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親子之間的“微妙交易”影響孩子的一生
來源:文匯報 | 張磊/編譯  2020年06月26日08:12
關鍵詞:親子之間

童年時期的生存機制和創(chuàng)傷最終決定了我們以后如何處理每一種關系。如果父母了解到,他們對待孩子,尤其是對待嬰幼兒的方式會影響孩子成年后的人際交往、婚戀、親子關系,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那他們在面對孩子時,言行是否會更慎重一點?如果父母知道,他們面對孩子冷漠而放縱自己的壞脾氣時,孩子總是會想方設法委屈自己,照顧父母的情緒,從而維系父母對自己本該毫無條件的照顧時,那么為人父母者是否會重新審視自己的言行?

知名心理學家小馬克·B·伯格、格蘭特·布倫納等通過多年的研究,并結合他們心理學的臨床經(jīng)驗,揭示了父母對待兒童的方式,對兒童成年后對愛的感知以及建立親密關系的影響。

童年時,父母對兒童的“愛”的演示,甚至會不知不覺地導致我們成年后在各種親密關系中反復地感到失望、挫敗,并且奇怪地疏遠那些我們認為與我們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假性親密關系。

人類的愛各不相同,其中一些比另一些運作得更好。每個人對愛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從何而來?無論我們是面對伴侶還是朋友,無論我們如何理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中的許多人從童年時期習得的“愛”就會體現(xiàn)在我們對待周圍世界的方式中。

假性親密關系潛意識地創(chuàng)造了虛假的關系,以防止他人太親近,或者防止我們真正建立起親密關系而對我們帶來困擾。在假性親密關系中,給予和接受被認為是威脅,與他人的聯(lián)結也是不可能令人滿意的。每一個人對于交往中的期望和要求既不會被坦誠提出,也永遠不會得到滿足。

心理學的臨床實踐證明,建立假性親密關系的人,要么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嚴格控制,要么從幼年開始因焦慮和恐懼而習慣于建立表面親密的關系。

在兒童早期的成長環(huán)境中,照料者——通常是父母——沒有充分滿足兒童的基本安全需要,甚至照料者本身也長期受到消極情緒的折磨。這些消極情緒導致他們忽視兒童的需要,使得兒童處于焦慮之中,從而促使兒童無意識地試圖穩(wěn)定自己被照料的環(huán)境,以使自己感到更安全。而兒童采取的方式通常是——想方設法使照料者感覺良好。因此,假性親密關系是適應不良的關系。這不是疾病、綜合征或病理性的,而是兒童和父母共同構建的一種動力,以規(guī)避與親密相關聯(lián)的脆弱性。

所以假性親密關系的產生原因是,童年時,孩子無意識地遵守父母的規(guī)則,照顧父母的情緒,以換得父母對自己的照顧,兒童無力選擇,只能無意識地做他們需要做的事,以使自己感到安全。

我們與世界的第一次接觸(即與父母等照顧者的接觸),以及遺傳因素,形成了我們早期對親密關系的預期。這些互動實際上深深根植于我們的大腦以及他人信息聯(lián)結的過程中。

掃描兒童大腦中與依戀有關的腦區(qū)進行成像,可能會發(fā)現(xiàn),由于親子關系不同,不同兒童的腦區(qū)活動模式也不同。一個母親持續(xù)關注的孩子比一個母親更愿意做局外人的孩子,更可能對愛有不同的理解。一個孩子的每一個沖動和心血來潮的想法都能得到滿足時,他對愛的理解一定不同于那些必須靠自己才能學會滿足和關心自己的孩子對愛的理解。

一些父母想控制他們的孩子,而另一些父母則把他們的孩子扔在一邊,以至于孩子不得不在小小年紀做出某種與他們的年齡并不相稱的決定。無論如何,孩子總是會對他們父母的交往模式作出反應。在這種適應過程中,他們很少或根本沒有有意識的選擇,因為他們完全依賴父母生存。他們只是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以感覺到安全。

受假性親密關系影響的人所展示的表象往往被證明是過度補償,意在轉移他們自己和別人對他們注意的焦慮,這種焦慮源于父母對他們的照顧不周,這種焦慮會折磨他們一生。

父母的關系規(guī)則是我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一部分,除非這些規(guī)則喚起了我們注意,否則我們很少會意識到它們。

和父母的關系中的一些規(guī)則——比如不要有任何要求,或者要一直感恩——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孤立或空虛,但我們遵循這些規(guī)則,以獲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并確保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不知不覺地,我們把自己塑造為父母分配給我們的角色,并在未來的成人關系中繼續(xù)扮演這些角色。

童年時期,我們默默地同意遵守父母的規(guī)則來照顧他們的情緒和心情,這樣他們就會照顧我們。如果父母感到沮喪、焦慮或不開心,我們會盡我們所能使他或她感覺更好。這種糾纏不清的照顧模式(即假性親密關系)悄然成為我們如何與他人產生關系的決定性動力,最終阻止了真正的聯(lián)結和親密。

根據(jù)依戀理論,我們學會與外界連接的方式,是建立在我們小時候與最親近的照顧者,通常是父母如何接觸的基礎上。我們把與父母相處的方式帶入自己未來的關系中,所以我們與人相處的方式成為照顧者與我們關系的產物。在成人關系中對親密的需求越大,我們的依戀模式所起的作用就越大,這取決于我們的早期依戀與成人情境的共鳴程度。

依戀模式通常被分為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例如,回避型或焦慮型),這取決于兒童和照料者之間照顧的質量;孩子出生的先天因素;兒童與照料者的依戀模式的契合。

具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在生命早期就獲得了讓他們在情感受挫時,甚至在嚴重的生活危機中保持基本平衡心態(tài)的能力。他們能夠讓自己感受到情緒和沮喪,但不會受很大的困擾,并相對較快地恢復平靜。

相反,具有不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常常覺得生活中正常的起起落落也是如此令人焦慮,以至于他們只能通過回避這些情況才能應對。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分為幾個亞型,包括回避型,他們避免或忽略關系;矛盾型,他們喜歡親密,但又害怕被拋棄,對關系感到焦慮,以及那些具有混亂型依戀模式的人。

因為一個人不一定能在情緒波動范圍內挑選某些情緒并與之保持距離,所以阻擋痛苦的情緒常常導致不能容忍任何類型的(積極的或消極的)自發(fā)的情感體驗。這包括了與人產生共鳴,活得富有同情心,甚至墜入愛河的能力。

為什么識別假性親密關系如此困難,更不用說修復了?為什么我們不能變得更仁慈,更慷慨,或更寬容來消除痛苦?

答案是假性親密關系是對童年模式的強化,我們天真地試圖通過以下方式化解感知到的危機:做“乖孩子”讓我們的照顧者感覺好些——我們表達感激,變得有趣或努力讓別人開心,表現(xiàn)出我們聰明,樂于助人,或者干脆從照顧者的視線中消失——簡言之,無論采取什么行動,我們都要盡自己所能解除危機,讓照顧者感覺好些,從而讓自己感覺更安全。而且這看起來似乎起了作用;產生了更大的安全感,或至少減少焦慮,讓我們感覺更安全。

我們人際交往的方式不僅是思考的習慣。我們和最初照顧者的相處經(jīng)驗實際上變成了大腦活動,其塑造了大腦的物理結構,在我們身體的生理功能和行為中顯現(xiàn)出來。

孩子的行為釋放了大腦中的化學物質,讓孩子深深感到安全和保障。習慣性重復之后,這種模式便成了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招牌模式,在行為方面和生物大腦活動的層面上都是如此,這種模式會帶入成年期。任何對該模式的挑戰(zhàn)都會引起孩子的警覺,因為改變可能會降低孩子努力營造出的安全感,讓他或她又回到過去試圖逃避的恐懼和焦慮中。

當消極的后果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是違反規(guī)則的代價時,孩子就會感覺很糟糕,從而故意塑造與父母期望一致的行為。為了滿足對安全感不斷的需要,孩子將在幾乎所有的關系中扮演這些角色,所以這種特定方式的行為會使人上癮。一個人可能一生都不知道他或她在這些行為方式上是如何投入的。

兒童在童年時期為了應對生活環(huán)境中的不確定性,與他們的父母達成了微妙的“交易”。這種模式的悲劇性結果是我們接受一種虛假的愛——一種不連貫、沒有互惠、也容不下同理心和慈悲的愛。同樣令人不安的是,我們了解了被人照顧是不穩(wěn)定且靠不住的,甚至預料到我們所謂的愛的關系會是一系列的危機。

被迫尋求這種微妙關系的人在找到與他們互補的伙伴方面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一旦前景明確,他們評估了彼此對認真定義但不變的假性親密關系角色的投入后,充滿希望的對話就會隨之展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每個人都開始感覺到對方是可以依賴的,那么他們就會興奮起來,避免犯下尋求互惠性、自發(fā)性、親密性和情感投資的大錯。

所以,當我們成年后尋找浪漫的關系時,我們童年的生存模式會引起嚴重的麻煩。

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真正的、令人滿意的關系,沒有無端的吵鬧和痛苦。但是,建立這樣的關系需要的不僅僅是愿望;我們需要一張規(guī)劃圖來幫助我們了解其中的過程、體驗和技巧,讓我們擺脫以往的做事方式,指引我們恢復關系,徹底改變。

(編譯者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編譯自《假性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