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魯迅作品: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葛 濤  2022年11月04日08:40
關鍵詞:魯迅

2011年10月18日,10多位來浙江紹興參加“魯迅與現(xiàn)代文化·現(xiàn)代中國”暨紀念魯迅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中外魯迅研究學者,發(fā)起成立了“國際魯迅研究會”。此后10年間,魯迅作品在海外傳播與研究逐漸告別零散化、區(qū)域化,呈現(xiàn)出體系化、跨國化的新特點。魯迅作品日益成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顧彬主編的德文《魯迅選集》

韓文版《魯迅全集》

多語種譯本不斷出版再版

近10年來,外國出版機構(gòu)再版了一系列魯迅作品譯本。在國際魯迅研究會推動下,一些語種的魯迅作品集得以重新出版。2015年,國際魯迅研究會與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等機構(gòu)合作舉辦魯迅研討會。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為此與瑞士聯(lián)合出版社合作,將德國波恩大學教授顧彬主編的德文《魯迅選集》再版,這是該書在1994年出版后首次再版。此后,為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副教授羅季奧諾夫?qū)⒋饲岸砹_斯翻譯家從魯迅《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中所翻譯的21篇小說和散文重新校訂,并撰寫了關于魯迅生平及文學成就的“序言”,編輯成《魯迅:阿Q正傳》一書,由俄羅斯海波龍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這本書是1992年后,俄羅斯出版的第一本魯迅作品選。此外,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教授哈賽寧對魯迅作品的阿拉伯文譯本進行校訂,并撰寫了介紹魯迅生平及魯迅作品在非洲傳播與影響的“序言”,編輯成《魯迅短篇小說選》,由埃及圖書總局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這本書是埃及乃至阿拉伯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版的唯一一本魯迅短篇小說選。以上3種外文譯本的問世,凸顯了魯迅作品在海外恒久的生命力。

外國出版機構(gòu)在過去10年間還推出了一批新譯本,這些新譯本多由熟練掌握漢語的外國魯迅研究學者從中文直接翻譯而來,在推動魯迅作品走向海外讀者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法國魯迅研究學者魏簡將新翻譯的魯迅散文詩集《野草》與自己此前翻譯出版的魯迅小說集《彷徨》(2004年)和《吶喊》(2010年)合在一起,由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出版社出版了《魯迅的小說和散文詩》一書,還出版了電子書。這本書首印800冊已銷售完畢。該書具有很強的學術色彩,包含譯者引言、注釋、作品分析、后記等內(nèi)容,顯示出魏簡的研究水平。由于該書由魏簡獨立翻譯,有效避免了多人翻譯導致的內(nèi)容前后不統(tǒng)一的問題。2017年,印度尼赫魯大學海孟德教授首次將魯迅作品《野草》直接從中文翻譯成印地語,由印度通用圖書公司出版了《野草》的印地語、英語對照本。此后,海孟德又將《狂人日記》直接翻譯成印地語,由印度通用圖書公司在2018年出版。這兩本譯作在出版后分別舉行了相關學術研討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魯迅作品在印度的影響。在拉丁美洲,巴西坎皮納斯州立大學出版社和該校孔子學院合作將《朝花夕拾》翻譯成葡萄牙語,以中、葡對照的方式于2021年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韓文版《魯迅全集》的出版。2007年,劉世鐘、李珠魯、洪昔杓、李寶璟等12位韓國學者(其中多位是國際魯迅研究會成員)組建了“魯迅全集翻譯委員會”,經(jīng)過11年努力,終于在2018年4月將《魯迅全集》從中文直接翻譯成韓文,由韓國綠雨出版社出版。這是《魯迅全集》繼日文版之后在國外出版的第二個外文譯本,有力推動了魯迅作品在韓國的傳播與研究。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洪昔杓介紹:“韓文版《魯迅全集》以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與2005年版《魯迅全集》為底本,參照2005年版進行詳細注解,并根據(jù)韓國讀者的實際情況予以調(diào)整?!表n文版《魯迅全集》首印1000套銷售完畢后,在2019年又再版了第1-10卷。

聚焦魯迅的世界影響

近10年來,日本、韓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國魯迅研究學者出版了一些頗有水準的研究著作,推動世界魯迅研究走向深入。

東京大學藤井省三教授是日本魯迅研究第三代學者中的領軍人物,他撰寫的《魯迅》一書在2011年由巖波書店出版后,首印2萬冊很快銷售一空,該書電子版也銷售至今。這本書不僅梳理了魯迅在紹興、南京、東京、仙臺、北京、上海等地的生活經(jīng)歷和文學實踐,還從跨文化角度,用“日本與魯迅”“東亞與魯迅”“魯迅與現(xiàn)代中國”等章節(jié),分析了魯迅作品在上述地區(qū)的接受情況與產(chǎn)生的影響。《魯迅》引起多國研究者重視,陸續(xù)出版了韓文和中文譯本(中譯本名為《魯迅的都市漫游》)。洪昔杓教授是韓國中青年魯迅研究學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不僅參與《魯迅全集》韓文版的翻譯工作,而且在近幾年陸續(xù)出版了《近代韓中交流的起源》(2015)、《魯迅與近代韓國》(2017)、《韓中文學對話》(2021)等學術著作。它們都涉及魯迅作品在韓國的傳播與研究,比如《魯迅與近代韓國》一書以與魯迅有過交往或翻譯、研究過魯迅作品的吳相淳、柳樹人、梁白華、丁來東、金臺俊、申彥俊、李陸史、金光洲、李明善等韓國人為中心,用新發(fā)掘的史料指出,魯迅是這些韓國近代知識分子重要的精神資源。這本書是魯迅對韓國近代知識分子影響這一研究課題的集大成之作,充分顯示出韓國魯迅研究的水平。

除專著外,一些論文集聚焦魯迅在某一國家、某一地域的接受情況,凸顯出魯迅的世界影響。

2016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陳順妍教授與她的學生張釗貽教授編輯的《魯迅與澳大利亞》一書出版,收錄了澳大利亞魯迅研究學者以及曾在澳大利亞工作過的各國魯迅研究學者所撰寫的論文20多篇,一定程度上勾勒出澳大利亞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2017年,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副校長王潤華教授與人合編的《魯迅在東南亞》一書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該書按國別劃分章節(jié),從文學、政治、社會文化的角度分析魯迅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的影響,介紹魯迅作品被翻譯成馬來文、印尼文的概況,并附錄了《魯迅與東南亞的相關專著與單篇論文、翻譯出版品及大專學位論文目錄》??梢哉f是學術界首次較大規(guī)模搜集、整理魯迅作品在東南亞國家傳播與研究的文獻資料。該書不僅總結(jié)歷史,還提出構(gòu)建“東南亞魯迅學”的設想,進一步推動了魯迅作品在東南亞各國的傳播與研究。

國際學術交流密切

近10年來,國際魯迅研究會先后與印度、美國、韓國、德國、奧地利、馬來西亞等國有關機構(gòu)聯(lián)合舉辦了多次魯迅研討會,有力推動了魯迅作品在上述國家的傳播與研究。

2013年4月5-6日,國際魯迅研究會與哈佛大學東亞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及哈佛燕京學社等機構(gòu)聯(lián)合舉辦了“東亞與魯迅”研討會,來自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的29位學者在會議上發(fā)表了魯迅研究論文,重點討論了魯迅在東亞及東南亞各國的影響。這次會議不僅是哈佛大學首次為一位中國現(xiàn)代作家舉辦研討會,也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美國舉辦的首次魯迅研討會,有力擴大了魯迅在世界中國學研究領域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會議主席王德威為配合會議,特地為該校東亞系的博士生開設了“東亞與魯迅”課程,10多位博士生以此為題撰寫了課程論文,促進了外國青年學者對魯迅的關注。

2016年7月2-5日,國際魯迅研究會、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魯迅:東西方科學文化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在德國詩人海涅的故鄉(xiāng)杜塞爾多夫市舉行,來自中國、德國、韓國、日本、印度、奧地利、丹麥、葡萄牙等10多個國家的30多位學者參加會議。與會學者提交的論文不僅在魯迅史料研究領域有新發(fā)現(xiàn),而且對魯迅思想和作品的研究有所深化和拓展。本次會議是德國時隔30年再次舉辦關于魯迅的研討會,對推動德國乃至歐洲的魯迅研究,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魯迅重視各國之間的“文字之交”,希望通過文學作品的翻譯來促進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梢哉f,魯迅是現(xiàn)代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字之交”的先驅(qū),魯迅作品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他通過創(chuàng)作描摹現(xiàn)代中國,通過翻譯把世界文學介紹給中國讀者;而世界各國的漢學家、翻譯家又通過魯迅走近現(xiàn)代中國,將這位中國文豪帶到五洲四海的讀者面前。

(作者系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館員、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國際魯迅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