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長命鎖》:苦難中的溫情敘事
來源:文藝報 | 馬忠  2021年02月05日08:59

作為 “野薔薇成長系列”之一,兒童文學作家胡繼風的長篇小說《長命鎖》,講述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小女孩“甜甜”的故事。她在7歲時的清明節(jié),無意中發(fā)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她的媽媽并沒有死。從此,甜甜的情感和生活徹底改變。

女兒甜甜渴望母愛,媽媽趙冬梅牽掛女兒,一個在鄉(xiāng)下生活,一個在城里打工,兩顆不見的心中間,隔著時間、空間、希望,還有流言蜚語、艱辛和無奈。一把長命鎖,將這對母女和更多人聯(lián)結在了一起。小說的敘事不是普通的單線結構,而是通過穿插式的敘事形式,增強了故事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穿插式的情節(jié)結構對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等都有所牽涉。一明一暗兩條線講述了兒童與成人的雙情感流向,使得這部小說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有了厚重的質感。

故事雖然有些悲情,但作者選擇的話語基調卻是溫情的,樸實而又平和的敘述,將我們領進了一個飽含鮮活生命情態(tài)的現實世界。無論是小胡莊還是大城市,無論是人生的劇痛還是生存的無奈,流淌于字里行間的款款的溫情和隱隱的憂傷,無不映射著作者濃郁的體恤之情和悲憫之態(tài)。其中,既有生存的艱辛和凝重,又有生命的關懷和暖意,從而使小說顯示出一種別樣的審美情趣。這種溫情式的寫作,主要體現在小主人公甜甜對外部世界的思考,對內心世界的認知。這種溫情式的寫作,還體現在對普通人群的生存命運給予的特別關注。如聾啞叔、陸爸爸、三丫頭等人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都完全處于弱勢地位——對生活沒有太多的奢求,對命運也沒有特別的預設,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求得平靜而充實的生活,通過樸實而誠摯的本性守護生命中的那份人格與尊嚴。然而,事與愿違,他們時刻要忍受突如其來的災難性沖擊,并常常不可避免地淪為被侮辱和被傷害者。在這個過程中,小說在不斷逼近人物內心深處的敘事中,揉進了大量的溫情式話語,使人物的命運在濃烈的悲劇性氛圍里又迸發(fā)出種種詩意的人性光澤。

人文關懷應是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應有的藝術視角。在《長命鎖》中,作者能夠在人物苦澀的生存際遇中發(fā)現許多可貴的人性品質,并賦予他們以特有的溫情之光。一方面,他將人物不斷推向某種生存的極致狀態(tài),凸現出此時此境中的人物豐富復雜的心靈面貌;另一方面,他又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地消解大規(guī)模的、外在性的正面沖撞,讓敘事始終保持在引而不發(fā)的狀態(tài),使沖突變成人物內心的自我煎熬,以此來展示他們靈魂深處的精神品質和人性魅力。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小說中甜甜的媽媽趙冬梅這個人物身上感受到。作為一個被命運捉弄,被親人誤解,忍辱負重的母親,從她“偷”長命鎖、賣長命鎖到贖長命鎖等一連串的遭遇中可以看出,這種溫情,并不是作者出于廉價的人道理想而在敘事中強行虛設的一種現實態(tài)度,而是創(chuàng)作主體的內在情感和價值取向的一種不自覺的流露,是他的人生理想在審美傳達上的一種自然映現。而班主任姚愛茹老師,代表的是愛和教育,意在強調社會及成人對少年成長應有的正確指導和幫助,起到了守望兒童精神世界的作用。

小說沒有采用單純的兒童視角敘事,因為僅僅依靠兒童視角來交代人物關系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作品中的某些部分是以成人視角來進行敘述和體味,其中的高妙之處是兒童觀察者無法清晰感知到的。“我不是小偷”就是一例。美麗嬸娘年僅幾個月的兒子貝貝的長命鎖不見了,七奶奶一口咬定是甜甜偷的,便找上門討要,由此引發(fā)了一場清白保衛(wèi)戰(zhàn)。借助兒童視角來觀察成人世界,小主人公甜甜的視野并不局限于個人的小世界,她同時也在窺探屬于成人的更為復雜真實的世界。這些敘述既讓故事保持了應有的張力姿態(tài),又使人物的內心沖突獲得了極致化的彰顯,也使人物的精神品質和價值取向獲得了鮮活的表達。

有人說,苦難本身沒有什么意義,有意義的是人們在面對苦難時內心深處迸發(fā)出來的力量?!堕L命鎖》通過對甜甜不同尋常的童年經歷的書寫,真實地表現她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復雜的人生體驗和感悟,能給兒童讀者以不少成長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