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杜甫才華橫溢,卻一生蹉跎,但他始終堅持頑強,不忘蒼生 杜甫最朝氣蓬勃的《望岳》
來源:北京晚報 | 辛上邪  2019年01月29日06:59

提起杜甫的詩作,人們最熟悉的一首恐怕是寫東岳泰山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span>

這首詩雖是杜甫早期作品,卻凸顯詩圣功力。明代周珽評為“只言片語,說得泰岳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膽。”更被乾隆皇帝評為“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岳爭雄”。

根據(jù)杜甫的生平可知,寫這首詩時,杜甫剛以落第結(jié)束了他的第一次科考,離開長安去齊魯游歷。盡管科考失敗,但是杜甫并不氣餒,因為看不上主考官的才華,他甚至是拂袖而去。杜甫基本上與開元盛世同齡,從小到大見識到的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他對生活的艱辛沒有太多感受,對人生充滿期待。從小胸懷大志的杜甫期待認為這次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昏官,他還期待來日大放異彩。在這樣的寫作背景下,這首詩在杜甫的三首同名《望岳》(另兩首是中年所作的望西岳華山和暮年所作的望南岳衡山)中最朝氣蓬勃。

開篇兩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歷來令眾多詩評者傾倒。岱宗,泰山的尊稱。夫,語氣助詞。詩人以問句起筆,“起句之超然者也”,不同凡響。接著,又給出了超出讀者想象的答案。春秋戰(zhàn)國時的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齊魯亦指山東大地。青,山色。未了,沒有完,不間斷。泰山是怎樣的雄渾壯闊?從齊地到魯?shù)?,山色延綿不絕。這是對泰山的總括。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痹旎复笞匀?。鐘指聚集。神秀,神奇秀美,自然之靈氣。陰陽,指山南山北。割,分割,分開。昏曉意為黃昏和清晨。泰山凝聚了大自然的靈氣,山南山北明暗不同,若早晨和黃昏,可知山之高聳。這是對泰山的近望,進一步的細致觀察。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曾,同“層”??粗鴮釉漂B起,不禁心胸激蕩。歸鳥,鳥飛入山林。決眥,眼眶要裂開了。這是對泰山更細致的觀察,是凝望,細致到看云出,看鳥入。詩人與山共呼吸,看云起則心胸激蕩,看飛鳥目不轉(zhuǎn)睛,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泰山發(fā)自內(nèi)心的賞識、贊美。

如果這首詩僅是對泰山伏拜在地的詠嘆,則難免空洞?!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痹谧詈髢删渲?,詩人融入了自己的志意。杜甫滿懷壯志,盡管暫時沒有機會建功立業(yè),但他堅信憑借自己傲人之才華,一定可以卓爾不凡。會當,將要。凌,登上。泰山這樣偉岸,詩人卻正打算攀登。等登上最高峰,其他山峰都算不了什么。這是對泰山假想的、俯視的視角。

因此,有學者評論說,詩題是《望岳》,“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蓖ㄟ^視角的不斷轉(zhuǎn)換,詩人的心境也在步步提升,從遠距離的嘆為觀止,到近距離的細致體會,再到攀登之雄心油然而發(fā)。全詩洋溢著朝氣和積極的情感。

然而,從開元二十五年李林甫當政后,大唐王朝便開始走上下坡的道路。身在民間、初出茅廬的杜甫并不知道這些。他仍然在意氣風發(fā)地等待機會。他也不知道等在前方的是腰斬唐代繁華的安史之亂和無盡的戰(zhàn)亂、磨難。

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被調(diào)任七品下的華州司功參軍。官階、俸祿雖有提升,但遠離朝廷,不可能再參與重要的政務(wù)。在華州任上,條件艱苦,公簿多而且急,上司對杜甫也不夠尊重,杜甫感到非常不適。整日面對西岳華山,杜甫寫了第二首《望岳》(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大歷四年(769),離開夔州后的杜甫一路漂蕩,抵達了衡州,投靠老友韋之晉??上ыf之晉在四月就被調(diào)任潭州,上任后便病故了。在衡州失去了依靠,入夏天氣又熱,杜甫也只得帶家人返回潭州。

盡管流離失所,杜甫還是游覽了衡山,并寫了第三首望岳(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全詩肅穆莊重,“以明德唯馨之意勖勵守土,尤有立言之旨,非徒得郊擅登歌氣象”。杜甫才華橫溢,青年時壯志凌云,卻一生蹉跎、歷盡摧折,但他始終堅持頑強,不忘蒼生——他的精神與詩筆共同成就了他詩圣的地位,令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