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諺語是根
來源:陽泉晚報 | 李建永  2023年10月23日10:53

諺云:“人活百歲的少,話留千年的多。”從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和發(fā)展來看,應該是先有語言,后有文字;先有言辭,后有文章。諺語最核心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它無意識地傳承了一個民族的口語文明,經(jīng)歷數(shù)千年乃至上萬年,從發(fā)軔、濫觴到廣闊綿延、汪洋恣肆的整個衍變流程??梢哉f,中華諺語是華夏民族悠久文化、燦爛文明的根苗與根脈。

《文心雕龍》講得好:“《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o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敝V語之所以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甚至上萬年滄桑巨變而流傳不息,就因為它是“文道合一”的標本。簡而言之,“文”指文學性與審美性,“道”乃思想性與規(guī)律性?!渡袝酚醒裕骸罢F有恒,辭尚體要?!薄段男牡颀垺芬嘣唬骸傲x典則弘,文約為美?!敝V語要言不煩,少少許勝多多許,句句都能點在筋上。曾幾何時,“摸著石頭過河”“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僅僅兩句簡短的俗諺,幾乎成為一個時代的話語。我們今天常說,“空口袋立不住”“打鐵還得本身硬”“開弓沒有回頭箭”“步子太大扯破襠”“掌心向里,拳頭朝外”“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等等,即可見出諺語的力道與張力。諺語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即在于它凝練而充沛的表達力度和思想含量上。

尤其是有關人情物理方面的俗諺,很大一部分具有多義性或歧義性。譬如“蛇大窟窿粗”,本義是說蛇身長大,蛇洞也就相應地粗大;引申義則是家大業(yè)大消耗大,以及進項多者出項也大;或者說,能耐大的人,路子也比較野,等等。又如“望山跑死馬”,本來是說看山很近,其實真到山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引申義卻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或者欲望和貪心會害死人;還有更進一層的意思是,光想著指靠他人是永遠也靠不住的——“望山跑死馬,指人都是假”啊!再如“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不是棉褲薄,就是皮褲沒有毛”,一句再尋常不過的諺語,卻深刻地隱喻著一種反常與正常、偶然與必然、特殊性與普遍性密切相關的因果公式。還有一句更厲害的諺語“有狀元的徒弟,沒狀元的師傅”,多少年來,我咨詢過很多學者與長者,幾乎每個人對之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解讀,最能體現(xiàn)“一句諺語千層意”的精髓。雖然諺語只是以吉光片羽式的碎片化的形式呈現(xiàn),但它的這種多義性與歧義性,既增加了內(nèi)涵的豐富性,亦拓展了外延的多向性;既體現(xiàn)出它蘊藏的巨大思想含量,同時也展現(xiàn)出八面玲瓏搖曳生姿的多面性、復雜性、嬗變性與朦朧美。

問所從來,諺語有根。我曾專門留心過我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除《易經(jīng)》和《老子》而外,很少有經(jīng)典老書中沒有引用過“野語”“鄙諺”者。諸如,《左傳》:“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國語》:“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薄睹献印罚骸褒R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薄肚f子》:“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薄俄n非子》:“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不一而足。就算是《易經(jīng)》和《老子》,也脫不了與諺語的血緣關系——成為其導出的源頭之一。俗諺“別人偷牛你拔橛兒”,即脫胎于《易經(jīng)》之《無妄卦》“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農(nóng)諺“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則直接來自《老子》。諺語是散落在傳統(tǒng)經(jīng)典里的珍珠。它的這種經(jīng)典特質(zhì),既沉淀著深刻的思想性與精湛的藝術性,同時也包含著與時偕行的穿越性和歷久彌新的現(xiàn)代性。

《文心雕龍》曰:“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敝V語,從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走向民間變成“俗話”,大致都曾經(jīng)歷過一個漫長的“俗化”過程;如果“俗化”得不夠徹底,那還只是“文化”。諸如前文引用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和“聞道百,以為莫己若”,也許至今人們還覺得它是“文化”而不是“俗話”。有些諺語的“俗化”過程來路清晰可辨。譬如俗諺“習慣成自然”,來自孔子之語“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賈子新書》);還有“水無魚依然是水,魚無水一日難活”,亦出自孔子的高足子夏之言“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太平御覽》引自《尸子》),等等。而有些俗諺則“俗化”得比較繁復。最典型的例子是俗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它最初出自《晉書·羊祜傳》羊祜之言“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后來南宋詞人辛棄疾作詞“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同為南宋詩人的方岳又將它補充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再后來在元明戲曲與小說中,又將它稍作修改定型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并且長期地反復地在群眾中演出與傳播,才逐漸走向民間,“俗化”為“俗話”。由于時代久遠,又是口傳文化,故更多來自經(jīng)典中的俗諺,已然是羚羊掛角,大多無跡可尋。即使像“狐死正丘首”這樣著名的古諺,縱然上溯到現(xiàn)存文獻中最早記載它的《禮記》,依然說“古之人有言曰”——足見其根脈之綿長、根源之深遠。

《尚書》云:“學于古訓乃有獲。”《詩經(jīng)》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薄稘h書·藝文志》亦云:“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钡拇_,諺語是根。它葆有著強大的歷史傳承記憶功能。所謂“風流俗敗”“禮崩樂壞”之類的節(jié)俗、名物、禮儀、制度、德行乃至學術領域等方面所流失、缺失的東西,或許在諺語中有著原始的零星的殘存與保留。譬如“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五戊為社”和“冬至當天數(shù)九,夏至三庚數(shù)伏”等俗諺,不僅精確地指出如何確定“社”“伏”“九”等有關節(jié)俗的學術問題,同時也包含著為何叫“數(shù)九”,而不叫“數(shù)六”“數(shù)七”“數(shù)八”“數(shù)十”之類的學術難題。諺語,是歷代先民智慧接力的產(chǎn)物,是億萬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時代話語”,是一筆宏博豐厚的歷史文化財富,更是一種蘊藏著巨大時代意義的民間文化寶藏。我曾在《母親詞典》序言中寫道,諺語是一部口口相傳的文明史,諺語是一個民族的回想與記憶?,F(xiàn)在我更想表達的是,諺語乃中華民族國學大觀園里一塊尚未開墾的處女地。開掘這座民間文化資源和思想資源寶庫,深挖諺語的文化價值和現(xiàn)代意義,打通歷史、現(xiàn)實與生活,汲取能量,啟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