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浮士德》與《包法利夫人》:他們的“中年之路”對所有人來說并無二致
來源:澎湃新聞 | 詹姆斯·霍利斯  2022年11月30日08:38

但丁曾說:“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森林?!盵1]然后,他開始了精神朝圣之旅,修正自己生命的意義。

正如亞里士多德在2500年前所說,藝術有時比生活更清晰,因為藝術包含了普遍性。[2]藝術家能夠像但丁一樣,墜落至地獄,然后帶著旅途中的故事歸來,以一種特別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我們的處境。我們不僅會去認同一個特定的角色,還會將其看作人類普遍處境的戲劇化表現(xiàn)。既然我們共享了相同的處境,就可以從他們的局限、洞見和行動中了解自己。

詩人艾略特曾指出,我們唯一優(yōu)于過去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容納過去,并因過去而博大。[3]換句話說,通過文學和藝術,我們可以容納人類所面臨的更多可能性,并擁有進一步成長和發(fā)展的空間。舉個例子,哈姆雷特必須去念為他而寫的臺詞。我們都有哈姆雷特情結,即知道應該做某事,卻做不了。但與哈姆雷特不同,我們有機會通過意識來改變劇本。

19世紀初期歌德的《浮士德》和中期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這兩部截然不同的經典作品,戲劇化地描述了一個人的困境:這個人的成年早期充滿著各種投射,到中年時卻陷入了困惑、沮喪和惆悵。

博學的浮士德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的理想,即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他精通法學、哲學、神學和醫(yī)學,但他卻說:“盡管我滿腹經綸,也并不比從前聰明?!盵4]憑借他的優(yōu)勢功能——思考,浮士德達到了人類學習的頂端,嘗到的卻不是甘甜,而是苦澀。有多少首席執(zhí)行官(CEO)和他一樣感到失望?他獲得的成就越多,他的劣勢功能和情感就越被壓制。他的情感——思維有多復雜,情感就有多原始——最終咆哮而出,使他陷入深深的抑郁之中。他的學識令人驚嘆,但他的阿尼瑪(anima,榮格原型的重要理論,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靈中的女性成分——編者注)卻備受壓抑。他的抑郁如此嚴重,以至于他不止一次考慮自殺。他意識到內心有兩個靈魂在斗爭,一個渴望創(chuàng)作出絕妙的音樂,另一個則被平庸和雜務所束縛。在這個極度緊張的時刻,在一個現(xiàn)代人會精神崩潰的時刻,梅菲斯特找到了浮士德。

在歌德的筆下,梅菲斯特并不邪惡,而是體現(xiàn)了浮士德的陰影。“我是部分的一部分,部分原本是大全;我是黑暗的一部分,黑暗孕育了光明?!盵5]梅菲斯特將陰影描述為整體的一部分,它被忽視和壓抑,卻是最終帶來整體的辯證所必需的。

歌德的《浮士德》內容極其豐富,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解讀,其中之一便是中年自我與其分裂部分的對話。浮士德從自殺的邊緣被拉了回來,他與梅菲斯特打賭,而不是約定——他們將踏上體驗世界的神奇之旅。因為浮士德代表了人類對求知的永恒渴望,所以他說,只要他在旅程中有朝一日感到永遠滿足,梅菲斯特就可以擁有他的靈魂。

正如我們所知,無意識的東西總是折磨內心或者向外投射。浮士德最初處于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狀態(tài),他與陰暗的梅菲斯特的相遇是一次重生的機會。但他必須首先進入自己的內心,體驗在片面的第一個成年期中被壓抑的一切。

浮士德的核心遭遇是與他的阿尼瑪遲來的相會,后者是他內在的女性特質,是情感、純真和歡樂的中心,其外在形式是一個名叫瑪格麗特的淳樸農家女孩。她對這位知名學者的廣博知識感到震驚,而浮士德也被她迷住了。他用通常表達宗教情感的詞語來描述她,他對她的喜愛如同青春期的熱戀。這表明了在這位學者的教育中,阿尼瑪?shù)陌l(fā)展受到了阻礙。他們之間復雜的關系導致了瑪格麗特的母親中毒,兄弟被謀殺,而瑪格麗特也最終精神崩潰。充滿罪惡感的浮士德,被梅菲斯特帶去探索更大的世界。[6]

這種膚淺的情節(jié)概括有點像一部以浮士德為反派的肥皂劇。的確,在引誘和毀滅瑪格麗特的過程中,浮士德絕不是無辜的,但他的無意識程度和中年變化的意義才是我們的關注點。就此而言,故事揭示了一個人以犧牲他的陰影和阿尼瑪為代價,發(fā)展了他的優(yōu)勢功能,即他的聰明才智。阿尼瑪沒有充分發(fā)展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就像中年外遇經常表現(xiàn)的那樣。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會傷害我們自己,也會傷害他人。浮士德并非不道德,但他在無意識中具有破壞性。

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一個人的每個部分會一起成熟。西方社會在核毀滅和延長壽命方面突飛猛進,但道德成熟的腳步卻滯后不前。同樣,浮士德在外部世界中的角色大獲成功,但他的內心生活卻遭到忽視。與他的聰明才智相比,他的阿尼瑪是無意識的、原始的,所以后者表現(xiàn)為一個淳樸的農家女孩。這種新生的迫切需要,最初以一種準宗教的形式呈現(xiàn),實際上是要求把被忽視的女性特質帶入意識之中。每個人都很難認識到自己所需要的是內在的療愈。在外面的世界里尋求安慰和滿足要容易得多。

浮士德的困境讓人想起了美國現(xiàn)代作家約翰·契弗(John Cheever) [7]的短篇小說《鄉(xiāng)居丈夫》(“The Country Husband”)。一個商人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幸存下來,發(fā)現(xiàn)他的城郊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死亡的氣息喚醒了他的阿尼瑪。他對妻子和她的朋友大發(fā)脾氣,愛上了青春年少的保姆,并跑去接受心理治療,然后被告知自己正遭遇中年危機。診斷結束之后,他有了一個愛好,在故事的結尾,他在地下室里擺弄木頭。在他的內心深處,沒有任何問題得到解決,沒有任何東西被了解或整合;就像行星在太空中旋轉,軌道一成不變。

浮士德和契弗筆下的主人公都在中年時遭遇了抑郁和死亡恐懼;兩個人都通過一個年輕女孩尋求阿尼瑪?shù)闹斡蓚€人都在受苦,卻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如榮格所說,神經癥是一種尚未發(fā)現(xiàn)其意義的痛苦。我們與中年的相會既包含痛苦,也包含對意義的追尋。然后,成長才成為可能。

在福樓拜的書中,艾瑪·包法利(Emma Bovary)就是那個農家女孩。當她見到當?shù)蒯t(yī)生查爾斯·包法利時,便設法誘惑他,從農場搬到了他的小鎮(zhèn)上。她把一切投射到婚姻和地位上,期盼自己從平凡中得到拯救。但婚后不久,她就懷孕了,并對乏味的丈夫感到厭倦。受19世紀法國天主教文化的限制,她既不能墮胎,也不能離婚,更不能像幾十年后易卜生筆下的娜拉那樣離家出走。她閱讀愛情小說(相當于今天的肥皂?。┫r間,在腦海中幻想著自己的情人,期待他們把她從平庸的生活帶入上流社會。她慫恿查爾斯做了一個復雜的手術,不幸以災難告終;她開始了一系列的外遇,并借錢來支持她瘋狂的消費行為。她的阿尼姆斯(animus,與阿尼瑪相對,是每個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是女人心靈中的男性成份——編者注)的發(fā)展,首先投射在查爾斯身上,然后從一個男人到另一個男人那里,她沉浸在被他人營救的浪漫幻想中。像浮士德一樣,她尋求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卻不明白必須從內心著手。

我們越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我們就越向外投射。艾瑪?shù)纳钍且幌盗胁粩嗌壍耐渡洌恳淮味紵o法令人滿意。她甚至在通奸中發(fā)現(xiàn)了“婚姻的所有陳詞濫調”[8]。最后,她被情人拋棄,處于經濟崩潰的邊緣,對尋找夢中情人感到絕望,計劃結束自己的生命。她看過的小說告訴她,女主人公如何在天使和天籟的陪伴下升入天堂。她服下毒藥,這是最后的超越,最后的投射。福樓拜一語破的地說道:“八點鐘,嘔吐開始了?!盵9]她最后看到的不是天堂,而是一個盲人的臉。她曾經在赴約路上遇到的那個盲丐再次出現(xiàn),象征著她的內在男性,即阿尼姆斯的盲目。

浮士德和艾瑪并不邪惡。未曾經歷的生活迫使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們將內心的異性元素投射到外人身上,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最終是在內心。雖然他們的故事是由偉大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但他們的“中年之路”對所有人來說并無二致。

注釋

1.但丁(Dante),《但丁的喜劇》(The Comedy of Dante Alighieri),第8頁。

2.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詩學》(Poetics),第68頁。

3.艾略特(T. S. Eliot),《 傳統(tǒng)與個人天賦》(“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哈澤德·亞當斯(Hazard Adams)主編,《柏拉圖以來的批評理論》(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第78頁。

4.歌德,《浮士德》(Faust),第93頁。

5.歌德,《浮士德》,第161頁。

6.關于完整的心理學研究,參見愛德華·F.埃丁格(Edward F. Edinger)的《歌德的浮士德:對榮格評論的注釋》(Goethe’s Faust : Notes for a Jungian Commentary)。

7.約翰·契弗(1912-1982),美國小說大師,尤以短篇小說著稱,被譽為美國“城郊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鄉(xiāng)居丈夫》收錄于《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g者注

8.福樓拜,《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第211頁。

9.福樓拜,《包法利夫人》,第230頁。

(本文摘自《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