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巴塘
來源:中國民族報 | 羅鴻  2021年07月21日11:18

我們沿著國道318線,驅(qū)車翻過蒼茫的高原,把雪山、湖泊、牦牛群遠遠地拋在身后,一路向西追逐著陽光,一直追到了巴塘。

陽光下的巴塘

巴塘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部,自古以來就是從川入藏的必經(jīng)之地,如今,它更是以開放、包容、熱情的姿態(tài),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清晨,在啾啾的鳥鳴聲中醒來,我從民宿“巴楚林嘎”的窗臺往外望去,金光中的巴塘仿若仙境,在視野中緩緩展開。空氣里透著清澈甘洌的氣息,雪山的味道、果實的芬芳撲面而來。遠處的山頂被大團大團的積雪覆蓋,與藍天上幾朵閑適的白云仿佛要連在一起,它們反射著太陽的光芒,白得耀眼,讓人一時難以分清,哪里是云,哪里是雪。

不遠處,巴楚河淙淙流過,陽光鋪在粼粼的水面上,仿佛流瀉著細碎的金子。河岸上,有藏族同胞正繞著靜穆的白塔和康寧寺,虔誠地進行每天的“轉(zhuǎn)塔”“轉(zhuǎn)寺”儀式,他們衣著莊重、神情肅穆,手持佛珠喃喃地誦經(jīng)祈福。他們與白塔、古寺一起,被籠上了一層金色光芒。

再看院子里,李樹、杏樹、櫻桃樹、蘋果樹……各種樹上都綴著深深淺淺的黃葉,金黃、明黃、黃里透紅、黃中帶綠的樹葉在清晨的陽光里靜默著,色彩繽紛,宛如油畫。還有那未采摘完的蘋果在枝葉中探出笑臉,不曾被鳥雀啄食完的石榴果朝著天空咧開嘴,就要被陽光和暖風變成葡萄干的幾串葡萄晶瑩剔透……難怪,這個城市里的鳥雀到冬天也不南飛,有這么溫暖的太陽,這么豐裕的果實,一年四季就待在這里吧。

巴塘被稱作“小江南”絕非偶然。崇山峻嶺中,有這樣一處靜謐、安詳?shù)男〕?,花紅樹綠中飄著果香,還有流水穿城而過,怎不讓人流連?

穿過陽光下的小巷子,我們?nèi)ふ乙惶帯肮派1钡木包c,還在遠處,就被它驚詫得說不出話來。那是一棵長在巨石上的大桑樹,蓬勃的枝干蒼勁有力地刺向天空,挺拔、健碩。它裸露的根須與大石頭纏綿地擁抱著,密不可分,難怪得此名字。古桑樹下,兩位藏族老阿媽一邊曬太陽,一邊同我們聊天。其中一位阿媽指著頭頂最粗壯的那截樹干,慢悠悠地告訴我:“那里是空的,像個小房子一樣,我小時候經(jīng)常躲到那里頭玩,后來大人們怕小孩子往里爬不安全,就用石頭堵上了?!边@棵樹見證著老阿媽由天真爛漫的小女孩慢慢變成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幾十年光陰轉(zhuǎn)瞬即逝……

我想起先前讀過的詩句《古桑抱石》:“懸根盤石奠巴安,半壁西南化紫壇。一瓣馨香憑父老,行人莫作畫圖看。”每個清晨,這棵沉默的古桑就這樣深情地注視著巴塘,看這個陽光下的古老城市怎樣蓬勃地生長,怎樣以嶄新的姿態(tài)驚艷每一個來自遠方的旅人。

章德草原

位于巴塘縣的章德草原,是茶洛、列衣、德達三個鄉(xiāng)的牧場,被譽為“川西最美的高原草原”。草原長約8公里,寬不到兩公里。我們到那兒時,草已枯黃,唯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在草原上靜靜地流淌。河岸邊覆蓋著一些薄薄的冰塊,在藍色天幕的映照下泛著微光。從車里走出,眼前的草原仿佛一條鋪開的狹長地毯,向我們的左右延伸。此刻,我們都幻想著能無拘無束地奔跑、吶喊,或是騎上一匹駿馬,瀟灑地甩著皮鞭,吆喝成群的牛羊去往水草豐美的地方……

然而,牧人們已經(jīng)收拾了帳篷,帶走了牛羊,往日在水邊嬉戲的野鴨、黑頸鶴也都隱秘地藏起了行蹤,只留下蜜一般的陽光,灑遍遼闊的草原。

空氣里彌漫著濃郁的硫磺氣息,遠近各有幾處溫泉冒著霧氣。那泉眼汩汩往外涌出泉水,我們還未靠近,便感到熱浪滾滾,蒸氣逼人。在都市里,我們常常在人造的溫泉泳池消磨時光,此時面對這么多天然的泉眼卻手足無措,好半天還傻愣愣地站著,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我舉起手機,將鏡頭對準四周的群山。群山中,最壯美、神奇的山峰就是扎金甲博神山。相傳格薩爾王和王后巡察人間時,經(jīng)過這里,被章德大草原上的湖光山色所吸引,于是雙雙化作神峰,與草原長年相守。有意思的是,在章德草原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扎金甲博神山的身影,我們不得不為大自然的奇妙而嘆服。

黃昏將至,周遭靜謐。同行的幾位攝影師都已經(jīng)支好三腳架,調(diào)好了焦距,大姚甚至舉著相機匍匐在地……我知道,他們正在等待落日。為了捕捉落日的余暉,許多攝影師無數(shù)次來到這里,每一次,他們都能找到不同的視角,把令人震撼的美景傳遞給更多的人。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此時的扎金甲博神山仿佛被金光籠上一層面紗,金碧輝煌,神秘圣潔。那光芒把周圍的云彩也染上了一層燦然的金色。

“團結(jié)包子”

那種圍脖形狀、象征民族團結(jié)的包子,您品嘗過嗎?在巴塘,我們遇見了這種“團結(jié)包子”,一桌人都沒有吃完一個,當然,不是因為它不好吃,而是它實在太大了,足足占據(jù)了一個蒸格那么大的盤子。

那天,我們在一家藏餐館坐定,等待美食上桌。我對菜單上的“團結(jié)包子”充滿好奇心,向服務(wù)員提出可否去看看怎么做的,原本擔心她會拒絕我,哪知她熱情地告訴我:“感興趣的都可以來看,我們這里的女子都會做?!?/p>

來到寬敞的廚房,我看到一位藏族姑娘正在揉面。旁邊有切好的土豆片、芹菜節(jié),一起擱在大盆里,黃綠搭配,色彩清新,撒上調(diào)料粉后,仿佛綴上了橙紅的小花。

姑娘轉(zhuǎn)身去炒制排骨,那排骨在油鍋里翻轉(zhuǎn),沒有任何佐料,只散發(fā)出排骨本真的肉香。大概是火候到了,她拿了一個大勺舀出排骨,把它們澆在裝著土豆、芹菜的大盆里,只聽得“哧”的一聲,肉香菜香瞬間混合在一起。

姑娘又把揉好的面團搟成薄薄的面皮狀,鋪進蒸格里。接下來,她開始攪拌餡料,讓排骨和土豆、芹菜充分混合。她把拌好的餡料碼在面皮周邊,又在面皮中間掏出一個圓洞,把中間的面皮往外搭,又把外邊的面皮往里扣,循環(huán)一圈后,一個圍脖形狀的“團結(jié)包子”就做好了。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姑娘笑道:“放進蒸籠蒸上3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p>

翹首企盼,熱氣騰騰的“團結(jié)包子”終于擺上桌了,濃郁的香氣頓時彌散在房間里。我們一邊吃,一邊贊嘆,每個人都吃得嘴角流油……

做包子款待貴賓,這在巴塘有著悠久的歷史。巴塘自古以來商賈云集,這里的口味就有了兼收并蓄的特點。陜西、河南商人帶來了面食,加上本地人的琢磨,就做成了以土豆與豬肉或者排骨混合做餡的包子。

1950年,因為解放軍的到來,巴塘的“團結(jié)包子”由此誕生,并留下一段軍民魚水情深的佳話。這年6月,18軍先遣支隊到達巴塘,受到當?shù)馗髯迦嗣竦臒崆闅g迎。按照習俗,大家就要蒸肉包子來款待解放軍,但如果像過去那樣一個一個地做包子,要做到什么時候才能做完,又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蒸熟?。窟@個難題并沒有難倒聰明的巴塘人,他們把餡料包在一個大包子里,一個蒸籠蒸一個包子,一個包子夠10多人同時吃。人手不夠、時間不夠的難題就這樣輕松地解決了。重要的是,大家發(fā)現(xiàn),這個包子的味道實在太美啦!

離開巴塘時,我們的鼻尖上似乎還回旋著“團結(jié)包子”的誘人香氣,獨特而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