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櫻科學童話的藝術魅力
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和《笑貓日記》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這些作品傾向于人格教養(yǎng),其實,楊紅櫻也是一位科學童話作家,她的科學童話——“我們的地球”系列在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科學童話”呢?
有過不少各種各樣的界定。比如我國少兒科普編創(chuàng)的領軍人物王國忠認為科學童話是“通過童話的豐富的幻想、虛構的情節(jié)、擬人化的手法來表達科學知識”。臺灣作家徐正平指出科學童話是“把自然現(xiàn)象、宇宙奧秘或科學原理,運用高度的想象力,擬人化的兒童語言,寫出寓有道理的故事來?!敝骷胰~永烈則提出:“科學童話是以童話形式給孩子們講述科學知識?!?/p>
“我們的地球”系列科學童話
可見,無論何種定義,都明確了“科學童話”不同于一般童話的特點:科學性。楊紅櫻這套“我們的地球”系列科學童話,在科學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其中一本《沙漠小精靈》,包含30個故事,涉及到了沙漠環(huán)境中的方方面面的科學知識。有的是關于自然環(huán)境,像月牙泉為什么沒有被流沙掩埋?鳴沙山的沙子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風蝕城堡的特殊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沙漠地區(qū)的風對地表有怎樣的塑造作用?黑風暴和海市蜃樓是怎么形成的?有的是關于沙漠中的植物,比如花棒、胡楊樹、短命菊、補血草、翠雀、狼尾巴花、沙棗樹等,它們依靠自己的特殊技能,得以在沙漠中存活。還有很多是關于沙漠中的動物,像駱駝、沙蜥、毛腿沙雞、灰伯勞、鳳頭百靈、阿拉善黃鼠、鳶、跳鼠、裸鼴鼠、艾鼬、沙蟒等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沙漠生態(tài)圈。書中對于科學性的把握十分精準,比如在講到“月牙泉”的時候,對大多數(shù)沙漠河流“有頭無尾”的原因進行了解釋,又對月牙泉所在的鳴沙山的特殊地形進行了分析,從而使讀者恍然大悟,明白了月牙泉為何能夠成為“永遠的清泉”,千百年來不曾干涸。
科學童話的讀者對象是兒童,因此它并不能直接、生硬地搬出科學知識,而是要讓兒童在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科學知識,領會到科學精神。而這就考驗作者的功底了。楊紅櫻的科學童話非常引人入勝,它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首先是故事的整體布局和開頭。“我們的地球”系列包含三本書,分別是《北冰洋的巨獸》(海洋篇)、《沙漠小精靈》(沙漠篇)以及《黃鶯事件》(森林篇),選取了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作為故事展開的背景。每一本都是采用了類似單元劇的形式,像一個一個的冒險或者闖關游戲,整本書又是一個完整的長篇故事。然后每本書的開頭設計都很巧妙,且絕不拖泥帶水。以《北冰洋的巨獸》為例,開頭是?魚波卡被漁船抓住了,被系上繩子,用來釣其他魚,小蛙人救了他,然后他們開始了在海底的一系列漫游,先后遇到海里的各種動植物,這樣,整本書的情節(jié)非常順暢。而《荒漠小精靈》的開頭是“米奇最大的愿望是到沙漠里去 ”,米奇是誰?幾歲?他為什么想到沙漠里去?這些都沒有寫,反而引起了讀者的好奇。
其次,故事角色的安排。這三本書都安排了一個主要角色和一個輔助角色,也就是俗稱的“助攻”?!侗北蟮木瞢F》里,主角是小蛙人,配角是?魚波卡,小蛙人還沒有來過大海,而?魚波卡是個海洋通;《荒漠小精靈》里,男孩米奇是主角,鴕鳥巴巴是配角,米奇是第一次來到沙漠,而鴕鳥巴巴對沙漠里的事兒一清二楚;《黃鶯事件》里,主角是神犬探長,他還有一個助手——青蛙博士。神犬探長擅長推理,而青蛙博士無所不知。這樣,主角引導著讀者不斷地探險,而配角則承擔了為讀者進行科普的功能,總是在關鍵的時候答疑解惑。這對科學童話來說,是一種非常有利的配置。
第三,陌生化效果的運用。正因為故事主角第一次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這樣在探險的過程中,就可以大量使用陌生化的手法了。所謂陌生化,就是對常規(guī)常識的偏離,造成語言理解與感受上的陌生感,傳遞鮮活的感受。比如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貓》,用貓的眼睛看待這個世界,當它第一次見到人類的時候,覺得是個“奇妙之物”,“那張應當長著茸毛的臉上,竟然光溜溜的,簡直像個燒水的圓銅壺?!痹跅罴t櫻的科學童話里也有不少這樣的手法,比如米奇在沙漠里見到了一種怪樹,“下面長著柳樹的葉子,上面卻長著楊樹的葉子,中間還有一種葉子,既像楊樹葉,又像柳樹葉……” 這其實是胡楊樹。這段描述是從米奇的視角展開的,是一種充滿陌生感的描述,而不是直接告訴讀者:“沙漠里長著胡楊樹,樹葉……”這就帶來了比較新奇的閱讀體驗。
第四,故事情節(jié)的設計。我平時也寫一些兒童故事,是關于漢字起源的,就感到編織故事是最難的。比如,我要向讀者傳達一個知識點:攵,也就是俗稱的“反文旁”,是手里拿著棍棒或者鞭子的意思。我需要通過幾個字來讓孩子理解這一點兒:“進攻”的“攻”有反文旁,因為進攻的時候手里要拿著棍子;“牧?!钡摹澳痢庇蟹次呐?,因為趕牛羊的時候手里要拿著鞭子;“改正”的“改”有反文旁,因為它是一個人跪著,另一個人拿著鞭子或者戒尺之類的在讓他改正錯誤,還有“放”“救”“敗”“教”等等,也都帶有“攵”。然后我還需要把這些點串起來,串成一個完整、流暢、跌宕起伏的故事,而不是若干場景的串聯(lián),這樣兒童才能感興趣,想要讀下去。而這其實是特別難的,是最耗費腦細胞的地方。楊紅櫻在這方面就極為擅長。比如《黃鶯事件》里有一個故事,可謂層層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幽蘭山谷發(fā)生了可怕的事件,神犬探長和青蛙博士前去探查。第一個懸念是,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等他們到了,發(fā)現(xiàn)一只紅公雞兩條腿痙攣,倒在地上一抽一抽的。第二個懸念是,紅公雞到底怎么了?青蛙博士把一碗水放在紅公雞面前,它更恐懼了。青蛙博士根據(jù)紅公雞的表現(xiàn),認為它應該是感染了狂犬病??墒?,它的身上根本沒有被貓狗咬破的傷口,村子附近也沒有發(fā)狂的貓狗。后來他們在老牛的指引下,找到了一頭染病死去的驢子,在驢子身上發(fā)現(xiàn)了特別細小的傷口。新的懸念又產(chǎn)生了:到底是什么動物造成了這樣的傷口呢?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傍晚,天空飛過一片黑壓壓的“鳥”,仔細一看,原來不是鳥,而是一群蝙蝠。青蛙博士認出了是吸血蝠,看來罪魁禍首就是吸血蝠。這樣又面臨新的問題:到底怎樣才能消滅吸血蝠呢?他們看到吸血蝠攻擊羊,在羊身上舔血。又發(fā)現(xiàn)吸血蝠很喜歡互相舔毛,清潔身體。而且它們總是夜復一夜地在動物的同一個傷口上舔血。根據(jù)吸血蝠的這些生活習性,神犬探長和青蛙博士在這群吸血蝠又去羊那里舔血的時候,捉住了其中的幾只,在它們的身上涂了毒藥。這幾只帶有毒藥的吸血蝠飛回巢穴,和其他吸血蝠互相舔毛,于是一群吸血蝠都被毒死了。這個故事的構思就非常巧妙,它試圖給孩子科普的知識點是狂犬病的癥狀和吸血蝠的特性,但并不是直白地告訴孩子,而是通過一個曲折離奇的偵探故事,把知識點包裹起來,從而使科學內(nèi)容和科學精神得以更加有效地傳達。
總體而言,楊紅櫻的科學童話在把握科學性的基礎上,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充滿新奇感、設計感,就像是一件剪裁新穎、別致的衣服,不落俗套。而對于廣大兒童來說,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又獲取了科學知識,可謂雙重收獲。
作者簡介:李英,文學博士,博士后,“三千字”品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