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陳思廣: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來源:《民族文學(xué)》漢文版2020年10期 |   2020年10月28日12:06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伴隨著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迅猛發(fā)展,城市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也駛?cè)肓丝燔嚨?。一方面,日新月異的城市之變不僅帶來了都市的繁華與便利,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xí)慣,特別是普遍的、可獨處的高層住宅式小區(qū)消解了以往大院式或群落共處的生活模式,使人們的生活空間在變得緊湊、集中的同時也變得相對逼仄起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鄰里之間,甚至親情之間,無形中也顯得現(xiàn)實、功利且隔膜、生疏(相鄰多年相互不知對方姓名與單位的情況極為普遍);另一方面,城市的現(xiàn)代化又加劇了社會的流動,人與人之間,不同民族之間的同片聚合與片區(qū)新組成為習(xí)常,不同民族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沖撞、交流、融合,也日益成為城市文明中同色共彩的華彩樂章。誠然,在緊張、自足、豐富但同時又高壓力、高消費、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氛圍中,人們不得不常常被擠壓在自我設(shè)計的物質(zhì)空間內(nèi),無暇(或無意)顧及他人的一切。但人畢竟是一個群居性的高等級動物,城市更不是一個絕緣體,人與人之間,親情之間、鄰里之間,即便是不同的文化之間仍不可避免地要交流,要互動。雖然這其中的隔膜是客觀的,但其中的需要更是顯在的。也正因此,在交流過程中,如何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間的人們能夠坦然地交流,特別是讓鄰里之間、親情之間多一些溝通,少一點隔膜;多一些關(guān)愛,少一點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點誤解;多一些尊重,少一點輕視,成為很多作家共同思考的文學(xué)話題。不過,對于尹向東來說,做一個有溫度的人,讓人性的陽光拂照每一個人的心靈,是他對這一問題的真誠期盼。他的短篇小說《醉氧的弦胡》就通過降措、央金夫婦對父親貢布的困惑與理解,以及與鄰居鄧兵、邱蘭夫妻之間的誤會及化解過程的藝術(shù)描寫,表達了現(xiàn)代化城市的發(fā)展雖然可以帶來外在的、物質(zhì)的便利,但卻無法抹平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鴻溝,也無法消解不同的文化圈之間固有的文化差異與內(nèi)在心理,但如果不同年齡的人,不同民族的人,不同文化信仰的人能夠做一個有溫度的人,能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異,人們就能和睦共處,就能如同一個大家庭一樣,幸福地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同一城市中。這不僅是尹向東的期盼,更是人們心中永恒的期盼。

小說中降措是一位來自奪翁瑪貢瑪草原的藏族人,因為經(jīng)商有成便在成都購房定居,也漸漸喜歡上了成都這個西南最大的都市??紤]到父親貢布年歲已高,住在奪翁瑪貢瑪草原不方便,他便想將父親接到成都來安享晚年。然而,來到降措家里的貢布并沒有對成都有更好的印象。于外,成都天矮、霧重、人擠、車多,沒有什么值得留戀;于內(nèi),處處受制,無法隨性所為,令人感到十分憋屈。出門與兒子樓下的鄰居老人打招呼,會招來兒子兒媳的顧慮與埋怨;想通過拉弦胡驅(qū)散心中的煩悶又被降措以深夜拉琴會影響他人的理由制止。這讓貢布感到來成都不是享福而是受罪,第三天就執(zhí)意讓降措將他送回去了。父親走后,央金做飯時發(fā)現(xiàn)一只蟑螂,根植于她血液中的不殺生的觀念讓她習(xí)慣性地用紙將蟑螂捉住后,從陽臺放生到樓下的草坪上。但這一行為招致了樓下漢族女主人的不滿,不僅發(fā)生了口角,男主人間還發(fā)生了肢體沖突。好在溝通及時,加之降措的大度,事情算是暫時過去了,但雙方還是心存芥蒂。幾天后一個夜晚,樓下的老人因病去世,降措、央金得知后立即按藏族的方式為亡者舉行了儀式,在很大程度上撫慰了一時不知所措的鄧兵、邱蘭夫婦。在火化時,他們依然按同樣的方式為亡者作了有溫度的最后的告別,這讓鄧兵、邱蘭夫婦非常感動。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對當初因文化的隔膜導(dǎo)致的彼此誤會表達了歉意。至此,兩家的芥蒂徹底化解。而此時,貢布自在的弦胡聲也悠揚地回蕩在奪翁瑪貢瑪草原。

小說的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但尹向東的構(gòu)思卻別有意味。他特意設(shè)計了一副一主兩條線索:副線是父親貢布從奪翁瑪貢瑪草原來到降措家僅三天的“受罪”感受,通過父子間的隔膜與和解引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矛盾與困惑;主線是降措、央金與樓下鄰居鄧兵、邱蘭兩家由摩擦到化解的幾天經(jīng)歷,以鄰里之間的誤會與和解引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間尊重與認同的緊迫與必要。副線以親情為中心,主線以人情為紐帶。親情間的和解方案是:尊重傳統(tǒng),理解本性,認同文化,回歸本心;鄰里間的和解方案是: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理解包容,面向現(xiàn)實,共向未來。二者之間的關(guān)鍵詞就是:尊重、認同、理解、包容。降措不尊重、不認同貢布的觀念則無法理解父親的進城不適,也無法包容父親的所作所為;邱蘭、鄧兵不尊重、不認同央金、降措的文化理念,也無法理解有靈生命的存在與逝去在不同的文化圈內(nèi)之于人們的不同意義,也無法包容他們的所作所為,進而反思自己的言行并達成兩家的和解。而連接二者的核心理念就是:做一個有溫度的人!溫度意味著尊重,意味著認同,意味著包容,意味著理解——意味著以愛的情懷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以愛的情懷尊重每一個文化圈的文化特性與差異性,特別是尊重、理解、認同、包容積淀其心的民族文化心理與行為方式,而不是搞對立,更不是拉仇恨,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和睦友好,平等相處,我們的世界也更加充滿陽光。

不過,讀完《醉氧的弦胡》,我也不禁有一絲淡淡的隱憂。貢布老人返歸草原雖然是暫時的,但是不是走向理想的、未來的方式呢?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是否一定以返歸傳統(tǒng)而構(gòu)筑呢?我愿與讀者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