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長江文藝》2023年第11期|陳應(yīng)松:云滇漫記(節(jié)選)
來源:《長江文藝》2023年第11期 | 陳應(yīng)松  2023年11月14日08:30

景邁茶山小記

通往茶山的路,小方石鋪就,汽車被硌得左沖右跳,猶如顛簸在大海上,如此坎坷的盤山公路,還是第一次體驗。問原由,說是因為怕瀝青鋪路對古茶質(zhì)量造成影響。但這一定是一條通往深山和高山的路,在公路上盤旋了許久,云霧升了起來,夕陽變得巨大,晚霞浩浩蕩蕩,灑滿了景邁群山。海拔在升高,云霧漫上道路和村莊,四周群山齒齒,壯闊無邊。我們繼續(xù)往前開,終于在一個極深邃、僻野的地方下車。啊,這就是有兩萬八千畝古茶樹的景邁茶山中心。

終于得見這漫山滿嶺的古茶樹,樹齡有兩千七百年的古茶樹,也有幾百年的古茶樹,但都是古的,古代,古老,但不古稀,因為太多。要說說兩千七百年前,這是東周的春秋時期,群雄爭霸天下,刀槍劍戟叮當(dāng),逐鹿中原,血流成河。可是,在滇南的一隅,有一群人,與世無爭,種著茶樹,品著有蘭花味道的普洱,過著他們慢吞吞的生活,享受著與天地和諧相處的日子。

古茶樹并不是很高大,因為要采摘,所以都只有三五米高,直徑也不粗,茶樹長得很慢。是否經(jīng)過人工的矮化,不得而知,但因為生長在高山云霧深處,這些茶樹不事張揚,滄桑內(nèi)斂,樹干遒勁,虬枝如龍,造型山重水復(fù),如人工培育的盆景,葉片青綠。上面寄生了許多苔蘚、石斛等附生物,特別多的是一種俗稱“螃蟹腳”的寄生植物。在普洱,或者喝普洱的茶客,“螃蟹腳”也是他們的一愛。常見他們將“螃蟹腳”與普洱生茶拼配在一起沖泡品飲,別有一番滋味。此物形似螃蟹的腳爪,這東西還有楓香槲寄生、楓樹寄生、桐樹寄生、赤柯寄生等。但景邁茶山上的螃蟹腳最好,而且專指景邁茶山上的寄生物,只寄生于樹齡較古老的茶樹上,也被統(tǒng)稱為螃蟹腳普洱茶,其形卷曲伸展,細(xì)分出若干節(jié),似扁桿燈芯草,聞之有濃烈的菌藻味和茶香味,這便是《本草綱目》所言的“形如蚱蜢腳者佳”的螃蟹腳。此物常飲可防止血管硬化,有消炎祛痰、清熱利尿等功效,是景邁山古茶之外另一大產(chǎn)品。

我摘了幾個古茶樹的茶芽放在嘴里嚼,有一股老清香味,有點澀,介于苦和甜之間,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苦,幾乎是甜的,味道很古樸。那天在傣族村寨的晚餐喝了景邁古茶,確實苦后帶點甜的余味和蘭花的香味。這么說吧,有蘭香的茶,就是景邁茶山的古樹茶,茶湯可泡二十泡,濃郁持久,清涼曠達(dá),回味悠長,有野山茶的氣韻魂魄縈繞杯沿,久久不能散去。

不知有沒有叫“野韻”的景邁茶,我認(rèn)為,野韻是這里茶葉的獨特韻味。野山之茶,高香噴薄,正是山野深林的神韻。這里的古茶樹,造型古典,是它的意境影響了中國的亭臺樓閣水榭回廊,這些茶樹上的葉片,最終飄向了小橋流水的庭院,飄向了文人雅士的案頭,飄向了仙風(fēng)道骨的生活。中國文化典雅神秘的一面,有這片茶林的貢獻,中國人味覺的形成,也可能與這片茶樹有關(guān)。

景邁山是中國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古茶樹的面積堪稱茶山之最。這里產(chǎn)有一種茶叫“景藤臘告”,傣語就是千年古茶的意思。景邁山茶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也有中小葉種,混生在這一片大山之中。景邁茶山是茶樹生長的圣地,茶人心中的圣山。2013年國際茶葉委員會確認(rèn)景邁茶山為“世界茶源”。它還被稱為“古茶園的自然博物館”“東方的普羅旺斯”。

在景邁茶山,有布朗族和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布朗族是云南三大原始族群之一的“百濮”,也稱其為“濮人”,與德昂族、佤族有族屬淵源關(guān)系。

因為有一千多年的種茶史,布朗人掌握了多種茶葉品種的制作:“臘告”(干綠茶),“臘拉”(大粗葉茶),“臘賀”(糯米香茶),“臘各信”(小雀嘴尖茶),“臘廣”(圓形的緊壓茶),也就是后來譽滿天下的普洱茶。這些茶都是難得的精品,在景邁古茶園,在翁基村,隨時可以喝得到。

布朗族與哈尼族一樣,自然崇拜,信萬物有靈,當(dāng)?shù)孛考颐繎舳汲绨莶杌陿?。尤其布朗族將“一葉兩芽”茶抽象成符號作為一種圖騰,應(yīng)用于民居建筑的屋頂裝飾上,突出了對茶的感激與敬畏之情。

景邁山莽莽蒼蒼的古茶林,也有一些其他古樹。我進入茶林,抬頭看到高大的、雍容華貴的、有神秘感的另一種樹,他們告訴我,叫栘依果樹,結(jié)滿了果實,但據(jù)說果硬難嚼,酸澀難咽。布朗族人一般會加入鹽、辣椒、白糖等腌制涼拌后吃,舂碎,拌以各種調(diào)料吃。還有一種長尾單室茱萸,也是高古喬木,挺拔英俊,郁郁蒼蒼。

古茶林內(nèi)有茶樹三百多萬株,在這片云海之上,布朗族、傣族,還有哈尼族和佤族,守著這幾萬畝古茶樹,生存得那么優(yōu)美,并保持著各自濃郁神秘的民俗風(fēng)情,讓文化和族群都煥發(fā)出歷久彌新的活力。

我徜徉在這片闃靜如遠(yuǎn)古的茶林里,地衣濕滑,植物葳蕤,有大樹被時間掏空了樹干,樹洞里深不可測,應(yīng)該有野獸光顧過。在這里,在人類與自然共同演化的過程中,景邁茶山,真正是天人合一的典范,這里的人們尊重自然資源,活在自然里,活在古茶林中,讓那些祖先栽種的茶樹成為他們永遠(yuǎn)興旺的源泉,這是他們的生存法則和生態(tài)智慧。

在景邁茶山,我學(xué)到了一些知識。古茶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多樣性豐富,層次豐富,具有喬木層、灌木層(茶樹主要分布層)和草本層。上層有構(gòu)樹、菩提樹、榿木、西南木荷、紅椿、烏墨、云南石梓、翠柏、臘腸樹;中層有白花羊蹄甲、中國山櫻花、楠木、苦竹、翠葉金合歡、龍須藤、芭蕉、大果榕、云南桗栘、漆樹、番石榴、普洱茶、鳥舌蘭、骨碎補、大葉梅、石斛、扁枝槲寄生;下層則有薤白、草、辣椒、薄荷、寬葉韭、煙草、密蒙花、蕺菜、水芹、灰肉紅菇、干巴菌、奶漿菌。

我必須趕在天黑前到達(dá)千年古寨翁基村。我們在夕煙騰起的時刻進入了這個中國干欄式建筑僅存的傳統(tǒng)布朗族村寨。這個村寨被云海托著,在傍晚的炊煙里沉醉。古木成群,房舍特別,好像進入了一個與當(dāng)下生活無關(guān)的世界。沒有一棟水泥建筑,看不到一絲喧囂,停車場的許多汽車才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看車的牌照,都是從各地各省來這兒避暑的客人和愛好自駕游的瀟灑人群。有的在這里一住就是半年甚至長期生活在此。村寨在一個山坳間,村子的上方是一座佛寺,旁邊有一棵巨大的古柏,這種柏就叫翁基古柏。有幾個巨大的樹干,高達(dá)二十余米,胸徑三米多,根部徑圍至少十一米,已有兩千五百八十壽歲。何人所植不知,但出生在春秋時期是一定的,一棵樹為什么偉大成神?因為它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這么久遠(yuǎn)的生命難道不值得我們敬畏嗎?

在這個村寨寺廟的高處,可以看到翁基村的全貌和下面的山谷,那兒還有幾個寨子如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這些布朗族村寨,陡峭黑掛瓦下的干欄式建筑籠罩在古老的茶香中,深偎在古茶林里。

這里的云海非常神奇,在山谷中,平靜如攤曬的棉花,如堆砌的冰塊,盤桓在寨子的旁邊,流連不去。

進入石頭鋪道的寨子,干欄式建筑的樓下是敞開的,樓上也是敞開的。樓下是養(yǎng)豬、養(yǎng)殖雞和安放雜物的地方,現(xiàn)在是放摩托車和拖拉機的地方,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屋檐下,有燕子窩,有蜂箱,有花缽,有芭蕉叢,有廢棄的碓窩,有狗,有雞,有紅色的消防栓,穿著布朗服裝的男女在村里來往。女人頭上包著彩色的頭帕,穿著綠色的裙子,斜背著手工編織的包,趿著拖鞋,皮膚較黑。更多的房子成了民宿,有更為時尚的裝修和布置,布朗族的民族元素被擴大放在民宿的門口,比如布朗族的大葫蘆一排排掛在干欄上。

寨子中心的一個建筑前是族人們祭祀的祭臺,石頭壘砌的臺子上插著高大的竹子,挑著白幡。

翁基,布朗語的本意是看卦,意為看卦選址的地方。雖然布朗族的先祖帶領(lǐng)族人遷徙到芒景這個地方時,卜過卦,但這地方本來就太好,如今又遇到鄉(xiāng)村振興時期,政府加大了對傳統(tǒng)古村寨的投入,村寨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樹群、古老的布朗族文化、古老的茶文化”五古一體,有著深深吸引外界的魅力,其布朗族傳統(tǒng)建筑、傳統(tǒng)制茶工藝、民居體驗館、民族節(jié)日,都是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而且結(jié)合得那么好,保存得那么好。

在翁基村的家家戶戶木屋檐口頂部的翹角處,都能看到完全一樣的三叉形茶葉圖案,這是翁基村的圖騰。寨子里每年都會舉行祭茶祖活動,村民也保留著近乎原始的布朗族烤茶傳統(tǒng)。茶是大自然給布朗族的饋贈,也是村民自然崇拜的對象。

布朗族是茶的民族,翁基人世代與茶樹為伴,與密林草木為生命的依托,是茶養(yǎng)育了他們,水攻、火烤、陶煨、竹釀,在生活的幸福美滿處,被茶香環(huán)繞著夢境。如今,翁基古寨的茶葉名滿天下,加上這里的名氣,更多的人來到景邁茶山,布朗人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古茶樹,不僅是布朗人的精神圖騰,也是他們美好生活永遠(yuǎn)的搖錢樹。

吃草根的節(jié)日

在普洱,有一個節(jié)日是專門吃草根的,這便是百草根節(jié)。湊巧的是,我在普洱采風(fēng)時,正好趕上了這個節(jié)日。其實,百草根節(jié)就是與漢族風(fēng)俗不同的端午節(jié),一節(jié)兩名而已,我們吃粽子,他們吃草根。但專門拎出吃百草根另辟一個節(jié)日,在全世界怕也僅此一家。

走過了太多的地方,奇遇了太多的世事,但絕對沒有見過這曠世景象:滿街嫩生生的、五顏六色的草根,茴香根、紅蒜、紅參根、牛膝、當(dāng)歸、何首烏、天冬、伸筋草、雞刺根、滿山香、理肺散……當(dāng)它們集中擺放到街上,散發(fā)出濃郁的山野草莽藥材的新鮮氣息。這片熱帶、亞熱帶茫茫大山的云霧深處,神秘靈性的植物根莖都給扒出見了天日,并將擺上人們的餐桌。

所謂中藥材,一般是挖掘根部,曬干入藥。新鮮的草根很少進入能吃的菜譜,魚腥草根是可食的,某些植物的葉子是可以泡水喝的。但藥材一般來說都有毒,需要炮制,黃精之類要九蒸九曬,否則毒性較大,是藥三分毒。而普洱地方所吃的這些草根卻是無毒。我記得在韓國,接待方安排我們吃的高麗參燉雞(雞腹里放米飯),就是用新鮮的高麗參,所謂參,也是草根而已。普洱的山水間有這么多種草根,也說明熱帶雨林的植物太繁茂豐富,因為不可吃的草根更多,可吃的只是極少部分。

到了普洱,才知這里有“云南核心藥庫”之稱。普洱人世代形成的“五月五,食藥根,換腸肚”的獨特習(xí)俗,已經(jīng)深入骨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國南方,也因為農(nóng)歷五月的氣溫上升,蟲蛇爬行,在端午時必喝雄黃酒、插艾蒿,農(nóng)歷的五月被稱為“毒月”。而云南普洱地處熱帶、亞熱帶,更加炎熱潮濕,瘴癘橫行,病菌滋生迅速,到了端午節(jié)前后,人漸慵怠,神蔫體乏?!端济┛h志》載:“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此地正是熱季和雨季交替糾纏之時,濕熱熏蒸,風(fēng)濕病、腸胃病和各類傳染性疾病紛至沓來,普洱人通過幾千年摸索,找到食藥同源的辦法,用各種新鮮中藥植物根莖燉煮雞、豬蹄、排骨等益氣健脾、化濕和胃、防病祛邪,進行調(diào)理養(yǎng)生。

燉一個雞湯要多少種草根?賣草根的農(nóng)民告訴我,至少要茴香根、紅參根、牛膝根、當(dāng)歸根、雞刺根等,自己根據(jù)口味,也可以增減,一般三五種是要的。

我聽說,普洱當(dāng)?shù)厝?,不論是漢族還是傣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佤族,在端午前后,一天燉一種,所用草根有的不下二十種,有的則是買一堆一鍋燉。我看到的那些草根,有粗有細(xì),有大有小,有的一團亂麻,有的理順成束,有的是莖,有的帶葉,有硬的,有軟的,全是熱帶雨林的根莖。我略知一些植物,這些根,至少一半在南方的平原山林間是可以挖到的,但其他地方為何沒有這個習(xí)俗?我百思不得其解。

到達(dá)普洱的中午,宣傳部請我們吃了一頓百草根飯,一個大盆子里面一大堆雞塊,里面的草根也很蕪雜。主人介紹說有牛蒡子根、當(dāng)歸根、茴香根、雞腿根、麥冬根等。湯則是一股清香的藥味裹著土雞味,這種混雜的味道十分刺激味蕾,各種煮爛的藥根我都嘗了幾塊,沒有太苦的,都有些甜味,但難以下咽,主要是喝湯。另外的幾道菜,也都加了草根。

吃過飯后我來到草根節(jié)的主賣場,這里有幾條街,全是賣草根的農(nóng)民。還沒到端午,但草根節(jié)已經(jīng)開始了幾天,各種熱鬧的活動正在舉辦。如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jì)錄的現(xiàn)場認(rèn)證,在普洱思茅區(qū)陽光悅城七坊街的“原生藥材展示一條街”,以總長度1648.5米被認(rèn)證為“規(guī)模最大的藥用植物展賣會”。這條長街上,擺攤賣草根的展位數(shù)量達(dá)一千多個,草藥根大宗的有雞刺根、土黨參、野當(dāng)歸、牛蒡子根、生藤、小紅蒜、牛膝等兩百余種。這一天,現(xiàn)場擺了一百三十桌“百草根”宴,太壯觀了,熙熙攘攘的市民品嘗了百草根燉的豬腳、牛排、瘦肉,還有新鮮石斛花燉蛋等各種藥根搭配烹飪的美食,禽畜肉和新鮮草藥的燉煮,那個香味飄蕩全城,著實太特別了,一旦品嘗,終身難忘。

我在長街上徜徉,看人們賣草根、買草根,向農(nóng)民請教草藥知識,以及什么草根煮什么湯。草根攤子擺到了會展外的大街,農(nóng)民們守著他們一堆堆洗凈的草根,那種來自山野和泥土深處的中藥植物氣味,沁人心脾。草根在當(dāng)下,比喻的是卑微的社會底層人群,他們默默地生活,默默地付出,埋入泥土,身階低微。但普洱的草根從地底下挖出,展示的或粗壯或細(xì)長,或潔白或褐紅,或端直或蜷曲,或球莖或塊莖,每一種雖然不出眾,但匯集在一起,草根的氣勢和力量就呼之欲出,直擊眼睛與心扉。那么鮮亮,琳瑯滿目,奇形怪狀。植物特別是中草藥的根莖原來是如此豐富,造型如此漂亮,顯示山野那些藏匿地下的根莖是可以食用的,是可以治病去穢的,是姿態(tài)豐媚的,草根也有大用處,也是救命英雄與自然神靈。在草根市場里,我認(rèn)識了牛蒡子根、天冬根、麥冬根、綠蔥根(萱草根)、小紅參根、臭參根(云參)、當(dāng)歸根、雞刺根(大薊根)、茴香根、古登根(黨參)、露水草根(雞冠參)、鋪地丹根(地膽草)、老泡參根、生藤根、牛膝根、馬尾根(一坨坨就是黃精,也有的叫老虎姜)、防風(fēng)根、五金子根、補冬根(土黨參)、滿山香根(山雞椒)、毛丹花根(燉雞蛋的)……

草根大都不貴,三五元一斤,貴的有二十多的,屬好藥。山里農(nóng)民去挖采,洗凈,再挑進城來,一個攤上有百十斤,也賣不出多少錢來,只是強壯了市民的筋骨,滋補了他們的氣血,滿足了他們的口福,對中草藥的認(rèn)識與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老嫗早晨提著籃子上街,就可以買一堆回去,家里的人是什么體質(zhì),適合吃什么草根,燉什么東西,老人心里都有譜,人人都是半個中醫(yī)師。一般來說,燉豬蹄和雞的較多,問題是一鍋雞或排骨,放入十多種草根,藥效混合,不會互相抵消嗎?話說回來,去醫(yī)院開藥方,一種病也不是開一堆草藥嗎?中藥分君臣使佐,名目繁多,有的藥酒放入一百多種中藥材,據(jù)說療效特好。在草根市場上,慢慢求教,這些賣草根的農(nóng)民,個個都懂藥性,賣什么,煮什么,治什么,都能圓滿解答。比如五筯姜伸筋絡(luò),當(dāng)歸補氣血通筋絡(luò),雞刺根排毒,黨參、公雞果根和茴香根補氣(常言說:三年茴香根,賽過半支參),山白枝根、石菖蒲、雞肚子根消食健胃,百部根潤肺腑止咳嗽,九股牛(羊角天麻)清熱解毒,露水草止咳鎮(zhèn)痛,何首烏益腎烏發(fā)(想起在楚雄滿街是何首烏燉雞的餐館),黃牛犀補肝腎強筋骨,綠蔥根清熱利尿,牛蒡子根疏風(fēng)散熱、解毒消腫,水牛犀散淤消腫,天冬根、大白芨潤肺止咳,小白香、菜當(dāng)歸、小紅參根和小紅蒜根都是補氣血,白花蛇舌草、粉果根、野生雞刺根和重樓根都是消炎排毒,紅白解根解百毒,紅毛丹根活血祛風(fēng),猴子背巾葉根補腎壯陽、活血調(diào)經(jīng),回心草根養(yǎng)心安神,麥冬根潤肺清心,爬樹龍除濕除風(fēng),苤菜根清熱利水、養(yǎng)胃止渴,蒲公英消炎利喉,山烏龜根散瘀止痛,生藤根祛風(fēng)散寒、行氣通絡(luò),巖七根治胃痛……

在端午時節(jié)的普洱街頭,你不買草根,就是隨便逛逛,植物嫩根莖的氣息彌漫在大街上,微甜,微苦,微腥,真是令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那些嬌皮嫩肉、肥脆白潔的根,看著就能養(yǎng)眼養(yǎng)心,不吃它們看上一眼也能開神竅,祛邪穢。

關(guān)于植物的故事,關(guān)于草根治病救人的故事,在賣根人和買根人中間,都可以說出一串一串,非常傳奇。普洱人對草根的迷戀,說穿了是對大自然的迷戀,人是靠植物活著并進化的,天人合一在這里表現(xiàn)出了極致。在普洱,我聽到這里有一種可食的草根叫“脫腰藥”,是健腰的,腰疼、腰肌勞損,吃了就好。這是老天獨賞給人類的,如果是牲畜吃了它,馬上會受到懲罰而“脫腰”,因為它們不配。上蒼賞賜給人類的綠水青山,以及其間生長的無數(shù)美麗的植物和它們肥碩的根莖,就是我們生命的護身符、百寶箱。它為我們的生活貢獻了來自山野的饕餮盛宴、奇幻口福,帶來了愉悅的心境和健康的體魄。

太陽河森林

深入到太陽河的森林深處,小路邊的樹叢里有鹿的影子。“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碧柡訃疑止珗@的劉總對我說,這是馬鹿。我突然想到神農(nóng)架有個叫馬鹿池的地方,傳說過去神農(nóng)架到處是馬鹿,現(xiàn)在已沒有了它們的身影。但在云南普洱的雨林里,我親眼見到了馬鹿,它們在低頭吃草,似乎并不在意人的到來。為了將馬鹿引到路邊,護林員經(jīng)常在此撒鹽,久而久之,馬鹿們就會聚集到路邊吃草。馬鹿很大,犄角交叉,呈灰色,馬鹿的全身也是灰色,很容易在森林中隱蔽,它們溫順淡定,靜若處子。

我靠近了幾只馬鹿,它們蜷在地上反芻。我聞到一只身上的一股氣味。我摸它的臉,光滑的,微溫的,又摸了它的鼻子,摸它的下巴,這馬鹿一動不動,它知道我不會傷害它,這來自它長期與人接觸后的信任。我觸摸這只馬鹿的時候,遠(yuǎn)處的幾只馬鹿遠(yuǎn)遠(yuǎn)地打量著我。作為一個生態(tài)作家,寫過多種動物,卻從沒有與動物親密接觸過,沒有感受來自另一類野外生物的生存,對它們的身體一無所知。它們的體溫,它們的肌膚,只在想象的文字中。

馬鹿的呼吸熨在我的手上,它的氣息也是毛茸茸的,它柔軟如筍的犄角,它黑色的嘴唇,它長長的睫毛,都有著森林中神秘的倫理與自然操守,它比人更容易琢磨,有一種純凈的東西與我們的心靈默然交流,這些東西來自深邃的森林。

我們來到了犀牛區(qū),劉總打開了一道柵欄,特地為我開放了一條通道,讓我與犀牛也親密接觸。這片森林河谷,曾經(jīng)是犀牛的家鄉(xiāng)。據(jù)記載,1933年最后兩頭犀牛被捕殺以來,普洱長達(dá)八十年沒有發(fā)現(xiàn)犀牛的蹤跡。2013年,犀牛再現(xiàn)普洱,是從南非引進的。不過,曾經(jīng)在普洱生活的犀牛是亞洲犀牛,是獨角犀,而這是非洲犀牛,也叫寬吻犀牛。因為滾了泥,就是條龐大的泥牛。這些犀牛正進入發(fā)情期,一頭有四噸重,就是巨獸,無論雄雌前額都長有兩個長吻,也就是雙角。但母犀牛的角尖銳,犀牛發(fā)情,爭斗的是雄雌雙方,往往是母犀牛用它比公犀牛犀利十倍的角去挑公犀牛,挑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再行交配。這殘酷的打情罵俏!

我給犀牛添草料,它們吃的是進口菖蒲草,鍘過的,一天要吃三十公斤,還得添本地的草料。吃著草的犀牛不再亢奮,我摸它的角,真的鋒利,有刃。但它們氣味太大,也許是要熏走虻蚊,才出如此下策。過了一會兒,犀牛鼻子里發(fā)出響聲,劉總說,它們又要打斗了,我們得趕緊離開。

上了一個坡,我看到了蜂猴,蜂猴就是我們常說的懶猴。蜂猴躺在樹上,正在酣睡之中?,F(xiàn)在,蜂猴就在我伸手可觸的地方,兩只蜂猴,一大一小。飼養(yǎng)員用竹簽挑了一只螞蚱,放到蜂猴的嘴邊搗弄它,蜂猴這才醒了。但飼養(yǎng)員故意不給它吃,讓它來抓。這蜂猴伸出人掌一樣的五指小手,來抓蚱蜢。它的動作遲緩,眼睛突出,褐色,像玻璃珠子鑲嵌在眼眶里,好像沒有眼珠,不見轉(zhuǎn)動,跟瞎子一樣。它的眼睛是一個凸透鏡,白天瞳孔縮小,到了晚上會放大。蜂猴是世上最懶的靈長類動物,整個白天都在樹上睡眠,達(dá)二十個小時。蜂猴的生活習(xí)性一點不像靈長類,它太懶了,白天把身體蜷縮成一個毛茸茸的圓球睡覺,晚上在樹枝上慢騰騰地爬行覓食,見什么吃什么,有吃香蕉的,有吃鳥蛋的。由于它很少活動,地衣或藻類植物竟在它身上繁殖生長,有時披著一身青苔, 很難被天敵發(fā)現(xiàn),所以又叫擬猴。它本身有對付天敵的辦法,就是它腋下有毒腺,唾液也有毒,舔到毛上,誰吃到它誰死,難怪它懶洋洋吊兒郎當(dāng)毫不在乎的,它有護身符和殺手锏。

大蜂猴吃了一個螞蚱,飼養(yǎng)員又挑了一個逗它,讓它抓不到,這蜂猴也不急不惱,最后抓到,又吃下了,接著蜷縮身子睡去。太可愛了,靈長類竟然可以有毒,上帝在制造它們懶惰的時候,也給了它們生存的武器。動物如此千奇百怪,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它們。

睡吧,睡吧,懶猴們!

我們告別它們再繼續(xù)前行。有許多大樹,有太多的植物,有西樺,有刺栲,有球花石斛,有巴蘭藤,有茶櫟,有蘇鐵蕨,有圓葉米飯花,有三椏苦,有茶梨(這種梨很苦),有深綠山龍眼,有豬肚木、野杮、隱距越桔、云南草蔻、烏蕨、柊葉、尼泊爾榿木、珍珠莢蒾、楠藤、野姜、崗柃、白檀、紅木荷、多脈冬青、羊蹄甲、木姜子、見血封喉樹、決明子、遠(yuǎn)古的植物桫欏……我一路認(rèn)著,記著。這里有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大王杜鵑、絨毛番龍眼、紅椿、假含笑、團花八寶樹,藥用植物野砂仁,花卉植物山海棠、蘭花等,這里僅蘭花種類通過采集標(biāo)本經(jīng)鑒定的就達(dá)一百五十三種,被稱為“天然花園”。

走過桫欏小徑、蝴蝶溪谷、蘭花幽園……一路我們認(rèn)識了很多熱帶植物,在陰涼的森林中,我們仿佛穿越進遠(yuǎn)古西南邊陲的深山密林,感受人與動植物的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在蝴蝶溪谷,我們看到飛繞在眼前和花叢中的不少蝴蝶。劉總翻開他手機中的圖片,都是他隨手拍攝的,告訴我這里有金裳鳳蝶、云南麗人蝶、中華枯葉蝶、巴黎翠鳳蝶、中華翠鳳蝶、紅角大粉蝶、裙紋蛺蝶等等,還有一些奇怪漂亮的昆蟲。

我在山坳里看到有巨大的滴水觀音,比我平時看到的大了幾倍,完全是瘋長在這兒。

看到一只豪豬睡在一個水溝里,它的刺歪七倒八,估計是與誰打了一架,在溝里面壁生悶氣。

又看到了獼猴,這些獼猴在這里顯得很干凈,眼里沒有憂郁與隔閡。而且這里的獼猴也不好動,它們是一個群體,沒有打斗,小猴依偎在母猴的懷里,顯得弱小可憐,乖巧柔順。

突然有人喊,樹上有猿猴!我循聲看去,一只白頰長臂猿正在高高的樹上蕩來蕩去,身輕如燕。它們的兩頰各長了一條白毛,雖然個體較小,但手抓食物的方式與人類同,長相接近人類,除了毛發(fā)較長和手臂較長。它們向飼養(yǎng)員索要食物時,用的是招手,像是一個啞人與他人的交流,仿佛可以開口說話。因為身子輕巧,它們一輩子生活在樹上,不會下地,這樣可以躲避猛獸對它們的進攻。它們有五歲孩童的智力,是我們森林里的親戚。

這些靈長類動物,類人猿,至今還存活在云南的森林里,讓我們能看到自己的近親。想起在神農(nóng)架的野人魅影,據(jù)說它們是南方巨猿和拉瑪古猿的后代,但那只是飄忽的傳說。而這里的白頰長臂猿就分明攀援在我面前的大樹上,讓我們想到人類遠(yuǎn)古的童年,在森林中生活的情景。它會提醒我們回憶起人類最古老的鄉(xiāng)愁,我們的森林和森林中的生活,是多么悠閑自在,恍如天堂。

我看到了平頂灰葉猴?;胰~猴和白頰長臂猿是熱帶雨林中的標(biāo)志性物種,也是普洱叢林中的土著物種,都瀕臨滅絕。但愿它們與人類相親的日子更加久遠(yuǎn),它們的身影永遠(yuǎn)跳躍在普洱的雨林中。離開時,聽到白頰長臂猿悠長的尖叫聲。這聲音在山林、在山谷里,是凄愴的,難怪古人有“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詩句,這是它們的呼喚和傾訴。

我們正走著,突然同行的人說聞到了糯米的香味,劉總說是糯米熊來了。糯米熊的身上會散發(fā)出煮熟糯米的味道,是浣熊科,學(xué)名叫熊貍,它一般躲著人。熊貍在受威脅時會變得異常兇猛,而在開心的時候會發(fā)出咯咯的笑聲。熊貍以嗅覺與同類交流,嗅腺分泌的物質(zhì)有類似熱糯米的氣味和爆米花的香味。

前面是一片開闊的濕地,叫茭瓜塘濕地,我看見了一只屁股對著我們的黑熊。這頭黑熊在它的小窩棚里,剛睡醒出來。這里的黑熊經(jīng)常與游客互動,因為它們豐衣足食,就會與人為善。蒲草搖曳,波光滟瀲的濕地中有水禽和涉禽在此散步覓食,有牛背鷺、小白鷺、大白鷺、灰鶴、白枕鶴(頭上也有一點丹紅)、東方白鸛、黃嘴鸛。黃嘴鸛會把長嘴插進水里,用腳趕魚到嘴邊。

我們爬上一個高高的山坡,迎接我們的是幾只小熊貓。哇,好可愛!這幾只小熊貓肥胖得圓滾滾的,它們吃得太多。飼養(yǎng)員給我一只一次性手套,讓我喂它們,是切好的蘋果片。我端著盤子,這些小熊貓就圍上來了,抓著你的褲腿,像是老熟人一樣。我剛坐下,有一只無耳小熊貓就撲上我的膝蓋,找我要吃的。這只小熊貓生來無耳,飼養(yǎng)員就給它取了個貝多芬的名字。小熊貓臉真有點像熊貓,但有長長的褐黑相間的尾巴,它們站立時,就以尾巴作為支撐。我的蘋果喂完了,貝多芬還找我要。它們吃得太多,飼養(yǎng)員說,正準(zhǔn)備為它們減肥。

小熊貓全身紅褐色,它們常棲居于樹洞、石洞和巖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則在洞里或樹叢間睡覺。睡時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住頭部,以尾覆身。小熊貓與熊貓的食譜差不多,喜歡吃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野果、樹葉、苔蘚甚至捕食昆蟲、小鳥或鳥蛋,也愛甜食。小熊貓是非常有趣的動物,可以用形容熊貓的詞形容它們:憨態(tài)可掬。它們天生要得到人類的垂憐和喜愛。

動物,這里的動物包括黑熊,都沒有猙獰的面孔,一律淳樸可愛,無論臃腫、懶惰、乖巧、憨厚,都是可愛的,沒有丑陋的動物,人類完全可以與它們和諧相處,玩耍逗樂。

接著的驚奇,是有那么多雛鳥,在一根朽木上??吹搅吮勘盔B的雛鳥,卻很大。貓頭鷹的雛鳥,白毛絨披身。有翠綠色的大擬啄木鳥的雛鳥。我看到一只大貓頭鷹藏在幽暗的朽木洞里,朝外瞪著眼睛。它有個諢名叫“鬼瞪哥”,它把喂雛鳥的任務(wù)交給了人類。還有一只林角鸮,一只小紅耳鵯——它有冠羽,頭是黑的,當(dāng)?shù)亟泻陬^公。而這些雛鳥的父母,比如一只大的鷂鷹,一只黑林鸮,一只林雕鸮,就歇在不遠(yuǎn)處虎視眈眈,看著自己的孩子,也注視著別人的孩子,想把它們吞了。

這些毛茸茸的小鳥,朝天張著討吃的黃色大嘴巴,飼養(yǎng)員用小勺子給它們喂著精心配制的食品,這些雛鳥享受著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獸可愛,鳥更可愛。劉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次暴雨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死鳥,掀開它的翅膀,底下還有兩只活的雛鳥。動物與人類都一樣,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著一樣的行為,有著一樣的母愛。它們曾經(jīng)是我們的鄰居,人類是從森林中走出來的,終將回到森林中去。

一路上我拍到了許多菌子蘑菇,那些撐著大大小小彩傘的小精靈,生長在密林中,腐葉間,草地上。我只是拍下照片,不會去采摘,這里的一切,不可動它,這里是所有動植物的樂園。

我看見許多徒步穿越森林的年輕人,他們背著旅行包,一身迷彩服,精神抖擻,興奮莫名,有一種重回森林的開心。人類曾是森林中的一員,人類誕生在森林中,有四百萬年或者七百萬年的漫長居住史。往前溯一萬年,我們才離開森林進行耕作。人類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靠森林養(yǎng)育,靠森林塑造,靠森林進化,這久違的家鄉(xiāng),早被我們拋棄遺忘了。如今,太陽河的森林有一種讓人重返的渴望,將森林稍微打扮,就會讓我們?nèi)绱擞H切,喚醒和激發(fā)基因中的記憶,讓我們有擁抱和回歸的沖動。動物、植物,都是我們家庭中的成員,它們那么可親可愛。森林,人類最廣闊溫暖的家,在這里,每一片樹葉的踩踏,每一聲鳥叫,每一朵蘑菇,每一顆水滴,都是對我們深情的呼喚。

云端上的村莊

海拔兩千二百米的光明村,在蒼山的西坡,在云彩之上,在云端之上,在云霧之上,在云海之上。那個當(dāng)初為此村莊寫下“云上村莊”四字的人,他應(yīng)該是詩人,是一個不凡的命名者,是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在云中的村莊。

當(dāng)然,這個村莊本來在云之上。我們從漾濞縣城出發(fā),在盤山公路上不停地盤旋,云彩正在這片山岡和森林中升起,白云蒸騰。我們與雨霧一起盤旋,這是美麗的雨霧,是充沛的雨水在這里繾綣留下的身影。森林在公路兩邊蓊翳蔭郁,而綠色顯得有些古老。兩旁都是核桃林,可以看到粗壯的、怪異的核桃樹,那是歲月太久的痕跡,風(fēng)霜雨雪把它們扭曲削鑿,但枝頭卻依然碩果累累,仿佛生命每年都可以新生和重生。

我們的車終于爬上一個山頂,是個彝族村,用樹枝造型的門廊上寫著四個大字:云上村莊。

太浪漫了,太詩意了。也許過去的生活是冷峻的,嚴(yán)酷的。已是六月天,天氣卻有著深秋的寒意,要不是這四處蒼郁挺拔的巨大樹木,我們的情緒會下沉。進入村莊,這個地方叫雞茨坪,是光明村的一個自然村落,全是彝族人。這個古村的彝族房子不多,但古核桃樹證明這個村莊的年歲。這是一個核桃打臉的村子,走在村道上,抬頭是核桃,掃腳是核桃,一不小心,核桃就撞你滿頭滿懷。那些不堪重負(fù)的核桃樹,委枝地面,果子躺在地上生長,也沒人管顧。房子和人換了多少茬,樹沒換,這些古核桃樹都在三百年以上,最老的一千一百六十多年,有古核桃樹六千多株,樹高有的達(dá)三十多米,一個農(nóng)家院子一棵核桃樹就遮蔽了整個天空,單株產(chǎn)量在豐產(chǎn)的年份可達(dá)五六百公斤。栽樹的彝人祖先,你何等偉大,老得像精怪的樹,結(jié)嫩得像精靈的果,每戶人家門前屋后都是這種古老的核桃樹。如今,村里的核桃樹連片發(fā)展到了一萬二千多畝,有十三萬棵,人均一百多棵。

光栽樹不行,還得人來管,還得阻止人的砍伐,一千多年的保護,這得多有韌性。而栽樹的彝人,怎么想到要將滿山栽上這種核桃樹,怎么想到要為子孫后代留下這豐厚的、一勞永逸的遺產(chǎn),讓他們衣食無憂,光宗耀祖?現(xiàn)在這里的核桃,被稱為“金果果”“搖錢樹”“萬年樁”。

漾濞核桃,也叫“大泡核桃”,以果大、殼薄、仁白、味香、營養(yǎng)豐富而聞名,這在一千多年前是怎么被發(fā)現(xiàn)并大量種植的呢?抑或與這里的水土有關(guān)?康熙《云南通志》中有“核桃大理漾濞者佳”的文字。國家農(nóng)業(yè)部在這里立了一塊大石頭,上刻有: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復(fù)合系統(tǒng)。

在光明村人人都是種植專家,還在核桃林下種植糧食、中藥材,發(fā)展生態(tài)養(yǎng)殖。光明村的村民有一支活躍在全國的六百多人的核桃嫁接專業(yè)隊伍,春節(jié)一過就會出發(fā)到重慶、廣西、四川、湖北、西藏等地從事核桃嫁接服務(wù)。而這個古村成為了大理蒼山的特色旅游村,因為它在云上,又有營養(yǎng)豐富的核桃,又有那么多古核桃樹,游客如織,不畏山路,在此長期居住的外地人也不少。

我們?nèi)ダ喜榧?,他一家門口就有四棵古核桃。去老查家有指示牌,老查叫查洪祥,家里接待過幾任省領(lǐng)導(dǎo),現(xiàn)在,他家的客棧叫“核桃客?!保蜅km然時尚,但古核桃樹保護得很好。兩個兒子分了家,各分了五百多棵核桃樹。查洪祥大兒子查守榮和弟弟查守杰依托父親的客棧,各自開了一個農(nóng)家樂,小兒子查守杰曾是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軍人,駐黎巴嫩,以色列飛機天天炸,好歹他回來了,種核桃,搞民宿,很幸福。如今老查家老品種土雞也賣出了名,兄弟倆便在山上的核桃樹下養(yǎng)起了土雞。兩兄弟的農(nóng)家樂一天就可賣出去四百只土雞。查氏兄弟還在冬天腌制火腿和臘肉,用松針熏烤,這種臘肉游客非常喜歡。

我在老查家吃著核桃,殼用手捏即破,油質(zhì)多,咬在嘴里油津津的,榨出的核桃油是保健食品,含豐富的維生素E,油呈清澈的黃綠色,做菜用此油,香味正,品質(zhì)好,益健康。過去核桃榨油是用大石杵,現(xiàn)在找不到這種榨具了。這里的婦女過去上街會把干核桃仁用頭帕包起拎到集市上賣,一公斤干核桃仁可賣六七十元,一包干核桃仁賣完了,就買一大袋大米背回去。

我在村里看到,這里的院墻籬笆也是用古核桃夾的,處處是核桃樹,那棵村里最老的核桃神樹,一千一百多年歷史,每年村里都要在此進行祀拜,它是彝族人心中的薩秘母。傳說彝族姑娘薩秘母,為了尋找一捏即破的核桃,聽了老虎的話,與鐵核桃樹合為一體,就會成為泡核桃,于是她犧牲了自己,才有了彝族人種植的泡核桃。每年,彝族人為念她的好,圍在這棵神樹下載歌載舞,獻上祭品,希望神樹薩秘母保佑彝族后代,依靠核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這村里近年還造了不少核桃主題民宿客棧、核桃主題廣場、云上四季花海、草坪咖啡館,有一條核桃步道,全用鐵核桃鋪就,你可以光著腳丫子行走,這真是一條保健按摩的獨特步道。

我們在陳樹軍家吃飯,雖然六月了,山下正在暑熱中,可山上正在下雨,山風(fēng)一吹,寒意襲人,大家烤著火,吃著核桃。陳樹軍家只有一百多棵核桃,但他兼搞餐飲,收入可觀。這兒的風(fēng)景沒說的,最高處是馬龍峰,有四千一百多米,還有玉局峰。陳樹軍說,靠山吃山,靠核桃吃核桃,核桃花一串串的,花期也長,過去沒人理,此花不香,也不勾引蜜蜂,現(xiàn)在則成了美食。還有核桃燉羊腦、核桃扣肉、核桃炒臘肉、核桃八寶飯、核桃肉丸子、核桃葉炒火腿、核仁荷葉餅、核桃糕、香酥核桃、青椒煸新鮮核桃仁、核桃仁燉雞蛋、核桃燉豬腳、核桃餡湯圓、核桃拌生皮、核桃粥。核桃樹上有寄生的松蘿,松蘿用開水一焯,涼拌清火。寄生的白參,開水焯后涼拌也是美味。現(xiàn)在村里又開發(fā)出了核桃茶和核桃酒,都好喝。

我們在老陳家吃著一桌的核桃宴,味道和口感都很特別,這種飲食在別處是品嘗不到的。大家喝著核桃酒,吃著核桃臘肉火鍋,暖意融融,寒氣從身上消散了。

彝族是一個從不砍樹的民族,心善如草木,這片山林交給他們,是大吉,是萬幸,這樣的村莊就有救了,不愁他們不會富裕,因為善良的人總會有好結(jié)果。他們的結(jié)果就是結(jié)一千年、一萬年的核桃果。席間,大家都稱贊這里是世外桃源,我說,加一“核”字更好:世外核桃源。

我在光明村總想著這逾越千年的古樹,經(jīng)歷了多少戰(zhàn)亂,遭遇了多少狂熱,莫非千年中這些村莊沒遇到一個手賤之人,沒遇到一把亢奮的斧頭?中國的農(nóng)耕社會在這里如此完美優(yōu)雅浪漫,自然山川在這里如此昌盛郁勃自在,我覺得它們在嘲笑那些自鳴得意的現(xiàn)代文明,以為農(nóng)耕就是落后和愚昧的,但這里有靜默的大智慧,有頑強抵抗現(xiàn)代文明的基因。山川中的草木一旦站穩(wěn)也是不可戰(zhàn)勝的,無論是水邊的村莊,云上的村莊,得古木而活,得清水而媚。這些云水蜃景中的鄉(xiāng)村,給浮躁的現(xiàn)代文明以靈魂的滋養(yǎng)和深刻的啟示。

……

全文見《長江文藝》2023年第11期

陳應(yīng)松,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縣,武漢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級。出版有長篇小說《豹》《天露灣》《森林沉默》《還魂記》《獵人峰》《到天邊收割》《魂不守舍》《失語的村莊》,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等一百四十余部,《陳應(yīng)松文集》四十卷,《陳應(yīng)松神農(nóng)架系列小說選》三卷。小說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中國小說學(xué)會大獎、全國環(huán)境文學(xué)獎、上海中長篇小說大獎、人民文學(xué)獎、十月文學(xué)獎、北京文學(xué)獎、十月生態(tài)文學(xué)獎等。作品被翻譯成英、法、俄、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日、韓等文字到國外。長、中篇小說曾八年進入中國小說學(xué)會“中國小說排行榜”。曾任湖北省作協(xié)副主席、文學(xué)院院長,湖北省政協(xié)文史委副主任。