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繪本 真實與夢想 ——評繪本《我怎樣學習地理》
美國作家尤里·舒里瓦茨的繪本作品《我怎樣學習地理》的封面,五顏六色,豐富而美好:一個小男孩在天空飛著,眼中世界繽紛。遠處高樓林立,河流蜿蜒,白云飄飄;近處城堡古老,椰風陣陣,洲島聳立;腳下是蔚藍海洋,魚兒跳躍,舟船航行;路上騎著駱駝、舉著傘的人們,來來往往,汽車穿梭。
翻開書,正文第一頁左邊空白的書頁上,寫著這樣兩行文字:“戰(zhàn)爭摧毀了我們的家園,房屋變成了瓦礫。”書頁的右邊,畫著濃重的紅黑色火光,遮天蔽日,圖畫中的一家三口正在逃離自己的家園。接下來,等待著他們的便是寄寓他鄉(xiāng)的苦難生活。龐大的集市上人們面容凄苦,“我們”的生活更是灰沉暗淡:“我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最糟糕的是:我們缺少食物?!笨墒怯幸惶欤魅斯母赣H去集市上買面包,回來時卻買回了一張地圖。當母親恨恨地說出“用地圖當晩飯”的氣話時,少不更事的“我”也“一肚子火氣”,甚至說出“永遠都不會原諒父親”的孩子的氣話。可是,當灰暗慘淡的白墻上掛上地圖后,“我”的內心世界再次五彩繽紛起來。沙灘、海浪、沙漠、雪山、寺院、城市,世界各地仿佛觸手可及。福岡、高岡、鄂木斯克,福山、永山、托木斯克,岡崎、宮崎、平斯克,眼前陌生的異域地名被編寫到押韻詩里,編織成了遠方和夢。
在沙灘上奔跑,去熱帶吃水果,聽鳥兒婉轉的歌唱,感受沙漠的滾燙。魔法般的時光既魔幻又真實,“我”仿佛“遠離了身處的饑餓和痛苦”,最后“我原諒了我的父親,畢竟他是對的”。母親的氣話成真,父親的方式成就了童年最好的給予,那就是永遠懷有夢想,永遠向往遠方。
從書的后記里我們了解到,《我怎樣學習地理》是舒利瓦茨取材于自己童年的真實生活而創(chuàng)作出的繪本。藝術從生活中來,藝術卻把生活變成了夢,這也是繪本藝術的力量。在繪本中,現(xiàn)實世界里的“我們”的衣著黯淡、生活瑣碎,勾勒出人生單薄和世態(tài)凄涼;而世界地圖卻給“我”的思緒插上想象的翅膀,帶來了色彩繽紛、線條豐富的詩和遠方。繪本起始于寫實的戰(zhàn)爭煙火,收束于幻想的磅礴天地;開始于真實的寒涼,結束于夢想的豐滿。精心的設計悄然呈現(xiàn),讓我們山一程水一程沉醉其中。
讀者的內心也許想起了自己曾經(jīng)的兒時夢想、過去的歲月、父母的溫暖,也可能會想到現(xiàn)實中的親子關系、生活方式,思緒慢慢變得豐盈。藝術是一種可以帶給我們直接影響的東西,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地圖上的遠方,它是一個超越現(xiàn)實的閃亮的夢。
不僅僅是孩子,“大人也需要讀圖畫書”,我們所有人都能從繪本中感知藝術的力量。它讓孩子擁有豐沛而感性的人生,也能讓大人找回曾經(jīng)的溫潤之心。在喧囂嘈雜的現(xiàn)實世界里,在每天快節(jié)奏的生活與繁復的日常工作中,繪本閱讀締造了一個只屬于你的視覺世界,是一個可以由大人和孩子共同擁有的世界。我們在繪本簡單、溫馨、近乎孩子般天真的文字中重拾童年的味道,找到了迷失的自我,找尋到了來自心靈深處的美好,找尋到了心靈的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