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洞子上的蒼鷺
來源:中國民族報 | 趙豐  2022年02月21日14:43

聽隴縣的朋友講,他們那兒有個叫洞子上的村子,村里的樹上棲息著數(shù)以百計的蒼鷺,構(gòu)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我于是動了心。

洞子上是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東風鎮(zhèn)的一個村莊。隴縣,古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坡而得名。東風鎮(zhèn),古稱娘娘廟,位于隴縣最東部,地域遼闊,山、川、塬相間。

我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隴縣,在八渡鎮(zhèn)住了一宿,次日清晨驅(qū)車趕往洞子上。進村仰頭張望,高高的樹上果然有蒼鷺。朋友說,這會兒大多數(shù)蒼鷺都到村旁的八渡河去捕捉食物了,但仍有不少佇立于樹上。

這是一種叫小葉楊的樹木,蒼鷺在上面安家。樹枝上的巢,是它們棲息、繁衍后代的安樂窩。

靜心凝神,聆聽著它們咕咕、嘎嘎、呱呱的叫聲,似是高聲對話,又像是呢喃細語……

蒼鷺為大型水鳥,頸、腳、嘴細長,身體細瘦,棲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于稻田、山地、森林和平原荒漠上的水邊和沼澤地上。八渡河寬闊的濕地,為蒼鷺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

蒼鷺喜食小魚、泥鰍、蝦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最為活躍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它們或是分散地沿水邊邊走邊啄食,或是彼此拉開一定距離獨自立于水中,一動不動地等候過往魚群。彼時,蒼鷺兩眼緊盯著水面,一見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到來,立刻伸頸啄之,行動極為靈活敏捷。它們常常站在一個地方等候食物長達數(shù)小時之久,故有“長脖老等”之稱,又因形體像鴨子,也俗稱“撈魚鴨”。

高空之上,一只只蒼鷺用尖細的嘴巴銜著樹枝飛回樹上。銜枝筑巢,是蒼鷺的日常生活。它們的翅膀?qū)ΨQ展開,是大自然至美的物象。

村中有座清代建筑,面闊五間,高兩層,房頂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硬山頂,正面全部為木板式結(jié)構(gòu),窗格精致,二樓有廊檐。經(jīng)主人同意,入得房內(nèi)參觀,斑駁的土墻上,有碗櫥、衣櫥、油燈洞,板門漆黑如舊。

老宅屋后的樹上,是蒼鷺的家。蒼鷺與老宅,在洞子上村的相遇,似有禪意。觀察者發(fā)現(xiàn),許多鳥兒是有懷舊意識的。古老的建筑物像一冊發(fā)黃、線裝的厚書,也許鳥兒能夠讀懂。

手扶滄桑的木門,我在老宅前留下自己的影像。

老宅,蒼鷺,還有我這顆懷舊之心,仿佛命運中的巧合。

來到村外的八渡河畔,看見眾多在河水里捕食的蒼鷺,或在水面盤桓,或伸長脖頸立于水邊。但我看見一只心思并不在捕食的蒼鷺,貼著水面滑翔一圈,降落在水中一根鐵樁的頂端,左足踩在鐵樁的頂端,右足搭在鐵樁的中央,展開的雙翅,不是飛行中的平行,而是上揚,盡情展示它飛行和平衡的技藝。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畫面。

那只蒼鷺站立在鐵樁頂端,俯視著八渡河水,河畔彌漫著空靈的靜穆氣息。

在我的意識里,這是屬于鳥的精神境界。

那只蒼鷺發(fā)現(xiàn)了我,把頭轉(zhuǎn)過來,帶著悠閑、灑脫的姿態(tài)和我對視。我走近幾步,想近距離觀察它。我輕手輕腳,以為它會逃走,誰知它卻一動不動,并沒有從鐵樁上飛走。

“咕咕——”它輕聲叫了幾聲,似乎在回應我對它的凝望。閉目,享受著一只蒼鷺抵達人性的叫聲,好像童年時母親在山坡上呼喚我回家的聲音。那聲音在山谷中回蕩,有種令人沉迷的況味。由此,我感激洞子上的這只蒼鷺。

在村口碰到一位等車去縣城的老人,他說蒼鷺在此生存繁衍十幾年了,最早時還有人捕捉,但自從知道它們是國家保護動物后,就與它們和諧相處了。在村里人心目中,蒼鷺是他們的福音,也是他們的保護神。

依然有疑問,周圍那么多村子,蒼鷺為何獨獨鐘情洞子上?我想,也許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宜,才為洞子上村招來了蒼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