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一部有開拓性的誠心之作 ——讀《夢見——周振天創(chuàng)作藝術論》
來源:文藝報 | 李 準  2022年02月18日08:30

1978年,周振天根據自己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斗爭在繼續(xù)》改編的電影故事片《獵字99號》在全國放映,這是他踏入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論起步不算早,但他積累厚、起點高,又趕上了好時機,乘著思想解放的大潮,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造才能一起迸發(fā),多向筆耕,四處開花,佳作迭出,作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近些年來一直在吸引著文壇各方的共同關注,我稱之為“周振天現象”。作為一個現象,至少有以下幾點特別值得關注、總結和研究:

一、從空間維度上看,他是一個多專多能的全能型作家。他寫小說、寫報告文學;編導了多部大型電視專題片;他也寫話劇、音樂劇;在電視劇創(chuàng)作上他更是風生水起,碩果累累,像《潮起潮落》《神醫(yī)喜來樂》《玉碎》《小站風云》《護國大將軍》《樓外樓》《我的青春在延安》《我的故鄉(xiāng)晉察冀》等具有史詩氣概的巨制。更難得是,在每個藝術門類中他都有優(yōu)秀作品問世,都有獨特的競爭力。在當代現實題材中,以軍旅題材為主;軍旅題材中,又以海軍題材為主。在審美范式上,他嘗試了正劇的多樣性(按:對應優(yōu)美),但喜?。ò矗簩溨C幽默)和悲劇(按:對應崇高)寫得同樣精彩。如《水兵俱樂部》是輕喜劇,青春、陽光,令人身心歡快;《神醫(yī)喜來樂》是外輕內重,民間郎中喜來樂與太醫(yī)王天和較量的結局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回聲——“終有一天,人們將要笑著與自己的歷史告別”(馬克思語)。悲劇如話劇《姑娘跟我走》主人公少年犯蘇春卉對母親的那番責問令觀眾痛徹心扉;長篇小說《玉碎》主人公趙如圭毀玉殉國的結局揭示了一個更加深刻的道理——“最深刻的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與這種要求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不能實現之間的沖突”(恩格斯語)。電影《老少爺們上法場》則是悲劇故事的喜感表達,片尾老少爺們上法場那場戲是熱鬧底下掩蓋著徹骨的悲痛,滑稽的背后挺立著為國犧牲的崇高。

二、從時間維度上看,在漫長的四十多年中,他的每部新作都傾情投入,文藝發(fā)展的每個階段,軍隊建設和國家跨越的重大節(jié)點,他都有佳作奉獻。慶祝建黨一百年之際,他執(zhí)筆創(chuàng)作的話劇《深?!泛碗娨晞 段业墓枢l(xiāng)晉察冀》雙雙被列入優(yōu)秀作品展演、展播。他的創(chuàng)作不斷追求新的高度,如1985年創(chuàng)作的話劇《天邊有群男子漢》寫守島官兵的情感沖突,引起強烈反響,是那個時期優(yōu)秀軍旅話劇的代表作;到2015年創(chuàng)作的話劇《危機公關》在對人性的深度叩問上超越了前者;到2020年他執(zhí)筆創(chuàng)作的話劇《深海》,又在當代英模形象塑造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又如電影,1985年的《藍鯨緊急出動》受到很高贊譽,1989年的電影《老少爺們上法場》在文化發(fā)掘的深度上邁出一大步,2021年的電影《火種》在用“雙時空疊加復調”結構塑造李大釗形象上又作出了新的探索。1993年電視劇《潮起潮落》是他的第一部長篇代表作,也是那一年軍旅題材電視劇的一個標高,到1997年的《驅逐艦艦長》和2015年的《艦在亞丁灣》,都實現了劇作與現實同步,并在強軍夢的格局上作出新的藝術呈現;乃至到2019年的《上將洪學智》,在軍隊將領形象塑造上又作出新的探索。他的作品或著眼于歷史文化的新發(fā)掘,或著重于歷史與現實連接的新探索,或致力審美范式的新嘗試,至少都在某一個方面為長篇電視劇創(chuàng)作開拓了新天地,攀登了新高度。若要考察當代中國文壇有多少作家持續(xù)地在文學、戲劇、電影、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創(chuàng)作中自由穿行,在每個領域都能不斷作出新探索,周振天應該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三、從精神文化維度上看,周振天格外看重維護民族尊嚴和強化軍人國家使命意識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價值判斷的尺度。他不僅把它貫徹到在六大藝術門類的創(chuàng)作中,而且把它貫徹于四十多年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這是由他的人生經歷、文化積累、信仰追求和藝術理想所共同導致的。這種自覺的堅持,給他創(chuàng)作的總體格調、風范帶來幾個顯著的標識:

其一,他懂得人的生命尊嚴是世間最可寶貴的東西,在個體生命感覺的描寫上放得開手腳,對物質欲望極度膨化的社會里靈魂的安頓有深切的剖析。同時他更懂得,個體生命尊嚴的實現必須以民族尊嚴的維護和國家的富強為基礎為靠山。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歷史背景和時代環(huán)境的描寫都是清楚的具體的堅實的,那些重大歷史事件、標志性時代風云的交代都經得起與史實的比照,每個人物活動于其中的舞臺都是清晰的可信的,個人命運的描寫總是與民族、國家命運的描寫相互交織、相輔相成。這就從根本上與那些故意將歷史背景和時代環(huán)境模糊化,孤立地去描寫個人情感與命運的杯水風波式、一地雞毛式“欲望化寫作”劃清了界限。

其二,周振天在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中,敢于跳出陳舊觀念窠臼,致力于對歷史細節(jié)的新發(fā)現和對歷史精神的再開掘。在大是大非上,他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反對把中國歷史寫成一筆糊涂賬,更反對用西方的某種“時髦”理論來消解、顛覆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評價。由于他清醒地堅持以是否有利于維護民族尊嚴和推動國家走向獨立富強作為最高標準,旗幟鮮明地激情謳歌一切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而獻身的英雄,包括把帶頭喊出“中國不亡有我在”的《張伯苓》寫得如此有光彩,以出色的創(chuàng)作實踐,有力地阻擊了諸如“歷史無是非”“告別革命論”等錯誤論調在文藝領域的侵蝕。

其三,他深信發(fā)展市場經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在他的作品中,對憑誠實勞動去開拓市場的能者有精彩的描寫。但他又堅信,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市場之上還有道德。對所謂“市場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無道德”的主張一直保持著警惕并在作品中給以生動呈現和清醒批判。特別是在現實軍旅題材創(chuàng)作中,他以軍人的國家使命意識、強軍夢、強國夢為最高衡量標準,在三十多年前的話劇《天邊有群男子漢》里,他就對把商品交換原則引進軍營生活給予了最辛辣的批判。

其四,他很明了文藝作品的中心是寫人,人物形象刻畫的人性深度是作品水平的重要表征。他篤信“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認同人性的衡量離不開維護民族尊嚴和軍人國家使命意識這個最高尺度,自覺地堅持把人物形象放在歷史的具體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實踐中去描寫他們人性的生成和變化,寫他們各自不同的主體選擇與結果,尤其凸顯他們在個人欲望、選擇與維護民族尊嚴、國家富強的需求發(fā)生交叉乃至碰撞時的不同表現,從而揭示人性變化的深刻與豐富性。這是一種真實可信的人性深度,是經得起生活邏輯與藝術邏輯推敲的。他在人性描寫上各有各的豐富與深刻,為新時期文藝的人物畫廊增添了新的光彩。周振天并不反對寫人性的扭曲,如小說《涅槃變》中的任冬、電影《老少爺們上法場》中的金螃蟹、話劇《危機公關》中的許達年和楚萬里的形象,都在扭曲中寫出了人性深度,但他不是把人性先天化抽象化,而是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犀利而又可信。

四、周振天創(chuàng)作靈感活躍。但這靈感不是向壁虛構的紙花,不是胡編亂造的熱鬧,而是長期積累、多方儲備與他那出色的藝術悟性不斷碰撞而產生的火花。比如他執(zhí)筆創(chuàng)作的話劇《深海》寫主人公黃旭華與核潛艇官兵在深潛中的生命體驗,不但精彩傳神,而且讓人身臨其境、驚心動魄。這是因為當年他曾在東海艦隊276潛艇代職過副政委,參加深潛時親身感受了艇殼變形,船體受幾個大氣壓咔咔作響令人恐怖的情景。雖然時過三十多年,但生活積累一碰上核潛艇題材就撞擊出火花。又如在《玉碎》的創(chuàng)作中,他受霍去病墓、李淵墓前渾然天成、威風凜凜的鎮(zhèn)墓獸形象的啟發(fā),靈光一現地想到玉雕“望天吼”,并將其設置為全劇的核心道具,很好地照亮了主題,襯托了人物。再如,創(chuàng)作《神醫(yī)喜來樂》一連串讓人擊節(jié)的精彩橋段靈感,來自長期學習、領會中醫(yī)中藥文化;創(chuàng)作《樓外樓》中許多妙趣橫生篇章的靈感,來自長期對飲食文化和名士文化的苦讀,乃至把一部《樓外樓》拍成了半部民國文壇史……凡此種種,有哪一件是輕易得來的?在時代提供的廣闊舞臺上,是勤奮、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成就了周振天。他的成功絕不是僥幸。

五、說到底,與哲學方式、宗教方式一樣,藝術創(chuàng)作也是人們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周振天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品格的作家,他在創(chuàng)作中一直致力于能對中國的歷史與現實作出某些獨立的思想發(fā)現。特別是在他人不敢碰的某些痛點、難點和敏感點上,他能夠寫出自己獨立思想發(fā)現,用藝術的方式作出指向分明的考問。諸如在大力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如何進一步補足民族文化中的缺失?對于那些靠“滴血的第一桶金”成為暴發(fā)戶繼而又當上“商業(yè)成功人士”們,應不應該有救贖的原罪考問?要不要給歷史一個遲到的公正?所有這些發(fā)現,這些考問,都穿透了歷史與現實,具有一種通向未來的思想的力量。

評論周振天作品的文章已有相當數量,他的許多作品也開過專門的研討會,但一直以來,還沒有看到一部從整體上系統(tǒng)研究周振天創(chuàng)作的專著,很是讓人遺憾。因此,當看到汪守德的這部三十多萬字的書稿《夢見——周振天創(chuàng)作藝術論》時,我感到由衷地驚喜。

在激動中,我用整整兩天多的時間把這本書稿認真讀了一遍,總體印象這是一部誠心之作、良心之作,有開拓性的專著、很見功力的專著——

誠心之作:傾情投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閉門謝客,用連續(xù)一年多的時間專門從事這本書的寫作,實現了寫作時間和空間的集中,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攻關,這在浮躁之風遍布文壇的環(huán)境中很是難能可貴。

良心之作:體大慮周,按照歷史與邏輯結合的要求,開篇前言高度概括,總共十二章的內容除了對周振天幾乎所有作品的研究,還書寫了與他藝術創(chuàng)作相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部分都寫得很扎實很用心,使讀者能從中完整地了解周振天四十多年創(chuàng)作的路徑、特點、成就和多方面的經驗。作為周振天的老戰(zhàn)友,汪守德在高度評價周振天創(chuàng)作貢獻的同時,還專門指出電視劇《牧云的男人》敘事節(jié)奏不夠勻稱、個別臺詞失之冗長,《闖天下》劇本中有些好戲在拍戲時被略掉而造成的遺憾,這從另一方面體現了汪守德敢于直言的品格。

開拓性是多方面的。比如,百分之八十以上篇幅是作品研究,是干貨,其他內容也緊緊圍繞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來寫,沒有在一些藝術家評傳中常見的東拉西扯的與創(chuàng)作無關的東西;大部分作品尤其是長篇作品的分析,都有怎樣深入生活的專門書寫,還有對創(chuàng)作動因和創(chuàng)意過程的探究,這在體例上是個創(chuàng)新;幾乎對每部作品的評點,都要專門談到作品演出、放映、播出的社會反響與評價,包括專家的評價,電視專題片《國魂》《壯士行》《北上先鋒》三個專節(jié)后面還都專門附上了當時發(fā)表的一些專家評論文章,這也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研究專著寫作的一種開拓,給讀者提供了更多的參照系。另外,全書最后一章即第十二章《鏡鑒——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觀》,專門對周振天基本文藝觀念和他對當前文藝熱點的看法進行梳理與評點,也有新鮮感,可以幫助讀者從周振天的藝術理想層面去更深入地鑒賞他的作品。

本書寫作的出色功力主要表現在作品研究上:文學、戲劇、電影、電視劇、電視專題片的評點都很內行很專業(yè)。每部作品的分析都認真、扎實,情理互融、生動流暢,沒有某些藝術家評傳的故弄玄虛、難以卒讀的毛病。對所有作品的研究都離不開思想內容、藝術呈現、人物形象塑造這三個方面,但不同作品選擇不同的視角和分析重點。

可能是個人偏好的緣故,讀完書稿我感到有一點不太滿足:在周振天創(chuàng)作幾個大的階段的劃分上,在各門類創(chuàng)作的共同特征的剖析上,理論的概括和提煉還有加工的空間,這也為今后再評周振天預留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