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被質疑抄襲、暴力、缺乏教育意義,《中國奇譚》遭遇折射國產(chǎn)動畫何種環(huán)境
來源:上觀新聞 | 簡工博 鐘菡  2023年01月12日08:55
關鍵詞:《中國奇譚》

“這樣一部動畫片,想教給孩子們什么呢?有什么教育意義?”日前,高分動畫《中國奇譚》被一名家長質疑“缺乏教育意義”“會給童年帶來陰影”,迅速登上熱搜。

這不是評價頗高的《中國奇譚》近期遭遇的唯一非議。有網(wǎng)友質疑第二集《鵝鵝鵝》畫風、故事“抄襲”2010年動畫片《訪客》,事實上兩部動畫都是導演胡睿的作品。

除了《中國奇譚》備受觀眾和網(wǎng)友關注,此前B站推出的“膠囊計劃”也展現(xiàn)了不同類型的國產(chǎn)動畫。

“國內(nèi)有相當一部分觀眾仍然認為,動畫片是低幼兒童觀看的。”記者走訪多位觀眾和業(yè)內(nèi)人士獲悉,他們普遍認為動畫與其他影視和藝術手法相似,都是一種表達手段,而非針對特定年齡段的產(chǎn)品。

動畫片不是專給小孩看的?

在這則網(wǎng)上廣為流傳的家長留言中,開篇即認為“動畫片一般應該是給兒童看的”,但自己的孩子看《中國奇譚》第一集就嚇哭了,第二集更是開場不到一分鐘就嚇哭了,“絕對的童年陰影”,并慶幸自己的童年“有那么多優(yōu)秀健康的動畫片”。

不少網(wǎng)友相信這則留言的確代表了部分家長的心聲。此前,江蘇省消保委曾發(fā)布《動畫領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長安全消費調查報告》,選取《熊出沒》等21部動畫片,梳理出1465個問題點。

“如果我們把動畫片叫回原先的‘美術片’,會不會更容易讓人理解這不是專供小孩的產(chǎn)品?”今年36歲的公務員曹女士是動漫資深愛好者,除了天馬行空的故事,風格各異的畫面是她喜歡的另一大原因?!昂芏鄡?yōu)秀的動畫電影隨手截一張圖都是一幅美麗的畫,比如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新海誠。中國傳統(tǒng)水墨動畫《山水情》或是歐洲動畫《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根本就是讓藝術品動起來了——這樣的作品肯定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p>

“動畫片不是未成年人的專利,更不是家長管理孩子的工具?!苯衲?1歲的金融工作者胡巍是一名資深動漫愛好者,還經(jīng)常與9歲的女兒一起觀看動漫:“我想我看動漫的感受和她的感受是不同的,但不妨礙我們都能有所收獲?!焙√寡裕诤亲o孩子的想象力與現(xiàn)實安全之間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我得告訴孩子為什么她不能靠竹蜻蜓飛起來,但這是家長該做的事,而不是全推給動畫片——否則動畫片談何想象力?”

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兒童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閆少非就建議,動畫影視不要因為受眾層面的低幼化,而使作品本身停留在低幼化水平上,“這樣不利于影視自身提升,也無助于我們從小培養(yǎng)觀眾的審美?!?/p>

什么才算教育意義?

在這則家長的留言中,還認為《中國奇譚》第一集“暗喻社會打工人的生活卑微”,并表示“這是教育孩子從小就厭世嗎?”該家長還強調動畫片應有“教育意義”。

“反映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現(xiàn)象,描繪的是現(xiàn)實中人物的真實感情,這不就是動漫作品乃至所有文藝作品的意義嗎?”27歲的外企白領孫女士剛工作三年,對《中國奇譚》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頗有同感,也看到彈幕里那些被人詬病的“職場卑微”論,“這部動畫片前期的鋪陳,不是鼓勵大家應該堅持獨立思考才會有所得嗎?我從中獲得認同,也看到反思,哪里厭世了?”

上班族看出了“摸魚”但孩子未必感受相同

胡巍問了女兒看這部動畫的感受,“熊教頭好笨”“好怕小豬妖死了”,在他看來這是孩子與角色的樸素共情。“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要像我們小時候學課文那樣提煉出中心思想才叫‘教育意義’,但我小時候經(jīng)常不理解、不接受這樣的‘教育意義’。一部動畫片,只要孩子有感悟,我覺得就是收獲,雖然這樣的收獲未必是成年人希望他們所理解的。”

“華特·迪士尼說過,自己并非主要是給孩子拍電影,而是獻給每個人心中的孩子,不管是6歲還是60歲?!敝袊穆?lián)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部主任王純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了《中國奇譚》第一集,發(fā)現(xiàn)彈幕中很多成年人因為身處職場而產(chǎn)生共情,自己孩子雖不知道職場卻同樣喜歡,“不要過多地去思量孩子到底要看什么,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那個孩子想看什么,我們可以從這方面思考?!?/p>

在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黃軍看來,動畫影視其實不需要考慮是給大人還是孩子看的,征服觀眾的關鍵是“有童心、有愛心、有童真童趣和平等心”。“現(xiàn)在很多兒童影視有很多假純真、假童真。有些拍給大孩子看的影視作品,六七歲的孩子看完說真幼稚——這不是童心。真正的童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p>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孫平則建議,很多創(chuàng)作試圖“教育”孩子時,往往設定了過高的文化和審美追求,需要更加樸素的表達方式來實現(xiàn)這種不同年齡層都能理解的認知。曹女士也建議,與其想傳遞怎樣的“教育意義”,不如講好故事、傳承或創(chuàng)新一種畫風:“比如《中國奇譚》的繪畫風格能引起一些人對傳統(tǒng)藝術的興趣,故事能讓人想去翻翻《續(xù)齊諧記》《搜神記》這樣的古籍,又何嘗不是一種教育意義?”

畫風似曾相識不算抄襲?

《中國奇譚》第二集《鵝鵝鵝》,以手繪素描的筆觸、黑白紅的色彩沖撞,營造出西方哥特式風格,又結合了中國畫留白的意境,給予當代觀眾對中國志怪傳說詭異氣質的無限想象。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該片上線后不久,就有人表示該片涉嫌抄襲2010年的動畫短片《訪客》,就連人物的黑眼圈也如出一轍。不過真相很快就被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訪客》正是《鵝鵝鵝》導演胡睿的舊作。然而隨后又有人表示,《鵝鵝鵝》與1973年捷克斯洛伐克動畫電影《原始星球》、曾獲多項大獎的2007年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風格雷同。

“現(xiàn)在無論怎樣的動漫作品,都很容易被少數(shù)網(wǎng)友挑剔‘風格相似’‘疑似抄襲’?!睆氖聞勇?chuàng)作工作的雷先生告訴記者,他看完《鵝鵝鵝》,畫風的確與導演前作一脈相承,但與其他被提及的作品并無相似之處,“難道都用了黑白紅的顏色,就算是抄襲了?那抄襲的范圍也過于寬泛了?!?/p>

從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劉先生將動畫影視視作“會動的藝術品”,“風格的確是藝術家或創(chuàng)作者的顯著標志,雖然法律上很難認可風格相似是抄襲,但無論是觀眾還是業(yè)內(nèi)人士都會有判斷?!辈贿^他也認為,就算藝術風格也有傳承、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新的過程,“比如莫奈畫了《日出》,難道梵高畫的《向日葵》就是‘風格抄襲’?這樣說來學習西方繪畫誰不是從素描開始,學習中國畫誰不是從臨摹開始?”

就連《中國奇譚》此番采取的不同風格導演在同一主題下創(chuàng)作短片的模式,也被少數(shù)人詬病是“涉嫌抄襲網(wǎng)飛出品了三季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對此雷先生認為“空口鑒抄”十分荒唐,“考慮制作成本、風格統(tǒng)一等各方面因素,動畫短片在業(yè)界是主要的創(chuàng)作模式。這樣的‘合集’式動漫作品并不少見?!?/p>

“動畫長片由于投入市場原因,往往會使用行業(yè)里的穩(wěn)妥手法,這些手法正是一代代藝術家通過做短片一點點探索、積累起來的。短片也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著稱于世的項目,上美影前輩的創(chuàng)作精神很多都體現(xiàn)在經(jīng)典短片里?!薄吨袊孀T》總導演陳廖宇表示,同一個主題下多個藝術家分別創(chuàng)作的形式早已有之,只不過《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影響比較大,“從策劃角度,我們并沒有想過去模仿別人,大眾會產(chǎn)生類比的想法并不奇怪,但如果坐下來認真看完我們的片子,會發(fā)現(xiàn)所追求的效果差別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