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卓別林的夏爾洛與凡爾杜
來自:世界文學WorldLiterature(微信公眾號) | 趙荔紅  2022年07月08日15:01

卓別林在電影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永恒人物——夏爾洛。他既是抽象的、典型的,又是個體的、多樣的、富有特性的,他具有一種獨特風格??纯催@套標識性行頭:他戴一頂圓禮帽(即使狼狽逃竄,也不忘撿起滾落的禮帽,鞠躬,戴上,大有“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風度),一雙破手套(《尋子遇仙記》中,樓上倒垃圾,弄臟了手套,不得不丟棄),拄著竹手杖(紳士的文明棍輕輕一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而在流浪漢手里,絆手絆腳,多此一物,但有時,是支撐饑寒交迫的流浪漢的拐杖),過窄緊繃的上衣露著破洞,罩不住一條肥大松垮的褲子(《城市之光》開場揭幕儀式中,這條褲子被神像的劍刺破了,一直破下去),一雙特大皮鞋(《淘金夢》中,一只鞋子被煮來吃掉;《舞臺生涯》中,小提琴手(卡爾維羅)給予這雙鞋子特寫,重現(xiàn)了這雙鞋子的榮光、衰老與死亡)。這一身的不合體,令夏爾洛從頭到腳都顯得滑稽;他高挑眉毛,圓睜雙眼,留一撮滑稽的梯型黑胡子(卓別林說胡子象征虛榮心),搖搖擺擺邁著鴨子步。

卓別林是這樣闡釋夏爾洛的:“你看,這是一個有多重性格的人。他是個流浪漢,也是個紳士;是個詩人,也是個夢想者;他很孤單,渴望著浪漫和冒險。他指望別人把他當做科學家、音樂家,或是一位公爵、一個玩馬球的人。實際上他只會撿撿煙頭,還會搶孩子的糖果。在他異常惱怒的時候,還會看準了機會對著那些女士們的屁股就是一腳?!保ā蹲縿e林自傳》)

卓別林說的這個夏爾洛,就是他自己。的確,卓別林早期塑造的夏爾洛,有他自身的影子在?;蛘哒f,他是從自己的生命體驗中誕生了夏爾洛。

1889年4月16日,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出生于倫敦瓦爾華斯東巷,后來又在肯寧頓路287號、蘭倍斯區(qū)鮑那爾巷3號等地住過,這些街區(qū)皆屬倫敦的平民區(qū)、郊區(qū),房子多建于維多利亞時代。他的父親老查爾斯·卓別林是劇團的“領銜歌手”,母親哈娜·希爾16歲登臺,能歌唱,擅長歌舞劇,在戲劇表演上很有天賦。卓別林的表演天賦秉承于父母,最重要的是,他記住母親的話,“首先要做好在這世上應該做好的事”;他記得,“就在那個下午,在那間灰暗的地下室里,母親把這世上絕無僅有的仁慈光芒帶進了我心里。只有在這種光芒的閃耀之下,文學、戲劇中關于愛情、仁慈和人性的主題才顯得那么偉大、豐富和熠熠生輝。”(《卓別林自傳》)這也是卓別林的電影充滿仁慈的人性光輝的最早因由。

卓別林一家的幸福生活大約只維持了4年。因父親酗酒,父母終于分離,老查爾斯又與一個女人同居,身體變壞,潦倒淪落,37歲病重去世前,別人替他組織了一次福利演出,卓別林后來在《舞臺生涯》中,也為老卡爾維羅組織了一次義演,卡爾維羅死在舞臺上,他是曾經(jīng)的落魄父親,也是衰老的卓別林自己。卓別林一輩子,都在渴望父愛。父母分離后,母親嗓子啞了,無法再登臺演出,不得不靠縫補衣裳養(yǎng)活卓別林兄弟倆。母親終于精神錯亂,先后幾次被送進瘋人院。幼小的卓別林(7歲到12歲),面臨兩種可能:一是被送到孤兒院,也就是漢威爾貧民學藝所(《摩登時代》中失去父親的三個孩子,《尋子遇仙記》中的小流浪兒),一是被送進監(jiān)獄(《摩登時代》中偷香蕉、面包的女孩)。卓別林兄弟惶惶不可終日,一段時間,成為肯寧頓街區(qū)的小流浪漢,撿食市場水溝的水果蔬菜,睡在廣場或公園長凳上。12歲之前,為了貼補家用,卓別林還當過報童、印刷工人、玩具小販、吹玻璃的、診所傭人、“蘭開夏八童子”的小演員……“生活讓他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逼到角落的瞎眼老鼠,等著自己的是即將落下的棍棒?!保道拢┻@種底層生活經(jīng)歷,饑餓的滋味,被欺凌,被傷害,恐懼,孤寂,渴望愛,成為卓別林所有電影的出發(fā)點,“他雖然不是惟一一個描繪饑餓的導演,但卻是惟一一個曾經(jīng)切身體會過饑餓滋味的人。”(巴贊)

《尋子遇仙記》和《舞臺生涯》,是卓別林兩部最具自傳性的電影,后者寫他的衰老與死亡?!秾ぷ佑鱿捎洝分械牧骼藵h夏爾洛是成年的卓別林,小流浪兒賈克則是他的童年。先是,卓別林見到5歲的賈克·柯根,他戴頂鴨舌帽,穿件有洞的毛線衣,皮帶束著長褲,簡直與童年的自己一模一樣?;蛟S是這個孩子,喚起了他的童年記憶,而有了《尋子遇仙記》。卓別林將對父愛的渴望,轉移到賈克對夏爾洛的依戀上;又在電影中如實再現(xiàn)了當年與母親在蘭倍斯小閣樓相依為命的情景。影片中,母親先拋棄了小流浪兒賈克(現(xiàn)實是父親拋棄了他們母子),又終于尋回了小賈克?,F(xiàn)實中,母親因為發(fā)瘋,不得不離開卓別林。有研究認為,卓別林自己也有精神錯亂的傾向,至少,童年的孤獨恐懼,落下了自閉癥,他常將自己長時間密閉在一間屋子里,不與任何人說話。而他身上,極強的不安感,恐懼感,如此強烈地渴望女性之愛,都來自他深受重創(chuàng)的童年?;蛟S,卓別林正是通過電影不斷重塑、再現(xiàn)流浪兒的經(jīng)歷、痛苦,才得以宣泄,挽救了自己的精神崩潰。

《尋子遇仙記》從拍攝到完成,花了整整一年,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片,于1921年2月上映。同年9月,卓別林回到闊別多年的倫敦,受到空前盛大的歡迎,三天內,他收到七萬三千封信、明信片等等,豪華的里茨飯店被激動的人群圍裹,卓別林偷偷從旅館邊門溜出去,開車前往蘭倍斯,他兒時生活過的街區(qū)。鮑那爾巷的那幢磚房依然破舊,樓梯依舊漆黑、發(fā)臭、嘎嘎作響,他一口氣登到頂樓,敲門——那個頂樓房間,簡直與為攝制《尋子遇仙記》搭的房間一模一樣:“一張床靠著墻,兩把椅子,一張舊桌子,煤油燈發(fā)出暗淡的光,鐵爐子上的水壺在低吟。”(喬治·薩杜爾)這個房間,就是卓別林與母親最后在一起居住的鮑那爾巷3號的小閣樓,母親發(fā)瘋離開后,這個房間的陳設,竟然絲毫沒有變動。當時的房客是雷諾太太,她鄭重地接待著這個偉大的意外訪客。卓別林卻哭了……

在童年生活過、流浪過的街區(qū),還有兩件事,影響了卓別林一生。

一個深夜,孤零零的小查爾斯拖著疲憊、饑餓的身體在肯寧頓路上游蕩,“忽然,一陣醉人的音樂聲從拐角處白鹿酒店的門廳傳出來,悠揚地回蕩在空蕩冷清的廣場上,聽起來多么悅耳啊。這支曲子的感情是多么充沛,調子是多么活潑,我從未留神聽過這么動人的樂曲,它真是給人溫馨而舒適的感覺?!保ā蹲詡鳌罚┳縿e林追隨著音樂,忘記了自己的凄苦處境。據(jù)薩杜爾說,小卓別林聆聽街頭風琴的樂聲出了神,會不由自主追隨著走過好幾條街道,并和著音樂即興跳起舞來。音樂如此甜蜜,如此神秘,直抒胸臆,傳達著愛。從16歲,卓別林開始拉小提琴,每天練習四五個小時,渴望成為一名首席小提琴手,《摩登時代》中在街頭隨音樂翩翩起舞的女孩、在餐廳夏爾洛即興的歌唱,《大獨裁者》中隨著音樂節(jié)奏剃頭的猶太理發(fā)師,這都表現(xiàn)出卓別林對音樂的喜愛,是重現(xiàn)他童年的音樂記憶吧?許多導演開始拍有聲電影了,卓別林依舊迷戀默片,認為啞劇才是真正的藝術,他親自為影片配樂,“美好的音樂會給我的笑片增添感情色彩。黑茲利特曾經(jīng)說過,一部沒有感情的藝術品,就根本談不上完整?!背錆M感情的音樂讓靜寂畫面流動起來,人物鮮活起來,默片就有了靈魂。

還有一次,在肯寧頓路上,小查爾斯看見人們在殺羊,羊逃走了,人們跑來跑去捉羊,到處一片混亂,場面很是滑稽。他看得捧腹大笑??墒悄侵谎蜃罱K還是被捉了回去,終將被殺掉;這可悲的現(xiàn)實,又讓他難過極了,他跑回家,對母親哭訴道:“他們要殺它了!他們要殺它了!”卓別林說:“所以后來我時常猜想,我的電影里那種悲喜劇混合的主旨,也許就源自于這件事吧?!保ā蹲詡鳌罚┻@也是他的電影能夠讓人“笑得渾身顫抖,又止不住眼淚直往上涌”(阿拉貢)的緣故吧?!

夏爾洛當然不僅僅是卓別林自身的出口。毫無疑問,一個導演或作家,首先從自己出發(fā),真誠地傾吐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焦慮、困惑、熱愛,才能打動他的觀眾(讀者)。觀眾通過“觀看”,在對象中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人性的部分,這就是感同身受,或曰“共情”“移情”。我們在哈姆雷特身上,看到自己的猶豫、懦弱與追問,也同樣在夏爾洛身上,看到一個個自己。

穿一套模仿紳士行頭的夏爾洛,有時是個搬運工、清潔工、修理工,有時是鏟雪的、換玻璃的、流水線上扭螺絲的,有時是士兵、侍者、守夜人、馬戲團的勤雜工,有時,他還是個夢想家、淘金者、討女孩喜歡的歌者??傊臓柭逄幵谏鐣畹讓?,用今天某些人的話,他屬于“低端人口”,是要被“高端人口”清除、驅逐的人群;假如他出了什么事,死亡、疾病或犯罪,那不過是社會滾滾向前發(fā)展過程中,偶然發(fā)生的“小概率事件”。所有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在高高在上者眼里,不過是一張黏連在鞋底的破紙,隨隨便便就可以被蹭掉。

但從夏爾洛的角度,他從不想反抗,絕不是一個信念堅定的革命者,或一個內心強大的反社會人士。相反,他努力效仿紳士,很愿意成為一個積極開朗、力求上進的正能量青年。那套夏爾洛式的行頭,正是他對“成功人士”的模仿,他學習紳士彬彬有禮地摘下禮帽、鞠躬,叼著撿來的雪茄頭或煙蒂?!赌Φ菚r代》中,夏爾洛在監(jiān)獄,模仿巡視官員的妻子“優(yōu)雅’地喝著咖啡;在破屋中,他模仿紳士早上起來游泳,邊吃早餐邊看報紙;他們被警察追捕、饑餓疲憊,坐在一幢中產(chǎn)階級花園洋房門前的草地小憩,夏爾洛眉飛色舞地為女孩描述未來:他們擁有這樣一幢花園洋房,夏爾洛下班回家,漂亮妻子迎上來,想喝牛奶,奶牛就自動走過來,想吃葡萄,窗口隨手摘下,他們對坐在鋪著漂亮臺布的桌邊,興高采烈地切著大肉與面包……“幻象”消失,依舊坐在人家門前,依舊饑腸轆轆、無家可歸,警察一來,趕緊起身逃走……當我們看到這些情景時,絕不會去嘲笑夏爾洛的“膚淺”追求,淚水反而迷蒙上了眼睛……這不就是一個普通人,對溫飽的基本要求嗎?不正是那些“成功人士”在引領、形塑著底層民眾的生活方向與生命意義嗎?至今,我都會在我的那些善良的親人身上,看到夏爾洛,看他們學習上層人舉止彬彬有禮,努力增長知識,對媒體喂給他們的新聞堅信不疑。然而,夏爾洛們所努力效仿的紳士,那些制定游戲規(guī)則、引領生活潮流的人,卻反倒過來嘲笑、蔑視夏爾洛們,說他們不過是些“愚民”“賤民”,一旦風吹草動,最先被拋棄、被踐踏、被犧牲的,就是夏爾洛。

夏爾洛身上,具有普通人的一切缺點。他偷懶(《摩登時代》中,乘上廁所間歇偷偷吸一根煙,回到流水線再銼銼指甲讓同事多干一分鐘也劃算),他耍滑頭(《摩登時代》中,機械師被壓壞的懷表,他說可以拿來當鏟子),他遲到(《城市之光》中的清潔工),他笨傻(《摩登時代》中尋找木楔子卻使修建一半的輪船離開了船塢),他又機靈(《摩登時代》工廠招工,小個子如泥鰍般鉆進失業(yè)求職的人群,殺開一條血路,在工廠大門關閉前一分鐘擠了進去),他使壞(《尋子遇仙記》中,他讓小流浪兒先去扔石頭敲壞人家玻璃,再扮作玻璃匠去換裝;《淘金夢》中,為了給姑娘們買圣誕禮物,他替人鏟雪,將一家的雪鏟到下一家門口,再去鏟下家),他不失時機地與婦人調笑,順手牽羊拿走商店的雪茄,面對比他高大強壯的拳擊手,他露出女性的諂媚的笑容……正因為有這些缺點,夏爾洛才是豐富的、多樣的、充滿個性的。

夏爾洛的這些人性缺點,我們身上也有,故而能感同身受,能被《尋子遇仙記》中夏爾洛與小流浪兒的父子情深打動。卓別林無意于將夏爾洛塑造成一個做好事不求回報的道德完美的人。夏爾洛第一次在街角垃圾箱邊發(fā)現(xiàn)棄嬰時,并未想要收養(yǎng)他,一個有了上頓沒下頓、從未生養(yǎng)過孩子的流浪漢,如何養(yǎng)得起一個嬰兒呢?但正是這個又懶惰、又邋遢、無所事事的流浪漢,還存留著人性那最柔軟的善、出自本能的愛。他本能地抱起孩子,四下張望,想將孩子交給遺失了的母親?;氖牵瑤状稳枷氚押⒆尤o一個推嬰兒車的母親,又幾次想交給巡警,都沒有成功,因為他被認為是要拋棄自己孩子的人。夏爾洛的這種不愿負責任,推卸麻煩,完全符合人性,他是在不得以狀況下才收留了棄嬰小賈克。但從最初不得以的收留,到與孩子相依為命,那個小小孩子帶給他無限歡樂,慰籍著他的孤寂。棄嬰的降臨,讓他那家徒四壁的可憐的小閣樓有了令人淚出的溫馨,愛的光輝灑在骯臟簡陋的床上地板窗臺以及撲撲冒著熱氣的鍋子上,真是人間天堂。

棄嬰是帶來福音的天使,夏爾洛因而獲得新生,他身上的慈愛、奉獻、勇敢,最高尚的情與愛,全部被激發(fā)出來。從不得以的收養(yǎng),到英勇機智從孤兒院車上奪回孩子,到孩子丟失時失魂落魄,這一切,都符合人性、人情的發(fā)展。觀眾會為夏爾洛教孩子用石頭砸玻璃、再裝模做樣去修補而捧腹大笑,也會在小賈克被帶上孤兒院車時哇哇大哭而淚流滿面……丟失了孩子的夏爾洛,做夢與兒子一起變成天使,似要飛越黑暗困苦的世界,快樂悠游之際,突然,翅膀被折斷栽了下來,又是何其孤寂與迷惘啊——流浪漢是永遠也飛不出這個世界的——

這個渾身缺點的夏爾洛,只在面對愛的時候,才激發(fā)出身上的高貴品性?!秾ぷ佑鱿捎洝啡绱?,《城市之光》也是。流浪漢遇到盲女,愛上她,為了支助她生活,不再游手好閑,成為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清潔工;為了治她的眼睛,將富翁夜里送他白日賴賬的錢“奪”走,自己進了監(jiān)獄。夏爾洛甜蜜地扮演著支助盲女的闊氣財主,溫柔陪伴著她,盲女說了幾句感謝的話,便將原本想留給自己的最后一張鈔票,也交到盲女手中。當他聽盲女高興地說,若是眼睛好了,就能看見他了,馬上露出受驚嚇的表情——啊,他是多么矛盾啊,他當然希望盲女重見光明,可是假如她看見自己不是風度翩翩的紳士、而是個衣裳襤褸的流浪漢,又將多么失落多么難過啊——影片最后,夏爾洛從監(jiān)獄出來,竹手杖丟了,頭發(fā)越發(fā)亂,褲子越發(fā)破,十足倒霉邋遢的樣子,連頑童都惡劣地戲弄他,他狼狽地摔了一跤……就在此時,他看見了他的盲女郎,她眼睛好了,正從花店望著他,并憐憫、溫柔地送給他一朵花,當她觸摸到他的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流浪漢就是等待的“他”,她的眼睛,流露出怎樣的震驚、怪異與憐憫??!此時的夏爾洛,只是一聲不吭微笑而癡迷地望著美麗的姑娘,喜悅與恐懼、幸福與悲傷轟然降臨,扮紳士被戳穿了,尊嚴垮臺了,同時,一種人性的光輝、永恒的愛情又升起了——通過這些微妙細節(jié)、經(jīng)典橋段,卓別林以其仁慈之心挖掘到夏爾洛身上最人性的部分,如此,才深切地打動著觀眾,流浪漢夏爾洛的滑稽與卑微,高貴與美善,以及他夢幻一般的愛情,在我的心中激蕩起的笑聲與哭泣,如同反彈在回音壁的樂音,一圈圈回蕩,持久地擴散開來……

是的,夏爾洛只有面對愛的時候,才顯得勇敢機智,爆發(fā)出激情。更多時候,這個底層小人物,面對各種困境時,總是試圖回避,自欺欺人,或滿足于短暫性表面性地解決問題;對于造成他的困境的實質,他既無能為力,便就視而不見。《夏爾洛從軍記》這部短片,被認為“使卓別林第一次提高到莎士比亞的水平”(喬治·薩杜爾),德呂克說這是“一部無人可咬只好把自己的手咬上一口的影片,是一部瘋狂地自怨自艾的影片”。此片中,有一出經(jīng)典的滑稽場景:敵人追上來,夏爾洛就將自己扮成一棵樹,一動不動;同樣情景在《摩登時代》中,夏爾洛是商場守夜人,有盜賊進來,他馬上將自己扮成一個木頭模特;在《馬戲團》中,為了逃避警察追逐,他一動不動站著裝扮成一個游戲木偶……夏爾洛在面臨壓力與困境時,似乎只在尋求一種救急辦法,好像貓捉老鼠,老鼠下意識地自衛(wèi),一旦被“戳穿”,應急措施失效了,他只能再次逃竄,尋找新的應急辦法。夏爾洛是機靈的,任何局面他似乎都有能力應對;夏爾洛又是笨拙的,真正的問題他從來無能力解決,他只是用一種表象去克服另一種表象,問題依舊存在,他的行動也就尤其顯得滑稽無奈。夏爾洛還有一個著名的動作,就是“倒踢一腳”:當他碰到困境時,無論是令他滑倒的香蕉皮,還是巨大的危險,他的辦法,就是轉身過去,攻其不備,倒踢一腳,然后趕緊逃之夭夭,無論逃得脫逃不脫。他快樂地倒踢一腳,似乎要踢去束縛他、壓制他的一切羈絆,似乎因為這一腳,他就獲得了解放與自由,獲得了戰(zhàn)勝困境的勇氣,然后又可以快快樂樂地應對新問題了。這種“倒踢一腳”,好似魯迅筆下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只不過,阿Q的自欺欺人顯得更為消極、陰郁,而在夏爾洛身上,更有一種開朗、活潑、“向上”的味道。盡管觀眾們知道,夏爾洛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

當我們看到流浪漢夏爾洛,認真投入地重復著某種動作:努力要爬上馬車、酒醉后想方設法要到床上睡一覺而不可得,或者非常努力去尋找工作,去淘金,去鏟雪,去討好女孩,我們?yōu)樗尚Φ呐笮r,感同身受的同情、憐憫的淚花同時涌出。讓·考克多說:“夏爾洛不就是卡夫卡筆下的測量員K嗎?”這個K,無論怎么努力,永遠進不了城堡,也見不到城堡里的官員,永遠解決不了他的困惑。侯麥說:“滑稽是人在恐懼下的姿態(tài)。因為恐懼使人的一舉手一投足都不由自主地脫離了常規(guī)的節(jié)奏?!痹趹T性的追逐中,在重復搬椅子時,我們看到了一個慌里慌張、為了克服生活的恐懼而不得不努力奮斗的小人物,我們在夏爾洛身上,看見了孤獨的、努力的、卻永遠不可能成功的自己;我們在一個小人物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卑微與尊嚴,焦灼與喜悅,自私與奉獻,憐憫與熱愛……

夏爾洛一直是卓別林電影的主角,似乎是個神話存在,一種永恒的風格。但在《凡爾杜先生》中,夏爾洛消失了。難道,卓別林厭倦了他,拋棄了他?我一開始并不喜歡《凡爾杜先生》,只當它是卓別林想開辟新路的一種嘗試,影片不過是重現(xiàn)了一個新聞事件,沒有多少深度。直到我重新細細品咂這部電影,才驚呼,原來——

凡爾杜的底色就是夏爾洛,夏爾洛與凡爾杜,是一體兩面。

表面上看,夏爾洛與凡爾杜截然不同。夏爾洛永遠一副滑稽可笑的流浪漢裝扮,滑稽的禮服,骯臟的禮帽,竹制的手杖,過大的皮鞋;而凡爾杜卻是優(yōu)雅的“成功人士”,剪裁合體的西服,制作精良的禮帽,色調典雅的絲綢領帶,戴金戒指的手指優(yōu)雅地攪拌咖啡。夏爾洛總是張口結舌,尤其一見到警察,就驚慌失措、狼狽逃竄,什么都做不好,動則就被警察逮住。凡爾杜卻口舌生花,樣樣事情精確算計,將警察玩弄于股掌,如果不是自愿就捕,警察永遠也找不到他。夏爾洛大多時候孤身一人,他是被女人唾棄的卑賤的流浪漢,雖然好幾部影片,都有一個女孩陪伴,其實想象的成分更多;而凡爾杜,只要他出手,女人手到擒來,他忙碌穿梭于法國多個城市,同時扮演好幾個有錢太太的丈夫。夏爾洛本性善良,他的狡猾伎倆不過是用在小偷小摸干小壞事,在警察與小偷、老鼠與貓的故事中,他總是扮演被抓捕的罪犯,他永遠是個受害者,一個被欺凌的弱者,夏爾洛可以說基本無法適應社會;凡爾杜則老謀深算,靈巧玩弄社會法則,他是個真正的殺人犯,警察卻找不到他、奈何不了他,凡爾杜對社會是適應過度。

夏爾洛的理想,就是過上中產(chǎn)階級生活,他向往、模仿的對象,就是凡爾杜這樣的“成功人士”?!冻鞘兄狻方Y尾,埃德娜·普文斯扮演的溫柔可愛的盲女,“認出”了剛出獄的流浪漢夏爾洛,原來就是治好她眼睛的“白馬王子”,那一幕真是感人極了,童話一般美好。觀眾愿意相信,夏爾洛娶了盲女,從此結束流浪生活,為了養(yǎng)家糊口,成為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職員。《城市之光》的結束,就是《凡爾杜先生》的開始。這個凡爾杜,原是巴黎一家銀行的小職員,家有殘疾妻子、幼小兒子,渴望買一幢屬于自己的花園洋房(《摩登時代》的草地幻象)。然而,金融危機,經(jīng)濟大蕭條,讓一個好男人的愿望,瞬間破滅,這個兢兢業(yè)業(yè)干了三十年的小職員被一腳踢出銀行,除了會做證券投機生意之外,他別無其他技能;然而證券投機生意需要的資金,他又沒有。小職員“凡爾杜”,其實就是“夏爾洛”,社會再次將他打到谷底,現(xiàn)了原形。

所以說,凡爾杜是夏爾洛的可能發(fā)展,也是夏爾洛的對立面。凡爾杜與夏爾洛,原是一對難兄難弟。

但現(xiàn)了原形的小職員凡爾杜心有不甘哪??恐约旱那趭^、忠誠、老實,兢兢業(yè)業(yè),從不敢犯錯,好容易干了三十年,指望拿薪水直到退休,怎么一下子又回到了流浪漢夏爾洛的開端呢?于是凡爾杜意識到,光是做一個順民或良民并不夠,在這個龐大的現(xiàn)代社會組織中,只要你的技藝、智力、手段不高,就必定會被淘汰出局。當他意識到,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做的“生意”,他就變成了一個厭世者(玩世者)。其實,早在《城市之光》中,卓別林塑造的那個富翁,就是一個厭世的“凡爾杜”。每當夜晚降臨,富翁喝醉了,被磨滅的人性就復蘇了,他癲狂而絕望,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流浪漢夏爾洛救了他,他視之為難兄難弟,與其勾肩搭背、同飲同睡;可一到白天,酒醒了,馬上對夏爾洛翻臉不認,這個富翁,又變回一個理性冷血、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精明能干的現(xiàn)代人,變回生意場上心狠手辣的“凡爾杜”?!冻鞘兄狻分械母簧痰膮捠?,只是想在深夜醉酒時,解決掉自己;而凡爾杜則努力將自己訓練成一個鐵石心腸的殺人機器,一枚合乎現(xiàn)代社會生存邏輯與規(guī)則的螺絲釘。他安排與不同城市的不同“妻子”會面,按照科學配方配置毒藥,勾引有錢婦人,計劃殺人與毀尸細節(jié),清點奪取的錢財,投資證券市場,所有一切,都是在毫無情感的精密計算中進行的。他說,“生意就是生意”,殺人不過是一個工作,不摻和情感,沒有仁慈與愛,是“生意”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

如果說,《城市之光》的色調是憂郁的,那么,《凡爾杜先生》則是絕望?!冻鞘兄狻分袃H存的愛情幻想,清純迷人的普文斯式女孩神話,至此終結了。取而代之的,是凡爾杜“娶”了一個又一個或肥胖或尖刻或精明或剽悍的有錢老女人?!冻鞘兄狻方Y尾,夏爾洛手持盲女郎贈送的花朵,癡迷地看著眼睛治好了的女孩,這令人淚出、給人希望的童話結尾,被卓別林反諷地用到《凡爾杜先生》的開頭:一場兇殺剛剛結束,一邊是焚燒爐冒著煙,一邊是凡爾杜在花園里剪玫瑰;一個貴婦想來買房子,凡爾杜手拿一朵玫瑰,對她展開戲噱式的挑逗;取代夏爾洛的沉默與深情,是凡爾杜喋喋不休的糾纏;往后他不停地給那貴婦送花,直到對方屈服于他的“癡情”。

有分析說,卓別林一再身陷離婚官司,與一個又一個女子,從相戀變成怨偶,潛意識中,他想借凡爾杜的手,“殺”死自己可怕的妻子們。卓別林理想的女子,一個是他的母親,16歲登臺表演,舞姿迷人,有顆仁慈的心;一個是早逝的海蒂,卓別林19歲時曾迷戀這個15歲的跳舞女孩。都是舞女,都只十五六歲。按照弗洛依德式的解析,卓別林有少女情結,許多電影的女主,都是一個會跳舞的十五六歲女孩(《馬戲團》中的舞蹈女演員;《摩登時代》中在街上翩翩起舞的女孩;《淘金夢》里的酒吧舞女;《舞臺生涯》里的芭蕾舞蹈家)。令卓別林傷心哀嘆的是,他迷戀的單純少女總會失去神圣光輝,變成一個個充滿貪欲的女人;但他還是期望,能擁有一個普文斯式的溫柔女郎,過上安定、溫馨的家庭生活——卓別林最后一任妻子烏娜·奧尼爾,嫁給他時才18歲,陪伴他走完人生,他如愿以償了。而凡爾杜忙碌地做完一筆又一筆“生意”,也只為了養(yǎng)活妻兒,為了能回到自己的家,與妻兒一起度過快樂、安詳?shù)囊惶臁?/p>

卓別林拍攝《凡爾杜先生》,當然不是上述分析家所臆斷的,而在于批判整個現(xiàn)代社會規(guī)則。在一次新片記者招待會上,卓別林說:“凡爾杜先生是一個大量殺人的屠夫,我企圖通過他的精神狀態(tài)來說明,我們的現(xiàn)代文明是想把我們變成大量殺人的屠夫。我畢生反對暴力,我認為原子彈,或者任何一種殘忍的武器,都會造成這樣一種可驚可怖的事實——半瘋狂的人數(shù)大量地激增。”的確,凡爾杜憑借他的系統(tǒng)計劃,精確算計,殘酷、冷血、高效地殺死一個個有錢婦人,并在警察眼皮底下逃之夭夭;但與那些軍火商相比,與發(fā)動戰(zhàn)爭的人相比,與投擲原子彈的政客相比,與將他的錢卷入股市、全部破產(chǎn)相比,凡爾杜的殺人,還是不夠科學、不夠合法、不夠技術。所以,當凡爾杜自愿被逮捕,對其罪行供認不諱,心無所動地站在法庭上,在最后的申辯中說,他不過是奉行社會的規(guī)則,行的是“生意中的生意”的機智——殺人多了,就變成英雄;殺少了,就成為罪犯。凡爾杜以他的行為,嘲笑了社會規(guī)則,以他的存在,宣判社會有罪;他一語中的,社會大眾意識到這一點,當然要將凡爾杜處死。

基于批判現(xiàn)代社會的目的,卓別林無意拍一部殺人驚悚片或懸疑片,他無意滿足公眾的好奇心,故而,他回避了凡爾杜其他幾起殺人細節(jié),只著力描繪兩次想殺死由美國喜劇明星馬薩·雷耶扮演的悍妻,投毒、將其淹死在湖中,都失敗了,謀殺過程,既無懸疑,也絲毫不覺得恐怖,倒顯得又滑稽又可笑,讓人想起那個慌里慌張老是將事情搞砸了的笨拙的夏爾洛,凡爾杜這個殺人犯,在觀眾心中變得又可笑又可憐起來……巴贊說:“如果凡爾杜先生能夠如此輕易地將我們拉到社會的對立面,那是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是和他站在一起。如果在他的謀殺對象和他本人之間二者擇一,我們的同情心仍然會傾向凡爾杜先生?!?/p>

但觀眾對凡爾杜的同情,不僅僅因為他的可憐可笑,而是,凡爾杜,即使是一名連環(huán)殺人犯,也從未喪失人性。這種人性,表現(xiàn)在他對他的殘疾妻子、嗷嗷待哺的兒子,擁有的愛與責任,并非是對私人占有物的愛,的確是一種犧牲與責任,是對比他還弱的人的愛與保護。所以,當他遇見一個剛剛出獄的姑娘——那個姑娘為了愛人去偷一個面包而入獄,請回想《城市之光》中為了盲女“奪”錢、鋃鐺入獄的夏爾洛吧,請回想《摩登時代》中因饑餓偷面包、被夏爾洛救下的女孩吧——想到自己也是為了妻兒在犯罪,心有萋萋,他面不改色地拿葡萄酒替換掉想毒殺她的毒藥,并慷慨地將兩張一千法郎塞到姑娘手里。凡爾杜對自己的殺人罪惡有絕對清醒的認識,并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上文說,夏爾洛只有面對愛的時候,才會激發(fā)身上高尚的品德與激情。凡爾杜也一樣,只有愛,能讓他稍稍與社會和解一下:在他忙碌的殺人生意中,那個安頓在鄉(xiāng)村花園洋房的殘疾妻子、幼小兒子,是他在人世的最后一點溫暖、最后一絲情感寄托,這個家讓他稍稍喘口氣,讓他意識到自己還是一個“人”,而不是“殺人機器”。所以,當他遇見一個同樣為愛情犧牲自己的姑娘,他約束了自己的殺人欲望,甚至慷慨地支助她。

然而,凡爾杜的最后一絲情感與希望也被抽離了。妻兒死掉,徹底破產(chǎn),貧病交加下,他再次遇見那個被他救濟過的姑娘,如今那個姑娘想報答他,想讓他過上闊氣舒適的生活??墒牵斔弥?,這個因他內心殘存的一點愛而救濟的姑娘,最終是嫁給了一個以殺人為業(yè)的軍火商時,他徹底絕望了,普文斯式的女孩神話,徹底破滅了。凡爾杜的絕望在于,無論他如何努力,也搞不過國家。凡爾杜,這個過度使用社會規(guī)則的人,恰好還殘存著一點點人性,恰好是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罪惡,才最終成為一個失敗者的。所以,凡爾杜終究如夏爾洛一般,是一個無法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人。現(xiàn)代世界,現(xiàn)代國家,已經(jīng)無可救藥。誰最沒有人性,誰的力量大,誰的技術高,誰的組織嚴密,誰就能生存下來。凡爾杜承認自己的失敗,也厭倦了競爭游戲,他原本可以再次逃脫警察的追捕,卻事不關己一般擠在圍觀的人群中,警察受驚嚇似的詢問他:“您就是凡爾杜先生?”他略略欠身、彬彬有禮地回答道:“正是在下?!?/p>

在法庭審判上,凡爾杜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假如有人殺了一個人,大家都稱他為一個兇手。假如有人殺了千百萬人,他卻被當作一個英雄而被歌頌著。人們可以向那些發(fā)明了屠殺婦女和兒童的炸彈的人祝賀。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權勢就能獲得成功……

從未有一個人,如此尖銳地對整個現(xiàn)代國家、現(xiàn)代社會提出批判,卓別林也從未如《凡爾杜先生》中那樣絕望?!恶R戲團》中,夏爾洛即使是孤單一個人,也會堅定地朝遠方走去;《摩登時代》中,夏爾洛與女孩盡管再次失去工作、被警察追捕,還是手挽手充滿信心地在朝陽初升的大路上向前走去;《尋子遇仙記》中的夏爾洛終于找到了兒子,《城市之光》中,夏爾洛手拿玫瑰花,深情地與眼睛好了的盲女相認了……夏爾洛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卓別林還是給觀眾,也給自己,留下一線希望與溫暖。然而,當夏爾洛成長為凡爾杜,卓別林卻將最后一點溫暖與希望也抽掉了——他救濟過的戀愛的女孩,嫁給了一個軍火商——卓別林開始寫《凡爾杜先生》劇本的1943年,希特勒已發(fā)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如凡爾杜一般,法西斯一邊在焚燒爐中燒人,一邊在花園剪玫瑰,吃素食、憐憫小動物的希特勒主宰著德國,戰(zhàn)車正轟隆隆碾壓著歐洲大陸;到1947年此片上映時,各國面臨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凋敝、大量失業(yè);而在不遠的未來,技術將全面統(tǒng)治世界,將用另一種更和平與科學的方式,殺死人,殲滅最后一點點人性,人與機器,也將徹底合并。

或許是《凡爾杜先生》過于嚴肅、黑暗,對未來過于絕望,對現(xiàn)代社會的批評過于尖銳,尖銳到公眾、政客、以及所謂的道德委員會都無法承受。這部卓別林花費5年時間攝制、成本不低于150萬美元的影片,在美國僅僅上映了二千多場,雖然在英、法等國略略挽回點票房,兩年間也只回收了30萬美元,卓別林遭遇票房與聲譽的第一次慘敗;1952年后,這部影片再也沒有在世界任何地方放映過。

蘇格拉底在法庭上,對眾人說,“你們去活,我去死”,蘇格拉底是充滿勇氣地去面對死,相信死后能見到更公正的法官。法庭上的凡爾杜對人世充滿絕望,心如死灰,因為活著比死亡更令人難以忍受,但他對是否存在永恒的正義也充滿懷疑,臨死前,他問神甫:“有什么可以幫忙的?”真是莫大諷刺。當小個子凡爾杜,沒有穿那身做工精致的外套,雙手反綁,一蹦一跳地被獄警帶走時,觀眾看著他的背影,驚訝地叫出聲來:“呀,那不是流浪漢夏爾洛么?”

《凡爾杜先生》結尾,點睛的神來之筆是,儈子手問臨刑前的凡爾杜要不要來根香煙或一杯朗姆酒,凡爾杜先是本能地拒絕,忽然改變主意:“我從來沒有喝過朗姆酒?!彼舆^酒杯,一飲而盡,眼神迷蒙……朗姆酒,這是他作為一個人,僅剩下的對生命的好奇。朗姆酒,酒醉,讓人短暫失去理性、恢復人性,是活著時短暫的休息,短暫的解脫;而死亡,才是永遠回歸安寧。卓別林,在此處回光返照一下《城市之光》中那個深夜醉酒、尋死的富翁。但夏爾洛再也無法救他了。

(本文節(jié)選自作者文章《人性的,最人性的——卓別林及其電影世界》,全文收入《七個半導演》,趙荔紅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