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國博古代玉器展煥新登場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鄒雅婷  2023年08月29日07:25

玉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石品相溫潤、質地堅韌、色澤純凈,凝聚了天地精華,與中國人的精神追求頗多契合。中國的玉器制作歷史悠久,玉器的材質、造型、紋飾,不同的器類組合與使用方式,反映了與之相關的思想、文化、制度,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

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玉器”專題展覽重裝亮相,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了中國古代玉器的發(fā)展脈絡和文化內涵,體現(xiàn)中華文明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與精湛的藝術造詣。

展覽從國博館藏近9萬件古代玉器中精選480件(套)文物,上自遠古,下至晚清,器類豐富,其中一級文物數(shù)量多達80余件。此外,還展示了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的各類礦石標本20余件。展覽分為“玉出東方”“玉禮堂皇”“吉玉琳瑯”“瓊華滿堂”“鏤冰雕瓊”5個單元,勾勒出玉器從飾品到神器、禮器,再回歸世俗,由帝王貴族專享到普及民間的發(fā)展軌跡,并展現(xiàn)了玉器制作的工藝流程與審美意境。

第一單元“玉出東方”梳理了新石器時代早期至夏商時期玉器的發(fā)展歷程,分為“星光燦爛”“王權儀軌”“敬天崇祖”“攜佩護佑”4組。遼寧朝陽牛河梁出土的紅山文化玉玦形龍以獸首與內卷的蛇身組合而成,可能是祭祀活動的法器。湖北天門羅家柏嶺出土的鳳形佩代表了肖家屋脊文化玉雕的最高水平,被稱為“中華第一鳳”。石峁文化四孔刀、龍山文化平首圭、二里頭文化牙璋等,則是儀仗禮器的代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蛙殘存未退化的尾部,為蝌蚪向蛙進化過程中的樣子,佩戴它可能有護佑幼兒健康成長的含義。

第二單元“玉禮堂皇”展現(xiàn)了西周至漢晉時期玉禮器的發(fā)展脈絡,分為“玉以載禮”“以玉比德”“靈魂不朽”3組。在這一單元可以看到造型多樣的玉佩飾,如西周人龍紋璜、春秋時期瑪瑙玉組佩、戰(zhàn)國時期夔龍形佩、西漢舞人佩等。組佩指的是西周以后逐漸形成的全身佩戴或懸掛腰間的佩玉組合,以牌、璧、珩、璜、環(huán)為主體,以觿、管、珠、沖牙、動物形飾等為配件。組佩是周禮制度的物化表現(xiàn),佩飾的材質、架構、長短成為區(qū)別身份地位的重要標志。地位越高的人組佩的長度越長,結構越復雜。組佩系在身上,行路時叮當作響,還有節(jié)步作用,彰顯主人的從容氣質和優(yōu)雅風度。殮葬玉器也是一種重要的玉器類型。云南晉寧石寨山遺址出土的西漢瑪瑙扣飾背面有雙孔,通過絲線可與各種珠管連綴成一幅“珠被”覆蓋在死者身上,是古滇國仿效中原王室葬儀制作的“珠襦玉柙”。

第三單元“吉玉琳瑯”主要表現(xiàn)隋唐以后玉器的世俗化發(fā)展,這一部分文物數(shù)量大、種類多,雕飾精美,內涵豐富。觀眾可以欣賞到精雕細刻的亭閣人物鳳舟簪飾、小巧雅致的透雕八仙香囊、寓意富貴長壽的蜜蠟群猴摘桃墜,遼、金、元時期以狩獵題材為特征的“春水玉”和“秋山玉”,還有一些借鑒西方文化元素的玉器。

第四單元“瓊華滿堂”重點展示明清時期的陳設玉器?!胺鹿乓推鳌笔悄7略缙谇嚆~禮器制作的玉器,是明清宮廷重要的陳設玉品種;“藝用雙絕”為實用功能與藝術造型并重的工藝玉器;“文房諸寶”即書房文案上的玉器,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的風雅情致。

第五單元“鏤冰雕瓊”從材料和工藝角度介紹寶玉石知識和治玉技術發(fā)展。絢麗多彩的清代“福祿壽”百寶嵌飾令人嘖嘖贊嘆。百寶嵌又稱“鈿嵌”,以金、銀和各色寶石、珊瑚、蜜蠟、角牙、螺鈿、沉香、硨磲等材料,制成山水、人物、樓臺、花卉、鳥獸等形象,再鑲嵌在漆木器之上,色彩艷麗,精美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