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我也試過要做你的鮑斯韋爾”
來源:文匯報 | 宋明煒  2020年08月18日09:15

一九五八年十月,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在初遇安妮·魯本斯坦(Anne Rubenstein)的那一天,執(zhí)意要借給她幾本卡夫卡、喬伊斯、黑塞的小說,并且告訴她,自己并不滿意僅僅作為科幻作家的成就,而是想要取得主流意義上的成功。迪克辛勞一生,寫作了四十四部小說,一百二十多個短篇故事,絕大部分都是科幻。但在他逝世以后的近四十年間,迪克的愿望實現(xiàn)了。他成為第一位代表作品收入精校本“美國文庫” [Library of America,類似法國文學經(jīng)典的 “七星文庫”(Bibliothèque de la Pléiade)]的科幻作家,在科幻迷眼中近乎神一樣的地位,對應著他在許多學者心目中接近時代變化中心的關鍵作家的位置。如果要舉出六十年代以來塑造美國文化的關鍵作家,迪克也許能置身在凱魯亞克、金斯堡、梅勒、羅斯、洛厄爾、普拉斯的行列,甚至可能比他們更深刻地影響仍在展開之中的未來,如厄休拉·勒古恩所說,迪克是 “我們自己的博爾赫斯”(Our own home-grown Borges)。

若要向人介紹迪克的成就,即便不讀他的小說,只要一提那些“迪克式”(Dickian)的影視作品——《銀翼殺手》《黑客帝國》《少數(shù)派報告》《盜夢空間》《高堡奇人》《電子夢》,幾乎讓人想要發(fā)出感嘆:我們正生活在迪克時代,而這一切是作者在五六十年前想象出來的。在各種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加速網(wǎng)絡和社會控制、模糊真?zhèn)?、擬態(tài)成癮、致幻成迷的時代,我們像是步入迪克的夢境,像他一樣既感到難以自拔,又自愿地沉迷其中。甚至我們也會好奇地追問,已經(jīng)喪失真實感之后,我們還會夢到超真實的未來嗎?

安妮在迪克去世之后寫作的這部《迪克傳》(金雪妮譯,新星出版社,2020年),初衷是要通過回顧迪克的私人生活,來打開迪克的意識迷宮。同時,她或許也要以此來厘清自己和迪克的情感糾葛。很難說她是否成功。作為迪克的第三任妻子,她在迪克一生的寫作和言語中呈現(xiàn)的樣子,似乎是那個變態(tài)、強大、欺凌人的女人/惡魔,在他們相處的最后時間里,她甚至被迪克強行送進精神病院。這部傳記,幾乎就是安妮與這種被迪克塑造的形象之間搏斗的過程。她在那些充滿怨恨的記憶碎片之間,尋覓純粹的愛的閃光時刻,兩人之間應有的諒解,彼此的靈魂交流。在他們最初在一起的時候,迪克說:“如果你是約翰遜,那我就是鮑斯韋爾?!痹趥饔浀慕Y末,作為未亡人的安妮,對已經(jīng)死去的作家迪克說:“我也試過要做你的鮑斯韋爾啊?!?/p>

十八世紀的鮑斯韋爾為約翰遜博士寫下的傳記,是事件親歷者的證詞,在鮑斯韋爾筆下,約翰遜近乎神一樣的偉人“形象消融了,從中浮現(xiàn)出的人物是更復雜的凡人約翰遜,他在與絕望的頻頻搏斗中獲得道德的智慧,他的明辨是非背后有無法忽視的古怪個性,從他悲劇的自我欺騙中生長出道德的洞見”。(William Dowling,“Biographer,Hero,and Audience in Boswell’s Life of Johnson.”)

安妮把自己的寫作,定義為鮑斯韋爾的方式,將神一樣的迪克還原到世俗生活的層面。她巨細靡遺地將迪克那些離奇情節(jié)和非凡的人物塑造,放置在他們共同生活的語境中解讀,關于捷豹汽車、小鋼琴、神父輪回的種種證據(jù),為迪克的夢境迷宮打開了許多出口,通向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迪克在與安妮生活時期,寫作了《高堡奇人》,安妮告訴我們,其中象征著美國精神復蘇那神秘有力的關鍵意象,弗蘭克精心制作的、令占領美國的日本人驚嘆不已的三角形(“一個小小的銀三角形,裝飾著空心的水滴。三角形下面是純黑的,上面則明亮無比。”),原來實有其物,安妮當時正在經(jīng)營珠寶工藝,迪克為之著迷,親自做了這個三角形飾物。

在兩人的關系中,安妮更具理性,有時作為生活的秩序維護者就像迪克的超我,這或許最終導致迪克走向另一個極端,要指控安妮其實瘋狂至極。但在迪克身后,安妮的傳記寫出神跡背后的凡俗甚至墮落,迪克終生濫用藥物,那些令人迷醉的想象,來自令人迷醉的致幻藥物。我讀這本傳記時,感覺安妮在寫書的時候,一定是摯愛著迪克。但我不能確認,安妮是否真的那么喜歡迪克的幻想小說。她在幻想中建造許多坐標,確定了幻想的含義,也在某種程度上,像“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我能理解在這關系中人性的幽微之處,因此我理解安妮為何要打通迪克的文學和人生,非如此,她愛的迪克不能復活。但我也尤其喜歡安妮引用迪克書信里的段落,那些充滿著詩意的幻覺,抵擋著理性的管制,絕望到令人無以自拔的描寫。如他在溫哥華試圖自殺前夕的幻覺:

……就在那間有著高大玻璃墻的客廳里,和友人、寵物,還有孩子們在一起。突然間,我抬起頭,透過房子側面的玻璃,看到一匹馬當頭朝著我跑了過來,馬上坐著一名騎手。馬就是沖著我來的,下一刻就要撞碎玻璃了。我從來沒見過,也沒夢到過這樣一匹馬:它身體纖長,四肢強壯有力,雙目圓睜——就像賽馬一樣,迅捷、狂暴,無聲無息地沖著我狂奔而來,緊接著它高高躍起,要跨過整座房子。我倉促閃避。太晚了,逃不開了。我蹲了下來,等著那匹馬轟然撞上屋頂,撞塌整棟房子……

譯者流暢的翻譯,重現(xiàn)了迪克宇宙的飽滿意象:在動作的中心,已經(jīng)無法抵擋一切不可知的到來。

又如迪克在接近生命終點時給女兒勞拉寫的信:

不知什么時候,或許是幾年前,我徹底失去了對想法的控制權,如今是想法在主宰我,而不是我在主宰它。我仿佛麻木了,喪失了自主意識,被我自己的一個想法主導著,驅策著,那就是宇宙中有個地方出錯了,而我必須找到這個錯誤。從來沒有人做到過這件事,但我一定要做到。我就像一只老鼠,試圖登上一艘滅鼠裝置完備的船。老鼠是不可能登上船的——不管它花了多長時間試圖分析情況。它正在一條通往甲板的繩子上前進,但繩子盡頭便是其中一個無法穿過的滅鼠裝置。

在這個段落中,包含著迪克故事的核心隱喻:在一個出了錯的世界中,試圖找出真相,但這個探索還沒開始就失敗了;操縱宇宙的程序,也控制了任何試圖挑戰(zhàn)程序的意念,一切都早已在程序中注定。這是卡夫卡故事在技術時代的嶄新重述,也是我們正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的時代深處的意識迷宮。安妮希望在迪克的生活故事中重新有所把握,迪克卻透過所有的言語告訴我們,他對生活早已失去控制,在絕望的深處,他開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