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人間煙火 最撫人心 ——評王族散文集《食為天》
來源:中國民族報 | 張凡 畢秋麗  2022年03月29日14:46
關(guān)鍵詞:王族

一部美食書,半部人生史。出生于甘肅天水的作家王族,曾在西藏阿里、新疆南疆等地從軍十余年,現(xiàn)居于烏魯木齊。王族在新疆生活了二十余年,新疆美食已然成為其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族的散文集《食為天》分為8個部分,寫了80道新疆美食的“前世今生”,既有為人們所熟知的烤羊肉串、大盤雞、手抓肉、馕等,亦有蘇甫湯、沙爾闊勒、冬拜吉干、胡爾達(dá)克等鮮為人知的民族特色食物,還有哈密瓜、冰糖心、小白杏、無花果等,從主食到瓜果蔬菜、茶、酒水等,多種品類囊括其中,烤、燉、煮、燜等各種做法一應(yīng)俱全。一蔬一飯,一人一事,在作家筆下都飽含著人情味與人性美,訴說彌漫著人間煙火的溫情與暖意。

在散文集中,王族對新疆美食的講述,不僅只限于制作方法,亦挖掘了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淵源。麻食子作為西北地區(qū)的一道傳統(tǒng)小吃,在新疆回族群眾中很受歡迎。傳說麻食子的來歷與忽必烈有關(guān)。元代戰(zhàn)爭頻繁,在一次作戰(zhàn)時,忽必烈將小孫子阿難答寄養(yǎng)在寧夏固原的一戶人家。戰(zhàn)事結(jié)束后,忽必烈前往那戶人家接孩子,但中途遇雨,只得暫借一處窯洞避雨。見忽必烈饑腸轆轆,窯洞主人——一位回族牧羊老人便為他做了一道面食。這道美食色澤誘人,香味撲鼻,忽必烈一連吃了三碗,后詢問美食名字。牧羊老人一時答不上來,這時一只麻雀飛入窯洞,老人靈機(jī)一動,遂將此美食定名為“麻食子”。美食背后的傳說故事,為其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王族寫美食,不單是將目光聚焦于食物的色香味,更善于在美食中鉤沉歷史與生活趣事。書中提到新疆的西瓜吃法多樣且獨特,比如“馕就西瓜”。那些途經(jīng)沙漠中的人,往往會攜帶西瓜和馕,因為這兩種食物在新疆比較常見。沙漠中氣候干燥,馕很快就變得干硬、難以下咽,此時將馕掰成小塊塞進(jìn)西瓜里,馕在瓜汁的浸泡下會變得軟綿香甜。當(dāng)然,人們在吃完瓜瓤后,也不會將瓜皮隨手一扔,而是物盡其用:將瓜皮反扣于一個低凹處,再用手輕輕按壓一下。這樣一來,瓜皮或成為沙漠中鳥兒的腹中餐,或成為人們的救命稻草,危急時刻起到助人脫困的作用??此莆⒉蛔愕赖囊粋€舉動,卻飽含著人類的智慧與人性的溫度。

王族在序中提及,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自有一方風(fēng)情。沙漠戈壁、蔥蘢綠洲、連綿雪山,繁衍生息在天山南北的新疆各民族同胞,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白哈巴村的圖瓦人熱情好客,不論來自何方的客人到訪,主人都會邀請客人進(jìn)屋連喝兩碗香氣四溢、熱氣騰騰的奶茶。熱烈、飽滿、濃郁的新疆美食不僅滋養(yǎng)了新疆人的身體,亦給予了他們生存的智慧。在《小白杏》中,當(dāng)庫車小白杏掛滿枝頭,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只是聚于樹下抬頭仰望,靜待小白杏“瓜熟蒂落”。因為他們對生命與大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懂得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為之力去干預(yù)自然的道理。在《雜克爾》(雜克爾,用玉米面制成的馕)中,牧羊人在放牧?xí)r,意外地被困于風(fēng)雪交加的大山中,只得暫時躲進(jìn)山洼處以避風(fēng)雪,奈何大雪愈下愈急,牧羊人為此惴惴不安,不知能否挨過漫漫寒夜。幸得想起打雜克爾的馕坑,于是牧羊人將地上的沙子燒熱,隨即又覆上一層沙,和衣躺在暖烘烘的沙子上以維持正常體溫,而羊群則繞其身旁圍成一圈,為其遮蔽風(fēng)雪。就這樣,牧羊人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和智慧順利渡過難關(guān),次日趕著羊群走出大山。

書中類似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梢哉f,《食為天》寫的不僅僅是新疆美食,亦寫出了新疆人的生存哲學(xué)和生活之道,展現(xiàn)出新疆美食乃至中華美食源遠(yuǎn)流長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