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滾燙,賡續(xù)愛與理想 ——讀張菱兒《爸爸的口琴》
人到中年,往往會因為成長和經歷太多而感動漸少,沒想到讀本兒童小說,也能一再淚目。一個時代的風起云涌穿越光陰的簾幕帶來的震撼,一個時代的人格亮色就這樣突兀地闖入眸里心中,令人思緒起伏。這就是張菱兒的長篇小說《爸爸的口琴》帶給讀者的切身感受。
將紅色題材與現實生活有機聯系起來,這種隨風潛入夜的自然妥帖,滋生春風化雨之感。張菱兒心中有家國情懷,她用女性細膩豐滿的筆觸,以自己祖父和姑姑為原型,寫下這篇感人肺腑的兒童小說。人性的大愛像光輝四射的太陽,令這個多舛世界平添脈脈溫情。人之為人,七情六欲與理想的碰撞過程中,身在何處,想去何方?如何取舍決定了小我與大我的境界,也體現了那一代人的無塵胸襟。為時代鼓與呼,不是虛張聲勢,而是需要有血有肉的佳作。紅色作品寫什么、怎么寫,來于現實抑或超越現實的是什么,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令人欣慰的是,《爸爸的口琴》實現了小說的現實意義和精神內核的統(tǒng)一,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雙線并行是該小說一大亮點。以父親的親身經歷為主線,亦以女兒的成長為主線,雙線交互,使小說不但行文自然,其內涵質地亦有所突破。同時,以口琴這一載體貫穿全文,音樂與故事交織,人物與情節(jié)齊輝,彰顯了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和對小說架構的合理安排,筆力收放自如,這也是作者多年文海筆耕后的厚積薄發(fā)。在張菱兒筆下,口琴是介質,也是“道具”,描繪出一幅戰(zhàn)爭時期革命志士在事業(yè)與親情之間做出選擇時的動人畫卷,演奏出一曲蕩氣回腸的愛的贊歌,可謂以小見大。小說整體結構安排自然,以時間為軸,依次展開,勾勒出革命者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虔誠追求及大愛無疆的磊落情懷。
人物塑造生動形象,情節(jié)曲折生動,是該小說的另一特色。故事中的張若松的原型是詩人、學者、教育家公木,是《英雄贊歌》《八路軍進行曲》的歌詞作者,也是本書作者的祖父。張若松與妻子高敏都是愛國人士,在抗戰(zhàn)過程中忍痛將女兒鈴鈴托付給西安一戶沒有孩子的人家,夫妻二人奔赴前線參加抗日戰(zhàn)爭。鈴鈴雖然沒在親生父母身邊長大,但養(yǎng)父母給予她的愛卻絲毫不少,這雖不是愛國那樣壯烈,卻也不失為是對人間愛的另一種詮釋與謳歌。尤其最后鈴鈴的選擇,生動演繹了中國人知恩圖報的善良品質??傮w來說,那個時代,熱血男兒抑或巾幗女子,他們對祖國的愛是死心塌地絕無二心的,對真理的追求更是持之以恒從未動搖。舍小家為大家的這種可敬精神令人欽佩,值得后人學習。
這篇小說語言樸實無華,卻沒有降低文章的情感張力,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卻以懸念令讀者縈懷牽緒。從兒童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有著濃厚的世俗煙火味,語言樸實平易,生動有趣,充滿童真。很多人都曾困惑,所謂“好人”存在的意義和值得與否。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好人的好不是希望得到什么,而是付出不求回饋但收獲自來。這也是該書透過文字的表象想要告訴讀者的一個真理,譬如小說中鈴鈴的養(yǎng)父母那樣的人,性篤于情,這是生而為人的根本。
山河滾燙,云來霧往;初心不改,琴聲悠揚。小說開頭寫鈴鈴晨起胡亂“嗚嗚嗚”地吹口琴的淘氣,小說結尾寫鈴鈴在決定不隨親生父親離開西安而是陪在養(yǎng)父母身邊時,看著父親張若松坐著列車離開時,用父親送她的新口琴再次吹響那首“老虎叫門”,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作者用省略號做結,讓小說余音繞梁,使讀者回味無窮,這就是文學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