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深挖館藏資源,運用數字技術,推進文教結合,天津博物館—— 多措并舉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武少民  2023年04月04日08:00
關鍵詞:博物館 文教

 新華中學學生在《筆墨丹青——畫家仇英心中的桃源仙境》課程中體驗青綠山水顏料繪畫。   

王雪乾攝

 

走進天津博物館“一畫一世界”宋畫沉浸藝術展區(qū),只見三面幕墻上雪花飛舞,山林蕭瑟,就連山間的霧氣、山腳的積雪也清晰可見……

這是“再現高峰——宋元時期文物精品特展”中的場景。在這里,《雪景寒林圖》《山寺群峰圖》等國寶級文物以數字化立體三維的形式呈現,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

自1月17日開展以來,該展覽持續(xù)引發(fā)參觀熱潮。據統(tǒng)計,截至3月底,觀展人次已超過25萬。

推出館藏精品大展

“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多彩,其中宋元時期文物量多質精。為了讓觀眾欣賞到更多難得一見的精品文物,我們深入挖掘館藏資源,推出‘再現高峰——宋元時期文物精品特展’。”天津博物館副館長、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介紹,展覽匯集各類文物100多件,一級、二級文物數量超過一半,70%以上的展品為首次與觀眾見面。

北宋是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發(fā)展的高峰時期,產生了畫史上著名的“三家山水”,陜西畫家范寬即是“三家”之一,他所創(chuàng)作的北派山水畫表現北方山水之壯美雄奇,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此次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雪景寒林圖》是范寬留存在中國大陸的唯一作品。“此畫為三拼絹大幅立軸,氣勢恢弘。畫面構圖嚴謹,筆觸蒼潤渾厚,生動地描繪了秦隴山川雪后寒氣逼人、森然中孕育著生機的情景,是一件稀世珍寶?!瘪R馳說。

除了宋元時期的書畫佳作外,展覽中還有瓷器、玉器、銅器、璽印、錢幣、古籍、硯臺、古琴等多種類型的文物。

“金代雙鹿柞樹紋玉飾、宋代錯金銀蟠虺紋壺等珍貴藏品都是首次展出?!碧旖虿┪镳^研究館員臧天杰說,雙鹿柞樹紋玉飾是“秋山玉”的典型代表,雕琢風格粗獷簡約,構圖豐滿,表現了北方游牧民族秋季在山林中狩獵的場景。玉飾隨形巧作鏤雕,柞樹呈褐黃色,樹叢中立兩只小鹿,一只仰首前視,另一只駐足回首凝望,相互呼應,歡快活潑。

南宋玉壺冰琴也是價值非凡的珍品。臧天杰介紹,玉壺冰琴出自南宋制琴名家金遠之手,歷經近千年仍保存良好。此琴為遞鐘式,鹿角灰胎,髹朱漆,通身有蛇腹紋及冰斷紋,蚌徽。琴為無角圓頭,直項垂肩至三徽,腰為小型內收半月形,琴面弧度較平。長方形龍池鳳沼,內有“金遠制”款。琴池上刻草書“玉壺冰”銘,應是出自唐代王昌齡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體現了斫琴者清正高潔之情操。琴池下刻有篆文“紹興”印,“紹興”即南宋開國皇帝高宗趙構的年號。

營造沉浸式互動體驗

“宋元時期文化藝術高度繁榮,形成了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獨特風格的文化高峰。此次展覽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讓文物重現風華,讓觀眾沉浸其中。”馬馳說。

“我們首次嘗試以數字化形式展示古代書畫作品,采用分層渲染、三面投影的方式,構建了一個沉浸式宋畫藝術展區(qū),在光影變幻中將作品的藝術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碧旖虿┪镳^宣教部副主任張堃告訴記者。

在“明池奪標”互動游戲體驗區(qū),兩名參觀者正在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參與互動,控制大屏幕上船只的速度,體驗龍舟競賽的火熱氛圍……

“大屏幕游戲內容以北宋張擇端的《金明池爭標圖冊》為藍本,通過數字化界面聯(lián)動,讓觀眾在互動游戲中感受古人畫作的精妙?!睆垐艺f,《金明池爭標圖冊》描繪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御苑金明池龍舟爭標的場景,樓臺、亭榭、橋梁、龍舟小艇及眾多人物匯聚圖上,人物雖微小如蟻,但比例恰當,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懊恳粠嬅娴奶崛?、每一處場景的變換,都需要精心構思、巧妙呈現,才能帶給觀眾良好的體驗。”

從山東專程趕來觀展的趙先生在展廳里久久不愿離去:“琳瑯滿目的文物展品、獨出心裁的展陳方式,讓人耳目一新,更容易領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p>

開創(chuàng)文教結合新模式

3月18日,“板凳上的博物館”系列課程在天津博物館開課。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于健介紹,天津博物館充分利用館藏文物和文博專家等優(yōu)勢資源,為青少年打造“第二課堂”,增強青少年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首批學員來自南開大學、新華中學、河西區(qū)臺灣路小學。同學們徜徉在“中華百年看天津”“桃源何處——館藏仇英桃源仙境圖特展”等展覽現場,領略國寶級文物的魅力。

南開大學大二學生王某說:“豐富的展品讓人大開眼界、流連忘返。通過這次課程,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p>

于健告訴記者,“板凳上的博物館”以上好“博物館里的歷史課”為重點,通過品賞熱門展覽中的經典文物和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讓同學們深切感受中華文明的瑰麗璀璨。

課程包括前置學習引導、博物館現場教學、參與體驗活動、課后分析互動等環(huán)節(jié),設置“三段三層”架構,根據低、中、高三個學年段學生的特點,由淺到深針對性設計課程內容,適應不同學年段學生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博物館現場教學課中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

“以博物館為第一教學場所,開創(chuàng)文教結合新模式,引領青少年探索藝術、品讀經典、參與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于健說。

天津博物館還結合線上課堂、“云觀展”等方式,為全市中小學生打造學習平臺,多渠道發(fā)揮教育功能。

近日,天津市印發(fā)《天津市關于讓文物活起來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將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聚焦數字、跨界、改革三大理念,積極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

據天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從現在起到2025年,天津市將在文物價值挖掘、文物資源數字創(chuàng)新、文博跨界融合發(fā)展、文博矩陣傳播和體制機制改革五大方面持續(xù)發(fā)力,積極推動文博場館與教育、旅游、商貿、傳媒等領域跨界聯(lián)動,讓更多文物“活”起來、火起來,走進大眾生活,煥發(fā)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