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和平方舟的孩子》:蒼穹之下 方舟之上
來源:文藝報 | 鄭周明  2021年05月17日08:29

在人類文明史記憶中的諸多席卷全人類的災難里,洪水留下了許多文字圖像記載,西方選擇的是祈禱上天,造一艘方舟避難,而東方的中國,則出現了大禹和百姓一起迎著洪水,搏擊而治。不同文明思維的背后,是個體精神的信念,“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無論是有名的英雄,還是無名的英雄,都將激勵與照耀周圍更多的個體,凝聚在一種天地精神之下。

被疫情籠罩的世界,我們聽過許多英雄一般的事跡與故事,凝聚人心,移情化物,對孩子而言,這些英雄更是人生初長時的博大感召。作家簡平便找到了一艘低調而不平凡的現代方舟,來自中國海軍的醫(yī)療船“和平方舟”號。從這里啟航,他為孩子們講述了一段段不為外界知曉、卻驚心動魄的無名英雄故事。這艘醫(yī)療船之所以不太為國人所知曉,在于它平時救治服務的對象是海外患者,它親歷了許多發(fā)生在兒童身上的人道主義救援。2019年,簡平接手了這個寫作素材,深入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和醫(yī)療船上的醫(yī)護人員們做了一次次深入采訪交流。

《和平方舟的孩子》真正展現了我們從未了解過的一些故事,那些萬里之外世界各地發(fā)生的兒童困境。這樣的“走出去”是本著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航行于大海碧波之上,失事海域的突發(fā)事件、哥斯達黎加擁有體育夢想卻突然生病的小男孩、斐濟島上先天畸形而心存芭蕾舞夢想的小女孩、非洲埃博拉病毒,這些災難降臨在個體身上時,猶如命運被扼住了咽喉,但“和平方舟”的出現帶去了希望,讓病患者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船上的醫(yī)護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見證,和平方舟每到一個國家,都會看到成百上千的當地民眾提前問訊在港口排隊等待就診,碧海藍天從來都象征著探索、勇氣與希望,那一刻,和平方舟帶來了和平、友誼與仁愛。

這些親身經歷不僅被那些病患者記在心里,同樣也被醫(yī)護人員的孩子所觀察所體會。是的,作為方舟上醫(yī)護人員的孩子,有著其他孩子想象不到的苦惱,父母常年遠航在外,長達幾個月看不見孩子,缺乏陪伴帶來的不理解乃至矛盾不可避免,但當他們慢慢成長,逐漸了解到父母的工作細節(jié),知道發(fā)生在大洋之外的一個個驚心事跡,他們的內心也得到了震動與震撼,有的孩子高考時“子承父業(yè)”,填報了海軍醫(yī)療專業(y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這就是為人父母最沉默而有力的傳遞。

寫作這個題材時,簡平沒有預料到之后疫情的暴發(fā),他聚焦了“和平方舟”號上的女性醫(yī)護人員如何主動請纓,奔赴武漢一線參與救援,她們和所有支援武漢的全國醫(yī)療隊一樣,組建了陸地上的“和平方舟”,奮戰(zhàn)疫情,為民眾帶來希望。穿著同樣的防護服,她們抹去了自己的性別和標簽,共同守護醫(yī)者仁心,視國人為家人一般體貼醫(yī)治。我們常常以為,和平年代不需要英雄,也無需提倡英雄,但英雄不意味著刻意塑造,更是一種傳承的內在精神,它潛流在日常的寂靜時刻,卻在災難肆虐時隨時向前一步,平凡的外在,英雄的內心,這是一個民族永遠保持活力、前行無阻的秘密所在。

出發(fā),永遠在航行的路上。這樣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正如每一次困難來臨,這個社會永遠不缺乏英雄的挺身而出。和平方舟的故事在簡平筆下,都化作了兒童的視角,他們中的大多數或許在2020年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感受到英雄品質到底意味著什么,就像其中一個孩子說的:“船是我,我也是船?!边@個故事源自一個命題,一個任務,但并沒有拘泥于形式和主題先行,從孩童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變得異常簡單明朗,它是無數有擔當有作為的大人在支撐著,也是一個無可置疑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悲歡與共,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