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赧百瀑溪記
距貴州黔東南榕江縣城30余公里的寨蒿鎮(zhèn)高赧村,有一條不到5公里的溪谷,卻隱藏了108道瀑布,人稱“高赧108瀑”。近期有外地文友來訪,道出慕名百瀑之意,我便陪同前往。
乘車從縣城出發(fā),到寨蒿鎮(zhèn)壽洞村坡腳,耳際忽聞水聲,舉頭但見百尺高崖,水流層層疊疊地飄落下來,恍如一匹匹白練,在陽光下晃人的眼。而剪不斷的水調(diào)歌頭,更如妙韻的音樂,執(zhí)拗又似乎漫不經(jīng)心地落進(jìn)人的心潭。壯美與豪放,是百瀑溪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棄車登山,溯水一路上行,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由人不贊嘆,地貌的險奇更不由人不驚奇。放眼望去,高瀑低瀑,或一煙獨秀,或兩湫飛降,或三水爭流,皆如天弦在自然女神的指尖爭鳴,頗有幾分世外的妙趣。身處綠意襲人的溪谷之懷,近聆水韻叮咚,瀑聲嘩嘩;遠(yuǎn)聽空谷琴律回蕩,如真似幻,直叫人覺得豁然開朗的生命里,別有一種心曠神怡。不同高差的瀑布,靈動飄逸,風(fēng)情萬種,恍惚就是嫦娥旋舞甩出的長袖。抓人眼球的是高瀑滾落深谷的氣勢,那一種激情的撞擊,讓人感受到了一種來自仙界的回音。
瀑的造化形態(tài)不同,具象與意象也別有特色,在霧色與陽光的嬉戲里,它們有時像指弄琵琶半掩面的少女,嘈嘈切切,浮沉抑揚皆是一種至臻味道;有時又像牧著萬馬奔馳在草原的漢子,那長桿套不住的吆喝,有一種叩響大地的詩性與壯觀。當(dāng)然,有些瀑布,你只能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和聆聽。因為這里的一切都是原生態(tài),未經(jīng)開發(fā)雕琢,也無路徑直達(dá)瀑下。親近瀑布,須得逆水繞路攀援,歷盡艱辛。然而,正是這鎖在深閨人未識的原生態(tài)景致,吸引著文人墨客、攝影家、探險家慕名而來。
途中,你會發(fā)現(xiàn),演繹曠世大音的溪谷間,竟有那么多充滿靈性的動植物。它們是自然孕育的精靈,也是這音樂殿堂的歌者和聽眾。蟲鳥的啾鳴應(yīng)答,與谷中的水韻相得益彰。山民猶在高瀑谷中發(fā)現(xiàn)過蟒蛇、“飛貓”之類。所謂“飛貓”,其實就是一種像貓的動物,時常化身為扁平體,游走于溪谷兩岸。至于古樹懸藤,藤上長有異花奇草,更是見多不怪。難忘的是那野生的百合,暖風(fēng)一襲,便素面含羞地開了,宛若伊人臨水梳妝。身處其境,每一眼都是畫,而那畫,似乎已等待你千年,等待你的詩詞題跋。
欣賞二疊抑或三疊的流瀑,聽它落崖而下,山回谷應(yīng),似乎就是古樂《梅花三弄》抑或《廣陵散》。仿佛音樂之手正輕輕推開你的想象之門,隱居世外的雅士高人獨坐高巖,彈琴復(fù)長嘯,而你竟是他等待千年的知音。此刻,你若是正當(dāng)少年時,定然抑制不住那份青春的激情和狂想,把這里的高山流水讀成狂雪的浪漫。
百瀑最高的一瀑在源頭天池外,百米絕崖瀑若飛煙,又似玉蟒墜谷,吼聲如雷。冥思感受,更恍惚誰在拉二胡名曲《賽馬》,讓人的想象追著意識之馬遠(yuǎn)去,再遠(yuǎn)去。百瀑源頭從前曾有天池幽靜清澈,天池附近丘陵狀若饅頭,其上遍生高山杜鵑,春末夏初花開時節(jié),猶如一樹一樹火焰,讓過客心醉神怡。可惜鄉(xiāng)人審美疲勞,見美不怪,詩情與畫意相得益彰的天池終在上世紀(jì)90年代末遭到破壞。天然美景一去不返,縱有回憶聊可安慰,終是令人扼腕嘆息。好在百瀑還在,鄉(xiāng)人的生態(tài)觀念和開發(fā)意識也日漸增強。如今,在寨蒿鎮(zhèn)政府的支持下,當(dāng)?shù)卮逦瘯言谄僭吹亟ㄔ炝巳拍緲?,可供游客食宿,還有土雞、土鴨及各種野菜山菇,慰安饑腸飽爾口腹。
樓畔塘口還筑了一道矮壩,以便枯水季節(jié)儲水。山高林茂,溪深水清,應(yīng)是休閑度假、舒緩疲憊心靈的一處美地。試想臥溪聽瀑,感受“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壯懷激越;抑或攜所愛之人,步月鑒賞風(fēng)籟水韻,也是人生難得的逍遙。只是天池生態(tài)的恢復(fù),還是留下了那么一點遺憾,次生林比原生林似乎遜色了三分,高山杜鵑也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和文字里了。
品味瀑布是有講究的。以我的經(jīng)驗,欣賞瀑布最好是夏季,因為水量充沛,氣勢要比其他季節(jié)壯觀。賞瀑,如果只用鏡頭去讀它的正面,也未免太單調(diào)。因為世間萬物都有多面,選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季節(jié)去探尋,入眼入心的具象與意象也會迥異。用心觀察每一道瀑,留意每一段水,把自己沉浸在抑揚錯雜的妙音里,才能體會和覺悟大自然予以人的恩典和美感。當(dāng)然,欣賞瀑布還得有向?qū)?,既可領(lǐng)略奇景異物,又可避免危險。
徐志摩說,“自然是最偉大的一部書,歌德說,在他每一頁的字句里我們讀得最深奧的消息”,因為“你的思想和著山壑間的水聲,山罅里的泉響,有時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時激起成章的波動……”欣賞高赧百瀑,不僅可以獲取仁者與智者之樂趣,更能體味人與自然的和諧,感悟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