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胡學文:小人物是我持久開掘的礦脈
來源:花城(微信公眾號) | 胡學文 盧歡  2020年10月14日07:15
關鍵詞:胡學文 小人物

訪前語

從河北壩上草原走出來的胡學文被稱為“生活型作家”,他的寫作也常被貼上“底層敘事”的標簽。當年“底層寫作”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卻也引發(fā)爭議。胡學文則坦然視之,“不會因被納入底層的潮流而沾沾自喜,也絕不因眾多對底層的圍攻而沮喪”。

在他眼里,底層與底層之外沒有明顯的界限。如果把人按生存狀態(tài)來劃分,大部分人應該生活在底層。但以精神狀態(tài)來劃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可能在精神上荒蕪一片,是另一種狀態(tài)的底層?!斑@類人我接觸不到,我生活在另一類人中間,寫他們更容易來電?!焙鷮W文所說的“他們”,是蕓蕓眾生,是社會上隨處可見的小人物。能說小人物就是底層?不。人物雖小,人心卻大。生活暗淡,精神卻亮,韌勁蓄勢待發(fā)。

很多讀者讀胡學文早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秋風絕唱》《一棵樹的生長方式》《飛翔的女人》《極地胭脂》時,會感到一股凜冽、豪放的草原氣息。那時候,剛剛讀到??思{、對其筆下“郵票大”的故土“約克納帕塔法縣”特別迷戀的胡學文也開始有意識地在小說寫作中融入一些地域元素。就像沈從文的“湘西”、賈平凹的“商州”、周大新的“豫西南小盆地”那樣,胡學文將作品皆備注“壩上系列”,但發(fā)表時均被編輯刪掉了。若干年后,他意識到,作品的精神指向比標簽更重要。

如果從視角來說,早期的小說是由內(nèi)而外的,是站在鄉(xiāng)村看世界,那么在進城之后,人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審視鄉(xiāng)村,一旦拉開距離,許多東西看得更清晰透徹。在接下來的時期里,胡學文的小說視角由外轉(zhuǎn)向內(nèi),是站在世界看鄉(xiāng)村。像《虬枝引》《秋風殺》《宋莊史拾遺》等這些作品,少了抒情成分,多了些冷峻和荒誕。再后來,他嘗試交叉使用兩種視角,在一部作品中既從鄉(xiāng)村看世界又從世界看鄉(xiāng)村,如發(fā)表在《長江文藝》2013年第9期上的《風止步》,透視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矛盾、沖突、撕扯。

胡學文在鄉(xiāng)村、小縣城生活多年,三十六歲進入城市。居住在城市,視角繼續(xù)發(fā)生變化,發(fā)現(xiàn)了新的審美元素。他試圖讓自己的題材變得寬泛一些,嘗試著把人物的環(huán)境放在城市里,如在2014年榮獲魯迅文學獎的作品《從正午開始的黃昏》中穿越幽暗的現(xiàn)實,直接抵達生命和靈魂層面。城市生活讓他深深感到:世界用看似溫情卻殘酷的方式抹殺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生活方式的雷同化難免使經(jīng)驗同質(zhì)化,這對寫作是極大的傷害;再者,與鄉(xiāng)村會越來越“隔”的狀況,也需要自己警惕。

無論是鄉(xiāng)村生活,還是城市生活,同樣都是寫作取之不盡的礦藏。胡學文逐漸明白,文學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于其創(chuàng)造,更在于其開掘方法?!拔也恢趺窗研≌f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我的面前沒有路,我能做的,是和別的作家一樣,向各個方向掘進,以便辟出一條路來?!?/p>

故事與小說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小說寫故事,也塑造人物形象。胡學文的小說不直接借用現(xiàn)成的故事,也很少有人物原型。在他看來,小說的魅力在于虛構和想象,在于用現(xiàn)實的材料構建一個“遠方世界”。譬如現(xiàn)實生活中某個人物,只是想象的肥料之一種,引燃作家的寫作欲望而已。

因為故事獨特,人物個性鮮明,他去年出版的《奔跑的月光》一書中收錄的六部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分別是《一個勺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跟蹤孔令學》《向陽坡傳說》《飛翔的女人》《極地彩虹》等。電影與小說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樣式。當小說的改編權轉(zhuǎn)讓后,作為原著作者,胡學文希望電影能體現(xiàn)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但很少有特別約定,就當小說是“嫁出去的女兒,自由生長吧”。當年的電影《向陽坡傳說》運用了一些魔幻元素,和小說很貼合,但票房并不高,“制片方還是要考慮票房,所以,作為原作者,我盡量往后退。這不是教訓,更不是經(jīng)驗,是角色定位?!?/p>

盧歡:河南作家喬葉寫印象記說你們倆的早期經(jīng)歷相仿,我曾采訪過她也覺得如此。她一開始寫散文,造一個故事以抵達某個道理。您起初寫小說,對故事的迷戀成分有多大?

胡學文:我和喬葉是魯院同學,還是一個學習小組的。我們的經(jīng)歷確實有相似,出生鄉(xiāng)村,就讀中等師范,在中學任教多年。我對小說的迷戀,最初就是從故事開始。那些故事讓我進入一個有別于現(xiàn)實的世界,拿起小說就舍不得放下,恨不得把時間無限延長,覺得閱讀小說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慢慢讀得多了,對故事有了檢閱心態(tài),才開始品味故事的講述方法、語言等等。所以,我開始寫小說時,特別在意小說講述的故事。但講故事只是形式,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要傳達些什么。我在寫作之初,尤其在意這點,總是把“深刻”“意義”之類放在首位,一定要有個意義懸在上面,才可以動筆?,F(xiàn)在寫小說,仍然要問自己為什么寫,但已把所謂的意義擱在一邊。好的文學不是闡述了什么,而是提供了闡釋的空間,是混沌模糊的。幾句話幾百字能概括清楚的小說絕不是好小說。

盧歡:2013年,您寫了題為《故事和小說的通道》的文章闡述自己對故事與小說關系的理解。對于生活中的故事如何轉(zhuǎn)化為具有文學意味的故事,兩者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距離,您有著怎樣的思考?

胡學文:故事不等于小說,和敘述、語言同樣,只是小說的材質(zhì)或材料,合在一起才成為小說。不能否認,小說的起源與故事有關,而故事也曾是小說的優(yōu)勢所在。但在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上鋪天蓋地的故事,溫情的暴力的,要什么有什么。也正因此,有人說生活比小說精彩。小說靠故事取勝已經(jīng)不再可能。執(zhí)意如此,小說可供闡釋的空間就會越來越狹窄,小說必定走向末路。當然,我還不會在小說中徹底拋棄故事,我需要這些材質(zhì)。

你所說的轉(zhuǎn)化,我想換個詞,覺得用構造方法更為妥切。打個比方,如果故事是一棵樹,小說家會根據(jù)自己的目的選取??赡苁菢淠镜囊欢?,可能是樹根,可能是樹枝,可能是樹葉,也可能小說家只是喜歡隱藏在樹冠深處的鳥窩。如果目的只是在書頁里夾一個葉片,砍下一段樹,不僅浪費,也毫無意義。所以,故事與小說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故事雖然不是小說的優(yōu)勢所在,但也沒貶到一文不值的地步。有一種意見還比較盛行,不寫故事的小說才是好小說。我不認同。有故事或沒故事都可能成就優(yōu)秀小說,反之亦然。當然,在今天,即便講故事,故事的形態(tài)、講述的方法也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變化。比如卡佛,他的小說是有故事的,但絕不是完整的故事,往往是斷裂的、碎片的、歧義的、混沌的,更準確地說,他只是呈現(xiàn)一個故事的模板,具體的故事需要讀者自己去畫構?;蛘哒f,他講的不是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種子埋進讀者心里,是植入法。這是卡佛了不起的地方,他開創(chuàng)了短篇小說寫作的另一種方向。

盧歡:因為故事性強,文字有畫面感,您有不少中短篇小說受到了影視導演的青睞,影視化改編也成了談論您的作品繞不開的話題。您怎么看待幾部已“觸電”作品的命運以及給自己帶來的光環(huán)?

胡學文:小說“觸電”不是壞事,可以增加小說的傳播途徑,受眾更廣。雖然小說是小眾的,可讓小說進入大眾視野并不會損傷小說的品質(zhì)。我不認為珠寶讓更多人看到就失去了光澤。但“觸電”也不意味著小說多么迷人,只不過小說中所講的故事或故事的點恰恰被導演看中而已。我碰到兩類人,一種是討教式的,問我小說怎么可以“觸電”,我說我不是導演,我怎么知道?另一種是鄙視式的,認為好小說是不能被改編成影視的,話外音是改編成影視的都是垃圾。我不習慣爭論,多是一笑置之。小說好不好與是否能“觸電”無關。我有更多的小說是不可能“觸電”的,我絕不認為這些小說是傳世之作。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小說讀得人越少越優(yōu)秀。照此推斷,小說鎖在抽屜里是最偉大的,所有公開發(fā)表的小說都或多或少有品質(zhì)問題。不關注小說本身,而是就小說以外的過多闡釋,如果是討論尚可理解,如果只是透過有色眼鏡嘩眾取寵,那就很可笑了。

我不抗拒“觸電”,但我也不認為“觸電”多么了不起,更不會為了“觸電”而寫小說。我思考、努力的方向與此無關。小說因“觸電”受眾廣了,書的銷量不錯,如果說對我個人有什么影響,這就是了。

盧歡:近期最受好評的是改編自小說《奔跑的月光》的電影《一個勺子》,導演陳建斌因此榮獲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兩項大獎??催^電影的人會覺得它有文學的魂,同樣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也給觀眾留下了思考的空間。這說明電影和小說所指向的核心一致,精神歸宿相近?

胡學文:小說和電影的表現(xiàn)方式、傳播途徑、受眾群體差別都很大,但二者也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都講究敘述,一個是鏡頭敘述,一個是語言敘述,都關注人的生存和精神,都是形式和內(nèi)容的完美結合。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有想法的電影和有追求的小說。至于《一個勺子》,導演還是有想法的,也確實有一定價值。由于一些原因,電影鏡頭有刪減,這可能影響了敘述的連貫性。那不是陳建斌可以掌控的,我就更加不能掌控。如你所言,優(yōu)秀電影都有文學的魂。

和小人物融在一起,擠出人性深處的汁液

“寫作并不能讓時間逆行,但可以讓時間停頓。雖然寫出的并非驚世之作,但畢竟凝結著心血,感覺光陰沒有虛度。我不知除了寫作,還能用什么方式對抗歲月?!焙鷮W文說。一陣子沒寫作的話,他心里便沒著沒落的,似乎生活失去了意義。

在他的作品中,讀者看到的另一種“對抗”則是,他著力描寫一些“跟命運死磕”、看上去有些極端的小人物,講述他們在生活中被忽略的甚至是被污辱、被傷害的故事?!拔以敢馐廊说哪抗庠谒麄兩砩狭赳v,我為此努力。于我而言,夜晚田野的一粒火苗比城市夜空中璀璨的燈光更有意義?!?/p>

一旦進入寫作,胡學文其實并不在意自己敘述對象的身份。小說更多的關注人心,關注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內(nèi)在比外在重要得多。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差別,言談舉止和情感方式也不可能相同,但他們都會有痛苦以及孤獨感,都會迷茫。在靈魂深處,人與人之間沒有差別,各自的情感沒有高下之分。

盧歡:這些小說中的主人公或是懦弱的老實人,或是一根筋式的人,他們基本都是鄉(xiāng)下人或城市邊緣人,堅守著某種樸素觀念和善良理想,跟這個世界進行著決絕般的抗爭。您如何看待他們身上的人性光輝?

胡學文:村上春樹曾在耶路撒冷有過一次演講,說在雞蛋和石頭之間,他寧愿站在雞蛋一邊。雞蛋一定是對的嗎?石頭一定是錯的嗎?都未必。但很多時候很難用對和錯來劃分,選擇和雞蛋站在一起,體現(xiàn)的是一個寫作者的姿態(tài)和情懷。我欣賞村上春樹的說法,如果讓我選擇,也是這樣。

我的小說多寫小人物,如你所言,是懦弱的老實人或邊緣人,我曾寫過一篇《人物之小與人心之大》,闡釋偏愛小人物的理由。我并不認為只有小人物才有人性的光輝,大人物同樣可能有。但作為寫作者,我平時接觸的都是小人物,對小人物有情感,更容易觸摸到他們的脈搏,感知到他們的心跳。寫作者是外在的,因為這樣才能注意敘述的分寸、語言的把握等,就是始終保持距離,保持冷靜。但同時寫作者又是內(nèi)在的,時時要進入忘我的境界,和人物融在一起,自己就是那個人物,這樣才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擠出人性深處的汁液,才能真正有效打磨人性的光輝。作者、敘述者和人物如果隔著遙遠的距離,小說就不會有溫度。這是我寫小人物的理由,既是情感需求,又是技術和文本需要。

盧歡:唐英離開城市去農(nóng)村扎根,在壩上偏僻枯燥的配種站一待就是十幾年;荷子走出農(nóng)村在城市顛簸,近乎瘋狂地四處尋找女兒……您在寫作中對這些女性人物投入了怎樣的感情?又是如何揣摩和把握她們的性格和心理的?

胡學文:我并沒有刻意把女性安排到小說中,待別人問起,及至看到一些評論,我才意識到,確實寫了很多鄉(xiāng)村女性。有些可能是機緣巧合吧,比如唐英這個人。我出生在壩上草原,那是半牧半農(nóng)地帶,牲畜很多,有配種站。少年時代的一個樂子就是跑到配種站看牛馬配種,配種員多是男性。參加工作后,我聽說也曾有女性配種員,當時還挺錯愕的。我沒見過她,也沒有聽到關于她的任何故事,開始寫《極地胭脂》時,一個模模糊糊的女性形象在我腦海里浮現(xiàn)。她的相貌、品性、心理、生活方式,面對尷尬場景的狀態(tài),我都要小心翼翼地去揣摩。這對我當然是挑戰(zhàn),寫作就是這樣,難度越大越折磨人,但一旦進入,那種樂趣又是難以言說的。小說家構筑的是他人世界,也是自己的世界。

我的小說人物都是弱者,而世界則是強大冷硬的,寫女性更容易出彩,這是我選擇女性的一個理由吧?!讹w翔的女人》中有個小情節(jié),荷子在公安局門口,覺得自己像一攤水,往四下里流滲,幾乎從大街蒸發(fā)。寫到這里,我滿心悲涼,覺得自己就是荷子,我和她在那一刻合為一體。當然,她沒有蒸發(fā),不然小說就進行不下去了。那攤水慢慢回流,荷子終于從地上站起來。我對人物的把握沒有別的竅門,融入進去,她即我我即她。還有,我偏愛女性的另一個原因是她們的心理世界更豐富。如果那是一方土地的話,收獲總是出人意料。

盧歡:您過去的小說偏重寫實一些,長著世俗化的面孔,后來慢慢改變了,比如在《從正午開始的黃昏》運用了一種虛實相間的手法呈現(xiàn)主人公生活中的一半火焰和一半海水,《闖入者》借一個來路不明的女人帶來的莫名其妙感讓小說具有一種現(xiàn)代主義的疏離感。這些改變體現(xiàn)了您近年來在故事的構筑方法上、小說的敘事策略上有了新的追求?

胡學文:中國沒有系統(tǒng)專業(yè)的寫作教學培訓,作家都是靠自己摸爬滾打。而在西方,很多作家經(jīng)過嚴格的寫作訓練。我訪問過美國愛荷華寫作中心,去前不相信寫作可以教,但造訪后我認為是可以的。寫作的確需要技藝,西方作家的敘述成熟得多,這與他們對技術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靠摸爬滾打起家也有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往往體現(xiàn)在對生活資源的擁有上,雖然技術上可能不成熟,但作品更有生命力,更有創(chuàng)造力。我曾經(jīng)和編輯有過交流,他們常說某某作家的稿子技術純熟,但四平八穩(wěn),讀來難以讓人振奮,反而是一些初學者,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亮點頗多。編輯更喜歡這樣的稿子。作為讀者,我也喜歡有血肉的作品。那么,文學是不是可以放棄技術?當然不能,過度的生活羅列與堆疊是沒有意義的,還需要靠技術拓展文學的空間。

我在寫作初期,作品確實寫實一些,一方面是擁有豐富的生活資源,另一方面是覺得文學必須有煙火氣。但這樣的作品寫得多了,就不怎么再有興趣。沒有創(chuàng)造,寫作就喪失了樂趣,所以,我開始向虛的方向轉(zhuǎn)。實與虛是文學的兩極,我之前重實輕虛,也有技藝欠缺的緣由吧。這兩極其實都是重要的,沒有實,小說會失去生長的能力;沒有虛,小說的空間就不會開闊。實多一些還是虛多一些,也是因人而異。寫作者需要不斷地設置難度和高度,尋找最佳的表達,讓小說更有活力。

盧歡:我想起王安憶今年推出的新作《匿名》。與您的《隱匿者》在題材上是相似的,但她來了一場文學實驗,寫得很抽象,幾乎擺脫了文學故事的元素,轉(zhuǎn)向了精神向度層面的、復雜思辨的書寫。您對《隱匿者》以及當下這類先鋒性的文學探索怎么看?

胡學文:王安憶挺厲害,別人在田野耕種,她跑進深山在石頭上耕種,居然經(jīng)營得生機盎然。我猜,她的寫作應該比較艱難,但那種樂趣也是他人不能體會的,我欽佩這樣的作家。

中國的先鋒文學開始時,我正在師范讀書,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徐星的《無主題變奏》都是那時讀的,覺得很新奇。但對先鋒文學并沒有深刻的認識,更不能把握領悟其精髓。我想,不只我,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弄清楚先鋒的含義,片面地認為先鋒只是小說的形式革命。畢業(yè)后,我曾寫過一篇小說,請我的老師指正。他讀后說,不能這么寫,小說是不能讓人讀懂的。他建議我把各個自然段編號,根據(jù)抓鬮重新排序,這就有點游戲性質(zhì)了。寫作之初的我沒有那么大膽,也許實驗一把,今天的寫作會是另一番氣象。在后來的閱讀和寫作中,我意識到先鋒不僅僅是形式,更多是審美的前瞻,說得再透徹點,應該是審美的創(chuàng)造。

在《隱匿者》中,我感興趣的不是隱匿者本人的生活遭遇,而是他的視角,或者說,是用他的目光審視當下的世界。他被死亡了,但又活著,還不能讓人知道他活著。這樣死去的一個人,和我們活著的人,看到的世界會迥然不同。當然,從另一個意義上說,那個世界也是我與他一同搭造的,未必抽象,但與現(xiàn)實世界有別。

盧歡:您的不少作品盡力書寫生存的荒誕性。比如《從正午開始的黃昏》中雙面人喬丁與岳母不期而遇的秘密,《天上人間》中農(nóng)民工姚百萬與他看守的老漢之間頗似綁架與被綁架的游戲關系。生活真實到極致,一定是最極致的荒誕,秘密也是世界與人生歷史的常態(tài)形式。你如何理解生活的荒誕,以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秘密”機關?

胡學文: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中講了一個故事,并貼了一個標簽:“卡夫卡式”。說到荒誕,自然會想到卡夫卡,想起他的小說。如果說卡夫卡筆下世界之荒誕令人震驚——比如父親隨意宣判兒子的死刑,那么在今天的現(xiàn)實世界,荒誕幾乎成為一種常態(tài)了,類似證明“我爸是我爸”那樣的情形,到處都是。完全有理由說,這是一個充滿荒誕色彩的世界。我寫荒誕沒有嘩眾取寵的意思,本來如此。但寫荒誕本身并不是目的,荒誕的成因才是小說要思考的??赡苡肋h找不到緣由,對于生活,難免令人無奈,但對小說,則可開辟出更多的路徑。

至于秘密,則是生活表象下的真實狀況,或如你所言,是進入真實的機關。海明威提出小說的冰山理論,三分之一在海面上,三分之二在海面下,我想用來形容生活也是恰當?shù)?。生活的表象恐怕三分之一也不到,更多地被掩蓋、被遮蔽,是幽暗地帶。對小說不是壞事,至少意味著有更多的“生意”。再者,人性是復雜的,個體面對自己,也有許多說不清看不透的東西,那不是秘密,但比秘密的機關更難尋覓。呵呵,如此看來,小說的“生意”會越來越好,不用擔心失業(yè)了。

面對失控失序的鄉(xiāng)村,一邊后撤一邊又想上前探個究竟

前不久,胡學文的兒子在網(wǎng)上寫了篇電影《一個勺子》的影評引來影迷、讀者的圍觀。他提到一個事實:“我的父親多年來一直以河北省張家口壩上農(nóng)村為寫作背景,那里飽含著他童年的記憶,但在創(chuàng)作新的小說時,他依然會開車回去,穿著最普通的衣服,陪農(nóng)人挖挖土豆,與羊倌聊聊閑天,走走村里飄著牛羊糞便味道的小路,認真調(diào)研不同時代下現(xiàn)實的農(nóng)村生活,而不是閉門造車?!?/p>

即便不寫作,胡學文也經(jīng)?;剜l(xiāng)下,聞到鄉(xiāng)間氣息便控制不住地興奮。讓他感觸頗深的是,身體也是有記憶的,步入四十歲以后,他越來越喜歡吃莜面,“莜面是壩上的農(nóng)作物,十八歲以前,是我的主糧,后來參加工作,很少吃,也不喜歡吃。可歲月讓胃的記憶復活,在飲食習慣上,我又回到了童年時代”。當然,回鄉(xiāng)下不只是為了聞鄉(xiāng)間的氣息。沒有對鄉(xiāng)村的深入了解,寫作肯定有“隔”。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蝴蝶效應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很清楚的是,“城市化進程對農(nóng)民影響更直接,我的草原人物也不能幸免”。

盧歡:您在壩上草原生活了三十多年,寫作當然不可能不受這一方水土、這段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您所體會到的家鄉(xiāng),以及童年的記憶里,最令人難忘的且進入了自己的審美體系的東西是哪些?

胡學文:很少有作家不受童年生活的影響,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一大堆。我生活的壩上草原是內(nèi)蒙古高原的邊緣,是草原文化與農(nóng)業(yè)文化的交融地帶。我想用三個詞概括那片土地:豪放、俠義、柔韌。我們村莊的人都嗜酒,有人說無論什么時候到我們村,都能碰到喝醉酒的,早上有晚上也有。當然,喝酒是一方面,豪放也表現(xiàn)在為人處事上。我家庭條件一般,有幾年很少能吃到白面,所以那時特別盼望家里來客人。只要來客,母親肯定出去借白面,自家吃糠咽菜,但會用十分的誠意對待朋友??雌饋聿皇鞘裁创笫?,但這些點點滴滴,對我后來的成長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影響很大。再說柔韌,壩上是極寒極貧地帶,就是現(xiàn)在,冬天的氣溫也經(jīng)常零下三十度,而且風大,俗話說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遇上風雪天,天地間常常白茫茫一片,能見度很差,我們當?shù)胤Q為白毛風。生存條件極為惡劣,但沒聽到誰整日抱怨,都活得有滋有味。壩上有種草,名皮尖草,多生長在墻角,生命力特強,堪比狼毒花,但沒有狼毒花那么艷麗。我覺得壩上人就是一根根皮尖草。其實,很多審美元素是不能概括的,甚至覺察不到,但這些元素或因素不知不覺滲進身體,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盧歡:這一方水土在這些年里從外在到內(nèi)里都遭遇巨大的變化。城鎮(zhèn)化的大潮,多少鄉(xiāng)下人背井離鄉(xiāng),農(nóng)村早已消失了寧靜和安詳,更多是荒蕪和破敗。您對鄉(xiāng)土的理解經(jīng)歷了怎樣一個變動的過程?

胡學文:孟繁華在談鐵凝的小說《笨花》時,提到一個別人可能忽略的習俗:鉆窩棚。認為鄉(xiāng)村文明有自己的延續(xù)方式,我深以為然。數(shù)千年,朝代不停更迭,不管是誰的王朝,但對于一個村莊,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笨花》的鉆窩棚,并不因為日本人來了就不鉆了。那是習俗,但又不僅僅是習俗。也正因此,鄉(xiāng)村有著穩(wěn)固的結構,有著抵抗力較強的秩序。

現(xiàn)當代,鄉(xiāng)土有兩次較大的改變,一次是五四運動,一次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五四雖有變化,但基本的文化因素沒有消失,儒家文化仍起主導作用。魯迅筆下的鄉(xiāng)村破敗,但仍不失田園般的詩意。我的童年時代,讀書不多的父親常給我講“孔融讓梨”、“張飛分餅”的故事。他并沒有儒家文化的概念,但行事規(guī)則背后是儒家文化的影子。“與人為善”、“和為貴”,諸如此類,在成長過程中一點點嵌入我的骨子里,影響了我的一生。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F(xiàn)在的鄉(xiāng)村,很少有人用“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后代了,受偏好的是“狼性”、“叢林法則”,謙讓禮讓被視為垃圾,這是中國鄉(xiāng)土的悲哀。

盧歡:談到小說《命案高懸》的時候,您曾經(jīng)說:“每次我興沖沖地回到鄉(xiāng)村,常常是屁股還沒坐穩(wěn),就有逃離的欲望。當然,我沒有選擇后者。躲不開的東西,就睜大眼睛看清它?!蹦牬笱巯肟辞迨裁矗?/span>

胡學文:迷戀鄉(xiāng)間的氣息又有逃離欲望,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是。我確實想回去,鄉(xiāng)村在我心中還是記憶中的樣子,或者,總把鄉(xiāng)村想象成記憶中的樣子,難免帶有詩意。但今天的鄉(xiāng)村早已詩意不再,破碎破敗,一地雞毛,令人震驚。就拿我出生的村莊來說,它在壩上草原深處,曾經(jīng)樹木繁茂,草場肥美。現(xiàn)在每回一次,就失望一次,村莊四周的樹木枯的枯死的死,像樣一點的都被砍掉了。我問親戚為什么砍,他說不清楚,現(xiàn)在用電鋸,一個上午就伐光了。原來田野、草場上到處是鳥窩,現(xiàn)在不要說鳥窩了,鳥鳴都聽不到。大約有八九種鳥,恐怕都絕跡了。還有地下水,以前打井,1970年代末吧,兩三米即可,現(xiàn)在動輒一百七八十米。還有鄉(xiāng)村的資源,比如砂礦,比如大壩,被權力哄搶一空。這是我能看到的,還有看不到的。面對失控失序的鄉(xiāng)村,我不知能做些什么。我們常說罪魁禍首,可很多時候是沒法具化“魁”和“首”的。

我的根在那里,逃是逃不掉的。我可以生活在城市,但不能堵塞耳目,尤其我作為一個寫作者,一邊后撤,一邊又想上前探個究竟。沒有哪個人可以生活在生活之外。寫作者要想從整體上概括把握碎片式的且仍在變化中的鄉(xiāng)村已不可能,但另一方面,巨變或裂變又為寫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一些風景遠去了,總有新的風景填補。對寫作者,或許是好事,聊以自慰吧。

盧歡:像賈平凹那樣,有的作家標榜自己只能寫鄉(xiāng)土一類的作品,雖然也難掩對鄉(xiāng)土文學未來的悲觀之情。您呢?將會一直在鄉(xiāng)土文學領域上精耕細作?

胡學文:鄉(xiāng)土文學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鄉(xiāng)村的凋敝,鄉(xiāng)土文學日漸式微,但我并不悲觀。即便鄉(xiāng)村不存,文學仍有自己的天空,仍會生機勃勃。我的作品多寫鄉(xiāng)村人物,因為我熟悉他們,對他們的生存方式、精神狀態(tài)及行為邏輯把握起來順手一些。如寫一個人走在村莊的街道上,那么整條街的情形就會浮現(xiàn)出來,哪個角落有塊石頭,哪個路段有個水坑等等,根本用不著設置。但在寫作時,我腦里并沒有鄉(xiāng)土的概念,并沒有對自己說,要寫一篇鄉(xiāng)土小說。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員流動大,一個人物在鄉(xiāng)村生活十多年,而大半生時光可能在城市度過;還有一些人在鄉(xiāng)村與城市之間游走,如那些打工者,只在春節(jié)期間回趟老家。再者,還有一個特殊地帶——城鄉(xiāng)接合部,半城半鄉(xiāng),非城非鄉(xiāng)。中國的現(xiàn)實極其復雜,所以我覺得未必要盯住鄉(xiāng)土這個概念。寫作者關注的是人,是人和這個世界的關系,這個概念的外延要大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說,真沒必要悲觀。

當然,我也不反對別人把我劃為鄉(xiāng)土作家。即便現(xiàn)實中的鄉(xiāng)土徹底不存在了,記憶中的鄉(xiāng)土是不會被清除的。想寫,總可以的。我今后的寫作對象還是小人物,我會就著這一礦脈開掘。

盧歡:還有一類作家,比如韓少功,曾“決心逃離農(nóng)村”,但現(xiàn)在一年大半時間在湖南農(nóng)村自建的“梓園”生活,他的生活方式以及創(chuàng)作都向更廣闊的田野主動開放和沉降。您如何看待知識精英的這樣一種返鄉(xiāng)選擇?

胡學文:韓少功也是我敬重的作家,1980年代便馳騁中國文壇,他的一些作品是會傳于后世的。我在報上也看到他回鄉(xiāng)的消息,回鄉(xiāng)后寫的幾篇小說我也看了,隱隱約約感覺有道家的氣息。我想,他的這種回歸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選擇,更是一種精神回鄉(xiāng)。我沒有韓少功的能力,若有,我或許也會的。幾天前,參加一個現(xiàn)代性的討論,我認為現(xiàn)代性不是西方的專屬,中國也有,誰能否認《紅樓夢》的現(xiàn)代性?誰能否認《聊齋志異》的現(xiàn)代性?就當時而言,這兩部小說絕對有現(xiàn)代意味,只是那個時候沒有關于現(xiàn)代性的討論。韓少功先生逆潮而動,這一行為看似返璞,但從另一個角度,何嘗不是現(xiàn)代性行動呢?所以,我現(xiàn)在特別期待韓少功的小說,我覺得他的小說會有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