生活以及窘困的生產(chǎn),使她的身體元氣大傷;又加上抽煙喝酒的生活習性,輾轉(zhuǎn)流徙的生活狀態(tài),使她孱弱的體質(zhì)不得舒緩,導致最終的短命。

蕭紅病重和去世時,蕭軍和丁玲在干什么呢?

蕭軍正以作家俱樂部為據(jù)點,活躍在1941年前后快活繁榮的延安文藝界。這也是1942年2月整風運動前最后的放恣飛揚了。蕭軍和丁玲短暫的親密關系業(yè)已結(jié)束,彼此都有點受傷感,所以,1941年的前期,蕭軍還偶爾想起蕭紅的好。

在延安,丁玲和蕭軍性情投合,在文藝觀上也有共同語言,但在政治立場上,則有差異甚至鴻溝,這是他們親密關系走向終結(jié)的重要原因。丁玲是黨員,蕭軍不是。蕭軍總覺得“他們黨內(nèi)要自己團結(jié)”,自己有被排斥的感覺。蕭軍譴責丁玲對她的同志護短和不客觀,丁玲則覺得自己在蕭軍與組織和同志之間受夾板氣。蕭軍在延安感到失落時,就想起了蕭紅,因為蕭紅理解他。蕭軍對丁玲不滿時,就想起了蕭紅的好,因為丁玲抑制他,蕭紅鼓勵他;丁玲有黨性,蕭紅無黨性。相比于臨汾時,蕭軍對丁玲與蕭紅的評價來了一個翻轉(zhuǎn)。人是很容易受制于一時之現(xiàn)實與幻象的。如果說丁玲與蕭紅代表了兩種取向,那么,蕭軍在臨汾時想要的是“丁玲”,那時丁玲是一個幻象,蕭紅是一個現(xiàn)實;而現(xiàn)在,蕭軍想要的是一個“蕭紅”,蕭紅就是一個幻象,而丁玲則是一個現(xiàn)實了。其實,延安在從前的蕭軍心目中,何嘗不是一個幻象。

丁玲在悼念蕭紅的《風雨中憶蕭紅》中寫:我們分手后,就沒有通過一封信。端木曾來過幾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約一星期前收到)告訴我,蕭紅因病始由皇后醫(yī)院遷出。不知為什么我就有一種預感,覺得有種可怕的東西會來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說:“蕭紅決不會長壽的。”——丁玲與蕭軍的預感居然是一樣的。

蕭軍晚年說:臨終之前,她曾說過這樣的話:“假如蕭軍得知我在這里,他會把我拯救出去的……”但是,即使我得知了,我又有什么辦法呢?那時她在香港,我卻在延安……這樣說的蕭軍,實在是心懷惻隱的,他在延安從胡風和舒群那里所了解的,都是蕭紅生命的末期在香港過得很慘,端木蕻良對她不好。雖然蕭軍的確曾粗暴地對待過蕭紅,但在生命見底之時,蕭軍的手,還是蕭紅最想抓住的、也最寄望能打撈她的那只手。但蕭軍對于她來說,已成了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由于戰(zhàn)爭的隔絕,蕭紅的死訊幾個月后才傳到延安。1942年4月8日,蕭軍日記寫:“下午聽蕭紅死了的消息。芬哭了?!笔捾姏]寫自己哭,有人就斷定蕭軍沒哭,并據(jù)此責怪蕭軍的冷血無情。事實上,4月10日的日記中,蕭軍貼了4月8日關于蕭紅去世的報道,以及4月9日在報道下面寫的兩行字:師我者死了!知我者死了!——“師我者”指魯迅,“知我者”指蕭紅。蕭軍這種無覓“知我者”的寂寞,在他跟丁玲產(chǎn)生分歧時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蕭紅也成了蕭軍回不去的精神故鄉(xiāng)。整風運動之后的蕭軍,這種感覺會更強烈。

蕭軍4月13日的日記中寫到,舒群熱心為蕭紅出追悼特輯。

我卻很冷淡,我已經(jīng)輕視這類的熱情!

群是并不懂得我的心!其實他們一時感情激動,流幾滴淚,很快就過去了,長久傷痛的還是我……

4月13日的日記中還寫到丁玲,蕭軍說:

她現(xiàn)在是無中心的時候:在她前面正擺著三條前途黯淡的路,政治,文學,個人生活。就是一個男人到這時都要夠受的。她暫時應該沉默。

蕭軍對于丁玲是有些低估的,丁玲寫于4月25日的《風雨中憶蕭紅》顯示,她沒有蕭軍以為的那么軟弱和黯淡。

1942年5月1日,也就是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的前一日,延安文藝界舉行蕭紅追悼會,主持追悼會的是丁玲,蕭軍在會上做主要發(fā)言。歷史的安排是多么戲劇性!

更在歷史的舞臺上悲愴地噎住的是丁玲。

3月31日,丁玲的《“三八節(jié)”有感》剛剛挨了批評,4月8日,就傳來蕭紅去世的消息,4月25日,文藝座談會召開一周前,丁玲寫了《風雨中憶蕭紅》。她寫作時的心境可想而知。

她首先借自然的風雨抒發(fā)了自己身處“絮聒”中的苦悶壓抑,以及沖破這苦悶壓抑的不屈的愿力:“背負著宇宙的時代所給予的創(chuàng)傷,毫不動搖地存在著,存在便是一種大聲疾呼,便是一種驕傲,便是給絮聒以回答?!敝螅溆谧约呵榫w的地面:“然而我決不會麻木的,我的頭成天膨脹著要爆炸,它裝得太多,需要嘔吐?!彼齼?nèi)心當下的現(xiàn)實是:“身體內(nèi)有東西在沖撞?!爆F(xiàn)實的東西是不好直抒胸臆的,緊接著她蕩開一筆,說起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著難的。”她寫馮雪峰和瞿秋白,都是她所尊敬的友人。她寫他們的可敬,也寫他們的委屈,由可敬者的委屈,自然就延伸到造成他們委屈的一切,這樣,就與她自己的委屈打通了。這時候,她才寫到蕭紅。這篇憶蕭紅的文章,是在行文將到五分之二處才寫到蕭紅的,可見,她是多么迫切地要去澆自己的塊壘,她似乎終于等到了一個合適的宣泄口。

蕭紅其實沒有受到多大的逼迫,但丁玲要借她以及胡風這樣的同志,來說出某種逼迫:“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夠?貓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娛樂自己的得意。這種殘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惡毒,更需要毀滅的。”丁玲寫的是自己的處境;她的歷史問題被審查,她的《“三八節(jié)”有感》被批判。

丁玲寫道:“時代已經(jīng)非復少年時代了,誰還有悠閑的心情在悶人的風雨中煮酒烹茶與琴詩為侶呢?或者是溫習著一些細膩的情致,重讀著那些曾經(jīng)被迷醉過被感動過的小說,或者低徊冥思那些天涯的故人?流著一點溫柔的淚,那些天真、那些純潔、那些無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輕微的感傷,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飛逝了,早已飛逝得找不到影子了。這個飛逝得很好,但現(xiàn)在是什么呢?”——這是否表達了自己對于告別“文小姐”時代而跨越到“武將軍”時代的懷疑呢?但她又決然不允許自己懷疑。而蕭紅,無疑是她的“文小姐”時代的同類,當她去傷感一個時代的消逝時,當她在異類之中感覺到不適時,自然會倍感同類之間的貼心之珍貴,也痛感到遍掃宇內(nèi)同類之寥寥?!昂芫蒙钤谲娐弥?,習慣于粗獷的我。驟睹著她的蒼白的臉,緊緊閉著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jīng)質(zhì)的笑聲,使我覺得很特別,而喚起許多回憶……”這一個蕭紅,就是丁玲作為“文小姐”的舊日自己,所喚起的,也就是對舊我的親切感?!暗恼f話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為一個作家的她,為什么會那樣少于世故……”“她從沒有一句話是失去了自己的,因為我們實在都太真實,太愛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像這樣的能無妨嫌、無拘束、不須警惕著談話的對手是太少了??!”這種感受與丁玲當時的處境聯(lián)系起來,正好映襯出她在人人自危環(huán)境中的不得不世故的悲哀心態(tài)。

“我們都很親切,彼此并不感覺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們盡情地在一塊兒唱歌,每夜談到很晚才睡覺。當然我們之中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都不是沒有差異,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會因為不同意見或不同嗜好而爭吵,而揶揄。接著是她隨同我們一道去西安,我們在西安住完了一個春天。我們痛飲過,我們也同度過風雨之夕,我們也互相傾訴。然而現(xiàn)在想來,我們談得是多么地少??!我們似乎從沒有一次談到過自己,尤其是我?!痹谂R汾和西安時,因為蕭軍對丁玲的好感,以及丁玲并不反感這種好感,又加上丁玲已經(jīng)比蕭紅多了一些歷練,她對蕭紅就是有保留的。蕭紅對她,雖然也有一點微妙的隔閡,卻是無保留的,畢竟丁玲比蕭紅大七歲,一般妹妹對姐姐,會更敞開一些。雖然如此,丁玲對蕭紅的感情無疑是深切而善意的,她筆下的蕭紅形象也是透明而真摯的。正如丁玲所寫:我們又實在覺得是很親近的。但因為背后有蕭軍牽扯出來的感情絲縷,尤其在丁玲繼蕭紅之后又跟蕭軍有過感情糾葛,她們成了同一個男人生命中的女人,所以,丁玲對已逝的蕭紅的懷念,就不是一個女作家懷念另一個女作家那么簡單了。丁玲對蕭紅,蕭軍對蕭紅,姿態(tài)大致是一樣的:有悲憫憐惜,但沒有崇敬。可以想見,因為某種微妙的關系,丁玲寫這篇文章時得有多么費心拿捏,但丁玲拿捏到了滿分。甚至超出了滿分,因為她還澆透了自己的塊壘,那些借懷念蕭紅而發(fā)出的弦外之音,實在是帶有更多內(nèi)心震顫的。

“那時候我很希望她能來延安,平靜地住一時期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箲?zhàn)開始后,短時期的勞累奔波似乎使她感到不知在什么地方能安排生活。她或許比我適于幽美平靜。延安雖不夠作為一個寫作的百年長計之處,然在抗戰(zhàn)中,的確可以使一個人少顧慮于日常瑣碎,而策劃于較遠大的。并且這里有一種朝氣,或者會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蕭紅卻南去了。至今我還很后悔那時我對于她生活方式所參與的意見是太少了……”丁玲的這一段話,高度濃縮了她和蕭紅在道路選擇上的差異,這是后人論述她倆時,必然著重的一個點。

1938年的延安,是一座青春之城,那里的朝氣與大氣,或許真的會使蕭紅健康硬朗一些。就當時而言,丁玲給出蕭紅這一建議是沒有錯的?;蛟S,蕭紅在延安就不至于喪失生命。那么,對于一個后來喪失了生命的蕭紅來說,丁玲認為當初那個可能使她葆有生命的選擇是更好的,所以,后悔沒有力勸她來延安,這是講得通的。

至于說,丁玲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都很苦悶壓抑,蕭軍都無法見容于延安,何況蕭紅呢?這是另一個問題。

每個人的道路選擇,其實已經(jīng)由其成長歷程和人生際遇所決定,就像一個箭頭,盡管是在某一個點上出現(xiàn),但箭頭所示的方向,卻早已注定。蕭紅看似脆弱,卻有自己的執(zhí)著,正如她自己所說,“在緊要的地方,我懂?!睗h娜·阿倫特說:我從未愛過任何集體,我只愛人。這話好像也是為蕭紅說的。蕭紅只是要完成一個作家的純粹使命,她不會去做戰(zhàn)士,哪怕是“文藝戰(zhàn)士”,她不會為某個集體的意志而寫作,所以,不管丁玲怎樣努力,她的“意見”都是不會改變蕭紅的,連蕭軍都沒有改變她,丁玲更不可能。其他的朋友,比如舒群,也一樣改變不了她。1938年,舒群在武漢編《戰(zhàn)地》,蕭紅心情苦悶,經(jīng)常到他那里去疏解?!巴且坏绞嫒旱淖∷?,就把鞋子使勁一甩,便百無顧忌地躺倒在舒群的床上,兩眼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發(fā)呆,每次去,舒群都勸她去延安。為此,兩個人整整爭吵了一天?!保ㄊ方▏?、王科編著:《舒群年譜》)

蕭軍這個曾經(jīng)試圖把蕭紅拉到自己道上的人,一旦到了那條道上,不也感念起蕭紅對他的理解了嗎?他是不是后悔沒有做出蕭紅那樣的選擇?不,如果讓丁玲和蕭軍再來一次選擇,結(jié)果可能還是一樣的,蕭軍數(shù)次揚言要離開延安,不是終究沒有離開嗎?為蕭紅與革命擦肩而過感到遺憾的人,其實也不必遺憾,擦肩不說明問題,再擦肩一百次,結(jié)果可能還是一樣。有時候,“差一點”并非表示量變,而是表示質(zhì)變。

丁玲自身都覺得不適,還想讓蕭紅來,這不是矛盾和分裂嗎?可是,人不就是活在矛盾中的嗎?分裂,不也是人生不能拒絕的狀態(tài)之一種嗎?蕭紅做出了另外的選擇,就不會有矛盾和分裂嗎?如果沒有,她就不必到舒群那里去疏解苦悶了。人永遠找不出只有一面的硬幣,試圖找出一面硬幣的做法,本身就是違背生活辯證法的。

丁玲1939年寫的《我怎樣來陜北的》一文中,明顯見出她對于紅色陜北的感受是多么新鮮,感情是多么熱切,閃爍著理想的光芒。她的《到前線去》《彭德懷速寫》《記左權(quán)同志話山城堡之戰(zhàn)》等戰(zhàn)地散文,也出于同樣的情感,有著同樣的質(zhì)地。然而,深入現(xiàn)實后,她產(chǎn)生了困惑,開始反思,她的《我們需要雜文時代》《在醫(yī)院中》《我在霞村的時候》《“三八節(jié)”有感》《夜》,都有對陰暗面的思考與批判。與丁玲同時,蕭紅是寫出了《呼蘭河傳》《小城三月》《馬伯樂》等作品。你能說,蕭紅這些作品都是不可或缺,而丁玲這些作品就是可有可無的嗎?如果真是可有可無,就不至于引起1940年代在延安、1950年代在北京對她的批判了。

丁玲既可以寫出《莎菲女士的日記》那樣的作品,也可以寫出《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這樣的作品;既可以有《不算情書》那樣的戀愛,也可以為兒女做棉鞋盡母親之職。丁玲把個性主義、女性主義與集體主義融于一身,活出了幾種不同的人生的總和。她比蕭紅的可塑性強得多。丁玲可以寫出蕭紅《呼蘭河傳》那樣的作品,蕭紅卻未必寫得出《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這樣的作品,從這一點上說,丁玲比蕭紅適合延安。

由于丁玲晚年留給文壇的“左”的印象,以及新時期以來文學去政治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無論從道路選擇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來衡量,肯定蕭紅否定丁玲,幾乎成了文學領域的一種“政治正確”。丁玲最大限度地擁抱了自己所生活的時代,她因此成了時代的化石。蕭紅保持了與時代的距離,她因此沒有被時代所塑形。歷史無法更改,時代已然存在,我們能說,歷史不需要見證,時代的化石是毫無價值的嗎?也許,歷史越遠去,丁玲越會顯示出她的意義,她的存在,將會產(chǎn)生超出文學史的意義。她完成了知識分子與時代的相互滲透與見證,她是知識分子與時代結(jié)合的一個極具考察價值的標本。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她的道路選擇和人生走向,就是一種動態(tài)的創(chuàng)作。

與蕭軍一樣,丁玲也不承認蕭紅的偉大。蕭軍與丁玲都是努力把自己匯入某一種偉大與深廣的人,在這一點上,他們不會引蕭紅為同道,而看她是“拘泥于個體的褊狹”。不管這是不是某種有偏差的理想主義,他們都是這樣去追求的,不僅為自己,而且為死去和未死的朋友們,因為這是他們的理想所系,這是他們的“真理”明燈。所以,盡管艱難,還是要向前。革命是沒有退路的,她明白。屠格涅夫的《門檻》當中的圣徒就是這樣的,不知道殉道的結(jié)果是什么,仍然選擇殉道。即便終將證明是無謂的犧牲,這種悲劇的意義,也是圣徒的可敬之所在。

如一只鳥兒,在低氣壓之中仍昂首奮力鳴叫,倔強的丁玲終未氣餒,從彷徨無地的暫時迷失中走出。丁玲憶蕭紅,強調(diào)的是“風雨中”。而結(jié)尾處,風雨已停,月亮浮上,明天將晴,我會安然睡去。要有多大的內(nèi)心力量,才能從低抑中昂揚起來!這種寫作,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才華,更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力量。

《風雨中憶蕭紅》,行文冷峻,有力透紙背的美感;表達曲折又到位,從不無女性特色的執(zhí)拗任性的抗訴,到終于透明的感奮,都語意飽滿地傳遞出來了?,F(xiàn)在有太多人拿蕭紅來否定丁玲,但是,單看丁玲這篇懷念蕭紅的文章,就足見丁玲的筆力并不在蕭紅之下,兩千六百字,濃縮了太多精神訊息,以至于研究者分析它時,幾乎都要整段地引用,而很難略掉什么。

魯迅曾經(jīng)說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為丁玲的后繼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時間,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時間早得多。電影《黃金時代》的導演許鞍華,最初想拍的是蕭紅和丁玲的故事,由于丁玲與政治的復雜關系,后來改變了初衷。可見,丁玲與蕭紅,是在20世紀女作家中自然糾葛到一起的兩位,對于她們的比較研究注定不能回避。與同一個男人蕭軍的關系,更使她們的比較研究別有意味。女性與女性,免不了對比,不管多么不喜歡對比。一個命運多舛逝于華年,一個飽經(jīng)滄桑壽終正寢,又與同一個男人有著深淺不同的關系,把她們放在一起比,真的具有某種殘酷性。但終究還是比了。比的不光是她們自己,她們的個性與情感,她們各自道路選擇的代表性,還有她們與時代的交互,以及她們對于時代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