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契弗和那些偉大的名字
來源:澎湃新聞 | 陸晶靖  2020年09月18日16:10
關鍵詞:約翰·契弗

用一本書看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的一生,是件略顯殘忍的事。一個作家的成長、巔峰和衰弱,都會在一個回顧性的短篇小說集里逐漸展現(xiàn)出來。這本書的英文版導言建議讀者,其中的每一篇,都如圖一只美味的生蠔,不要狼吞虎咽,要慢慢地品嘗。我理解,這是為了讓人好好地去體會作者細致而又溫柔的文本,但更是為了避免這種覺得自己殘忍的感覺。

不過更殘忍的可能是,把這本一千多頁的書,和契弗七十年的人生劃歸到另外一個偉大作家的子集里去??赡苁且驗槠踉X夫實在太招人喜愛了,所以評論家們樂于給他在全世界建立門派。威廉·特呂弗是“愛爾蘭的契訶夫”,愛麗絲·門羅是“加拿大的契訶夫”,前幾年非常熱門的卡佛是“美國的契訶夫”,而約翰·契弗就成了“美國郊外的契訶夫”。 

約翰·契弗

這個說法在中國流傳也有挺長時間了。我們最早能看到的契弗作品,是1984年,也就是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之前8年,外國文學出版社(現(xiàn)在轉型出版童書)的《契弗短篇小說選》,里面收錄了16個短篇。之后20多年里,中文世界的讀者只看過這么多。后來在網(wǎng)上流傳最廣的作品,是其中一篇《巨型收音機》。因為篇幅短小,戲劇性強,它就像《警察與贊美詩》一樣廣為流傳。說的是紐約的一個普通家庭,丈夫給妻子買了個豪華收音機,結果擰開聽到的都是樓上樓下別人家的對話。這倒是很符合很多中國家庭的現(xiàn)實,因為很多老房子隔音不好,夫妻吵架,打罵孩子,別人都可以輕易地聽到。但這收音機過于強大,連悄悄話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什么體面人啊好生活啊一段對話就能全部撕碎。妻子天天在家里沉迷于這種類似黑客的快感,從窺私到被感染,欲罷不能。但我們也能看出來,丈夫并不喜歡這個現(xiàn)狀。小說結尾處的一場爭吵中,妻子過去的黑賬全都被翻出來,原來她也并不是什么富有同情心和溫柔的中產(chǎn)階級太太。我們可以預料,如果鄰居家有這樣的收音機,也會樂于收聽這樣的爭吵。

在手機都可以偷聽說話,然后向我們推送廣告的時代,人們很容易接受這種收音機的設定。但是在1947年,這樣的寫法是非常震撼的,它擊穿的是城市中產(chǎn)階級關于體面和隱私的穩(wěn)固想象,同時,它還具有一種卡夫卡和果戈里式的意味,即在開頭就不由分說地給人物一個動機,給世界安排一個難以理解的前提:一個人要求城堡同意他測量土地,或者他早上醒來,變成了一只甲蟲。但除了這個前提,一切也都還是按照世界本來的邏輯在運行的。比如甲蟲就還會艱難地趴下床,心想怎么辦呢,上班要遲到了。這個收音機也是如此,沒人會去追究它的科學性,因為它帶來的是關于生活的強烈的真實感。

在中國,中產(chǎn)階層也就是過去二三十年的事,一開始有不少人歡呼,覺得新生階層會推動社會發(fā)生一些變化,他們的喜怒哀樂,當然值得記錄,但日子長了,歡呼的人在這個階層里呆久了,也開始感覺日復一日,無非就是上班和下班,加上偶爾的度假和出軌,生活沉悶至極。有些作家就自嘲,寫來寫去,本質就是人到中年的文學教授和自己的女研究生的故事。所以類似《巨型收音機》這樣的作品,能夠觸動《紐約客》雜志的主編,也能夠觸動我們這些遙遠的中國人。

不過,這篇作品既不郊外,也不契訶夫。所謂郊外,我們最容易想到的無非是城鄉(xiāng)結合部,或者是一個山清水秀但是有很多游客的地方。美國的郊外環(huán)境更好,人們住獨棟房子,也有自己的車和狗。契弗40歲的時候,也在紐約郊外買了一套好房子,他后半生的大部分作品,也都發(fā)生在一個叫“綠蔭山”的郊區(qū)。但無論如何,這篇作品寫的是公寓樓里的故事。除了這篇,契弗筆下有不少故事,都發(fā)生在曼哈頓東區(qū)。他寫這里的電梯工,也寫初到紐約的劇本作家,寫想發(fā)財?shù)哪贻p人,也寫差點兒丟了孩子的夫妻。

關于這部分作品的寫作,契弗具有某種奇怪的儀式感,他會穿上一身正裝來到一個沒有窗戶的地下室,再把正裝掛起來,穿著平角短褲一直寫到夜幕降臨。這絕不像是契訶夫會做的事。其實,說契弗像契訶夫,是一種包含誤解的贊美。因為我們通常會在他們的作品中同時看到對生活極富耐心的觀察和體會,比如《醋栗》里,一個有錢人在臨終的時候,會叫人端來一盤蜂蜜,把他的錢都蘸著蜂蜜吃下去;在《掛在脖子上的安娜》里,契訶夫形容一個官僚,說他新刮的一張臉,像果凍一樣顫抖;在《帶小狗的女人》中,主人公男女在劇院私會的時候,樓梯上還有兩個抽煙的中學生在看著他們。

就像契訶夫的公眾形象一樣,溫柔、慷慨、富有慈悲心,所以許多評論家出于對作家的愛,希望他們也都成為契訶夫那樣的人。契訶夫筆下的人物永遠不會像卡夫卡或者昆德拉那么抽象,有些時候,他們甚至像生活本身一樣,因為充滿過多的細節(jié)而模糊、猶疑。但他們最終的命運都是回歸到生活本身,我們看《萬卡》里,小男孩給爺爺寫信,最后寄出去的時候信封上寫著“鄉(xiāng)下爺爺收”,這封信當然永遠無法到達,小男孩的生活會帶著憧憬和失望繼續(xù)生活。《帶小狗的女人》則更加明顯,在一對出軌男女驚心動魄的戀情過后,作者平淡地告訴我們,生活無窮無盡,他們的煩惱才剛剛開始呢。最極端的情境是在《萬尼亞舅舅》,萬尼亞舅舅為一個偽君子付出了一生,作者能夠為他提供的結局,也不過就是繼續(xù)生活下去,在生活里找到人生的意義。生活是一個巨大的謎,但通常謎底都不讓人喜歡。作者喚起我們的焦慮,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可悲,再給我們一點兒愛撫,讓我們能夠忍受下去。

契弗有一篇非常出色的小說叫《夏日農(nóng)夫》,我們可以從這篇小說里看出契弗與契訶夫有非常多的不同,幾乎可以算是《萬尼亞舅舅》的某種反面。故事始于火車,終于火車,故事的主人公在大城市工作和居住,他通常會在夏日回到自己的牧場去干干農(nóng)活,放松一下。這和契弗的經(jīng)歷有關,就像納博科夫喜歡蝴蝶、約翰·凱奇喜歡蘑菇一樣,他最常見的娛樂是用鐮刀割草。總而言之,這位主人公以一個業(yè)余農(nóng)夫的身份,回到了令他欣喜的農(nóng)場。他在這篇小說里的對手,是一個俄國移民,擁有他家山下的那片農(nóng)場。他雇用俄國人當他的幫手,俄國人瞧不上他這個假把式,他也受不了那種俄國式的憤世嫉俗。我們如果站在契訶夫的角度,當然會認為俄國農(nóng)夫的陰沉有其道理,因為契弗的中產(chǎn)階級主人公,既不會思考那種謎一樣的生活,更不可能身在其中。結尾處,契弗的美國主人公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兔子死了,便立刻認為是俄國人干的,向后者發(fā)泄了他的憤怒。但,恰恰是自己的妻子忘記了去年曾經(jīng)投放過老鼠藥。我們沒辦法譴責他頭腦簡單,因為懷疑別人圖謀不軌,這正是大城市的陌生人社會里常見的心理。

契弗沒寫主人公如何收場,因為這已經(jīng)無法收場,裂痕再也無法彌補了。主人公唯一的辦法就是屈辱地逃離自己的夏日桃源,返回令他更加屈辱的大城市。他肯定會覺得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東西死亡了。而死亡是契訶夫小說里很少出現(xiàn)的結局。 

在契弗的很多小說里,死亡像天邊的雷聲一樣傳進郊區(qū)的窗戶。這是因為他的人物沒有辦法像陰沉的俄國人一樣,把生活本身當成一種答案,而他們又無法承受階級跌落的悲哀。這本書的第一篇, 也是契弗最好的作品之一,《再見了,我的兄弟》中,長居新英格蘭鄉(xiāng)間的男人,抄起海灘上已經(jīng)硬化的樹根,給他來自大城市的弟弟的后腦勺來了一下,原因只是弟弟無法容忍這種保守、僵化的生活。有一篇叫《哦,青春與美》,主人公在他的郊區(qū)住宅里練習跨欄,只因為他人生中的一切榮譽都停留在當運動員的時刻。他的妻子拿著手槍當發(fā)令槍,失手打死了他。我們和世界上一切殘忍的讀者一樣,覺得這是悲劇,但也是解脫。

契弗的小說從來不會把我們引向某種超脫的地方,他激發(fā)人物的焦慮,然后要么殺死他們,要么把他們帶到荒野里。令人悲哀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強烈的同感,仿佛我們內心的欲望與之一同冒險。有一篇小說的開頭是飛機失事,結局是主人公向心理醫(yī)生懺悔自己喜歡上了保姆。讀者開始以為是一個驚險故事,接著發(fā)現(xiàn)后面是大片的雞毛蒜皮的家庭生活。在這種雞毛蒜皮中間,他都沒機會把飛機的事講給家人聽。我們就明白,這種所謂的冒險不過是被動的經(jīng)歷,而他唯一的主動,不過是在送保姆回家的時候握住她的手。他的妻子要離家出走,而保姆喜歡上了另一個年輕人。主人公利用社會地位,動動嘴就摧毀了年輕人的工作,然后就去尋找心理醫(yī)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和誰共情?既不是主人公,也不是他的妻子,更不是那個纖弱的保姆,最終,我們讀到一只叫朱庇特的狗,“他神氣活現(xiàn)地穿過西紅柿藤蔓,大嘴巴里叼著一只晚禮服的殘部。然后天就黑了,那是個國王們穿著黃金禮服騎著大象翻越群山的夜晚?!边@最后一句引人注目,就像是作者忍不住了跳出來炫耀一番,的確如此,因為作者是一邊對著妻子大喊,一邊寫下這句話的。所以,我們在結尾,只能和這位充滿才華的作者共情。

英文本的序言里提到,契弗從未創(chuàng)造過一個像他本人那樣有天分、有智慧或者有文化的角色,他的角色的全都是比他本人更渺小的人物。這是不確切的。在這本書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契弗的老年階段,有一篇《蘋果世界》可以看成是他的自許。它寫的是一個老年詩人的內心生活。在人生的暮年,他既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也沒能獲得這個年齡本該有的平靜。他困于記憶衰退,也被無法滿足的性欲折磨,唯有的慰藉,就是回到自己童年的幻想,再加上執(zhí)筆時候的快樂。世間的榮譽與煩惱,才能在那個時刻離他遠去。就像老作家在教堂里的祈禱詞那樣,他希望上帝保佑惠特曼,上帝保佑迪蘭·托馬斯、??思{、菲茨杰拉德,尤其保佑海明威。我們在契弗的作品里看到了令人寬慰的偉大作家的面孔,除了那些已經(jīng)提到過的名字,還有芥川龍之介、卡夫卡、果戈里、契訶夫和福樓拜。當然,還有契弗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