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時代文學(xué)》2023年第1期|李一鳴:遇見
來源:《時代文學(xué)》2023年第1期 | 李一鳴  2023年03月23日08:35

1

從此就有了不同。

從煙臺回到北京,早晨六點半,如往常一樣,我騎上共享單車,飛奔在上班的路上,西直門、積水潭、德勝門、鼓樓、鐘樓、安定門、雍和宮……感覺身體就像一條泥鰍,鉆行在嘈雜擁擠的晦暗不明中。護城河邊的街道本就不寬,道路一側(cè)一夜之間停滿汽車,有時甚至擺成兩列,這便使街道更為逼仄,時有黃的綠的白的單車,在汽車與汽車的縫隙里橫七豎八地歪著躺著。寶馬、奔馳、奧迪、帕薩特、斯巴魯、雪佛蘭、菲亞特、電動車、三輪車、農(nóng)用車等一一從身邊碾過,發(fā)動機氣喘吁吁的嗡嗡聲、身后突然冒出的半聲鳴笛、遠處撕心裂肺堅持不懈的喇叭聲,墻根兒那里有女聲高喚一個名字,橋頭上一群交易蔬菜的人正粗聲大氣爭執(zhí),這一切與嗆鼻的煙塵、生辣的蔥蒜味和不知從哪兒飄來的縷縷油炸氣息融合起來,滾滾升騰于京城的清晨。單車輪子一圈一圈地滾動,路旁或直或彎或粗或細的古槐一棵棵閃過,新生的朝陽透過紛雜的枝條,在路上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樹影車影人影交纏在一起,眼前忽明忽暗,臉上時溫時涼,心中則有迷蒙,有清明,有開啟新一天生活的希望與堅定。

在日復(fù)一日的上班路上,我曾不止一次飛起來,飛到空中,俯瞰雄偉的北京。

北京,這座巨大的城池,背倚由西向北向東北連綿的群山,面對緩緩向東向南向渤海傾斜的華北大平原,永定河、潮白河、拒馬河、泃河、北運河蜿蜒流動,藏藍色的湖泊點綴其間,金碧輝煌的紫禁城莊嚴肅穆、飛檐斗拱,環(huán)繞它的是高高低低的大廈、方方圓圓的樓頂、灰白紅黃各種顏色的墻體、四通八達的街衢和蓊蓊郁郁的街樹。沿著細如絲線的北二環(huán)輔路往東移視,就會看到一個狀如黑蟻的影子,他騎著一輛黃色的小如玩具的自行車,頭一沉一沉,背一拱一拱,在陽光、樓影、樹蔭、橋洞中明明暗暗出沒,閃閃爍爍的是眼鏡和自行車鋼圈反射的亮光。

他從哪里來?

他到哪里去?

2

1859年。

說來已是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英俊而青澀的少年王懿榮從煙臺來到京城。

王懿榮的祖先本是歷史上有名的瑯琊王家,歲月嬗遞中,其中一支輾轉(zhuǎn)遷到煙臺福山,漸漸成為那里的冠族大姓,從清代順治到道光二百多年間,這個家族先后出過6名翰林、26位進士、58個舉人、368員秀才,留下了父子三翰林、兄弟多舉人的傳奇。王懿榮母親的祖上是烏衣巷謝氏的一支,明代從浙江遷至福山,此后便安居下來。舊時王謝,于此聯(lián)姻。

然而王懿榮卻似乎生不逢時。他出生前五年,1840年,英國人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中國淪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他出生四年后,家庭罹遭變故,祖父在山西巡撫任上獲罪,被遣戍新疆,一個顯赫的名門望族由此敗落為苦舍寒門。

十四歲,他隨母親赴京,投奔時在兵部任事的父親。從遐陬僻壤前往京師大都,兩千多里行程,山路驚險崎嶇,土路狹窄泥濘,或是酷暑難耐,或是風雨侵襲,他們的馬車走走停停,四五十天才到達京門。漫長旅途的寂寞枯燥,難掩一顆青春騷動的心。走出福山,王懿榮就如峆壚山深處的一棵幼苗,要移植到京城大都去,長成一棵大樹。京城是皇家重地、人文淵藪,世界向他展開闊大、高遠、蒼茫的遠景,那里蘊藏無限的可能。

然而,他不知道,陰鷙酷烈的苦難已為他打開了樊籠。

在那個年代,文人進階從而實現(xiàn)人生志向的唯一渠道是科舉考試,縱有千般武藝、萬丈雄心,也必須先經(jīng)過科舉考試的選擇。1862年,同治元年,十七歲的王懿榮懷揣大志、滿腹錦繡,第一次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考官許其光為發(fā)現(xiàn)這位少年的佳制欣喜異常,以北闈第一名位次向主考官推薦,不料竟未獲批準,王懿榮在科舉求仕路上首考失利。

不知那一夜,那兩年,他是怎么熬過來的。

然而,這才僅僅是開始。

1864年,他參加順天甲子正科考試,不第。

1867年,參加順天丁卯正科考試,不第。

1870年,參加順天庚午正科考試,不第。

1873年,參加順天癸酉正科考試,正榜未取,副榜第一。

1875年,參加順天乙亥恩科考試,不第。

1876年,參加順天丙子正科考試,不第。

十四個春秋,七次鄉(xiāng)試,他遭受了七次沉重打擊。此時他已是三十一歲,早已結(jié)婚、生子,飽經(jīng)生活的磋磨淘洗。其間,他年僅十七歲的弟弟突發(fā)疾病去世,嬌小可人的大女兒就死在他懷里,次女和兩個兒子相繼來到這個世界。他還患了一場重病,奄奄一息,三個月不起,他的結(jié)發(fā)妻子黃蘭日夜不寐、悉心照料,當他漸漸康復(fù)時,妻子已是心力交瘁,體力不支,三年后滿懷不舍,遽爾遠去。十幾年的京城生活,他獲得了生的喜悅,也經(jīng)受了病的折磨、死的悲哀,更嘗盡科舉考試的熬煎、他人的嘲諷與歧視。生存的殘酷無情,人生的難以把握,命運的叵測,足以把人擊倒,王懿榮應(yīng)該也有過退縮甚至放棄的念頭吧?晚清已氣數(shù)殆盡,敗象畢現(xiàn),官場黑暗,考場又何嘗一派清明?本該最容不得瑕疵的科場考試,也常常為人情牽制,被銅臭污染,受貪腐挾持。盡管時常有人因科舉考試作弊被處斬、發(fā)配、連坐,但也難以阻擋無孔不入的穢行。有的考官見錢眼開,利令智昏;有的座師為情所絆,畸輕畸重。滿腹經(jīng)綸的,也會名落孫山;長袖善舞的,卻可金榜題名。有過多少壓抑,就有多少退意;有過多少失望,就有多少次放棄。而況,他自少年時代就屬意金石文物,沉浸濃郁,含英咀華,既積淀了深厚的學(xué)術(shù)根底,又練就了銳利的鑒別眼光,早已成為頗有名氣的金石家。“墨癖書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癲癲?!币粋€能為興趣愛好至癲的人,不考試,也可以有事去做;不當官,精神也有寄托。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已經(jīng)融入王懿榮的生命基因,他執(zhí)守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信念,懷揣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渴望,撐起兩根硬骨頭,挺起一顆金石頭,一次又一次撞響命運之門。

這一次,他成功了。1879年,他那支老筆經(jīng)了汗水淚水血水的淬火,終于堅如鐵帚,掃清了鄉(xiāng)試路上的最后障礙,中試第三十一名舉人。仿佛此前的連續(xù)落榜就是為了積蓄強大的生命勢能,由此,王懿榮的人生就如被阻擋壓制太久的洶涌澎湃的江水,排山倒海,奔騰向前,發(fā)出陣陣轟鳴。翌年會試,他獲第一百五十六名貢士,復(fù)試列一等第三十五名。大主考官、內(nèi)閣大學(xué)士寶鋆贊賞他的制文“鴻文無范,曠世逸文”,大考官翁同龢贊嘆他“文筆雄直,經(jīng)策博通”,可見他的經(jīng)策和文筆之高度。在接下來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中,王懿榮以對國事深刻的洞察和無畏的勇氣,不避敏感,不懼風險,從人君、吏治和軍事三大經(jīng)國大事切入,提出人君節(jié)儉、吏治倡廉、整軍經(jīng)武的對策。經(jīng)過這場決定人生命運的殿堂大考,王懿榮脫穎而出,獲選二甲第十七名,賜進士出身,繼而參加翰林院庶吉士選拔,又以一等第三名入選。三十年焚膏繼晷、孤獨窮理,十八載盡心修性、窮通不移,三十五歲的他,意氣風發(fā)地登上了科舉考試的高端,實現(xiàn)一直縈繞于心的天下抱負有了平臺。

然而,也許沒有人會想到,二十年后,王懿榮創(chuàng)下了中國歷史上的驚天之舉。

3

21世紀開啟的第一年,我三十五歲,被任命為那所大學(xué)的副校長,受命從八百里外的濱州,挺進煙臺海邊,建設(shè)大學(xué)新校區(qū)。一群單身漢,離開長期生活工作的老地方,離開老婆孩子離開家,一下子扎到茫茫灘涂,過起野外集體生活,那時候,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學(xué)時代。

這離我大學(xué)畢業(yè)已是第十五個年頭了。

難忘的20世紀80年代。

那是整個社會由封閉驟然開放的年代,一個生活急劇變化的年代,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一個有青春、有熱血、有理想、有幻想、激情燃燒、熱氣騰騰的年代。

教學(xué)樓門廳,貼滿各種講座招貼:“第三次浪潮與社會變革”“高等教育的革命”“薩特與存在主義”“王富仁論魯迅: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黃永玉的藝術(shù)世界”“王立平、王酩、施光南、楊洪基談流行音樂”……西方哲學(xué)研究會、文學(xué)社、武術(shù)隊、合唱團、時裝隊、辯論學(xué)會、演講協(xié)會、圍棋協(xié)會等三十多個社團招新廣告隨處可見?!按绮菪摹痹娚缱钍菬峄鸪?,學(xué)校在校生三千多人,詩社社員竟然過千,階梯教室坐滿聚精會神聆聽詩歌講座的人們,走廊里、窗臺上也長滿了耳朵。中午的樓間草坪上,一對對戀人深情相擁,呢喃著詩的語言。山腰上,正有一群大學(xué)生舉行詩歌朗誦會,朗誦者挺胸抻脖,聲嘶力竭,聲音伴著山風傳得很遠很遠。山澗平地上一群野餐的學(xué)生,時而爆發(fā)出尖叫和歡呼。

夜色降臨,教學(xué)樓、實驗樓、圖書館如一個個發(fā)光體,在暗夜里呈現(xiàn)出有力道的直線斜線曲線,一百、二百、上千個窗口瀉下溫和的光瀑。圖書館、教室,到處都是讀書自習的學(xué)生,期刊閱覽室里只聽到紙張掀動的聲音、鋼筆筆尖摩擦紙頁沙沙的聲音,偶有一聲嘆息也格外分明。大禮堂正在演出時裝秀,在熱烈的音樂聲里,男女模特們在臺上踱著優(yōu)雅的貓步,夾克衫、蝙蝠衫、花格子襯衫、綠軍服、灰工裝、道道服、晚禮服,牛仔褲、踩蹬褲、蘿卜褲、喇叭褲、直筒褲,一步裙、迷你裙、連衣裙、套裝裙,新舊雜陳,五光十色。學(xué)生食堂二樓,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的燈泡在閃爍,錄音機里播放著《甜蜜蜜》《我只在乎你》《酒醉的探戈》《熱情的沙漠》……或柔情似水,或粗獷鏗鏘,人們和著音樂跳著交誼舞,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倫巴、恰恰、斗牛舞……燈光明明滅滅,舞者的影子在墻上變形異動著。

熄燈鈴響過,男生宿舍樓公共洗手間里,仍有人在呼哧呼哧洗衣服,有人在嘩啦嘩啦沖澡,時有歌聲高高低低、斷斷續(xù)續(xù)傳出來,一個在唱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到了高音部分聲音攀不上去終于變?yōu)樗毫岩簦^而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另一個在唱《故鄉(xiāng)的云》:“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高音層層遞進,低音圓潤婉轉(zhuǎn),充滿惆悵,飽含深情,很快有人加入,樓下竟也傳來一個高拔的和聲。學(xué)生宿舍里,有的在開“臥談會”,尼采、弗洛伊德、叔本華、卡夫卡、托夫勒、波普爾……一個個新潮的名字傳出來。有的宿舍沒有任何動靜,只看到某個床頭有手電筒集束的光,照著翻開的書頁。有的則亮著暗黃的燭光,桌子上放著一個大臉盆,周圍雜亂地擺放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不銹鋼碗、搪瓷茶缸、罐頭瓶子和紙杯,門縫里隱隱透出酒香……

入學(xué)后,系里指定了班干部,那時的我內(nèi)向、膽小,只管自己讀書,不喜與人交際,或是因為感受到校園蓬勃的律動,平添了幾份膽子和勇氣,我直接找輔導(dǎo)員提出建議:為了讓更多同學(xué)得到鍛煉,每學(xué)期團支部書記和班長應(yīng)該通過競選產(chǎn)生,支委、班委由團支書、班長組建,一般不要連任。沒想到系里采納了我的建議,經(jīng)過競爭演說、民主投票,我擔任了團支部書記。那段時間,我胸中有一股勃勃之氣,似乎每天都有無窮的力量期待迸發(fā)。我曾經(jīng)在一個傍晚轉(zhuǎn)了幾次公交車,找到省話劇團,打聽了好幾個人,沒有半點怯懦和猶疑,就敲開話劇團黨委書記、副團長薛中銳的家門。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薛中銳在山東人民廣播電臺播講《烈火金剛》《平原槍聲》《林海雪原》《漁島怒潮》《大刀記》等長篇小說,那時電視尚未普及,媒體單一,人們精神食糧匱乏,聽廣播成為許多人主要的文藝生活,于是薛中銳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薛中銳打開門,沒有責怪我的莽撞,而是熱情地請我就坐,給我倒上一杯熱茶。我表達了想請他給我們作報告的愿望。他可是獲得全國話劇最高獎“金獅獎”和戲劇表演最高獎“梅花獎”的大牌演員,會答應(yīng)一個大學(xué)生的請求嗎?沒想到薛中銳一點都沒猶豫就同意了?;顒幽翘熘形?,我徑直去學(xué)校辦公大樓三樓找到王榮綱副校長,因為入學(xué)時他在大禮堂給我們新生作過報告,所以我知道他。我向他提出學(xué)校派車去接薛中銳的請求,王校長聽后,慈善微笑的臉上現(xiàn)出嚴肅的神情,他立即拿起電話,聽上去是打給校辦主任的,他要求立即安排車?!白屢圾Q同學(xué)帶車去!”富有音樂感的膠東口音好聽極了。

那年,我們還成立了學(xué)校歷史上第一個大學(xué)生記者團,為的是提高參與社會、干預(yù)生活的能力。記者團成立大會一應(yīng)由我們自己組織。我們請來了副校長張建義、校黨委宣傳部長、校團委書記和各系分管學(xué)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團總支書記,還逐個登門,請來了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山東電視臺臺長、新華社山東分社副社長、《大眾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駐山東記者站首席記者等嘉賓。在會議現(xiàn)場,校團委宣傳部長孔祥華老師私下對我說:“你們還真行,場面這么大?!痹谶@次會上,王紀元同學(xué)當選為記者團團長,我和另外幾位同學(xué)被選為記者團副團長。大學(xué)生記者團成立后,我們與北京大學(xué)、中國人民大學(xué)、復(fù)旦大學(xué)、南京大學(xué)、武漢大學(xué)等高校新聞系很快建立了聯(lián)系,我們還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xué)在《大眾日報》實習的同學(xué)為個體戶維權(quán)的活動。當年寒假前,大學(xué)生記者團副團長、體育系段超慶和中文系的張世勤、趙連兆等組織二十多名同學(xué),商定要深入沂蒙山區(qū)開展百村調(diào)查活動。不知哪位同學(xué)直接將調(diào)查計劃報給了當時的省委副書記李振。李振接見了參與社會調(diào)查的部分同學(xué),并安排省委辦公廳開具了介紹信。放假后,同學(xué)們一到臨沂汽車站,就被接到了行署招待所,臨沂地區(qū)行署副專員唐樂群接見了他們。開學(xué)后,李昌安省長主持召開大學(xué)生社會調(diào)查工作座談會,段超慶報上了他撰寫的一篇20多萬字的調(diào)查報告,其中提供了大量關(guān)于沂蒙山區(qū)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第一手材料和政策建議,張世勤專門就挖掘和弘揚沂蒙精神提交了專題報告,為“沂蒙精神”的挖掘和宣傳開了先聲。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人民者,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國家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社會的事就是我們的事,老百姓的事也是我們的事,我們不管誰管,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做誰做?”在學(xué)校大禮堂舉行的“大學(xué)生的責任和使命”演講比賽中,我把毛澤東年輕時的文章做了引述和闡發(fā),贏得了熱烈掌聲。演講會后,山東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采訪了我們幾個參加演講的同學(xué),《大眾日報》記者向我約了稿。后來,我收到家里的來信,信是媽媽口述的,妹妹那稚拙的字讓人倍感親切。信里說:“前幾天,家里的廣播小喇叭里提到你,大隊書記說從報紙上看見了你的名字,現(xiàn)在咱村周圍十里八莊都知道你,好些鄉(xiāng)親來家里找我,想讓你幫著解決他們的難事兒。”

啊,親愛的朋友們

美妙的春光屬于誰

屬于我,屬于你

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再過二十年

我們重相會

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

天也新

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鄉(xiāng)村處處增光輝

啊,親愛的朋友們

創(chuàng)造奇跡要靠誰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一轉(zhuǎn)眼,80年代過去了,20世紀過去了。

煙臺大海邊,千畝灘涂上,一座銀灰色的現(xiàn)代化大學(xué)城已經(jīng)崛起。為了心中熱愛的文學(xué),四十六歲,我千里趕考,來到北京。莫非到了這個年齡,就開始喜歡回憶了?常常想起風華正茂、心系天下的大學(xué)時光,想起建校過程中那些艱難得無以復(fù)加的日子。青春年少時的同學(xué)們,他們有的嘔心瀝血,兢兢業(yè)業(yè)地在機關(guān)參與決策;有的縱橫捭闔,闖蕩商海,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沉沉浮??;有的爬羅剔抉,兀兀窮年地探究學(xué)問;有的活躍于各種媒體,為國家發(fā)展鼓與呼,為百姓生活歌與哭;更多的同學(xué)奮斗在基層,在邊疆,在海島,在農(nóng)村,在默默無聞的崗位上度著日月,享受著奮斗的快樂,也經(jīng)受著吃苦吃虧受累受氣的生活。一樣的成長,不一樣的故事。但可以無愧地說,我們把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獻給了這個國家,也見證和參與了這塊土地上發(fā)生的人間奇跡。如今,一提到民族、國家和人民,我們心里還是自然而然迸發(fā)出躍躍欲試的沖動,那或許就是自古以來流淌在中國知識分子血管里的一脈熱血吧,沉著而堅實,涌動而不歇。

4

自從入了翰林院,王懿榮的仕途人生就進入高光時刻。

“點翰林”,不僅意味著一個人達到了科舉生涯的最高層級,獲得至高榮譽,而且具備了平步青云入閣登壇的條件,進入“儲相”人選。

三十八歲,王懿榮在翰林院庶吉士教習館肄業(yè)期滿,散館考試取得一等成績,就任翰林院編修。到了四十九歲那年,他一年四遷,先是升遷為侍讀,繼而入值南書房,得以在皇帝左右談詩說文、講經(jīng)論道,達到了士人心中的極榮之境。僅僅半個月后,他又被補任為起居注官,負責記錄皇帝言行,顯示了皇帝對他莫大的信任。又半個多月,他兼任了國子監(jiān)祭酒,步入雍和宮對面的集賢門,成為士子仰望的“太學(xué)師”。

不料,甲午戰(zhàn)爭突然爆發(fā),打破了他生活的寧靜。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戰(zhàn),在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面,擊沉運送清兵的商輪,全船官兵七百多人遇難。同日,日軍向駐守牙山的清軍發(fā)動攻擊,朝鮮半島全境陷落,戰(zhàn)火一直向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蔓延,局勢十分危急。王懿榮憂心如焚,焦灼關(guān)注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

那時,西方國家已經(jīng)進入了“電氣時代”,美、德、英、法正在向資本主義壟斷階段過渡。日本抱著“脫亞入歐”的信條,拼力推進政治經(jīng)濟社會改革,現(xiàn)代化、西方化進程赫然加快。為了建設(shè)軍事強國,日本政府每年拿出國家財政收入的60%發(fā)展海軍和陸軍,還從宮廷經(jīng)費中擠出??睿瑥娜珖賳T薪水中提取1/10,用于建造船只,暗中準備一場“國運相賭”的戰(zhàn)爭。而大清朝廷仍陶醉于天下一切盡歸朝廷所有所管所享所用的美好感覺,對世界潮流麻木不仁,對近在咫尺的危險視而不見,甚至為了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挪用軍費建設(shè)頤和園。惡虎的大嘴已經(jīng)張開,獵物卻還在悠然睡眠。

大敵當前,王懿榮舍生忘死,連上奏折,直言相諫。

當時,清廷不顧戰(zhàn)事吃緊,在炮聲隆隆中照舊忙于籌備萬壽慶典,僅為慈禧經(jīng)過的道路兩旁搭建景點這一項工程,就要花費二百四十萬兩銀子。對此,不是沒有人憤懣不平。但那慈禧是何等人氏?她是皇太后,掌握著對百官甚至皇帝生殺予奪的權(quán)威,在清一色男人形成的權(quán)力世界里,縱橫捭闔,強悍跋扈,玩弄權(quán)柄于股掌之間,其心思之縝密、心計之多端、手段之老辣,罕有人匹敵。多少官員為升官發(fā)財、為保烏紗帽、為保烏紗帽下的腦袋,正千方百計、苦思冥想,討好慈禧。而如王懿榮,平素受到慈禧賞識,躋身殿堂,侍奉至尊,并常常得其青睞為御畫題記,自當竭盡全力,效犬馬之勞才是。然而王懿榮卻上書《吁請暫停點景,但行朝賀疏》,明確要求“暫停點景,但行朝賀”,戰(zhàn)事之后“隨時補行”。盡管折子中不乏婉轉(zhuǎn)譽揚之詞:“何時非萬壽之時,何日非祝愿之日?”但他的不知趣、不靈透、不圓融、不感恩,令許多人憤怒,許多人擔心,但更多的人心中充滿敬意。哪怕百官不敢言,自有懿榮是男兒。中華文人的風骨,哪怕是在最暗黑無言的夜里,也總是戛然有聲,錚錚作響。

面對極端不利的戰(zhàn)局,王懿榮曾上書希望重新啟用通曉軍務(wù)、熟稔洋情的奕?。但奕?上臺之后,不僅沒有主戰(zhàn)求勝,反而追隨慈禧一味求和。對此,王懿榮再上奏折《詳度夷情審量時局疏》,全面分析戰(zhàn)情,堅決反對輕許議和,主張精厲士馬,厚積軍火,肅清海隅,堅決抗敵。他認為,如果輕言議和,償付巨額賠款,必然使敵人“挾我之資”而秣厲重來,“是益寇糧而資之盜也”。后來的事實也印證了他判斷的準確。

不僅如此,王懿榮沒有停留在語言進諫上,而是直接付諸行動。1884年年底,日本糾集兩萬人、二十五艘軍艦、十六艘魚雷艇,向山東半島發(fā)起攻擊。在這刻不容緩的關(guān)頭,作為一介書生,王懿榮立即上疏,請求回籍興辦團練,抵御倭寇。獲得準許后,他星夜兼程,奔往故土。到達萊州時,方知威海已經(jīng)失陷,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王懿榮悲憤交集,不顧旅途勞累,奔走各縣,聯(lián)絡(luò)動員,激發(fā)家鄉(xiāng)父老同仇敵愾的豪情?!叭诵纳觚R,最為可用!”正當他麇集力量,準備率團迎擊敵人時,李鴻章卻已同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王懿榮壯志未酬,愴然寫下七絕:

豈有雄心輒請纓,念家山破自魂驚。

歸來整旅蝦夷散,五夜猶聞匣劍鳴。

佇立在風景如畫的蓬萊閣上,我久久不能離開,昔年王懿榮曾經(jīng)站在這里悵然瞭望大海,手中緊握萊陽縣令相贈的戚繼光抗倭時用過的寶刀,那時他會是什么心情?“海不揚波”石刻匾額“不”字上日軍炮擊的彈痕,像一只盲眼望著遠處的夕陽,海濤高一聲、低一聲,急一陣、緩一陣……

5

世紀之交,風雨飄搖,1899,1900,永遠銘刻在災(zāi)難深重的中國的年輪上,也注定是王懿榮一生中驚天動地的時刻。

1899秋天,王懿榮身患瘧疾,臥床不起。老中醫(yī)給他開了一個方劑,他派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達仁堂藥房抓來中藥,無意間發(fā)現(xiàn)其中一味藥“龍骨”上有絲絲裂紋,裂紋周圍則是若干刀痕的結(jié)體。他以金石學(xué)家的職業(yè)敏感,捧在手中反復(fù)揣摩,又讓家人去藥店購得全部“龍骨”,進行拼接、對照、推理、琢磨?!褒埞恰鄙线@些刻畫,非篆非籀,但卻是有規(guī)律的符號。莫非?王懿榮被自己大膽的設(shè)想震驚了,他屏住呼吸,小心求證,經(jīng)過十幾天的研究,最終做出判斷:這些“龍骨”是上古人用來占卜的龜甲和獸骨,上面的符號是人工刀刻的文字,這些文字早于周朝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就是華夏祖先創(chuàng)造的最古老的文字!而甲骨上的裂紋不是意外所致,而是占卜者以灼熱金屬工具錐刺而成,他們通過紋理獲知想象中的鬼神之諭,遍刻于裂紋四周的便是獲得的卜辭。王懿榮如炬的目光照亮了歷史的隧道,洞見了華夏文字的始根,直接把漢字產(chǎn)生的歷史,溯源到公元前1700多年。試想,如果沒有王懿榮慧眼識別,甲骨只能被棄之如敝屣,最好的命運也就是被當作藥材研磨成粉,經(jīng)病人腸胃消化后再回歸大地。如果那樣,凝注著中華文明尊嚴的證物就遭遇毀滅性災(zāi)難,甲骨文、殷墟,將沉睡在無盡的黑暗中,不知何年何月得見天日。

一片甲骨,驚天地,耀古今!

這看似是一場偶然,是天大的好運降臨到王懿榮頭上。其實,天下所有事件發(fā)生的表征皆是偶然,但內(nèi)里是鐵律的必然。上天只垂青有準備的人。正是王懿榮好古成魔,對金石文物幾十年寸積銖累的深厚積淀和深入鉆研,使他獲得了上天的眷顧,完成了這一奇跡性偉大發(fā)現(xiàn)。

此后,王懿榮又傾囊收藏甲骨1500片,正當他準備深入研究之際,他的命運發(fā)生了不可逆轉(zhuǎn)的改變。

1900年7月14日,八國聯(lián)軍徹底攻陷天津后,又氣勢洶洶向北京進逼,清廷下詔與列國宣戰(zhàn)。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負責保衛(wèi)京城。他名為團練大臣,其實不過一“看街老兵”,下屬團勇千余人,半是老弱病兵,最可怕的是,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多少。面對這一狀況,王懿榮不得不拿私情辦公事,給時任湖廣總督的妹夫張之洞寫信求援。那語氣完全是乞求:“公能稍為捐置相助否?”情狀尤為令人感嘆:“此垂泣而道之者也。”看,這哪有一點點官場上南書房翰林、國子監(jiān)祭酒的威儀?大敵當前,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挺起頭顱頂上去,準備與披堅執(zhí)銳的強敵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戰(zhàn)斗,但如山的壓力使他“夜漏三下,未及就眠,心力交瘁,殆難言喻”,真是苦不堪言,難以名狀。

十萬火急!

8月13日,八國聯(lián)軍進攻通州,經(jīng)過一番燒殺搶掠,兩萬大軍如邪惡蜂群涌向北京城。

14日凌晨,槍聲大作,炮聲隆隆,俄、日、美侵略軍分別向東直門、朝陽門、東便門發(fā)起進攻。中午,英軍抵達京城,向廣渠門開炮猛攻。王懿榮指揮團勇誓死抵抗,打死侵略者數(shù)百人,但終究寡不敵眾。上午11時,東便門被美軍攻破;下午2時,英軍攻入廣渠門;晚9時,俄日侵略者由東直門、朝陽門破門而入。王懿榮組織團勇在京城各處與侵略者進行激烈巷戰(zhàn),但羔羊遇虎,無濟于事。到處是坍圮的房屋,到處是逃散的人群,哭聲、罵聲、喊聲、槍炮聲,響成一片,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前門……東西南北、內(nèi)城外城,各處門樓火光沖天,淪陷的北京,沉浸在無聲的哭泣中。

15日凌晨,慈禧、光緒皇帝一行倉皇西逃。

上午10時,王懿榮從容寫下絕命書,對夫人說:“我渥受國恩,又擔當衛(wèi)京之責,現(xiàn)在京城失守,我絕不能茍且偷生!”然后,他先吞金,未死;又吞銅錢,未死;又飲藥服毒,仍未絕;于是踉踉蹌蹌跨出屋門,走向庭院的那口水井。

前幾天,他曾讓仆人清浚此井,笑曰:此吾之止水也。

隨后,他的夫人、長媳,也投身井中。

大門外,傳來嘈雜的聲音……

6

從煙臺福山歸來,我騎車去尋找王懿榮北京的故居,沿著雍和宮大街、國子監(jiān)街、交道口南大街、北河沿大街,到達錫拉胡同21號。

一座粉紅色的居民樓矗立在那里。

不見了院落。

不見了水井。

當年的痕跡一絲也沒有留下。

在那里,我佇立良久。

我仿佛看到那個初到北京的十四歲的青澀少年,那個首考落第、垂首窗邊的頭影,那昂首步入翰林院的華服,那奔走鄉(xiāng)里的雙腿,那端詳甲骨文專注的神情,那炮火中焦急的臉,那院落里的蹣跚……

王懿榮,你歸去時五十五歲。

今天,五十五歲的我,來找回你。

吾之止水,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