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楊志軍:寫小說,我還得往上走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2023年08月22日07:57

楊志軍沒有想到,《雪山大地》成為了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的榜首作品。

這部小說以他的父母為主要原型。當年,他的父親一路西進到了西寧,在一家馬車店里開始創(chuàng)辦《青海日報》,他的母親也成為青藏高原上第一批由國家培養(yǎng)的醫(yī)生。他見證了父輩們?nèi)绾闻c當?shù)氐哪撩褚黄鸾ㄔ炝瞬菰羺^(qū)的第一所學校、第一座醫(yī)院、第一家商店……他知道自己總要寫下這個來自記憶深處的故事。

楊志軍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作品極多,既有發(fā)行逾百萬冊的“藏獒三部曲”,也有在豆瓣上尚無評分的小眾之作。8月16日,楊志軍來到上海書展,這是他獲得茅盾文學獎后第一次在公開活動中露面。

“文學不是說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時候,它才是幸運的?;蛟S反而是被大多數(shù)人遺忘的時候,它才是幸運的。”在活動間隙,楊志軍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他坦言自己還是愿意做一個小眾作家,他希望能夠?qū)懗鲞@樣一本書——暢銷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會是永恒的。

在他心中,《雪山大地》依然不夠?!啊堆┥酱蟮亍诽峁┝艘粋€高度,但這個高度只能說讓我有勇氣再往上走?!彼嬖V澎湃新聞記者,寫小說是沒有止境的,如果把它當成登山,那么這座山?jīng)]有頂峰,寫作者只能永遠在山坡上。

“我還得往上走?!苯衲?8歲的楊志軍說,“能寫一天,就寫一天?!?/p>

8月16日,在上海書展的楊志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

【對話】

澎湃新聞:你有沒有“文學的故鄉(xiāng)”?

楊志軍:首先我想說的是,不管有沒有“文學的故鄉(xiāng)”,作家都能寫出好作品。有的作家四處流浪,也能有故鄉(xiāng)感,他只是沒有實際的故鄉(xiāng),但他一直在尋找故鄉(xiāng)。

我自己是有“文學的故鄉(xiāng)”的,而且有兩個。我出生在青藏高原,在那里生活了40年,它是我的第一故鄉(xiāng),對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它塑造了我的肉體,我的人格,我的感情,給了我精神的支撐。我40歲離開青海,來到青島,后來也有一部分作品寫青島,寫海洋,寫都市。我把青島看成是我的第二個故鄉(xiāng)。

在青島定居后,我基本上每年回去(青海)一次。我的母親現(xiàn)在還在青海,她已經(jīng)90歲了。我也要回青海延續(xù)自己的生活。每年回去以后,我不光是待在西寧看母親,我還要去草原,去雪山,去牧區(qū)。倒不是說我需要獲取什么資料,只是延續(xù)我自己的感情,這些情感永遠讓我變得有底氣去思考。

澎湃新聞:第十一屆茅獎公布后,你在電話里說這也是一個自我總結(jié)的機會?;仡欉^往的寫作歷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思考了什么?

楊志軍:我曾經(jīng)寫過荒原系列的作品。在我看來,荒原是一種地域符號,也是一種精神符號。我這一時期的寫作從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沖突”轉(zhuǎn)而反思“人性的變化”。再接著是對人精神世界的思考。在那樣一片區(qū)域,那樣一種文化里,人的精神是怎么一步一步走高的?明白了這些,我的“藏獒三部曲”就涉及到人的道德問題和精神危機。

后來我想到了人的信仰。我經(jīng)常說,一個人可以沒有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假如說是我是一個世俗的人,一個無神論者,我怎么在這片土地上獲得屬于我的信仰?這個信仰和宗教沒有關(guān)系,這是土地給我的,是生命給我的,是思考給我的。我意識到,人本身就是一個信仰。

于是我又有了“理想三部曲”(《最后的農(nóng)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雪山大地》),主要探索我們?nèi)绾尾拍艹蔀檎嬲娜?,理想的人。我試圖在《最后的農(nóng)民工》里把很多優(yōu)秀的、有社會道德感的農(nóng)民工放在一起,塑造出一個典型的人物。我也試圖在《你是我的狂想曲》里讓音樂拯救人的靈魂。到了《雪山大地》,我想到了自然對人的塑造和改變。我想這也是我被稱為“理想主義者”的原因,我想寫人的理想主義,“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理想主義。

《雪山大地》

《雪山大地》

澎湃新聞:《雪山大地》和你之前的創(chuàng)作有哪些不同?

楊志軍:確實很不一樣。首先這里頭有很多我父輩的親身經(jīng)歷,還有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雪山大地這種生活是我最熟悉的,寫它我不需要刻意去做準備,去采訪或者收集資料。它已經(jīng)融入我的生活和記憶了,我把它寫出來就行了。我一開始是想寫個短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寫得很順手,一寫就很長了。

澎湃新聞:它是你想寫很久的一部作品?

楊志軍:是的。20年前我就想過寫這部作品。因為這個故事有我們家的原型,當年生活困難的時候,我們家來了一些牧民——我父親下鄉(xiāng)的房東,他們來了以后給我們困難的家里帶來了風干肉,奶皮和酥油。這些東西在當時非常奢侈。

但我一直在寫別的東西。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兩個民族,兩個家庭之間水乳交融般的交往,因為生活變富裕了,反而越來越難得了。我也覺得時代變化特別快,再不寫出來的話,寫作主要精力會放在從現(xiàn)在開始的那些變化,而“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緩慢的變化”,可能就會被忽略掉,所以我想趕緊把它寫出來,給我自己也有個交代。

澎湃新聞:你懷念當時的生活嗎?

楊志軍:對我的父輩來說,那時候的生活不是所謂理想的生活,而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和理想沒什么關(guān)系:作為漢族人,我到青藏高原工作,我就死在這個地方。我和牧民在一起,就得學他們說話、吃牛羊肉、適應(yīng)他們的習慣。

草原人也很寂寞,從這頂帳篷到那頂帳篷,騎著馬得走半天,人與人之間是那樣的遙遠。為什么草原人特別喜歡聚會?是因為他平常的生活都是拉開距離的,平常的生活都很孤獨。所以他們一旦聚會以后,比如賽馬會,大家都興高采烈的不得了。為什么牧民整體喜聚不喜散,就是因為散太多了。

我父親他們當時就是和牧民一起喝醉,醉了以后比賽摔跤,這種生活場景特別多。我過去有時喝醉了,就抱著人家的藏獒睡覺,快醒的時候,我心想這人怎么這么多毛,醒來一看原來是和藏獒一起睡。這種鄰里生活是很好的,人沒有太多的物質(zhì)的欲望,只有交往的親近感。

我一直關(guān)注當代生活,我對當代人有一種焦慮,擔心他們丟失了幸福的感覺。過去的生活為什么是理想的,是幸福的?就是感覺對了。人的生活質(zhì)量并不是由房子、車子、錢來決定的。決定生活質(zhì)量的肯定還是別的,尤其是你的精神狀態(tài)。

楊志軍在2023上海書展。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

楊志軍在2023上海書展。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澎湃新聞:當年你是怎么走上寫作之路的?

楊志軍:我算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從小家里有很多藏書。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讀書風氣基本上沒有的,大家都不讀書,也沒有藏書,我們家就還有些藏書,我就讀。另外,我父親是個記者,他也寫詩,他對我也是有影響的。

其次,我覺得是天性。天性這個東西無法言說。它決定你是喜歡文學,而且一直喜歡下去。

當然,還有對土地的那種感情。土地滋養(yǎng)我,我得到了那么多的養(yǎng)育,而我可以用寫作來表達我的感恩。這種東西,別人可能會覺得比較虛無或者矯情,但對我來說,它還是一種沉甸甸的東西。

我想生活是需要敬畏的,需要感恩的。我敬畏自然,也感恩自然。如果沒有基本的感情來做你的基礎(chǔ),你的底氣,你這個作品是寫不好的。

澎湃新聞:于你而言,青藏高原對寫作的影響似乎不僅僅是提供了題材,也有其他方面,比如語言、風格、感覺上的影響。

楊志軍:確實。比如語言,我寫作的時候肯定不能用藏文寫作的思維。我對藏語是一種翻譯,翻譯的過程就是一種融入。雖然我不懂藏語,但我能夠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所以我雖然是漢語寫作,但實際上是藏語化的漢語寫作,這種語言肯定和別人就不一樣。有人說我的文字是比較抒情的,那么這個抒情是自然給我的,同時也是當?shù)厝私o我的。

澎湃新聞: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中,你把哪些人視為自己的老師?

楊志軍:我喜歡但丁、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雨果、莎士比亞。

我汲取這些作家的不是文學技巧,而是精神指標。因為他們都是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精神的作家。他們是一個民族、一代人的精神指標,不僅僅是寫出了良好的文學作品。比如但丁和托爾斯泰,他們完全是人類靈魂指路明燈式的作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永遠把他們的寫作和生活融為一體。當他們在生活中弘揚一種精神的時候,他們自己完全具有這種精神。當他們在寫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充滿了贊美,充滿了內(nèi)心的感動,他們自己就是那樣一個人物。

所以我也相信什么樣的人寫什么樣的作品。如果說我寫出這么個好人來,但我自己是個流氓,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分裂了。我覺得這些作家對我的影響不光是作品的,還是精神的,對你的生活態(tài)度、看人的方式,都有影響。

澎湃新聞:你一直提到“精神”這個詞。

楊志軍:對,我覺得這個最重要。

澎湃新聞:你心目中的好小說具有哪些特質(zhì)?

楊志軍:我不太喜歡現(xiàn)在一些特別勁道、特別技術(shù)化的小說。我覺得小說是一種精神產(chǎn)品,它包含的不僅僅是把一個故事講得特別精彩,把一個人物寫得特別飽滿,同時應(yīng)該也有很多建樹,而且建樹比批判更重要,因為你必須建樹一種理想,建樹一種尺度。

我覺得一種精神的建樹肯定比批判的能力還要強大。比如托爾斯泰覺得生活中沒有完美的人,最完美的人就是犯了罪以后勇敢懺悔的人,他自己也是一個勇敢懺悔的人。這樣一種寫作的方式或者寫作的姿態(tài),對我的文學以及我對文學的看法還是很有影響。我總覺得小說不是一項技術(shù)活,而是一種攀登精神高峰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沒有止境的,而技術(shù)活是有止境的。

澎湃新聞:對于精神生活,今天選擇看書的人可能沒有以前那么多,你對此感到悲觀嗎?

楊志軍:我們面對的誘惑,尤其是娛樂誘惑太多了,我們有大量的時間被這些東西占領(lǐng)。但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這其實是一代人的精神危機。但我覺得是因為有了這種危機,文學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了,它非常稀有地在那里閃爍。在大家都很姹紫嫣紅的地方,它很稀有、很孤獨地開了一朵白花。

文學不是說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時候,它才是幸運的,反而是被大多數(shù)人遺忘的時候,它才是幸運的。因為這時候就可以發(fā)現(xiàn),你的獨到價值就是孤獨和寂寞。

我有信心,只要人類活著,就不可能遺忘文學。

澎湃新聞:之前你有過很暢銷作品,比如“藏獒三部曲”很快發(fā)行逾百萬冊,但也有過小眾的作品。聽說茅獎公布后短短幾天里《雪山大地》就加印了三次。你怎么看待暢銷這件事?

楊志軍:關(guān)于一本書的暢銷,偶然性因素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作者能刻意去追求的。我自己實現(xiàn)暢銷后并沒有什么得意,因為我覺得文學,可能冷靜下來的,更沉穩(wěn)一點的,會更好。

我之前寫作有一個毛病,就是想法太多,比如這個東西還沒寫完,就想到下一部了,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構(gòu)思下一部好像更激動,于是只能匆匆結(jié)束上一部。我現(xiàn)在不這樣了,想出手慢一點,但可以沉淀,可以把一些自己沒有表達的,或者說那種急于表達而表達不好的東西修改好。

我還是愿意做一個小眾作家,這樣我可以很安靜地寫出一本書,哪怕這本書只被少數(shù)人接受,但它只要永遠有人看就可以了。暢銷書會像浪潮一樣被逐漸吞沒,但有一種東西會永遠地存在,永遠地流傳下去。我希望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保持它的永恒性,而不是它保持它的暢銷性。

澎湃新聞:你覺得你已經(jīng)寫出了這本書嗎?

楊志軍:沒有。

澎湃新聞:《雪山大地》也沒有。

楊志軍:我覺得《雪山大地》給我提供了一個高度,但這個高度只能說讓我有勇氣再往上走。寫小說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把它當成登山,它沒有頂峰,你不可能登頂,你永遠在山坡上。《雪山大地》讓我出現(xiàn)在一個山坡上,我現(xiàn)在停下來看看,我還得往上走。文學這個東西,你越追求,越發(fā)現(xiàn)自己一無所知,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聰明。所以我覺得理想的小說可能還在以后,我還得慢慢寫。能寫一天,就寫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