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里尋“鯨”千百度
西班牙圖畫書作家曼努埃爾·馬索爾的《亞哈與白鯨》是一部關(guān)于癡迷與尋找的作品,也是一部戲仿赫爾曼·麥爾維爾《白鯨》的圖畫書。
在《亞哈與白鯨》中,亞哈無比著迷于白鯨,他的生活中充滿了鯨元素:家里的綠墻上貼滿鯨的圖片,桌上放著與鯨有關(guān)的書籍《莫比·迪克》,雨傘桶設(shè)計成張開口的白鯨,冰箱上貼著印有鯨魚圖案的郵票和鯨尾掛飾,睡衣上滿是鯨魚圖案,就連家門前的地毯上也印有鯨魚……可以說,亞哈是一名“鯨呆子”,他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鯨”。
當(dāng)知道白鯨在南塔開特島附近出沒時,亞哈二話不說,踏上了尋找它的漫長海上之旅。但叫人忍俊不禁的是,亞哈苦苦搜尋的白鯨明明一直就在自己眼鼻子底下出沒,他卻全然沒有發(fā)覺。這很容易讓人想起《母雞蘿絲去散步》中,悠閑散步的母雞絲毫不知一心要吃自己但屢屢倒霉的狐貍。從亞哈出門起,我們一邊聽著亞哈抱怨自己找不到白鯨,一邊又看到,白鯨其實就在他附近徘徊——亞哈在沉船上眺望,白鯨在背后伸出頭,形似沉沒的白輪船;亞哈漂過浮滿水母的海面,卻看不見水母組成的“白鯨”;亞哈走到世界盡頭,摸著冰山一般的白鯨,卻說那里冰不是冰,摸起來會發(fā)熱;這還沒完,亞哈差點被巨大章魚吃掉,萬幸被白鯨所救也還不知情,真可謂糊涂到了極點。
在故事的結(jié)尾,亞哈透過自家天窗看見了月光下的白鯨,他露出了由衷的笑??梢哉f,我們的亞哈終于發(fā)現(xiàn)了白鯨。這一路以來,好似“眾里尋他千百度”。
為什么白鯨明明就在自己身邊,亞哈卻還一直察覺不到呢?
亞哈與白鯨的關(guān)系告訴我們,當(dāng)我們與自己所迷戀的東西隔得太近之時,往往摸不清、看不透,甚至看不見它,這是“當(dāng)局者迷”,有幾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東方哲學(xué)味道。是的,馬索爾曾在日本生活過,他受東方思想濡染,作品中便體現(xiàn)了這種影響。
白鯨也可以視作父母對孩子的濃厚之愛。山田詠美在《經(jīng)歷過晚年的孩子》中說:“在家人之間的愛中真空狀態(tài)是不存在的,我周圍充滿了別人對我的濃厚的愛。并且,我還意識到,幸福的人對此是毫無感覺的?!焙⒆硬恢雷约罕话职謰寢対夂竦膼鬯鼑?,有時還會任性地覺得父母不夠愛自己,可只要當(dāng)他們遠(yuǎn)離家與父母,就會意識到,其實,家里的每一個空間都擠滿了親人對自己的愛。
最后,在《亞哈與白鯨》的后環(huán)襯上又出現(xiàn)了前環(huán)襯那張南塔開特島地圖,只不過多了許多新的地點和亞哈的航線,那就讓我們跟著這道航線,重溫一下亞哈的尋鯨之旅吧,也許還有更多秘密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亞哈與白鯨》[西]曼努埃爾·馬索爾/著,于施洋/譯,奇想國童書·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