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杜甫印象,抑或印象杜甫?
來源:文學報 | 王曦  2019年07月09日08:56

杜甫的詩和人,都是令人難以靠近的。他出身望族,婚配名門,三十歲之前的人生多么無憂無慮,騎馬射箭、云游四方,看過公孫大娘的劍舞,聽過李龜年的歌聲……早年的經(jīng)歷奠定了他的審美高度和生命寬度。偉大的詩人,生活歷程是一個整體,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詩與思是兩面皮,僅憑格律無法行走天下。杜甫早年云游四方,晚年遷徙不停,杜甫不長的59歲生命,濃縮了豐富的人生苦難,也釀出了豐厚的詩篇。他的詩歌,是思,也是史。

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舞劇《杜甫》以“一個人筆下的唐朝”點題是準確的。編導意欲將杜甫投射在歷史的大時代、大背景之中,但被空投進大時代的“杜甫”和“另一個杜甫”,憑借什么站立起來?歷史中的杜甫怎樣成為舞臺上的杜甫,編導心中的杜甫怎樣成為演員身上的杜甫?根據(jù)時間線索去圍合,還是通過故事敘事去架構(gòu)?

顯然,編導有意想要做一個實驗。而且,在我看來,這是“印象派”的實驗。常被貼上“現(xiàn)實主義”標簽的杜甫,其實有著豐富的通感資源,印象、感覺和追憶連綿,下筆即成畫面,生活困頓,精神廣闊,寫出了人類經(jīng)歷過苦難的痕跡,可謂是印象派的詩人。編導抓住了杜甫這個復雜生命體的藝術(shù)特征,成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養(yǎng)料,源源不斷地輸送給舞臺和舞者。

舞臺人物被極度簡化,沒有好友李白,忘年交李邕,晚年的精神陪伴高適、岑參,有的是“權(quán)”,暗喻著李林甫、楊國忠以及眾多給杜甫造成人生擠壓的達官顯貴;有“妃”,暗喻楊貴妃以及后宮佳麗三千;“杜甫”和“另一個杜甫”,恰好由一對雙胞胎來演繹,象征著自我和本我的對話,像照鏡子一樣看到曾經(jīng)的自己。

舞劇從“壯游羈旅”開始,經(jīng)過“長安十載”,直到“棄官歸隱”,最后“登高望遠”,杜甫的人生被濃縮在四個畫框中,通過一個個詩篇的場景表現(xiàn)出來,并非與歷史時間嚴格對應。于是,我們借著杜甫的雙眼看到了兵車行、麗人行,也看到了三吏三別,舞蹈語言鮮明可愛,比如長安書生蠢蠢欲動求官為名利,滿朝文武鼻孔45度向上走路,水邊貴婦們顧影自憐如木偶,大廈將傾之際宮女惶惶不安……都十分精彩。形式即為內(nèi)容,編導和詩人一樣,在努力修煉節(jié)奏的控制,有意識讓舞蹈顯得非常的克制。文武群臣的動作姿態(tài)透露出盛時的典范,也透露出由盛及衰的微妙前兆;貴婦的華服沒有描龍繡鳳大紅大紫的裝飾,只以極素的顏色質(zhì)地顯示著雍容華貴的頂端。盛極必衰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道理,服裝和舞蹈在塑造“盛”這個方面是動了腦筋的。

不過,正因為舞蹈篇章并非對應著時間線索,就帶來“印象派”特有的難題,如何讓散點成為畫面?點與點,需要用什么邏輯去銜接;四個部分,需要用什么結(jié)構(gòu)去提拎;第一眼大感覺如何確立,最終的大印象從何處拎起……印象派不必拘束于某個具體的動作或情節(jié),但是必須將所有的一切統(tǒng)領(lǐng)在整體的“印象”之中,給人以強烈且難以言說的感受。

不得不說,有些舞段的生生切入,而且是帶著巨大感情的切入,就像是杜甫詩歌里的“浩嘆”一樣,著實增加了演員的難度,也考驗著觀眾的消化能力。比如,杜甫得知兒子餓死時的雙人舞,緊接著麗人行和兵車行,前面沒有出現(xiàn)的“妻”突然帶著巨大的悲傷出現(xiàn)……麗人華貴,兵車寒冷,兒子可憐,三者不存在因果關(guān)系,這人間種種,來自杜甫的觀察,不是鮮明的階層對比,不是人物的矛盾沖突,但也不是簡單的鋪陳,這一幅幅畫面是杜甫的望遠鏡、顯微鏡和透視鏡。世界上有那么多可看的,杜甫為什么對這些苦難細看難忘,為什么要在自己吃不飽飯的時候還為天下人發(fā)愿?在看到了杜甫的經(jīng)歷之后,我們當然還希望看到他的內(nèi)在驅(qū)動,否則這樣的苦難可以讓人選擇逃避、選擇自保、選擇壓榨同樣受苦的人,選擇很多,但杜甫選擇了最難的那一種,正面現(xiàn)實,初心不改,繼續(xù)前行……這需要超越非凡的勇氣,沒有信念,沒有善意,沒有生存技能,如何能在重重苦難中騰挪轉(zhuǎn)身?“杜甫”和“另一個杜甫”被空投進了時代背景,似乎在印象派實驗中缺乏摸索的路徑,無論是感情基調(diào)還是動作邏輯,都像是臨時爆發(fā)的,一次性的,讓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結(jié)果上的“杜甫”。但偉大人物對凡人的影響力,恰恰在于讓人了解到他曾有過的精神困惑以及如何跨越的過程,而不是他的偉大勛章。

歷史上,杜甫三十歲以后的人生,起起落落,沒有做過大官,連年戰(zhàn)爭,難得的喘息是因為有朋友相助,令他倍感珍惜。他絕不是因為做不到官而失望歸隱,是不想做惡官。他懂采草藥,會種果樹,是因為貧窮,也是因為他愛生活。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的唐朝,人口驟減,糧食歉收,杜甫一個尚有官職的人,都不能阻擋兒子餓死,何況其他的黎民百姓。所以,杜甫的哀與痛,從來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他與天下蒼生連接??墒?,第二部分的低迷與第三部分歡欣的情緒對比強烈,似乎“棄官歸隱”源于“長安十載”不得志。歸隱生活被田耕的辛勤快樂所占據(jù),舞臺空間飽滿,曾經(jīng)憂國憂民的杜甫,好像“放下了”,走進了桃花源。如果杜甫的生活從此走上了安穩(wěn)平靜,那是什么讓杜甫的詩意在第四部分如火山一樣噴發(fā)?滿屏的詩句層層疊疊目不暇接,那并不是田園詩啊,而是充滿了焦慮和彷徨,在細雨中呼喊一般。

杜甫客死在遷徙的航船上,因為饑餓吃了變質(zhì)的食物而一命嗚呼,家人無恙,他的抵抗力已經(jīng)很衰弱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覺得這句話好像是在比喻這些人類群星的消逝,巨大的哀傷無法言說。那些詩篇,是杜甫之眼,自帶光芒。而杜甫和其他偉大的人物一樣,像夜空中最亮的那些星星,以不可估計的時間長度,向人間輸送著能量。因此,杜詩是史,更是思,思想之光照亮了我們回望的這個時代,也應該照亮和引領(lǐng)這個舞臺,四個部分之間需要以杜甫的語法互相打著招呼,跳躍過去。

杜甫是很多人的偶像。白居易讀懂了他,蘇軾也讀懂了他,他們承前啟后一路走來,拓展良知和美感的空間?!岸鸥Π肷麟x,卻從未停止歌唱”,這是馮至的印象?!岸鸥λ坪醪皇枪湃?,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這是魯迅的印象。這都是今天我們還著迷杜甫的原因。他那密度極大的人生,可以令每個人從中獲得共鳴和養(yǎng)分,每個粉絲都有自己的“杜甫印象”,但是僅憑喜怒哀樂,還不足以建立與杜甫的對話空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向內(nèi)訴求,修煉韌性,詩與思并行,這是杜甫給我們的藝術(sh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