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海棠樹背后的深情厚意 ——讀白庚勝散文《屋后海棠》
來源:文藝報 | 和振華(納西族)  2020年12月04日15:31

最近讀了白庚勝先生的散文《屋后海棠》,除了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之外,被一股飽含深情的暖流包圍。作者在作品中用獨到的意境和修辭對故鄉(xiāng)進行回望,述說了對一個群山包圍的村莊的離愁別緒。

白先生出生于麗江拓東村。這是馳名中外的茶馬古道上的一個節(jié)點,多民族雜居,多種文化交融。各民族歷經(jīng)遷徙、貿(mào)易、婚嫁,以及碰撞、沖突之后,交往范圍不斷擴大,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新中國成立后,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逐步兼容并蓄、相互包容、共同發(fā)展進步,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拓東古村落,各民族如一叢海棠樹,懷著共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發(fā)展進步。

就是在這樣一個村落里,孕育了一個家庭的優(yōu)良家風。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給予孩子多少金錢,而是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白先生出生于一個貧困的家庭,但這個家庭有著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白先生的父母挺起脊梁,從不向命運低頭,而是笑迎日出日落的每一天,并在屋后種下一排擋風護院的海棠樹。一到冬天,“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那排陪伴他家走過崢嶸歲月的海棠樹,成了最好的防風林。

白先生的母親是從100多里外、金沙江邊的熱水塘村嫁到拓東村的。作者寫道,“嫁入我家,母親的一生便嫁給了貧窮、困苦、災難?!钡魬?zhàn)人生,“總是笑對艱辛,以苦為樂,從不自怨自艾,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積極面對生活,把上山砍柴與拉松毛、下地播種和收割,以及廚藝、女紅、制豆腐、做涼粉與嘎拉皮、釀酒、熬糖、幫別人接生等十八般武藝展示得樣樣精彩”。她為公公養(yǎng)老送終,服侍過早病倒在床的丈夫,生下8個兒女。他的母親與屋后海棠一道,“目睹了家鄉(xiāng)的一系列社會巨變,并先后送走了爺爺、父親和五個哥哥姐姐西歸”。但是,她就像那些樹一樣,默然而堅韌地承受這一切。他的母親喜歡言傳身教,比如“燒包節(jié)”前后,母親從拓東走20多里進城去賣海棠果,給讀書的小兒去換一件寒衣,而自己生病了卻舍不得抓藥。后來,白先生到北京求學甚至出國,他母親殷殷囑托:“到了海外,見了櫻花不要忘了屋后的海棠花,吃上山珍海味不要嫌棄家鄉(xiāng)海棠果的酸澀與甘甜?!?/p>

從這篇散文中,我還讀到了一個學人的奮斗史。《屋后海棠》著力從屋、樹、果寫到人。海棠只要種活,“它只有一生的奉獻,別無所求”。白先生念念不忘的屋后海棠,10年前老屋新主建樓時已經(jīng)砍掉,親手種植海棠樹的慈母也早已離世,真可謂“夜聞馬嘶曉無跡”。但是,關于母親、老屋、海棠,白先生肯定終身銘記于心。他深知,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母親種下的海棠樹,是人生樹、生命樹、品德樹,必將永遠活在他心中。由樹及人、人樹合一。正是因為海棠樹的優(yōu)秀品質(zhì)浸入骨髓,白庚勝始終胸懷遠大理想,秉承納西人好學上進之風,從拓東村出發(fā),走出玉壁金川,穿越云貴高原,不斷挑戰(zhàn)人生,奏響奮斗之曲,成為知名的學者。

海棠樹沒有白楊偉岸挺拔,它因易種易活而為人所知。有這種樹在,春可賞花,花團錦簇撲鼻而來,秋可收果,嚼果先酸后甜且可入藥祛病。這可謂葉茂、花嬌、果碩,一樹俱寶,不求索取,只有奉獻,因此它又是不凡的。它代表著納西人的品德和風格,引無數(shù)的騷人墨客贊頌,留下汗牛充棟的文學作品。因此,想要在舊題材中寫出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白先生的《屋后海棠》卻獨出心裁,透出對故園的深厚情感,寫得情真意切,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作者不單純是寫樹,而是在對一排樹和一段歲月的回望中,融入了對母親的思念、對人生的感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白庚勝寫這篇作品,重在抒寫自己的生命歷程和生命感悟。這是一次“不得不寫的創(chuàng)作”,屬于有感而發(fā),至于讀者怎么閱讀和評價,并不是他所關心的。但我相信,因為《屋后海棠》的獨具一格,它會如陳酒的醇和普洱茶的香,讓更多的讀者讀后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