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中國軌道號》:空軍大院孩子們成長的故事
來源: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12288;| 曾文麗  2021年02月25日09:01

《中國軌道號》是科幻作家吳巖重返長篇舞臺的兒童文學(xué)新作。作者以1972年的中國為背景,講述了一座空軍部隊大院里孩子們的成長故事。在作者的筆下,繼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后,中國載人航天項目“714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人公小巖的父母所在的空軍軍事裝備所也積極投入到相關(guān)項目中,為把中國首位宇航員送上太空而努力奮斗。軍裝所承接的項目被命名為“中國軌道號”,意思是中國人永遠會在自己的軌道上前進。

全書的四個章節(jié)與四季輪回一一對應(yīng),劇情也相應(yīng)地起承轉(zhuǎn)合,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感情基調(diào)。小說的序幕在春天拉開,那是小巖第一次見到新所長顧阿姨。初來乍到的她敢做敢為,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帶領(lǐng)全所上下投入“中國軌道號”項目的建設(shè)中。第二章的故事發(fā)生在火熱的夏天,小巖與空軍試飛英雄的兒子周翔不打不相識。他們前往大漠參加“火星探險夏令營”,聽聞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往事。第三章是小巖成長的轉(zhuǎn)折點。那年秋天,小巖遇到了人生中最好的導(dǎo)師老汪。他為小巖和整個研究所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讓小巖埋下了刻骨銘心的遺憾。最后,故事在冬天迎來了尾聲。小巖一家找回了老汪的兒子冬冬,顧阿姨的研究不但讓“中國軌道號”項目取得了重要成績,還讓冬冬的病有了很大起色。小巖終于走出了老汪去世的陰影,獲得了真正的成長。

作者大膽的想象賦予了作品強烈的科幻色彩。最為巧妙的是,未來感十足的科幻元素往往與歷史的視角結(jié)伴出現(xiàn):在那個科研條件十分艱苦的年代,老汪在天臺上用廢舊的文具、炊具組成了簡陋的科研儀器,卻用它們來研究國際上最前沿的“紅微子”通信技術(shù)與空間扭動理論;如今處處可見的電梯讓第一次進入實驗樓的小巖驚嘆不已,在下一刻,他卻進入了一間極其先進的實驗室,親身體驗了生物計算機和腦聲記錄儀的神奇……無限的想象與真實的歷史鏡頭完美地重疊在一起,形成強烈反差碰撞的同時建立起自洽的邏輯,讓虛構(gòu)的故事給人以真實感。

書中塑造了兩位典型的老一輩科學(xué)家形象——顧阿姨和老汪。他們的性格截然不同。從海外歸來的科學(xué)家顧阿姨身上帶有那個年代的學(xué)者所獨有的氣質(zhì),“仿佛有青春永駐的秘訣,各種磨難都沒有磨滅她對生活的熱愛”。她低調(diào)而謙和,拒絕了爸爸專門給她安排的住所,讓自己融入軍裝所的大集體中;她頂著各方壓力,堅持正確選人用人的原則,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代的科研任務(wù);她關(guān)心大院的下一代,大膽地為冬冬嘗試全新的治療方案??梢哉f,這是作者傾注了很多筆力塑造的理想人物。與顧阿姨相反,老汪是一個性格孤僻的“科學(xué)怪人”。他不善與人交流,卻擁有極強的理論功底與動手能力。盡管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但他還是在天臺上開辟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用簡陋的自制儀器研究飛船的通信問題,努力為“中國軌道號”項目獻出自己的力量;與其說他是小巖的老師,倒不如說更像是忘年之交的朋友,不僅教會了小巖數(shù)學(xué)、天文知識,更培養(yǎng)了他的科學(xué)思維。他們的形象正是老一輩科學(xué)家的真實寫照——愛國、奉獻、治學(xué)、修身,為祖國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科研成果和珍貴的精神財富。

偉大事業(yè)始于偉大夢想?!版隙鹞逄枴眻A滿完成月球探測任務(wù),帶著月壤標(biāo)本返回地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地球1億公里外的軌道上繼續(xù)朝火星飛行;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成功試飛……在時間長河里,一代代中國人為了保衛(wèi)祖國的藍天,為了早日實現(xiàn)建設(shè)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而奮斗拼搏,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