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百密一疏梁宏達
來源:文藝報 | 史震己  2019年11月22日08:23

梁宏達先生其人,真可謂博聞強識。其時評涉及面十分廣泛,且記憶力超強,講話口若懸河,因此諸如《大唐雷音寺》《老梁觀世界》《老梁故事匯》等欄目很多人都喜歡看,甚至感到他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然而,百密一疏,人所難免,他談到的兩個有關(guān)京劇的問題就頗有值得商榷之處。

其一,他說當(dāng)年慈禧太后對京劇非常重視,連字音的唱念是否正確她也要管。他舉傳統(tǒng)戲中“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之家慶有余”為例,說其中的“向”是上口字,應(yīng)念siang,念xiang就錯了。此說有兩個錯誤:1、“向”字本為團字,就應(yīng)該念xiang,念成siang則讀團為尖,是京劇之大忌,他把尖團顛倒了。2、京劇唱念中的“上口字”是指那些與北京話讀音不同的字,如“街”念jiai,“喊”念xian,“英”念yin,“朋”念pong等。尖團字中的“尖字”雖與北京話讀音不同,而“團字”與北京話讀音完全相同,尖字與團字是相對存在的,有“尖”才有“團”,無“尖”則無“團”。因此,京劇中“尖團字”歷來都是單提的,而不是在“上口字”之內(nèi)。

其二,在一次評論央視《星光大道》欄目中走出的草根明星近況的節(jié)目中,他說有一位男性京劇演員“反串”旦角(實際就是男旦),在日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間也常常帶有女性的特點。而李玉剛有時也“反串”女性人物,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是陽剛的。這里就涉及到對戲曲當(dāng)中“反串”的理解。在中國戲曲中,所謂“反串”是指演員偶爾飾演所屬行當(dāng)以外的角色。1961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會北京京劇界演出過一次名家大合作的“反串”《蟲八蠟廟》:馬連良(老生)扮演費德功(武花臉),譚富英(老生)扮演朱光祖(武丑),裘盛戎(花臉)扮演張媽(彩旦),趙燕俠(青衣花旦)扮演黃天霸(武生),李世濟(青衣)扮演賀仁杰(武小生),王玉蓉(青衣)扮演褚彪(武生),馬富祿(丑)扮演施世綸(老生)……如果梁先生說的那位京劇演員(男旦)扮演女性角色也叫“反串”,那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豈不都成“反串”了?因為盡人皆知,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都是男性演員。至于李玉剛,他本不是專業(yè)京劇演員,自然就沒有“行當(dāng)”歸屬,因為他是男性,唱幾句京劇旦角,就說成是“反串”,則更是無稽之談。他演唱京劇(旦角或其他行當(dāng)),用個較為時髦的詞兒,叫作“跨界”演出我看更為妥當(dāng)。現(xiàn)在影視演員、歌唱演員以及主持人等唱一段京劇或其它地方戲曲,都被說成“反串”,簡直是亂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