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梁曉聲、徐則臣等五位作家上榜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 高凱  2019年08月16日15:37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16日發(fā)布公告,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于當日進行第六輪投票,產(chǎn)生了5部獲獎作品。

作家梁曉聲的新作《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與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榮獲本屆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近四十年來一直深受文學界的重視和全社會的關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也成為中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成就的重要標志。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梁曉聲此次獲獎的《人世間》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作品立足底層,堅持平民視角,抒寫草根青年的奮斗和拼搏。梁曉聲在創(chuàng)作中深刻體察普通人的生活,精妙表現(xiàn)他們的喜怒哀樂。

出生于1978年的徐則臣近年來活躍于文壇,這位青年作家此次獲獎,呈現(xiàn)出新時代青年創(chuàng)作群體的蓬勃朝氣。

作為一部書寫運河歷史的文學作品,《北上》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fā)生在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徐則臣以大運河為中國的一面鏡子,在文字中思考了大運河千百年來如何營養(yǎng)著一個古老的國度,又是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獨特的中國人。

李洱的獲獎作品《應物兄》以“應物兄”這個似真似假的名字,串連起30多年來知識分子群體的生活經(jīng)歷,小說虛構了濟州大學“儒學研究院”的籌建,試圖探討并勾勒出這一過程中一群負重而行的人群的精神軌跡。

老牌軍旅作家徐懷中的《牽風記》以晉冀魯豫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的戰(zhàn)火為背景,講述多個人物的命運與心理,作品既有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與大自然關系的表現(xiàn),被認為拓展了戰(zhàn)爭文學的創(chuàng)作空間。

此次獲獎的另一部長篇《主角》出自三度獲曹禺戲劇文學獎的陳彥之手,作品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被認為是一部命運之書,一個以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講述的寓意深遠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