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泉根《中國兒童文學史》:中國兒童文學史權威著作
來源:文學報 | 張生珍  2020年08月24日08:04

學術研究貴在創(chuàng)新,難也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多樣態(tài)的,兒童文學研究專家王泉根新著《中國兒童文學史》勝義紛呈,創(chuàng)新亮點多多,為我們如何理解與透視中國兒童文學史提供了一種歷史性、審美性、權威性兼具的史著。綜而觀之,《中國兒童文學史》的創(chuàng)新與特點主要有五個方面。

其一,《中國兒童文學史》遵照特定的學術綱領和指導思想,從兒童觀切入的同時呈現(xiàn)出歷史與方法的高度和深度。《中國兒童文學史》分為歷史卷和當代卷。歷史卷由十章組成,當代卷由九章組成。全書按照中國兒童文學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展開論述。在緒論和結論部分,作者闡明了研究中國兒童文學史的緯度與難度,以及堅持“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文學理念。本著尤其突出古代、近現(xiàn)代、當代的兒童觀與社會演變的關系,認為中國古代存在著“圣人皆孩之”與“縮小的成人”這樣二律背反的兒童觀。權威的兒童觀以儒家的兒童觀最為典型,因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中國不存在理想化的兒童觀。梁啟超的兒童觀以成就民主、自由、富強的國家為希望,“少年中國”其實是成年人的民主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運動,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先驅提出的“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兒童為本位”新的兒童觀自此而產生,并由此自然而然地促進了新兒童文學觀的產生與整個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的發(fā)展。

其二,《中國兒童文學史》是第一本完整的中國兒童文學史,對中國兒童文學從古至今的存在形態(tài)、歷史資源、發(fā)展演進和各個歷史階段兒童文學的特點,進行了全面與獨特的闡釋。本著從古代出發(fā),接著進入現(xiàn)當代,一直到2000年之后,以歷史性的眼光對各個階段的兒童文學問題做出中肯的判斷和評價,同時也體現(xiàn)對不同藝術形態(tài)的把握。兒童文學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成年人“兒童觀”的演變史,這是王泉根教授在兒童文學研究領域始終緊扣的價值觀與持有的方法論。兒童文學的特殊發(fā)展規(guī)律與曲折流變,兒童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性和民族性,兒童文學所具有的世界性價值都在本書中得到深入細致的闡釋。既考察兒童文學發(fā)展的外部因素,也深刻地闡釋兒童文學發(fā)展的本土性特征。將兒童文學放在整體時段內梳理其精神脈絡,對兒童文學的內在生命力和精神結構整合提升。中國兒童文學的淵源以及民間文學和神話文學的關系等命題得到闡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根本變型變革,30年代的第二次轉型;新時期的第三次轉型。三次轉型的背景都是社會文化的深刻變革,影響到兒童觀的轉變,進而影響到兒童文學的巨大變化。該著詳細地闡釋了中國兒童文學的轉型,對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成為本書的重要價值向度。

其三,《中國兒童文學史》對中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觀而中肯的評價體現(xiàn)學術責任。著者對中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的理論批評、文獻資料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王泉根教授既梳理評價兒童文學涉及到的晚清期間的文獻和五四時期的重要文獻,同時也高度關注當下的理論批評。作者以其深厚的積淀,尤其對不同文獻的積累、闡釋,為文學史的撰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當代重要問題的歷史性批評也一語中的。書中包含著對茅盾、鄭振鐸以及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的評價和研究,對“十七年”(1949-1966)兒童文學的獨特判斷,構建了中國兒童文學研究的完整體系。

其四,學術研究注重從宏觀角度把握研究對象,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互為補充?!吨袊鴥和膶W史》注重將文學置于整個人類精神產品語境下進行考量,研究兒童文學,著眼點不僅僅在兒童文學,而是將兒童文學置于人類文學大系統(tǒng)下進行探討。其五,豐富的插圖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中國兒童文學史》包含著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豐富了本書的閱讀體驗和讀者的直觀享受。如中國自明代就開始的童話書記錄,其中的明代《日記故事》(1542年)圖片從國家圖書館典藏部獲得,該圖片第一次為讀者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